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1947年的民國,為什麼會爆發惡性通貨膨脹?

2021-01-19 柏文喜Kevin

【精彩摘錄】通貨膨脹的道理通俗易懂地解釋就是:國民政府印了一大筆鈔票,國民黨部隊後勤部拿這筆巨款到菜市場給部隊大量採購米、魚、肉、蛋,菜市場的商品突然供不應求,商戶看生意變好、貨不愁賣,他們就立馬漲價,於是,整個市場的物價,就漲起來了。

答:抗戰勝利之後國民黨有幾件事做錯了,而且錯得很離譜,首先第一件事,就是兌換偽幣的事情,得罪了淪陷區所有的民眾。

問:偽幣,就是當年淪陷區的偽政府貨幣「中儲券」。

答:是的。日本投降的時候國民黨的法幣(法定貨幣)與淪陷區的偽幣(中儲券)的匯率,按照市場物價來換算,匯率不超過1比50,也就是說,按照當時的市場價值,法幣1塊錢,最多可以兌換偽幣50元,但是,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接收淪陷區,發布了一個兌換辦法,規定:1比200,什麼意思呢?就是宣布偽幣不能再流通,必須到銀行兌換法幣,要200塊偽幣才能兌換1塊錢法幣。

以兌換1塊錢法幣,你國民黨政府現在出臺法令,要200元偽幣才能兌換1塊錢法幣,這意味著什麼呢?這意味著,淪陷區的民眾,好不容易盼來了國民黨光復淪陷區,可是你一光復,我的現金積蓄,就縮水了四分之三。

問:等於說是一個淪陷區的家庭,原本有10萬元積蓄,被國民黨政府這樣一剝削,突然只剩下了2萬5千。

答:對。大概就是這樣。所以淪陷區的民眾,叫苦連天,沒想到日盼夜盼的國民黨政府,竟然是這樣的一群人。

問:淪陷區民眾現金積蓄普遍縮水75%,這是一件很嚴重的事情。

答:對。但是,這裡要注意的是,不是家產縮水75%,而是現金積蓄,是現金積蓄縮水75%,為什麼要澄清這個呢?因為房子、黃金等資產,並沒有縮水,只是手上的現金縮水了。

問:看你手上現金多寡,現金多的家庭,縮水嚴重,現金少的家庭,縮水相對沒那麼嚴重。

答:對。但是,無論你是富人、中產、老百姓,其實手上的財富都變相被國民黨政府剝削了,所以國民黨收復淪陷區之後,單單一個貨幣統一的事情,就把淪陷區幾乎所有的人,都得罪了。

問:國民黨為什麼會犯這種錯誤?他們難道不知道這樣做,會得罪人民麼?

答: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的地位如日中天,他們根本沒有想到自己4年之後要敗逃臺灣的。他們那時候接收淪陷區,牛氣哄哄,覺得自己是救世主,是民族英雄,牛得很,而且也從心底裡瞧不起淪陷區的民眾。他們認為,淪陷區的民眾,基本上都向日本人彎過腰、鞠過躬,許多人更是與日本人多有來往、甚至為日本人做過事,所以在國民黨接收者的眼中,淪陷區的這些人,都是亡國奴,而我國民黨則是你們的解放者,所以,趾高氣揚。

更嚴重的是國民黨政府對淪陷區流通的偽幣(中儲券),有一種本能的反感,他們認為,偽幣是汪精衛偽政府的貨幣,是不值得尊重的,我法幣1塊錢兌換你200塊,已經是給你面子了,已經算是仁慈了,不把你全部沒收,已經算對你不錯了。

問:1947年內戰正酣的時候,國統區(國民黨統治區)突然爆發了惡性通貨膨脹,這是為什麼?

答:1947年爆發的惡性通貨膨脹,其實是根源於抗戰,你要知道,打日本雖然壯烈,但是不要忘記,任何戰爭都是毀滅財富的事情,當時民國作為一個窮國,打了8年的抗日戰爭,國力早已拖垮了,在抗戰中後期,國民黨的稅收不上來的時候,基本上就已經靠印錢了,所以民國的通貨膨脹,其實從抗戰時期,就已經悄悄開始了。

問:但是,通貨膨脹有一個滯後性。

答:對。滯後性。你比如說1943年、1944年,國民黨印了一批鈔票,大印特印,但是當時的經濟活動沒有今天這麼發達,你等到這批鈔票全部流入市場、並引起通貨膨脹的時候,往往要一兩年、甚至兩三年之後,所以我們看到的1947年爆發的通貨膨脹,其實是植根於抗戰。

答:對。通俗地說,就是這麼回事,這樣說,會更加通俗易懂。

問:那麼,日本投降之後,國民黨為了打內戰,是不是繼續印錢?

答:對。繼續印錢。所以1947年爆發的通貨膨脹,根本沒有遏止的樣子,而是越演越烈,法幣迅速貶值,舉個例子說,100塊法幣,在1946年,可以買一個雞蛋,可是到了1948年,就只能買兩粒大米,不是兩斤大米,而是兩粒大米。

問:直觀地說,就相當於我手上的兩塊錢,兩年之後,大概變成了兩分錢。

答:大概是這樣。當時的通貨膨脹,相當恐怖,老百姓的財富,就通過這個方式,被瘋狂掠奪,於是有點錢的人怎麼辦呢?就是用法幣去買黃金,買白銀,買美金,藉以保值。

問:為什麼國民黨印錢,市場上商品就會漲價?歷史愛好者並非都學過財經,我們能不能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快刀斬亂麻地解釋一下?

答:道理很簡單。比如說國民黨印了1億元法幣,部隊採購人員拿著這1億法幣到菜市場去給部隊採購米、魚、肉、蛋,把商品買光一半。菜市場的商戶一看生意真好,我的貨供不應求,不愁賣了,咋辦呢?立馬漲價!

所以印錢必然導致物價上漲。就是這個道理。所以我們從歷史老照片裡經常看到,國民黨統治區裡的老百姓,拿著一大捆鈔票,上街買菜,當時的民眾,就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財富,一天一天在縮水,一生的積蓄,在很短的時間內,化為烏有。

問:可是也許國民黨也很無奈,他說我沒錢打仗,只能印錢,只能通過這個方式盤剝你,除此之外我沒有別的辦法。

答:對。國民黨並沒有覺得自己做錯,他們認為,現在是戰爭時期,國民要為國家分擔義務,打仗就是要花錢的,我錢從哪裡來?歸根結底,還是從老百姓的腰包裡來。

問:國民黨這個時候有沒有什麼措施,來挽救惡性通貨膨脹?

答:有。但恰恰是南轅北轍。為了緩解惡性通貨膨脹,國民黨發行了一個叫做「金圓券」的全新的貨幣。

為什麼要發行金圓券呢?因為國民黨認為,法幣現在正在惡性貶值,人民老百姓都不相信法幣了,怎麼辦呢?國民黨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廢除臭名昭著的法幣,推出一種全新的貨幣用以替代法幣,藉以穩定市場、挽回人民的信心,於是國民黨推出了金圓券,並強令人民拿著法幣到銀行去兌換金圓券,匯率是,金圓券1元折合法幣300萬。

問:國民黨購買外國軍需、償還外債等事務,需要用黃金、白銀、美金去支付,有錢人死死抱住黃金不放,國民黨怎麼辦呢?

答:對。所以國民黨為了把富裕國民手中的黃金、白銀、美金全部榨出來,他們發布了命令,強令人民,所有人都禁止持有黃金、白銀、美金或其他外匯,倘若持有,請必須在某個日子之前,把你們手上的黃金、白銀、美元都拿到銀行去,兌換成金圓券,逾期不兌的,全部沒收,舉報有獎,重要的是後面這一句:舉報有獎。

問:於是富人們都嚇壞了。

答:對。所有的富人、中產階級都慌了,於是只能把家中保險柜裡面的黃金、白銀、美元通通拿出來,到銀行去排隊,兌換金圓券。

問:強迫你兌換,不兌的,就沒收,這個和搶劫,有什麼區別?

答:許多人誤以為,國民黨是一個尊重私有產權的集團,其實不是,國民黨並沒有尊重私產的本性。國民黨強迫人民用黃金美元去兌換金圓券,他們沒有認為自己做錯什麼,恰恰相反,他們認為自己做得對,他們認為自己是在維護民國的金融秩序。

問:歷史上幾乎所有的壞人,都認為自己是好人。

答:對。歷史就是這樣有趣。幾乎所有的壞人,都誤以為自己是好人。這是我讀史二十年,最深刻的總結。

國民黨通過一系列土匪性質的金融政策盤剝了老百姓的財富,使無數的家庭,脫富歸貧,所以當時的老百姓,無論貧富,基本上沒有人說國民黨好的。國民黨已經徹底失去了民心。

問:農村的,就更不用說了。

答:對。農民就更不用說了,民國的農民從來都不擁護國民黨,為什麼呢?因為國民黨從1927年掌權以來,從來沒有為農民做過一丁點的民生貢獻,這並不是別人詆毀國民黨,這是國民黨自己反省的。

蔣介石敗退臺灣之後,他反省自己的錯誤第一條就是忽視了農村的民生問題。換句話說,國民黨掌權22年,沒有對農村佃農吃不飽飯的事情,作出過一點幹預,。

這是國民黨犯下的很大的一個錯誤,蔣介石在臺灣期間,反省到了這一點。所以他敗退臺灣之後,施行了減租,具體怎麼做呢?就是用臺灣國有企業的股份,換取臺灣地主的土地,然後把土地分給臺灣的農民,實現耕者有其田,這樣國民黨才在臺灣扎穩了根。

相關焦點

  • 民國的悲哀,省部級高官一個月工資只能買6斤小米
    在1940年以前,通貨膨脹速度還維持在一個相對正常的水平,法幣發行數量基本符合國內貨幣需求總量,當時重慶的物價指數是1.77。從1940年後,抗日戰爭的爆發嚴重破壞了中國經濟基礎,各種生活物資奇缺;同時戰爭的持續進行導致國民政府軍費大幅增加,為了緩解軍費壓力,國民政府開動印鈔機印發了巨額法幣衝抵軍費。
  • 惡性通貨膨脹來臨,黃金和房子不值錢,硬通貨是它
    這時候一個比較嚴重的現象也就發生了,這個現象就是通貨膨脹。普通的通貨膨脹不嚴重,不會對社會造成大的危險,反而會促進老百姓的消費,促進經濟的增長。而嚴重的通貨膨脹卻厲害多了。 在以黃金和白銀充當貨幣的年代,惡性通貨膨脹很少出現。後來紙幣的出現,惡性通貨膨脹才多了起來。
  • 俄羅斯惡性通貨膨脹期間,什麼東西才是最保值的資產
    1992年左右,蘇聯剛剛解體,葉爾欽進行全國經濟改革,全面效仿西方,結果「休克療法」全面失敗,俄羅斯發生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俄羅斯經濟學家謝爾蓋,生動了講述過當時俄羅斯普通民眾的生活。 1992年,俄羅斯通貨膨脹2500%,也就是說,當初一塊錢的東西,一段時間之後就要賣25塊錢。
  • 1947年民國政權快速垮塌的原因,晉商孔祥熙放棄了最後的努力
    錢的戰爭,民國的通脹1947年蔣氏政權為何敗得那麼快?歷史上的中國政權交替屬於周而復始,王朝覆滅最終的表現是軍事上的失敗,槍桿子裡出政權,但之前肯定是金融和財政體系潰散。也有人問,南宋的科技和經濟那麼強大,為什麼會覆滅?小編只能說南宋在蒙古鐵騎面前堅持了很多年,貌似政權軟弱的南宋,蒙古攻打南宋耗費的軍事經歷要比其他地方耗時長了很多,南宋最後的垮塌,其實蒙古人已經控制了海上貿易線,南宋後期的經濟已經開始落後。中華民國在抗日戰爭結束後,1947年蔣氏政權為什麼會敗的如此的快,法元的通脹,金融系統的崩潰是主要的原因。
  • 如果經濟危機全面爆發,貨幣貶值99.9999%那麼我欠銀行的錢會怎樣
    ,瘋狂在市場中的投入貨幣,所以產生了惡性通貨膨脹這樣的例子有一戰結束的德國馬克,辛巴威,和民國金圓券惡性通貨膨脹的經濟危機我認為很難發生在中國,因為惡性通貨膨脹的發生的必要條件就是生產力嚴重不足,現在讓我們看看全世界的鋼鐵產量
  • 馮學榮:關於朝鮮,有趣的歷史往事
    這是馮老溼的唯一圈子,歡迎掃碼加入,和馮老溼親密接觸,有問必答,馮老溼每天會在圈子裡分享不一樣的文章 1 如果我說朝鮮半島 為什麼? 因為,打仗是燒錢的。 抗日援朝,打了七年,明朝燒錢燒了七年。 打敗倭寇之後,遇到天災農業減產,明朝財政出現了問題,而且,兵馬也疲乏了,國力、財力、兵力,都大不如前了。
  • 民國後期因連年戰爭導致財政赤字加之部分人利慾薰心使金圓券濫發
    不過,法幣的好日子也沒有持續很久,因為不久之後,抗戰爆發了。 抗戰爆發後,日軍大舉侵華,侵佔了中國大量國土。國民政府為了籌集軍費抗日,只能開始印鈔票。當然了,國民政府一開始也沒濫發鈔票。比如,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時,一法幣可以買兩頭牛,到了抗戰開始之後的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一法幣也還可以買一頭牛。
  • 馮學榮:美國歷史的10個驚人真相
    這裡有個短片,大家可以稍微聽聽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的區別:那麼請問,英式也好,美式也好,其實二者都是英語,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為什麼會發音不同呢?而這種不同,又是怎樣產生的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這樣的: 今天我們聽到的美國人英語的口音,其實源自於17世紀英國本土東南部中下階層老百姓的口音。
  • 民國時期崇德縣三大銀行始末
    1932年12月間成立監理委員會,同時由監理會提出農行經理候選人,呈請財建兩廳圈定程世祿為總經理,田慶霓為副經理,農行於1933年4月1日正式開業,行址位於崇德縣銀行路1號,為當時第一座鋼筋水泥結構西式洋房,建行宗旨為「促進農業發展,解決農民購買種子、農具、肥料等資金困難」,內設營業、會計、總務、調查四課。
  • 民國大師眾多,為何錢學森1947年回國探親,不願意留下?
    可是,早在1947年,錢學森曾回國探親,並在國內呆了很長一段時間,為什麼在當時他不願呆在國內為國效力呢?原來,在這次回國探親的過程中,他走遍了民國科技部的每一個角落,自己的所見讓他對國民政府充滿了失望。所謂的科技部根本就是一個幌子,貪汙腐敗,官僚盛行,眼裡只有錢權色,和晚清政府沒有本質的區別。
  • 1947年民國教育部國立大學排名,大部分仍是名校,復旦、河大巨變
    但是在1947年,民國教育部曾評選出20個最強國立大學,並進行了排名,下面我們就來看一看當時的民國大學是怎樣的一個狀況。我們看到,民國教育部排名第一的是國立中央大學,可能在1946年還存在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時誰第一還不好說,但是,當1946年之後,國立西南聯聯合大學一分為三,之後,國立中央大學再佔據第一就沒有太大的爭議了。
  • 董筱丹、溫鐵軍:民國危機與解放區折實貨幣
    1949年的新政權誕生於民國晚期惡性通貨膨脹的劇痛之中。我們綜合已有的研究指出:民國年間遭遇的1935年白銀危機和隨後於1937年開始發生的長期通貨膨脹,均屬於西方為擺脫1929—1933年大危機的影響而不斷向外轉嫁代價的施政後果。可以認為,這是中國人自清末試圖納入西方主導的現代化以來,所「獲得」的又一次教訓。先看美國大蕭條背景下出臺的《白銀收購法案》及其對中國的影響。
  • 國民黨統治時期的通貨膨脹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作家張恨水以醜聞為題材,1947年出版小說《五子登科》,"房子、車子、位子、金子、婊子"聞名天下。截止1947年2月1日,美元黑市價突破一萬元,上漲約500%,2月10日,黃金每兩96萬元,上漲約564.7%。
  • 民國時期一塊大洋相當於現在多少人民幣?
    民國時期,銀元一直是市場上流通的硬通貨,雖然1936年國民党進行了法幣改革,但由於抗日戰爭的全面爆發,國民黨大量印刷法幣,引起法幣嚴重貶值,從而引發惡性的通貨膨脹,所以直至新中國成立時,銀元一直是市場的主要流通貨幣。
  • 228事件導火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947年2月27日228事件爆發
    228事件導火索有兩種不同的說法:1947年2月27日228事件爆發二二八事件是非常複雜的。同所有的政治事件一樣,單純的群眾自發運動,是不可能發展到二二八那種規模,也不可能持續那麼長久。二二八事件導火索是這樣:1947年2月27日下午七點半左右,臺北分局6名專賣局緝私組查緝員,同4名警察一起行動。他們抓住1名販賣走私菸的本地婦女林江邁,將他攜帶的香菸全部沒收,其中包括一些合法香菸。
  • 在民國時期,十塊大洋能夠買到多少東西?
    說到民國的標記,很多人會想到銀元。銀元的購買力自然不是銅幣、濫發的法幣所能比的,俗話說:一塊錢不算少,十塊錢不算多。在民國時期,十塊大洋能夠買到多少東西呢?考慮到全國各地及城鄉發展水平不一,這裡以全國一二線城市為標本,做了簡單的探究。
  • 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或許我們的觀點不太一樣
    《華爾街日報》專欄作家蒂姆·康登說,為通貨膨脹的回歸做好準備。經濟學家米爾頓·弗裡德曼和安娜·雅各布森·施瓦茨在《美國貨幣史》一書中論證,貨幣數量的崩潰是大蕭條的主要原因。為了避免重蹈覆轍,美聯儲最近幾周以200年來最快的速度向經濟注入了大量資金。
  • 經濟危機爆發,貨幣貶值99%,欠銀行100萬房貸變100億?
    如果一夜之間經濟危機爆發,通貨膨脹達到10000倍,那債款確實100萬還是100萬,房貸一覺醒來就幾乎清零了,這誰不開心啊。 2018年8月20日,為抑制國內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宣布正式發行新貨幣「主權玻利瓦爾」,與舊貨幣「強勢玻利瓦爾」的兌換比例是1:100000。
  • 王逢鑫教授:「惡性競爭」的 英文表達
    句子:最近,這兩家公司一直在搞惡性競爭,而不是良性競爭。   誤譯:Recently, the two companies have been carrying on a malignant competition, instead of a virtuous one。
  • 委內瑞拉惡性通貨膨脹,錢像廢紙一樣一麻袋錢買不到一袋米
    由於惡性通貨膨脹,錢是幾百萬倍的速度在貶值,國內消費品嚴重短缺,需要幾百萬,上千萬才能買到一斤肉,用一麻袋的錢還換不到一袋米,這不是幻覺,這在委內瑞拉是活生生的現實。人們乾脆放棄用錢來交換,只用以物易物,因為誰也不想把錢拿在手裡,早上還能買兩個麵包錢,到晚上只能買一個。在這個樣的情況下,經濟已經崩潰,生存下去都困難,委內瑞拉國內,飢餓催成出了嚴重暴力犯罪,暴亂每天都在發生。這裡簡直是人間地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