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婷再次執導加繆作品,話劇《誤會》脫胎於《局外人》

2020-12-26 新京報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由大麥·超劇場出品製作,超劇場藝術總監、戲劇導演楊婷執導,演員程楓出演,脫胎於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成名作《局外人》的話劇《誤會》,宣布將於2021年1月8日-17日,在大麥·超劇場進行首輪演出。

導演楊婷。主辦方供圖

作為知名作家、哲學家、存在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阿爾貝·加繆在法國乃至世界文壇的地位無需多言。 《誤會》的故事脫胎於加繆成名作《局外人》:主人公默爾索陷於牢獄時,發現舊報紙上的一則新聞報導——一位離家25年的男人發了財,為了給家人驚喜,隱去姓名居住在其母親與妹妹開的旅店中,不承想卻為覬覦其財產的二人所殺。劇情看似簡單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是一則悲傷又充滿荒誕、充滿法式哲思的現世寓言。

演員程楓現場演繹劇目片段

2016年,楊婷曾將加繆的《局外人》搬上舞臺,她大膽創新,嘗試結合不同表演場地的特點定製表現形式,輔之以極具個人美學風格的導演構思,讓《局外人》在眾多話劇作品中獨樹一幟。而今楊婷選擇與加繆的作品再續前緣,繼在2020年青戲節展演《局外人》及劇本朗讀《遇見加繆》後,她再次將加繆的《誤會》搬上舞臺,對於她自己來說是一次新的挑戰:「一部偉大作品中的行動和生命力是至關重要的,劇中的媽媽、女兒、兒子、妻子是一群被推到極限的角色,該劇的精彩程度和這些角色複雜的性格息息相關。」

演員陶雨彤、楊雪現場演繹劇目片段。主辦方供圖

話劇《誤會》主創、主演班底中,既有與楊婷合作多年的老搭檔,也有幾位跨界加盟的藝術家。時尚攝影師與時尚藝術家陳旭人人擔任此次多媒體設計,燈光視覺藝術家王琦擔任視覺總監,旅法歸來的新銳作曲家、電子音樂人、音樂製作人李魯卡(Luka)也將在《局外人》《遇見加繆》後再次跨界,為楊婷這部全新作品創作六首風格迥異的歌曲,並進行現場演唱。 而在演員陣容方面,曾在《鬢邊不是海棠紅》《法醫秦明》等多部影視作品中有上佳表現的演員程楓特邀加盟出演。

新京報記者 劉臻

編輯 田偲妮 校對 盧茜

相關焦點

  • 楊婷執導加繆作品《誤會》,演繹人與世界的荒誕
    1月8日-17日,由著名戲劇人楊婷執導、根據加繆劇作改編的話劇《誤會》,將作為大麥·超劇場2021年的開年力作進行首輪演出。這是楊婷導演繼《局外人》和《遇見加繆》之後,第三次將加繆的作品搬上戲劇舞臺,也是楊婷在擔任超劇場藝術總監後推出的首部新創戲劇作品。
  • 從《局外人》到《誤會》,楊婷三會加繆
    今年的新冠疫情讓更多人知道了加繆的《鼠疫》,曾執導《局外人》、劇本朗讀《遇見加繆》兩部作品的導演楊婷,也將再度借舞臺與加繆對話,將脫胎於《局外人》的《誤會》搬上舞臺。昨天,大麥·超劇場宣布《誤會》將作為超劇場2021年的開年之作,於1月8日至1月17日首演。
  • 楊婷話劇新作《誤會》元月首演
    本報訊(記者 牛春梅)曾執導《局外人》、劇本朗讀《遇見加繆》兩部作品的導演楊婷,將再度借舞臺與加繆對話,將脫胎於《局外人》的《誤會》搬上話劇舞臺。昨天,大麥·超劇場宣布《誤會》將作為超劇場2021年開年之作,於1月8日至1月17日首演。
  • 加繆的荒誕哲學戲劇,《誤會》《卡利古拉》《正義者》
    加繆戲劇中譯本在西方各國中,也許法國是最重視戲劇文學的,這個國家的很多小說家也是戲劇家。薩特和加繆這兩位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存在主義作家(當然,加繆否認自己是存在主義者),同樣都在戲劇上有所創作。這部加繆的戲劇選集(灕江出版社,1986)共收錄了三部,包括《誤會》、《卡利古拉》和《正義者》,雖然題材看上去差異較大,但都是加繆一以貫之(同時也在改進)的荒誕哲學的反映,前兩部接近於《局外人》,後一部則類似《鼠疫》。《誤會》講述的是一對母女,也是旅店的店主,企圖通過謀殺旅客奪取他們的財物離開這個閉塞的地方,卻無意中殺害了分別多年的兒子/兄長的悲劇。
  • RDV時間·北京|李洱×苗煒:作為「局外人」的加繆
    1942年,他憑藉《局外人》一舉成名,1957年,因為「他的重要文學創作以明徹的認真態度闡明了我們這個時代人類良知的問題」而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當時法國最年輕的諾獎得主。 加繆主要作品包括《局外人》《鼠疫》《西西弗神話》《反抗者》《正義者》等。他的經典作品《局外人》開篇第一句:「今天,媽媽死了,也可能是昨天,我不知道。」
  • 從阿爾貝·加繆的《局外人》看「荒誕哲學」的現實意義
    無獨有偶法國作家阿爾貝·加繆在其1942年出版的小說《局外人》中就為我們講述了一位因為在母親葬禮上沒有哭泣,而人們就是在這樣的理論下,被推定為人民公敵,最終被判死刑。阿爾貝·加繆作為法國存在主義哲學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在《局外人》中也表現了其存在主義哲學的思想。
  • 加繆《局外人》:不老實、演戲作假的人,會是什麼後果?
    加繆《局外人》:不老實、演戲作假的人,會是什麼後果? 加繆(1913—1960年),法國哲學家、作家、存在主義文學和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其主要代表作品有《鼠疫》《局外人》等。
  • 加繆的《局外人》太深入人心了,欣賞這十句格言,句句富含哲理性
    在諾貝爾文學獎榜單中,加繆的名字赫然在列,獲獎的時候年僅44歲,一舉成為二十世紀法國文學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獲獎者。他早逝,一場車禍奪走加繆的生命,如彗星一樣粲然划過,永不回歸,年僅47歲。他是年青一代的偶像,被譽為「最受年輕一代歡迎的導師」,他的《局外人》舉世聞名,深入人心。
  • 加繆《局外人》:刺眼的冷漠和陽光下,蘊含著對荒謬的無聲痛擊
    這種平淡而讓人倍感詫異的描繪,正是《局外人》的主人公莫索爾最真實的心理感受,而這個開頭也將《局外人》的故事緩緩掀開,主人公莫索爾的驚世駭俗,冷漠而又熱情,荒謬而又理智的鮮活性格,也將被深深的鐫刻在每個讀者的腦海當中。
  •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
    《局外人》:加繆,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默爾索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就是一個局外人,什麼是局外人?隨波逐流,對什麼都無所謂,包括對於自己的前途和利益,都無所謂,哪怕是媽媽去世,他也在守靈的時候,抽菸喝咖啡,和別人聊天,昏昏入睡。
  • 加繆的《局外人》所講的並不是犯罪與否,而是人生的荒誕與虛無
    加繆是法國作家、哲學家,也是存在主義文學和「荒誕哲學」的代表人物,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那一年他四十四歲。看似這不並不能說明什麼,畢竟獲諾貝爾文學獎的人不止他一個。然而我們往前數一數,在他之前,蘇利·普呂多姆在1901年獲獎時是62歲;羅曼·羅蘭在1915年獲獎時是49歲;阿納託爾·法朗士在1921年獲獎時77歲;亨利·伯格森在1927年獲獎時是68歲;馬丁·杜伽爾在1937年獲諾獎時是56歲;紀德在1947年獲諾獎時是78歲;莫裡亞克在1952年獲獎是是67歲……直到今天,加繆這個名字在文學界的分量也是極重的,不容忽視。
  • 加繆《局外人》:以局外人的心態看人生,以局中人的姿態過生活
    這個被加繆不吝讚美的人物出自他的經典傳世之作《局外人》,他的名字叫默爾索,是歷代文學史中一個十分新穎、非常特別的存在。因為在默爾索這個文學人物身上沒有以往文學經典中積極入世,執著進取的精神,而是一副淡然超脫,逆來順受的消極姿態。
  • 加繆是所有人和所有世代的加繆
    在我還是一個學生時,我對加繆的理解大概到這,直到多年後,我也沒再次翻開《局外人》。《尋找<局外人>》給了我第二次機會。相比於市面上大部頭的加繆傳記,《尋找<局外人>》實際上是在為一本書立傳。在初次出版 74 年後,這本書僅在法國一地就已售出 1030 萬冊,與《小王子》並駕齊驅。
  • 再讀《局外人》:淺談其蘊含的存在主義哲學、作品內涵及現實啟發
    《局外人》是加繆的成名作,也是其重要的代表作之一,堪稱20世紀整個西方文壇最具有劃時代意義最著名小說之一,「局外人」也由此成為整個西方文學-哲學中最經典的人物形象和最重要的關鍵詞之一。加繆的存在主義哲學讀加繆的作品,離不開也繞不過的,是加繆的存在主義哲學觀,這種哲學思想貫穿了他所有的作品。存在主義作為當代西方哲學主要流派之一,被公認為是一種關於具體個體的哲學。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強調人存在的價值,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
  • 加繆的作品怎麼讀 重讀他有哪些現實意義
    荒誕的命運無法避免,但人類必須直面  張博介紹,作為天才型的作家,加繆二十九歲便隨著《局外人》的出版在法國文壇一舉成名,更在四十四歲時收穫象徵世界文學最高榮譽的諾貝爾文學獎,雖然因為車禍荒誕地結束了他過於短暫的一生,但在他僅僅四十七年的人生中,已然為人類留下了一部又一部經典,不僅有《局外人》《西西弗斯神話》《鼠疫》《反抗者》這些耳熟能詳的名著
  • 荒謬不會導致虛無主義的人生|阿爾貝·加繆逝世60周年
    三年後,1960年1月4日,加繆遇車禍身亡,世界再度震驚。時任法國文化部長的馬爾羅對英年早逝的作家蓋棺論定:「加繆的作品始終與追求正義緊密相連。」阿爾貝·加繆然而這還不能充分說明加繆的價值所在。加繆的作品已經成為受困擾者的指引——但那卻成為加繆感到不安的身份。「我並不為任何人說話,我替我自己說話就已經夠難了。」加繆的不安,讓我們心安。當政治狂熱已成歷史,在對歷史和當下重新審視的時刻,我們會特別懷念這個不安的道德主義者,他如其筆下的西西弗一樣,是一個把正義與溫情、責任與不安都攬於自身的石頭騎士。
  • 加繆:從未離去的阿爾及利亞青年
    武傑1960年,年僅47歲的阿爾貝·加繆因車禍離世,留給我們的是《局外人》《鼠疫》《西西佛斯》《反與正》等作品。加繆曾經說,去世的作家作品經常會被高估,但他的作品或許並沒有被高估。1995年,法國BVA調查機構所作的民意調查顯示:在「20世紀作家中誰最讓你心動」這類問題上,加繆拿到了4.5的高分。加繆的作品,迄今仍是伽利瑪出版社的暢銷書。
  • 荒誕哲學的代表:阿爾貝·加繆
    做了幾期文學作家的文章,今天我們來再次談一談哲學。前幾期的魏寧格,叔本華,想必讀者應該印象很深,不深刻也沒關係,今天要說的這位哲學家,該印象很深刻了。那就是荒誕哲學的代表,阿爾貝·加繆。關於加繆,在上一期叔本華的文章裡提到過。今天我們來重點講解一下加繆,這位被無數年輕人視為精神導師的著名哲學家。老規矩,先介紹人物信息。
  • 新老「犀牛」聯手出新 孟京輝助楊婷排《新娘》
    昨天,孟京輝戲劇工作室首次推出了外請導演的戲劇作品。曾與孟京輝合作《戀愛的犀牛》的女演員楊婷推出她執導的喜劇《新娘》,而演員則是新版「犀牛」的演員。  如今,孟京輝工作室不但讓老孟自己的作品產量翻番,也給了其他導演實踐的機會。
  • 尋找《局外人》:這本書如何「誘騙」了這麼多的忠實擁躉?
    每一個閱讀《局外人》的讀者都會為加繆的文字感到著迷,在這充滿矛盾張力的荒誕之中試圖尋找到愛。年輕讀者閱讀《局外人》猶如一場成人禮,此後的生命與這本書緊緊相連,理解這本書的過程伴隨著自我對存在的艱難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