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5.14億年前新型多毛類環節動物,它們竟然長這樣

2020-12-23 中國科學技術館

6月11日,《自然》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團隊、英國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大學和布裡斯託大學的最新合作研究成果。研究團隊在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的寒武紀地層中發現了一個新的、距今約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這是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復原圖 / Robert Nicholls繪

「這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的最早化石證據,也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在化石記錄中首次出現。」論文共同通訊作者、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馬曉婭告訴《中國科學報》,該成果為研究團隊了解早期生物多樣性大爆發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證據。

作為在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中出現的類群,環節動物(身體分節的蠕蟲)例如蚯蚓、水蛭、沙蠶等,在當今的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其中,多毛類動物是環節動物中物種最豐富、進化歷史最悠久的一個類群。但環節動物在寒武紀早期地層中的化石記錄非常罕見,這導致科學家在研究其起源和早期演化時缺乏有力的化石證據。

研究團隊將這個寒武紀的新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Dannychaeta tucolus)」,以紀念丹麥著名的環節動物專家Danny Eibye-Jacobsen。該動物具有一個典型的鐵楸狀頭部和一對細長的觸鬚,屬於現生多毛類環節動物中的長手沙蟲科。這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表明丹尼多毛蟲和現生環節動物由同一個最近共同祖先演化而來,統稱為環節動物冠群。

雲南省寒武紀早期多毛類環節動物丹尼多

「現生環節動物在現代海洋中有各種生活模式,包括固著的濾食者或伏擊捕食者。我們此前所知的寒武紀環節動物可能都是在海底爬行,而丹尼多毛蟲則完全不同。」該論文共同第一作者、英國牛津大學的 Luke Parry博士表示。

該研究顯示,丹尼多毛蟲是管居固著生活。現生的多毛類動物中有許多物種為管居或固定穴居,以此來躲避捕食者或在捕食過程中隱藏自己,通常被稱為固著類環節動物。

此前,現代生物學家通過系統發育基因組學研究,認為固著類環節動物應該代表環節動物進化樹中一個比較古老的支系,但直到現在,固著生活方式一直未在早期的環節化石中被發現。

研究人員表示,寒武紀是早期生物多樣性大爆發的一個關鍵時期,丹尼多毛蟲的發現顯示了「寒武紀生命大爆發」不僅僅是生物多樣性,也是生態多樣性劇增的一個重要進化事件。

本文來自:中國科學報

相關焦點

  • 中英科學家發現一種距今約5.14億年的新型多毛類環節動物
    研究團隊在中國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保存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距今約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是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這是固著類環節動物的最早化石證據,也是現生環節動物支系在化石記錄中的首次出現。」
  • 科學家發現5.14億年前動物化石
    科學家發現5.14億年前動物化石 2020-07-24 10: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外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最古老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記錄
    中外科學家在雲南發現最古老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化石記錄 2020-06-11 21:10:29,在雲南省東部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丹尼多毛蟲的化石記錄,這是目前已知的現生環節動物支系的最早化石記錄。
  • 現生環節動物支系化石記錄首次出現
    11日從雲南大學獲悉,北京時間2020年6月11日17時,《自然》在線發表了雲南大學古生物研究院雲南省古生物研究重點實驗室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人員在雲南省東部富含軟軀體化石保存的寒武紀地層裡發現了一個新的多毛類動物,距今約5.14億年前。
  •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
    約5億年前的「多毛生物」引轟動,生命進化史的空白或由它來填補據《澎湃新聞》的報導,科學家在我國雲南省東部,發現了一個距離約有5.14億年的多毛類動物。研究人員將這個新的屬種命名為「丹尼多毛蟲」,新化石的發現,將有力填補該屬種的空白,為地球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的研究提供有力證據。
  •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
    約5億年前的怪異生物,頭上長有觸角,或能揭開寒武紀時期的謎團說起人類最熟悉的無脊椎動物,蚯蚓一定榜上有名,作為現生環節動物之一,從進化的角度來看,蚯蚓已經算得上是相對高級的無脊椎動物了,根據科學家們此前通過化石的分析研究,認為蚯蚓的祖先和寒武紀生物大爆發有關
  • 科學家發現1.5億年前「魚龍」
    近日,科學家們在英格蘭多塞特英吉利海峽沿岸的一個晚侏羅世深海沉積物中,發現了保存完好的1.5億年前的神秘小型海洋爬行動物。古生物學家雅各布斯是貝勒大學地球科學博士研究生,也是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的一篇研究論文的合著者。
  • 蠍子竟然是海洋生物?科學家發現蠍子化石,揭開遠古真相
    同時,動物學家經過研究發現,蠍子群居而生活,而且它們的洞穴和同伴都非常的固定,一旦有新的蠍子進入,它們就會相互殘殺。此外,科學家還發現,蠍子雖然很多都生活在沙漠等乾旱地帶,不過它們卻非常的喜歡潮溼的環境,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了一個距今約4.3億年的蠍子化石,驚訝的發現,原來蠍子的祖先竟然是海洋生物。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而這一切,依然都還在研究中。
  • 5.5億年前生物再現,科學家:寒武紀生命大爆發真相或公諸於世?
    科學家認為,地球誕生於45.7億年前。英國生物學家於2017年3月1日稱在加拿大發現了最古老的化石,顯示約43億年前就已經有生命的存在,這證明地球上生命的出現比人類先前的認知的認知更早。自古以來,科學家都在探討生命到底是如何形成的?遠古生物到底長什麼樣?生命到底是何時形成的?
  •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範特西蟲
    【古生物學家發現5億年前範特西蟲】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 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
  • 山東濰坊發現約5億年前的「耳形範特西蟲」
    山東濰坊發現約5億年前的「耳形範特西蟲」 新華網 | 2020-12-01 09:42:19 記者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
  • 北大科學家在三疊紀魚龍的胃中發現了巨大的棘齒龍
    北京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在三疊紀魚龍的胃中發現了巨大的棘齒龍,其身長几乎同魚龍自身一樣長,這表明這種食肉動物當時確實是一種頂級掠食者。自三疊紀以來,呼吸空氣的海洋食肉動物一直是海洋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中的許多人被認為是頂級掠食者,但缺乏直接證據。科學家依據飲食推斷這一點,但通常是基於間接證據,如牙齒形狀。
  • 中科院古生物學家在山東濰坊發現5億年前「兔耳朵蟲」
    記者11月30日從中國科學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該所寒武紀大爆發研究團隊最近在山東濰坊發現一種約5億年前的奇特蟲子。這種遠古蟲子頭部輪廓形似一對兔耳朵,科學家將其命名為「耳形範特西蟲」。耳形範特西蟲(Phantaspis auritus)復原圖(霍秀泉繪)據介紹,此次發現的耳形範特西蟲是遠古節肢動物三葉蟲的一種。在5億年前的寒武紀,三葉蟲是當之無愧的「海洋霸主」。它們的身體表面長著堅固的甲殼,好像身穿盔甲的武士。
  • 專家:在14億人安全利益面前野生動物養殖業利益輕於鴻毛
    「目前,科學界達成的一個基本共識是,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是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的。」22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李堅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到了對食用野生動物的商業利用進行抉擇的時候了。
  • 專家:在14億人安全利益面前,野生動物養殖業利益輕於鴻毛
    「目前,科學界達成的一個基本共識是,這個新型冠狀病毒是由野生動物傳染給人類的。」22日上午,西北政法大學動物保護法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李堅強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國家到了對食用野生動物的商業利用進行抉擇的時候了。
  • 科學家預言:2.5億年後地球或形成終極盤古大陸
    美國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科學家克裡斯多福-史考提斯認為,地球各主要大洲並不是固定的,它們在慢慢靠攏合併,一個新的超大陸正在形成。科學家將未來可能形成的超大陸稱為「終極盤古大陸」。不過,「終極盤古大陸」的形成時間可能在2.5億年之後。科學家認為,歷史上陸地是如何組合排列的,未來它們也有可能如此組合排列。
  • 太平洋史前海底發現ET外星人?其實是一種你熟悉的陌生動物!
    發現這傢伙的地方是在東太平洋的皮加費塔海山(Pigafetta Seamount)——海山是海底火山活動形成的平頂巖石區域,皮加費塔海山相當古老,可追溯到6550萬年前至1.455億年前的白堊紀,是太平洋中古老的史前區域。
  • 科學家在1億年的琥珀中,發現了一枚巨型精子!
    科學家在1億年的琥珀中,發現了一枚巨型精子!說起琥珀,大家應該很熟悉,它在我們日常生活的藝術品中是很常見的一個部分。準確的說,琥珀就是指的一些較小的昆蟲在幾萬年前被黏稠的松脂包裹住了,然後經歷過時間的洗禮,一直將它們的肉身延續到了現代。琥珀不僅很有觀賞價值,而且還有考古歷史研究意義。所以,近年來全球各地對於琥珀的保護也是越來越重視了。
  • 無價之寶:在近些年,被科學家成功發現的5個珍貴的古代物品
    而且還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所以它們可謂是無價之寶,今天小編來分享一下,在近些年,被科學家成功發現的5個珍貴的古代物品!這可是非常罕見的,因為之前發現的眾多恐龍化石,基本上都是不完整的,畢竟時間太過久遠,然而這一次卻是一個例外,這具結節龍化石是在艾伯塔省發現的最古老的恐龍標本,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1億年前,那時艾伯塔省與佛羅裡達州一樣溫暖,被許多內海所覆蓋,因此科學家推斷認為,這隻恐龍死於水附近,然後漂浮到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