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德詩人穆紫荊對書法家、詩人徐國平(意)作品《情》之點評

2020-12-23 墨雅詩韻

《情》 文/北石

流年彈指間,

誰撫琵琶輕鳴?

醺一枺歲月滄桑,

盈滿袖暗香。

將紫陌塵俗的一縷情思,

鐫刻於時光,

輕盈於你,

只念如蓮的你傾城一笑。

獨窗,

雲卷三生塵緣,

一曲相思為誰弄簫?

拂歌塵間,

總是消瘦了

一生思念半世眷戀。

紅淚繞指,

雲舒且聽落花枝舞。

陌上情愫,

隱約了幾許樓臺舊夢,

眸前明月,

聽盡了多少浪漫憂傷?

素箋遺墨,

只想和一曲長相依賦你眉間,

舞落指尖的一世繁華;

細聽流水山髙,

任一簾幽夢飄落,

相思盡染。

詩歌二行,

拂君千年浮煙,

傾盡一生溫柔詩意。

沉醉一生戀情夢,

揮灑半世痴情淚,

回首,蘭舟何去?

回首,西樓獨寂。

荔枝傾淚妃子笑,

直教君王江山輕。

借問世間情何物,

總是隨風煙雨中。

思念為誰?

傷情為誰?

誰能攜三世情愫,

換君半世迷離?

只為你巧笑嫣然,

試拂眸上清淚。

輕抹萬年塵埃。

作者簡介:

徐國平,筆名:北石,男。

旅歐知名書法家、詩人。

1961年出生,浙江青田人,畢業於武漢交通學院。

90年代初移居義大利。

現為《世界華商書畫院》院士、《世界生態》雜誌社顧問委員會委員、浙江青田縣作家協會會員、歐華新移民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香港國際名師名家名人聯合會理事、香港國際名聯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香港左龍右虎國際詩書畫研究會副主席、【名師名家名人壇】副主編,【21世紀名人網】-書畫名人專欄主編、《國際詩書畫交流網》副總編、《華人文藝家大辭典》副主編。自由撰稿人。

旅德詩人穆紫荊對《情》之點評

旅歐華人徐國平(筆名北石)的這首詩,如歌如述,從開首的流年彈指間,誰撫琵琶輕鳴輕輕一句便撩開了一段人生回首,宛如唐宋間的一幅畫,古典的意象和現代的時空產生撞擊。這種時空相疊和交錯的張力是這首詩得以一開始就抓住讀者的魅力。看得出詩人的內心有很深的激情,但是整首詩裡無半點激昂粗獷的字詞,有的只是輕拿軟落,緩慢而又細膩的珠玉。比如將紫陌塵俗的一縷情思去替換隻念如蓮的你傾城一笑,而紅淚繞指,又被雲舒且聽落花枝舞替換。這種精神層面的升華,和眼前悲慘人生的切換,用悲傷和蒼涼婉轉反覆地開出一朵朵美輪美奐的珍愛生命之花,是這首詩打動我的最關鍵之處。描述和表達,歷來有各種不同的方法和方式,這首詩以輕描淡寫的手法渲染出一段刻骨銘心的情。如水墨於宣紙之上,無聲無息,卻氣勢磅礴地給人以震撼。最後又以試拂眸上清淚。輕抹萬年塵埃來結束。將男兒有淚不輕彈的悲壯烘託至最高處。贊而推薦之。

點評者簡介

穆紫荊,女,出生於上海,旅德華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

現為德國復旦校友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歐洲華文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廬山陶淵明詩社副社長。歐洲華文詩歌會微信平臺創始人。德國八音音樂藝術學校文學顧問和指導。

1987年赴德國。90年代中期開始寫作,作品見諸於歐美華文報刊並在海內外多次獲獎和被收入各種合集。

著有散文集《又回伊甸》、短篇小說集《歸夢湖邊》、中短篇小說《情事》、詩集《趟過如火的河流》、精選集《黃昏香起牽掛來》及長篇小說《活在納粹之後》(又名《戰後》)。主編:《東張西望看歐洲的家庭教育》、《歐洲綠生活》、《且待薔薇紅遍》、《且待君歸於側》、《流雲又送南歸雁》、《相攜日月同輝處》、《天那邊的笛聲》、《海這邊的足跡》、《The Way I See It微言百則》、《普世價值》、《有招無招》和《夢之吻》。

插圖:君君攝影

相關焦點

  • 中外知名詩人端午節主題詩歌合集之九
    (本期作者為知名詩人胡文俊、易秋良、區本(紐西蘭)、胡金全、田光偉、張秀祥等詩歌合集) (本期作者為知名詩人楊岸森、趙銀蓮、郝菊先、周殿林等詩歌合集) (本期作者為知名詩人羊鳴、古梁、張秀祥、林海濤林海濤等詩歌合集) (
  • 當代著名詩人、書法家——王猛仁
    他是詩人,你便會猜測他歌詠山川河流,為時代譜讚歌;他是書法家,你便會猜測他筆墨敦厚質樸,大開大合。沒錯,他心中有個大世界,無邊無際。然而讓人想不到的是,他筆下流露的,是見微知著的敏銳,是走向自由的果決。假如你漫不經心地滑屏,看到了王猛仁的詩,你不會想把他分享出去,而是默默收藏。你想,不必有人懂得這詩,這詩懂我就足夠了。
  • 林岫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在書法界她的書法屬一流,這個名副其實
    在當代的書壇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女書法家,林岫就是這女書法家中最令人備受矚目的佼佼者,她能書法、善詩詞,學問高,被人們稱之為「才女書法家」,她是書法家也是詩人,在書法界她的書法屬一流,這個是名副其實。林岫,浙江紹興人,1967年畢業於南開大學中文系,著名詩人、書法家,中國新聞學院古典文學系教授、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書法教育委員會主任,北京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北京文聯副主席等。其書法作品在全國書法大賽上獲得過一等獎,在《當代中國著名書法家作品精選》和《中日百家作品集》中佔有一席之地。
  • 著名詩人書法家汪志藝術經歷
    著名詩人書法家汪志,字宗棠,號汗青,1969年生於安徽省,無為市,石澗鎮,福路鄉,汪衝行政村,伍房自然村。汪志先生自幼天資聰穎好學,由於家境貧寒,從小就很懂事,意志堅強,樹立了遠大志向,追問習武,自強不息。
  • 詩人的詩
    釋演順,江西省九江市書法家協會理事;柴桑區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
  • 馬未都點評「兩岸猿聲啼不住」:李白比其他詩人高明之處就在此
    不過前段時間馬未都老師在社交平臺上點評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藉此點出了李白比其他詩人高明的地方。當時看他的點評很有意思,本期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們先一起看看李白這首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
  • 唐朝崔姓詩人經典作品
    天寶十一載(725),京兆尹王鉷因罪被殺,他是王的近親,受到株連,貶晉陵司馬。在晉陵3年,與陸羽酬唱往還,品評茶水,一時傳為佳話。崔國輔和孟浩然、李白交誼甚深,在盛唐詩人中,崔國輔以五言絕句著名。他的五絕,多寫宮闈兒女之情,含思婉轉,深得南朝樂府民歌《子夜》、《讀曲》遺意。殷璠說:「國輔詩,婉孌清楚,深宜諷味,樂府數章,古人不及也。」(《河嶽英靈集》)意亦指此。
  • 「名家收藏」——書法家鄭丙軍先生作品欣賞
    鄭丙軍書法作品集個人簡介鄭丙軍,字牧野,號別署松月齋主人,詩人,書法家。現為中國工藝美術師協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外交部《華夏藝苑》雜誌社專職藝術家,北京《紫雲書畫院》藝術家,河南省硬筆書法家協會理事,河南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葉縣硬筆書法家協會藝術指導,葉縣詩協副主席。其書法作品曾40餘次參展並獲獎,並被收錄於多部書畫作品集。出版有《鄭丙軍書法藝術》和《鄭丙軍硬筆書法作品集》等專集。詩歌作品散見於多家媒體和網絡平臺。
  • 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⑧ | 李冶:才情橫溢的女詩人
    上篇:中國古代的女詩人⑦ | 上官婉兒:掌管宮中詔命的女詩人,今天小助理為大家講述一下才情橫溢的女詩人——李冶。---公元784年),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冠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沚,被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 小詩人薛詩虞寫的詩棒棒噠,看看大詩人雨蘭怎麼點評
    10歲的小詩人薛詩虞寫的詩棒棒噠,看看大詩人雨蘭怎麼點評?看到楓樹,尤其是秋天裡滿樹火紅的楓樹,很多人會想起杜牧那經典的詩句:霜葉紅於二月花。那麼,小孩子們眼中的楓樹會是什麼樣子呢?「站在那兒/想著自己/如何著火/又滅火」,小詩人薛詩虞的這首詩只有短短的四句,十五個字,聯想卻很美妙,角度也很獨特,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小詩人薛詩虞把楓樹擬人化了,也把楓樹寫活了,生動形象,也富有意味。
  • 馬未都點評李白:能寫出「兩岸猿聲啼不住」,他就比別的詩人高明
    那麼李白這麼厲害,他和其他詩人相比高明在哪裡呢?對於這個問題筆者其實一直也在思考,但是總也找不到合適的答案和言辭。不過前段時間馬未都老師在社交平臺上點評了李白的「兩岸猿聲啼不住」,藉此點出了李白比其他詩人高明的地方。當時看他的點評很有意思,本期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
  • 甘建華:詩人邵燕祥的青海之歌
    北京丁東稱讚邵先生:「在我心目中,他是當代作家中頭腦最清醒,最具獨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的人,是最讓人敬重的文學家。」旅美華人作家劉荒田在《從頭髮到額紋》開篇說:「他一生遭逢困厄無數,卻名節不墜,著述豐富而精湛,從來是國內作家中最受我敬仰的前輩。」
  • 【文學大賽】黑龍江詩人何祥作品《詩詞二十首》
    一、參賽對象誠邀海內外詩人、作家、文學工作者、文學愛好者參加。二、徵文時間2020年9月28日起,至11月28日止。三、徵稿要求1、徵文體裁:現代詩歌、詩詞曲賦、散文隨筆。題目自擬。2、數量篇幅:投稿數量不限,作品篇幅不限。3、徵文要求:稿件必須原創,作者文責自負,是否首發,不作限制。
  • 【中國新時代詩人檔案庫】認證詩人//龔太銀老師作品
    ——辛丑年春節將逝,元宵前後漕河陰雨連綿,既無兒時高蹺之樂,亦不得戶外踏青之趣,悻悻然寄情於詞…… 中國新時代詩人檔案庫 認證詩人稿費說明 中國新時代詩人認證證件辦理http://www.21poet.com/
  • 讀比爾波特《尋人不遇——對中國古代詩人的朝聖之旅》
    《空谷幽蘭》是一本關於中國傳統文化復興的「希望之旅」。作者通過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親身探訪隱居在終南山等地的中國現代隱士,引出了中國隱逸文化及其傳統的產生和發展的歷史,並將其與他正在採訪的現狀相對照,表達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度讚嘆和嚮往、懷戀,並寫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國未來發展的希望。
  • 【鹿峰詩會】詩人節放歌
    >詩人節感懷自古詩人多坎坷,情生逆境更執著。維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維子之故,使我不能息兮。 低吟淺唱,無非個人情趣,怒吼雄唱,才見詩人良心。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大夫不幸,遇懷王之昏。湘水有情,濯名士之骨。屈子精神,汨水為證。千古詩人,詩人千古。世人以直臣為尊,詩家以屈原為祖。 詩人之志兮,在於指點江山,獨舞乾坤。老驥伏櫪,志在千裡。
  • 有獎徵文|詩人謝智賢作品入選《百家詩詞鑑賞》
    本大典邀請國內數位知名詩人和資深的出版人來助力把關,與國內知名出版社聯手打造這部傳世詩詞、詩歌經典之作,匯聚老、中、青三代優秀詩人,面向全國各地詩人隆重徵稿。  若干年後也許我們的風華不再招展,但我們今天鑲入大典的文字依然芳香兒女,我們無力留住青春,但我們有權力留下青春的詩賦,當你白髮之時搖椅而坐,翻看著今天也是曾經的經典,你那翩翩文字躍然紙箋之上,頓覺人生足矣。
  • 每日好詩詞|詩人李家榮《點絳唇記旅》組詞9首
    《點絳唇·記旅》其一四月鵬城,小樓獨望晴天雨。萬千思緒,盡在天涯路。山外青山,目斷歸何處。南窗外,月光如水,遍灑相思意。其七白雁無心,紅箋寫盡終難寄。嶺南天氣,雨滴梧桐碎。夜夢悽涼,回首空憔悴。讀睡詩社桂冠詩人李家榮,原名李茂青,筆名柳秦,庚午年生,粵北人。連州市賓於詩社顧問、茂名市鑑社社員,曾多次在詩詞徵文中獲獎,詩詞作品散見於多種刊物。面朝大海,用黑色的眼睛尋找光明。
  • 詩人羅敏 一個窮且勇與病魔做鬥爭的烈情女詩人
    詩人羅敏 一個窮且勇與病魔做鬥爭的烈情女詩人詩友羅敏的病情一天不如一天了,微博微信上也沒見她信息互動,想必她是在與病魔做鬥爭,沒法分心、沒多少氣力與詩友們互動分享詩意的人生苦與樂!以下兩首詩歌 是詩人羅敏與病魔做鬥爭時懷著痛苦寫作的……《輸液》電視機聲音再次將心事打斷此刻,小區門口行人快絕跡偶爾有冷空氣從玻璃門鑽入我顫慄了一下看著手背上的針尖正與血管親熱,釋放正能量吐出很多純淨的唾液衝散我身體裡那些透明的細胞它們意識到恐慌
  • 「農民詩人」蔡詩國
    當地一位詩人黃榮東,感到有趣,剪下這則新聞貼在牆壁上。26年之後的2016年末,他又從網絡上看到了」蔡氏四兄妹「的消息,聯繫到了蔡詩華,並拍下了仍貼在家裡牆壁上的這張剪報。這份情誼和激勵,很令兄四妹感動,並鞭策他們繼續努力,多創作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