孩子發育晚還是矮小症,家長傻傻分不清,3個方法幫你正確區分

2020-12-16 王東記說健康

生活中我們經常都會聽到有些家長的吐槽 ,看鄰居家誰誰的孩子又高又壯實,再看看自己家孩子又矮又瘦,這是愁人啊;這時候也有些家長說了,孩子現在還小呢,你看看別人家那孩子都二十多歲的時候還長了5公分呢!

當然了如果孩子小時候比較矮小,不排除是發育晚,有些孩子小時候很矮,長大後的身高卻比很多人要高,每個孩子雖然說生長的速度是不一樣的但是如果孩子確實比同齡的人矮小很多,家長就有必要引起重視了。

目前我國患有矮小症的兒童越來越多,然而真正接受治療的孩子卻很少,這正是有些家長沒有足夠的了解矮小症帶來的危害導致的,有些家長經常採取觀望的態度,抱著僥倖的心理,導致最後孩子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期,因此,父母要關注孩子的成長情況,如果孩子真的患有「矮小症」則在第一時間帶孩子就醫檢查。

那麼如何辨別「發育晚」和「矮小症」?

想要辨別孩子是發育晚還是矮小症其實很簡單,因為兩個的根源不同,所以表現形式也不一樣我們可以根據以下三個方法來辨別。

1、 生長速度不一樣

孩子是正常的發育晚,只能說是身體發育只要在後半時期,但是在孩子生長發育的過程中,身體的生長速度孩子是屬於正常的。但是孩子如果是矮小症,他的身體發育是非常緩慢的,而且身體的發育情況已經是不合理的範圍了,如果擔心孩子有矮小症,家長可以對照以下表格來看看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否正常合理。

2、 骨齡不同

孩子身體發育慢,骨齡前後相差不會超過2年,但是如果拍片顯示,骨齡已經比正常年齡段的骨勵你小超過2年,那麼說明孩子的身體發育是有問題的,這不是發育晚那麼簡單的事情,而是很可能患有矮小症,需要家長及時帶著孩子就醫檢查。

3、 檢測骨骼的生長速度

家長可以經常幫助孩子測量身高,進行記錄觀察,3歲以內的孩子生長速度是最快的,每年可以長高7釐米甚至更多,而3到9歲的孩子,每年可以長高大約5釐米,9到15歲的孩子生長速度也是比較快的,每年長高6釐米左右。

如果孩子的身體發育比較緩慢,也不會差距太大,但是如果身體長高速度遠遠小於這個速度,那就需要就醫檢查。

想要孩子長得高,就要多帶孩子參加戶外運動,多讓孩子做一些彈跳類運動,注意孩子的日常飲食,保證孩子每天的營養攝入是均衡的,在孩子快速發育的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鈣元素的補充,多讓孩子喝牛奶,除此之外,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如此,孩子的身高一定不會讓父母失望。

相關焦點

  • 矮小症兒童可能就在身邊,千萬別大意,如何發現孩子矮小症?
    隨著我們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那麼大家對美好事物和美好生活的嚮往也越來越迫切了,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個長腿歐巴或者是一個苗條淑女,所以大家對生長發育給予了高度關注,目前,我過兒童矮小症並發率約3%,所有矮小人群中,需要治療的4~15歲患兒,大約有700萬人,但每年真正接受治療的患者,不足3萬名
  • 別把矮小症當是晚長,這些情況你有嗎?看完就清楚了
    許多父母在面對孩子長得矮問題上不以為然,都現在這個年代了,還有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的矮,是發育晚,以後會追上的,但是有些孩子可能患有矮小症,正是因為家長的這種誤區最後耽誤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後悔不已。矮小症如此多的危害,而家長和社會卻存在很多的認識誤區:1、缺乏營養導致,給孩子瘋狂補充營養很多家長尤其是老人都覺得孩子長得矮是因為缺乏營養造成的,於是就給孩子買大量的補品給孩子吃,但是過度進補會導致骨齡的過快增長,使骨骼生長的潛能一點點流失,這是非常錯誤的一種方法。
  • 關注孩子成長健康 東營家長們切勿小瞧矮小症
    孩子能夠健康成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然而,有一種疾病往往是父母最容易忽略的,那就是「矮小症」。矮小症離我們並不遠何為矮小症?東營市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劉欣告訴記者,人的身高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但是有一個相對的範圍。醫學上用百分位法或標準差法來判定孩子是否屬於矮小。
  • 家長如何分辨孩子「晚長」還是「身材矮小」?這3點早知道早好
    有的人卻說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必須要在其增長最快的時候,調整孩子們的營養及飲食。但無論孩子們的身高增長是否有規律,很顯然家長們忽略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孩子們到底是個子矮還是晚長個呢?要知道他父母的身高可並不矮,如果按照孩子的正常身高增長來看,此時的小魔童的身高應該得有165釐米左右了。所以很多人都認為,小魔童之所以這麼矮,是因為他是晚長型,並不代表孩子以後就是個矮子。
  • 寶寶身高矮,就是矮小症?就是發育遲緩?別急,看完這一篇再說
    有了寶寶以後,無論是聚會還是同事聊天,孩子的身高、體重便會成了大家茶餘飯後的話題。有的家長會發現,自己家寶寶不如同事家同齡孩子長的高,比朋友家的體重輕,家長便擔心是不是孩子營養不良?是不是發育遲緩了?或者當帶娃聚會時,有所謂的帶娃過來人就會說:「你家孩子這麼矮,得買點鈣片補補,太矮了,不然以後找不到媳婦」,或許只是句無心玩笑話,便在家長心中落下了種子,畢竟誰不想承認自己孩子比別人家的差呢。當你帶著這些疑問走進嬰童店,甚至有的為了推銷產品可能會說你家孩子「矮小症」,於是你在驚恐當中就已經完成了大採購。
  • 骨發育異常與身材矮小症
    原創 SCMC VIP 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特診部骨發育異常與身材矮小症01你了解骨發育異常所致的身材矮小症嗎?是 (is):特點是身材矮小。一般認為侏儒症的定義是成人身高低於147cm。成人的平均身高約為122CM。患者的父母或家人的身高多為普通成人平均身高左右。
  • 小學生都穿校服「傻傻分不清」?老師:不!「窮孩子」一目了然
    雖然款式變得更美觀了,但說到底也是一樣的衣服,不少家長接孩子的時候,甚至會傻傻分不清,但很多老師卻能一眼看出學生間的「差別」。>,孩子們本就沒有長開,這還穿著一樣的衣服,她更是傻傻分不清了。
  • 多動症還是抽動症?家長分不清,兒科主任教你這樣區分
    在兒童疾病中,自閉症和多動症是兩種相對常見的疾病,由於父母不了解多動症和自閉症的症狀,而且這兩種疾病還會有其他症狀,因此許多父母很容易將這兩種疾病混淆。也有許多父母認為多動症意味著孩子們更加活躍,而自閉症意味著孩子們更安靜並且不喜歡說話,但他們不知道,有時自閉症也可能表現出過度活躍。
  • 正確認識生長激素缺乏症,這些知識你要知道!
    正確認識生長激素缺乏症,這些知識你要知道!,傳統的晚長思想佔據了家長們的主要觀念,導致很多兒童即使被診斷出生長激素缺乏症,家長...下面給大家講解如何正確認識兒童生長激素缺乏症,以提高家長對於該疾病的初步認識,減少認知誤區,積極治療,提高孩子成年終身高。  生長激素缺乏症:  生長激素缺乏症作為一種常見的內分泌疾病,又稱為矮小症,矮小症是指兒童的身高低於同性別、同年齡、同種族兒童平均身高的第三百分位或2個標準差(-2SD,標準線稱SD),每年生長速度低於5釐米者。
  • 走出矮小的誤區,不要讓你的錯誤觀念,毀了孩子一生!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長,然而有些家長看到自己的孩子身材比同齡人矮,卻盲目地認為是「晚長」,以為過兩年「長開了」就好了,從而不予重視。那麼,孩子長不高是晚長嗎?
  • 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
    12月19日,海南日報健康融媒工作室欄目《大醫精講》推出健康科普系列直播第五期《孩子不長個,別拿「晚長」做賭注》,邀請海南省婦女兒童醫學中心遺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醫師黃曉燕線上直播,為大家答疑解惑。如何判斷兒童矮小症——這類孩子要警惕生活中,家長們都非常關注孩子的身高,但並不了解兒童生長發育的規律,也不知道如何給孩子提供均衡營養。那麼,兒童矮小症是一種什麼樣的病症?又該如何界定和判斷的呢?
  • 矮小症患者梅西身高從1.4米長到1.69米!兒科專家王凌飛支招幫孩子實現身高逆轉
    家有身材矮小的孩子,家長希望他能長到理想身高。家有身材偏矮或中等身材的孩子,家長則希望他能長成大高個。足球巨星梅西就曾經是一位矮小症患者。12歲時,身高僅140釐米的他被查出患有矮小症,需要通過注射生長激素來促進身高的增長。然而,由於家裡承擔不起治療所需的費用,梅西險些因為矮小症而斷送自己的足球生涯。
  • 生孩子就像開盲盒:100個孩子裡有3個矮小症,5個多動症
    有些疾病並不是因為遺傳,產前檢查也無法篩查出來,或許只是因為某些未知的原因,造成了孩子的一些「與眾不同」。矮小症知乎上也有個4歲4個月的男孩被診斷為:矮小症,家長分享了他的治療之路。2020.4.3,帶孩子去醫院,搶半天搶到了深圳兒童醫院的內分泌科,被診斷為矮小症。
  • 孩子比同齡人「矮小」?不妨試試這3個方法,幫助孩子長高高
    家長如果擔心孩子矮小,應該通過合理的方式讓孩子長高,孩子長高需要滿足許多條件,其中遺傳因素影響、營養物質是否獲取量充足、發育過程中是否適當鍛鍊都會影響孩子的身高發展,如果可以採取正確的措施來刺激孩子長高,或許孩子不容易矮小,否則錯過了最佳的長高時期,孩子身高不達標,有可能會影響以後的發展。
  • 北京兒童矮小症_北京哪家醫院能查小孩發育過快
    北京兒童矮小症_北京哪家醫院能查小孩發育過快 時間:2021-01-08 11:12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矮小是指身高比同種族、同年齡、同性別的兒童平均身高低3個百分點,3-10歲是治療身材矮小的黃金時期,北京看長高的醫院,北京天使兒童醫院讓無數家長體會到孩子成長的快樂,秉承「以患兒為中心以醫生為核心」的宗旨
  • 內分泌知名專家熊豐教授:揭秘矮小症防治密碼
    擅長:生長激素缺乏症、特發性矮小症、特納症候群、宮內發育遲緩等各種原因矮小症;性早熟、性發育異常如小陰莖、小睪丸、外生殖器異常、兩性畸形等。0~3歲:是人生中生長速度最快的時期,平均一年長高7釐米;3~9歲:生長速度相對恆定,平均每年長5釐米左右;9~15歲:最後的長高階段,平均每年長6釐米左右。如果你的孩子在某個階段,幾乎一年都沒有增長,說明身體已經出現問題。
  • 孩子身高天生矮小,青春期這項運動是增高神器,怎麼鍛鍊大有門道
    孩子的身高是很多家長比較關心的,現在社會,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有一個好的身高在別人看來,外表上就會增分很多,但是遇上父母身高就矮,自己天生也矮的,就束手無策了,那麼,有什麼方法可以使身高再增長嗎?後來,小楊聽說跳繩能夠讓孩子長個,於是就開始和孩子開始跳繩,在連續跳繩三個月之後,兒子瘦了,而且身高,好像還真長了,但還是不夠高,小楊打算讓兒子把跳繩一直堅持下去,讓孩子的身高再長高一些。
  • 孩子長得晚和「不長」有區別專家提醒:家長要關注孩子身高變化
    長沙15歲的男孩小軍(化名)3年前身高1.4米,如今也只有1.57米,在醫院被診斷為「矮小症」。為什麼都是長得慢,有的孩子是晚長,有的卻是身材矮小呢?湖南省人民醫院兒科專家今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提醒:家長要懂一點孩子生長發育的規律和知識,以免孩子的身高被耽誤了。
  • 專家呼籲:矮小症已超800萬 關注兒童身高問題刻不容緩
    據央視報報導,全國目前已有超800萬矮小症患者,並且還以每年16萬人的速度遞增!其實孩子身材矮小,長不高。不僅是家長們的心病,對孩子來說,更是揮之不去的陰影。什麼是矮小症?1、孩子2~3年不換褲子;2、孩子在學校總坐第一排;3、幼兒園或班級裡身高倒數1~5名;4、較同胞哥哥或姐姐身材矮小;5、家長自己或成年親屬中有身材矮小者;
  • 孩子不開口說話,發育有問題嗎?一個方法幫你早判斷!
    有很多寶媽給我留言,孩子不開口說話,著急!問較多的就是:孩子到底是說話晚,還是發育有問題呀?大家的心情我能理解,通常孩子在一周歲就能開口了,有些說話早的孩子,甚至在十個月就開口了。三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個時期孩子的大腦及語言神經系統,是發育最旺盛的時期,3歲時腦重量已接近成人水平,基本完成大腦神經發育的80%,3歲前同樣也是孩子的語言敏感期,所以,一定要把握3歲前這一重要的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