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軍
巴金在10天的時間裡,曾與趵突泉有過四次密集的晤面。
老舍和濟南趵突泉的關係,很多人能津津樂道,有人甚至能背誦他寫的散文《趵突泉》。
而巴金與泉城濟南的交集很多人就不知道了。
筆者關注巴金與山東的關係多年,通過查閱資料、走訪等,近期終於勾勒出一個輪廓。
本文談談巴金與趵突泉的這段淵源。
巴金因擔任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副團長,在1951年初秋來到濟南。
這次在濟南的停留時間分為三段,分別是7月26日至29日,8月2日、20日至24日,前後一共10天。
巴金從上海乘火車在7月26日中午近12點到達濟南。
作為副團長,他和程照軒團長以及其他幾位副團長先到省政府進行工作對接,還去設在珍珠泉的省政府第一招待所看望了與他們一起到來的上海松江文工團團員。
當天下午吃過晚飯,他就急切地和黃裳、方令孺、靳以專門到趵突泉品茶。
傍晚的趵突泉,三股泉水跳躍奔突著翻湧向上。
在夕陽的映照下,讓巴金更體會到酈道元《水經注》中說的「泉源上奮,水湧若輪,突出雪濤數尺,聲如隱雷」的景象。
天徹底黑下去,燈光漸次亮起來,趵突泉又顯出另一種容姿。
他們興奮地指點著,議論著,直到9點半才回住處。
29日上午,又去看一下文工團排戲,隨後巴金他們去了青島。
松江文工團在青島演出了第一場,主要表演的是賈克(原名曾志開)編的話劇《好軍屬》,還有二胡獨奏等節目。
青島的行程結束後,8月2日,「晨六點前到濟南」(《巴金日記》)。
8月2日這天晚上8點,巴金再一次到趵突泉喝茶。由於工作安排緊張有序,巴金他們行色有些匆忙。
這天上午訪問團全體成員在大明湖圖書館內烈士塔前獻花,拍電影。
因為需要一次次重拍,巴金覺得攝影的人有點缺乏經驗,讓一個莊嚴儀式變成了表演一般。
因為第二天又要啟程去沂蒙山區沂水專署下屬的沂南縣開展工作,所以下午他們又召開沂水分團會議,進行工作部署。
晚飯後,為了放鬆一下,巴金先去洗了個澡,然後就又來到趵突泉。
泡上一壺茶,在趵突泉畔,巴金輕鬆地啜飲著,品味著。
8月20日夜裡,巴金他們從沂蒙老區回到泉城。
21日晚上7點後,巴金又和黃裳來到趵突泉品茶。
作為記者,黃裳在沂蒙山區看到有的農村婦女幹部被進城後的丈夫拋棄後,帶著孩子生活很艱難。
這次在趵突泉邊,黃裳一邊喝茶一邊表達著對此的憤憤不平。
鑑於訪問團領導層對這個問題有過要求,那就是不議論,不隨便表態。
作為副團長,巴金不好說什麼,端著茶杯邀請黃裳喝茶:
「曾鞏在《齊州二堂記》中說,『其旁之人名之曰趵突之泉』,說明趵突泉的名字是當地居民命名的。酈道元《水經注》說觱湧三窟』,很形象啊。」
8月24日上午,山東之行的總結大會在省政府召開,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全體成員參加,訪問團團長、時任華東軍政委員會農林水利部副部長的程照軒發表總結講話。
訪問團下午6點後就要離開山東,所以儘管散會的時候已10點多,但作為接待方還是安排了遊覽。
省政府副秘書長謝輝陪同巴金他們去醴泉、趵突泉、金線泉、黑虎泉、古物陳列館,又從大明湖坐船到鐵公祠,最後從這裡上車回到省政府。
他們這天的午餐,是到午後兩點才吃上的。
這次遊覽,是巴金此行中第四次到達趵突泉。
前三次都是晚上,這次他看到的是趵突泉白天的風光。
這裡的觀瀾亭、亭碑、廣會橋、濼源堂、來鶴橋、白雪樓等一個個景點,都給他留下了美好記憶。
巴金與趵突泉結緣雅事,為濟南留下一份美好的文化記憶,豐富了趵突泉的文化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