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紅梅為什麼要「已死鳴冤」,名利場上還有多少人在走捷徑

2020-12-26 康康社評

前幾天胡紅梅事件鬧得沸沸揚揚,這樣一位聲震華南的名師竟然是一位抄襲者,將別人的辛勤付出的作品佔為己用,十分可恥。可以說這事影響不亞於當年的「翟天臨事件」,兩者都是抄襲的典範,一個靠抄襲而榮譽加身,一個靠抄襲進入國內頂尖名校,風光無限好。

我們來看看胡紅梅的榮譽榜,不難發現,她近幾年的發展可謂是相當的迅猛,榮譽如流水一樣收入饢中,獲得了許許多多的稱號,大量普通老師窮極一生也不可能拿到的獎勵和榮譽稱號紛至沓來,讓人眼花繚亂,可是她能力能夠支撐得起這些榮譽嗎?

能力不夠,抄襲來湊

2月23日凌晨,青年女作家作者陳迅喆連發兩條朋友圈,直指胡某梅抄襲其作品。並在其後又爆出胡某梅2015年出版的《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整本書抄襲臺灣林玫伶2008年出版的《假如要有學習單》一書。隨後,一些教育行業的人,向後發表文章,或直言不諱,或暗含機關,矛頭都指向了胡某梅。

為什麼胡紅梅要走這條捷徑,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名利的誘惑。

大家都知道,作為老師,一輩子為評職稱而焦慮,但是老師們僅憑任勞任怨地好好教書,好好愛學生,就能評上高級職稱,甚至教學成績,學生家長口碑好等,這些似乎都和評職稱沒有直接關係。要想評職稱就要榮譽加身,有了榮譽才會為評職稱加分,才能超越眾多普通老師而青雲直上。

雖然胡紅梅能力不夠,但她還去創造條件,通過一些手段讓自己順利評上高級職稱,甚至當上副校長。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她還將這些抄襲來的作品,署上自己的名字出版了,而且賣得還挺好。

雖然現在倒下了一個胡紅梅,但是後面還有多少個胡紅梅在走捷徑呢?只是胡紅梅東窗事發被扒出來了,還有多少人藏在其中瑟瑟發抖呢?名利場上這種事不會因為一個胡紅梅而改變,也不會因為一個胡紅梅而消失。

其實,中小學的教育教學,哪裡有那麼多的創新,哪裡需要那麼多需要研究的專題,又哪裡需要動不動寫幾本書(甚至有的人著述等身)——把常規做到極致,就是最大的特色;把愛心做到極致,就是最好的教育;把每一節課上好,就是最有價值的名師!

希望胡某梅事件,只是一個特殊的個例,更希望我們從這一事件中,吸取教訓,通過社會輿論,引導我們的教室,回歸課堂,回歸教育,回歸那些細瑣但偉大的每一天!

相關焦點

  • 帶你了解胡紅梅的成敗史,清楚名師是如何產生的
    在2020年2月23日,對於胡紅梅來說,將是其人生噩夢時刻的開始!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陳迅喆,以網名「陳吉吉大貓」連發多條朋友圈,直指胡紅梅抄襲自己及他人作品;拉開了胡紅梅抄襲事件的帷幕!一日之間,讓胡紅梅從一名高高在上的教育名師之星,跌落成為一個為抄襲而出名的偽名師!
  • 官媒評論回答:胡紅梅為何不能「以功抵過」或「戴罪立功」
    3月15日和16日,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和中國青年網前後發布《資深「兒童閱讀推廣人」跌落神壇 深圳名師胡紅梅「學術不端」》。3月16日,中國青年報《資深「兒童閱讀推廣人」跌落神壇——深圳名師胡紅梅「學術不端」事件調查》。
  • 再論胡紅梅抄襲事件:抄襲到底幾重境,請以法律為依託
    然而,在眾多議論之中,筆者認為有一種聲音要不得,那就是:認為教師隊伍裡,抄襲很正常,抄襲是常態,所以,我們都與胡紅梅差不多,更不比她高尚多少,也不比她純粹多少。我們與胡紅梅相比,不是差不多,而是差很多。胡紅梅事發之前身上取得的光環和榮譽,在眾多老師當中,可能終其一生也難以獲得其一,更甭說集眾多榮譽與副校長職位於一身。
  • 泳壇孫楊主持人阿丘美女校長胡紅梅
    ——吳剛作文 最近筆者吳剛作文一直在思考:為什麼有一批人被盲目地吹捧為所謂的 網紅「榜樣」,又快速地跌落神壇,他們是什麼樣的一類人? 作為主持界和新聞界的名流,作為一個公眾人物,他的發言代表了什麼方向,有什麼目的,是為了博人眼球還是自己的突發奇想?難道阿丘就不知道這樣的言論危害性嗎?如果說他不知道,顯然不會讓人信服。可是為什麼阿丘還會這樣說呢?
  • 胡紅梅副校長
    方方筆下市民們的喜怒哀樂、油鹽醬醋茶是多麼真切,讓人產生共鳴。而平日裡,從主流的渠道難以發現真的東西,真話經常被訓誡和闢謠,留下的大都是些「縱做鬼也幸福」的馬屁。為了追求的真的東西,3月5日,當一隊大人物考察路過時,小區裡的人大聲喊出了「假的,假的」的聲音。事後,要對此進行感恩教育的某大人為何遭到諷刺?鹹因無心。
  • 胡紅梅抄襲——美女名師一夜由神壇跌入谷底
    此外,「大貓老師」還搜尋出了更多證據:在為自己搜索證據的同時,「大貓老師」還有了別的發現,原來胡紅梅 2015 年出版的《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整本書抄襲臺灣林玫伶 2008 年出版的《假如要有學習單》一書,甚至連作者自序都不願意改,卻在落款處改成了胡紅梅。
  • 心存敬畏,行有所止,「名師」胡紅梅老師侵權事件留給我們的啟示
    然而最近她得知,胡紅梅的出書中另外40例的內容也不是出自她手,竟然也是抄襲加拿大一位作家的,並且還是一字未改。換句話說,胡紅梅出書的內容全是抄襲來的。作為名師,沒有底線地侵權,這讓王愛玲老師非常無法接受,於是就將胡紅梅的抄襲行為揭露了出來。
  • 3.15教育也打假,從「名師」胡紅梅說起……
    學品君和大家從「名師」胡紅梅說起……事件回顧胡紅梅,深圳市如意小學副校長、兒童閱讀工作室主持人,2018全人教育獎,2017《中國教育報》「推動讀書十大人物」,2016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點燈人」……當然,隨著事件的發酵,這些職務、稱號與榮譽也在這個春天離她而去。
  • 放過胡紅梅吧,她已受到了該有的懲罰,就讓她從此安靜生活吧
    當教師的人都知道,一名教師要取得成績成為名師一點都不容易,自己要有能力之外還要有領導賞識,否則你再有才能也不會有施展才華的舞臺,並不是你有了驕人的教學成績就行。除此外,任何一名優秀教師背後都必須有一名支持他(她)事業的丈夫或者妻子。
  • 資深「兒童閱讀推廣人」跌落神壇——深圳名師胡紅梅「學術不端...
    2016年,她獲得深圳十大全民閱讀推廣人、「閱讀改變中國」年度十大點燈人等榮譽……今年2月23日,著名作家、兒童閱讀推廣人陳迅喆在朋友圈發文,直指胡紅梅涉嫌抄襲其作品。隨後,山東淄博高新區第一小學副校長王愛玲在朋友圈發聲,指出胡紅梅的整本書閱讀單有20例直接抄襲其作品。兒童閱讀研究者王林也發文稱,其編著的閱讀叢書中的作業單被胡紅梅涉嫌抄襲。
  • 胡紅梅校長:你必須給你的孩子一個交待
    前天晚上朋友圈發過公告了,要罵人。昨天一天風平浪靜,手機電池容量第一次能從早晨出門堅持到晚上進門。大約是身邊的人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但都知道:這傢伙三醜,人醜、字醜、脾氣醜,惹不起,躲得起。然後,我知道錯了,可能還有,要是你覺得有的話,你就主動聯繫我呀。嗯,你們一定要原諒我,不然,你們會把我逼死的。這個道歉不是道歉呀,這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賣乖,被戳穿真相了就一哭二鬧三上吊」呀。這種農村婦女近幾十年都不會用的手段,居然在一個現代知性美女身上上演了,果然涉獵廣泛。你別說,女人的眼淚是最能解決男人的。別人不知道,反正是看見女人哭我就跑。
  • 從美女校長胡紅梅老師聯想到復旦女博士李敏,網友:她們都怎麼了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近兩天深圳市出現了一位美女校長,這位美女校長一方面高調美麗、優雅和藹,但是另一方面卻抄襲他人作品。
  • 美女小學校長胡紅梅抄襲事件,僅僅是版權意識不強的無心之過嗎?該...
    一、胡紅梅事件起因。2月23日凌晨四點多,網名為「陳吉吉大貓」的兒童閱讀推廣人陳迅喆連發兩條朋友圈直指胡紅梅抄襲其作品。胡紅梅為此在朋友圈放了致歉聲明,為自己開脫,也想得到大家的諒解。
  • 胡紅梅抄襲事件敲響警鐘,教師必須知道的幾個版權問題
    2020年2月23日,作家陳迅喆連發兩條朋友圈,直指胡紅梅抄襲她已經發表的作品,雷同度接近百分之百,甚至抄襲時連原書的標題都不改動。陳迅喆同時也曝出了胡紅梅2015年出版的《兒童閱讀的導讀智慧》,「整本書」抄襲臺灣作家林玫伶2008年出版的《假如要有學習單》一書。
  • 四婚女博士錢璐璐事業有成,胡紅梅名利雙收,為何兩人卻遭質疑?
    而且我們的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等白衣天使醫護人員們都在一線奮鬥,他們盡職盡責、做事兢兢業業,這些人都值得我們一輩子去尊敬。近兩天頻頻刷紅網絡的胡紅梅老師就走紅了網絡,而看到胡紅梅,相信大家應該還記得四婚博士錢璐璐。而錢璐璐博士、胡紅梅老師都是高知識分子,錢璐璐博士真的是事業有成,胡紅梅老師真的是名利雙收嗎?為何如今兩人都被質疑?
  • 為什麼很多人說「定位理論已死」
    對於定位理論,信奉的人推崇過高,質疑的人矯枉過正,撕扯由此而起。無論如何,從上世紀60到70年代艾·裡斯與傑克·特勞特發表一系列相關文章後,定位就成為了營銷行業喋喋不休的爭議話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普及,消費者行為和傳播環境的變化,關於定位的爭論,近幾年尤其激烈。
  • 西方思想「頭號危險人物」尼採,為什麼說上帝已死?
    不過尼採的思想本身確實就具有粉碎信念的力量,您可能聽說過他的「上帝已死」、「超人理論」,他這些理論究竟是要表達什麼呢?如果不了解尼採的性格,也確實難以解釋。我們就先來看看尼採的生平與性格。叛逆的尼採尼採的生平是叛逆的,他一生都在與世俗爭鬥。
  • 淡泊名利,可以明哲保身
    ——《莊子·讓王》釋義今天的世俗之人當中,很多人都(只是為了名利之物)置自己於危險的境地,這難道不是一件很讓人感到悲哀的事嗎?在《讓王》篇中,莊子的重生輕利思想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讓王》篇裡所列舉的把生命看得高於君王的較為典型的人物是越國的王子搜。越國人把三代君王都殺掉了,王子搜非常害怕。為了不做君王,他逃到了一個山洞裡。
  • 為什麼那些不追求名利的人,是我們必須遠離的人?
    清代著名小說《儒林外史》在開篇說道:人生南北多歧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興亡朝復暮,江風吹倒前朝樹。功名富貴無憑據,費盡心情,總把流光誤。濁酒三杯沈醉去,水流花謝知何處?書中說這一首詞,也是個老生常談。
  • 古代「擊鼓鳴冤」,擊的是什麼鼓?有哪些著名故事?
    答案是:真的有這種鼓,這種鼓還有一個專用名詞—登聞鼓。那麼登聞鼓是如何產生的?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它又發生過哪些歷史故事呢?我們一起探究一番。什麼是登聞鼓登聞鼓就是我國古代在府縣衙門口左側放置的懸鼓,「登聞」二字取「登時上聞」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