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雲流水,方方筆下的武漢長這樣!

2020-12-26 騰訊網

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卻只熟悉它。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熟悉的笑意。這張臉就是武漢。這裡不乏自然風光的靜謐,更有人間煙火的溫情。

這兒是我最喜歡的一個地方。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漢水帶著它的明亮,緩緩匯進渾濁的長江。入江口的水線十分清晰,兩水激蕩的狀態,是又排斥又交融的。你細細凝視時,心裡會驀然地生出感動。

在這裡,我們可以坐在江堤上,遙看龜蛇兩山的行雲,傾聽長江滔滔的流水。還有白雲黃鶴、琴臺知音這樣美麗的傳說和晴川漢陽樹、芳草鸚鵡洲這樣雅致的典故相伴在我們的身邊。

雖然它們與我們相隔了幾百年甚至一千年,可此時此刻,你不覺得它們都近在咫尺麼?

詩說「日暮鄉關何處去,煙波江上使人愁」,這詩就站在黃鶴樓上寫的。黃昏的這個時刻,讀了這樣大的詩句,不覺得我心你心還有詩心都是相通的麼?

對於武漢來說,長江是一個永遠的話題。

如果說武漢是一顆珍珠,長江便是那根串珠之繩,從武漢穿心而過。它在龜山腳下挾帶著漢水一起,將武漢的地面切割成為三個大鎮:漢口、武昌、漢陽。

漢口在北岸,它是著名的商業大鎮,大的商場都在漢口,當年武昌的人買件衣服都得搭著船到漢口來買;武昌是文化鎮,幾乎所有的大學都集中在武昌;漢陽則是工業鎮,武漢最老的工廠都在漢陽。這樣的格局也不知道是什麼人劃分的。

三大鎮皆臨江而立,隨江流而曲折。因為這個緣故,武漢人是沒有什麼東西南北的方向感的。

倘若有人問路,武漢人的問答多半是「往上走」或「往下走」。上,便是指長江上遊方向,下則是指下遊方向。江水對武漢人的影響深刻到了骨髓,即便是人們隨意的一指,也無不透視著水流的意味。武漢人的性格也就有點像水流一樣,無拘無束,自由而散漫。

但幸虧有了長江。是長江使這座城市充滿了一股天然的雄渾大氣。這股大氣,或多或少衝淡了武漢的土俗,它甚至使得生長於此的武漢人也充滿陽剛。他們豪放而直爽,說話高聲武氣,頗有北方人的氣韻。

武漢人常說一句老話來誇耀自己。他們說:「緊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漢口。」說的就是漢口之大。

漢口何止是大!尤其開埠以來,西方銀行洋行紛然登陸武漢。沿著江邊圈起租借,蓋起高樓。仿照著上海,也形成了漢口的外灘。燈火通明的街景,霓虹燈不滅的晚上,使得漢口頗有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的味道。繁華的概念便從這些夜夜歡場處處笙歌中透露出來。

繁華,再加上處於兩江匯合口的位置,武漢表面上頗似美國的芝加哥城。所以當年人們就管武漢叫作「東方芝加哥」。

但是武漢的聞名於世並非是因為它的繁華,而是因為槍聲。

1911年推翻清庭的第一槍不是在有著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打響,也不在洋風吹徹的上海打響,甚至不是在革命領袖孫中山的老家廣東打響,而是響在大陸深處的商業都市武漢。

這粒子彈一經射出,便一下子洞透了幾千年的歷史,讓帝王時代有如多米諾牌骨,從清朝一直倒至大秦王朝。皇帝成為平民,帝王的歲月從此不再,後宮的歌聲也從此失聲。

中國也就被這槍聲引領到了一個新的紀元。

我一直奇怪歷史怎麼給了武漢這麼好的機會,使它一夜成就了大名。後來我想起了一個人。

這個人名叫張之洞。1889年,張之洞以湖廣總督的身份來武漢走馬上任。地處內陸、經濟封閉保守的武漢正是因了張之洞而開始了它生平最大的一次起飛。

張之洞在武漢開辦了煉鐵廠,為武漢成為中國最大的工業基地做出了最初的奠定;張之洞在武漢主持修建了蘆漢鐵路即後來的京漢鐵路,使武漢成為九省通衢之城;張之洞在武漢開辦了中國第一家兵工廠,「漢陽造」曾經是中國最為著名的武器;張之洞在武漢大修堤防,使武漢成為今天這樣的城市規模。

三十四公裡長的大堤至今仍屹立在這裡,它的名字就叫「張公堤」;張之洞在武漢大辦教育,使得武昌的辦學之風一時興起。早期的革命者許多都是從這些學堂書院中走出,它包括著名的黃興和宋教仁等等。

今天的武昌因了當年的雄厚的根基而成為大學林立之地。教育帶動著科技的發達,科技則給這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動力。張之洞所作的這一切,用兩個字形容,就叫作「開放」。雖然開放是時代進步之趨勢,但在封建的帝王時代,也得要有人領先而為。張之洞就是這樣一個領先的人。

有了張之洞在武漢開創的這樣一個社會背景,武昌響起摧毀帝制第一槍就不足為奇了。可以說,張之洞當年的政績至今仍然影響著武漢。而時間卻已經過去了百年。

街道在長江的兩岸波浪一樣展開著的。它們順著江流的擺動而蜿轉。所以,武漢的街道很難有一條筆直筆直的。它們悄然地彎曲著,線條就像河流一樣柔和。

街上的人們或腳步匆匆,或自在悠閒。走進這些幾近百年的裡巷,看著這萬國旗一樣飄動的衣裳,聽著那濃烈硬朗的漢腔,或許會有熱情的武漢人為你端一碗蓮藕排骨湯,也或許會有壞脾氣的武漢人對你大喝一聲:搞麼事沙?!

這裡沒有自然風光的純淨,卻有人間煙火的溫情。其實,武漢人才是武漢最大的一道風景。

對於武漢這座巨大的城市來說,我在1957年的加盟,只如一滴水掉入這長江中一樣,可謂無足輕重:但對於我來說,它就幾乎塑造了我的生命。

我有時候也會問自己,跟世界上許多的城市相比,武漢並不是一個宜人之地,尤其氣候令人討厭,那麼我到底會喜歡它的什麼呢?是它的歷史文化?還是它的風土人情?更或是它的湖光山色?

其實,這些都不是,我喜歡它的理由只源於我自己的熟悉。因為,把全世界的城市都放到我的面前,我卻只熟悉它。

就仿佛許多的人向你走來,在無數陌生的面孔中,只有一張臉笑盈盈地對著你,向你露出你熟悉的笑意。這張臉就是武漢。

古詩云,相看兩不厭,唯有敬亭山。武漢就是我的敬亭山。

作者:方方,當代作家。1982年畢業於武漢大學中文系,著有長篇小說《烏泥湖年譜》《水在時間之下》《武昌城》,隨筆集《到廬山看老別墅》《漢口的滄桑往事》,中短篇小說集《風景》《桃花燦爛》《有愛無愛都銘心刻骨》等。

文章來源:新讀寫

相關焦點

  • 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
    (抗擊新冠肺炎)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武漢2月22日電 題: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中新社記者 夏春平因新冠肺炎疫情而「封城」中的武漢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受世人關注,著名作家方方每天一篇的「武漢日記」也因此走紅網絡。
  • 作家方方:武漢人愛武漢,愛得不由分說
    在當天的一條微博裡,長於武漢守在武漢的著名作家方方這樣寫道:「初十。又一個陽光明亮的日子。昨天以為會繼續下雨,但今天卻突然晴好。求醫的人,或許會因這陽光,多一點溫暖。」她向一位在一線奮戰的醫生朋友了解情況,對方抽空告知:一、武漢的醫療用品處於「緊平衡」狀態,形勢嚴峻,不能掉以輕心。二、基層政府、社區及村莊隔離措施得力,但仍望各界多多關心,援助基層醫院。
  • 李立: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
    方方的武漢日記為何爆紅?文 /李立近日來,作家方方的「武漢日記」爆紅於網絡,成為了抗疫期間文藝創作的一個現象。山川異域,風月同天,一個自傳性的日記,隨筆體的紀錄引發了全國性的共鳴,也招受了不小的非議。文字成為了方方的長鏡頭,把武漢的委屈、激情與個人生活的遭遇如其所見地描繪了出來。方方的內容不外乎疫情的生活點滴,柴米油鹽,買菜購物、聽到的八卦、醫生朋友的傾訴,這些日常的生活細節在平時也許早已被人忽視,可是在疫情之中,這些生活細節卻凸顯難得的美感。當我們帶著放大鏡去觀察生活中的細節時,我們發現,正是這些細節之美構成了人們的現實生活,體現了人性中的真善美。在方方日記中,我們再次感受到了真實就是力量。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已在亞馬遜預售
    方方的《武漢日記》前兩天剛傳出要製作英文版的消息,今天在亞馬遜官網就已經掛出預售信息了。根據官網信息,英文版《武漢日記》由英文讀物中五大出版社之一的哈珀柯林斯出版社(HarperCollins Publishers)出版,將於今年8月18日發售,售價為21.99美元(約合154.87元人民幣)。武漢解封的第一天,這份日記在海外上市售賣。
  • 方方武漢日記:一位作者的井中敘事!
    方方武漢日記出版封面個人認為,方方武漢日記的最大問題,大概就在於,方方始終坐在武漢的家中進行觀察與寫作,她沒有抬頭看世界。方方的武漢日記,就像是她的一口井,她的觀察範圍,只有井中那麼多;她所看到的世界,只有井口那麼大。
  • 方方回應《武漢日記》在美國出版:是我授的權!稿費會全捐!
    近日,《方方日記》被傳出由美國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出版發行後,引起軒然大波。方方本人也為此捲入輿論的風口浪尖中。沉寂了幾天之後,4月11日,方方在某公眾號接受專訪,首次回應就日記在海外出版等相關細節問題。
  • 正能量還是負能量,方方的武漢疫情日記究竟告訴我們什麼?
    方方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曾經對魯迅文學獎提出過公開的質疑,對有作家利用各種不正當的手段來進行評獎操作也進行了尖銳的批評,對文壇上一些不良的風氣也是嗤之以鼻,公開表達了她對這些作家的鄙視。方方是一個有良知的作家,是一個正直的作家。在武漢發生疫情並進行封城期間,方方也和大多數人一樣,被困在武漢城中,和大家一樣經歷了驚心動魄的一幕。
  • 方方《武漢日記》英文版要出版了,真是一件大好事!
    以下為正文:方方的英文版本的武漢日記要出版了,已經在亞馬遜預售了,這真是一件大好事呀。1、方方日記英文版的出版讓我們看到了美國出版商的效率。最後一篇方方日記是什麼時候寫的?3月25日吧。60篇日記,如果3000多字一篇,也有20多萬字吧。今天是4月8日,不到半個月時間,就已經預售要出版了。
  • 郭亞軍:作家方方和她的《武漢日記》是家醜外揚?不,是反思
    武漢作家方方從武漢個體群眾的角度寫出了武漢封城初期發生的一些事情,由於醫療資源不足,部分老百姓的求醫無門,部分老百姓在病毒的侵襲下悲慘死去,寫出了當時代的一粒灰塵落在個人身上所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然而就只是這樣一個微不足道的敘事卻激怒了某些人物,他們認為方方很不懂事,這麼大一個著名作家,已經活了六十多年了,竟然不知道家醜不可外揚的道理,為什麼把眼光放在這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上,為什麼不去關注這場抗擊新冠病毒中的英雄事跡。我不知道這些人為什麼生氣,是因為方方忽略了那些捨身為國逆行抗疫的英雄嗎?
  • 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方方武漢日記是不是該封筆了?
    武漢礄口武體方艙醫院休艙之所以被稱為武漢市標誌性事件,其意義就在於它標明武漢新冠肺炎患者不論是確診還是疑似病例,都在下降。尤其是那些曾經翹首以盼等待收治治療的人員已經屈指可數,或者說已經不再出現了。因為,隨著礄口武體方艙醫院的休艙,據新華社報導,另一家方艙醫院——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同一天也有大規模治癒患者出艙,多達132人。
  • 方方與胡編
    但是方方在武漢藏龍島的別墅,說是價值千萬,轉了產權,最近被很多罵他的人翻出來,但事實上挑不出什麼毛病的。因為這是武漢的一個歷史遺留問題。當年江夏區的領導都是土鱉,不像從上海到重慶的黃奇帆市長,有一套生地炒熟再賣的方法,當年武漢窮得掉渣時,把藏龍島廟山的大片土地都白菜價賣掉了,而且打政策擦邊球直接賣給個人建房。
  • 紅色小兵:方方舉報張伯禮,果真是美媒加冕的「民族英雄」?
    越來越多的視頻和消息傳播出來,哪怕是在初期,武漢逝者的遺物都儘可能的保存好交給了逝者家屬的,方方筆下的那種情況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我們在這裡需要質問方方,你醫生朋友每天都給你匯報那麼多抗疫故事,難道就沒有給你講過張伯禮院士把膽留在武漢的故事,難道就沒有給你提到過張伯禮院士在江夏方艙醫院創造出的「六個零」的光輝戰績,以致於你這個自稱為消息和人脈極廣的人,竟然不知道張院士「有什麼偉業」,你的日記還敢說真實嗎?
  • 武漢開城之日,方方筆記英文版預售,這是巧合還是有意為之
    這句話出自武漢作家方方之手。知道方方,是從萬箭穿心這部電影開始的。這部電影拍的是一個武漢女人辛苦打拼的故事,情節豐滿,內容環環相扣,很是精彩。之後我了解到《萬箭穿心》這本書的作者叫方方。陸續的看了她幾部小說,感覺寫的都不錯。
  • 寫在作家方方駐筆之後
    首先,僅以此文感謝作家方方(以下簡稱方方)在記錄因疫情而被迫留下的外地人,武漢市內的弱勢群體,被感染的醫生護士等等,以及批評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刪文封號等內容。我知道,寫今天這篇文章可能是要挨罵。因此,我以「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起頭,也是有這樣的目的。如果實在覺得我是在讚美方方。我也建議你讀完,然後去醫院精神病科看病。因為我怕你的智商會耽誤你諸多人生大事。方方在日本也很出名,對她不滿的人去日本媒體噴她好了。由於武漢疫情的原因,方方肯定是被禁足在家中。
  • 「方方事件」被反轉:她筆下的一滴墨水,落到我們頭上就是一片大海
    簡而言之,就是老外覺得中國人民沒有自由,都是被監禁的,而方方勇敢地站出來發聲,所以他們很欣賞方方這樣的作家。 而且最讓人不能忍受的一點就是,方方日記取名武漢日記,它的副標題暗示著——來自疫情中心源頭的報導。現在病毒發源地是哪裡尚且還沒有定論,方方怎麼能為了自己書的銷量,就在書上作這樣的暗示呢? 大家記得方方的日記是寫到什麼時候嗎?
  • 方方的武漢日記
    作者:方方(原名汪芳,祖籍江西彭澤,生於江蘇南京,現居武漢,中國當代女作家,湖北作協原主席,代表作《萬箭穿心》《風景》,最新長篇《是無等等》,個人微信公號「方方記錄」) 正月初一(1月25日) 不知道我的微博還能不能發出來
  • 喪心病狂:作家方方及其同夥繼續在海外攻擊中國
    方方還在洋爹面前裝委屈說:「我被網絡暴力攻擊長達幾個月,到目前仍未完全停息。而中國官方是否會對我處罰,目前沒有音訊,這也讓我處在一種不確定狀態。」看到了吧,這就是偽裝自己是被政府迫害的良心公知,好向洋爹討個賞,同時也給國內的政府施壓,你們還想處理我嗎?洋大人很關心我喲。
  • 作家方方「日記」的英文版,封面已經改了,但是……
    方方作家封面用「DISPATCHES」這個詞,那就說明,該書中所有的文字都具有「事實性」和「權威性」。但是方方作家的日記,具有這樣的性質麼?修改的封面上,正中間還是大大的「WUHAN DIARY」幾個字,也就是《武漢日記》。方方作家確實是在武漢,「據說」也記錄的是武漢這座城市的事情。但是這日記能不能以「武漢」為名?武漢是一座城市,方方能代表武漢這座城市麼?她一個人能代表武漢幾千萬人麼?
  • 微博大V明德先生舉報方方:瓜有點大
    片子裡每個人都有性格上的缺陷和做的不對的地方,但實際上就是這樣。女主角演技超好。萬箭穿心這題目其實不算貼切,這是一個漫長的悲劇。生活讓人一點點萎縮屈服,七拐八拐人生大半過去了。命啊,都是夾裹著人前進,不知道哪個岔路口就走到萬劫不復了。唉,喝酒。
  • 搏擊主持鄭環宇怒罵作家方方,張抗抗卻用轉載方方日記的方式力挺
    此後,他更是狂批了一大串名人:袁立、柴靜、曹林,以及最近身在武漢的女作家——方方及其「武漢日記」。讀者諸君自我獨立思考吧……不過,有意思的是,按說,應該跟鄭環宇們站在一個戰壕裡的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卻專門發表文章,為作家方方說話了:胡錫進談到「方方日記」現象時稱:「的確,有時代的一粒灰,落到了很多普通人的身上,令人不堪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