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2020-12-14 閃電新聞

齊魯網·閃電新聞7月26日訊 2020年7月26日9時28分,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惠風和暢,陽光宜人。

「按計劃執行海上首飛!」隨著一聲洪亮的指令傳來。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4個渦槳全開,轟鳴的發動機響聲與強勁的風力交織在一起,劃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安靜,在陽光照射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格外器宇軒昂。起飛!在跑道滑行不久後,AG600從日照機場昂首從容地向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急速飛去。

28分鐘後,青島團島附近海域,在解說人員引導下,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向海天一線處匯聚——此刻,AG600飛機伴著悠悠海韻,乘風而來,瞬間在海面上捲起一層輕薄的水幕。隨著動力加強,機腹輕輕劈開深藍,留下一條翻滾的白浪,又在水中完美地滑行後輕盈騰空,繼成功實現陸上、水上首飛之後,迎來了又一個重大節點——海上首飛成功!

「鯤龍」斬浪 使命召喚

10時49分,在完美亮相於青島海域後,AG600飛機順利回到了日照山字河機場。至此,AG600終於邁出「上天入海」完整步伐。

作為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飛機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國家應急救援重大航空裝備,對於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體系能力建設需要具有裡程碑意義,對於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中國製造品牌,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意義非凡。

針對海上應急救援,AG600飛機相比於直升機、船隻以及其他平臺具有速度快、航程遠的特點,具備良好的水陸起降和低空低速特性,在中遠海海上快速支援和搜救等特種任務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其海上搜索救援航程超過4000公裡,一次可救援50名遇險人員或裝載相應重量的空投物資。

此前,AG600於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實現水上首飛。

而今,AG600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成功完成了它的三次首飛,完美詮釋了「水陸兩棲」的特點,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了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

爭分奪秒 逆戰雙線

「報告總指揮,AG600飛機完成海上首飛,飛機一切正常,飛機各系統工作正常!」首飛機長趙生鏗鏘有力的匯報。現場一片歡騰……

實現海上首飛,初步驗證飛機適海性,探索海上試飛技術和試飛方法,為AG600飛機後續開展海上科研試飛,測試飛機海上抗浪性、操控特性、結構與系統的工作特性奠定了基礎。

青島、日照現場,以及視頻外所有AG600項目研製團隊的姑娘們和小夥子們紅著眼眶笑了,半年來,「雙線作戰」催生的焦慮和疲乏似乎一瞬間被首飛成功帶來的喜悅衝散在茫茫大海。

2020年是AG600項目研製的攻堅年,也是實現項目總目標的關鍵年。然而,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AG600飛機項目研製的節奏。

受疫情影響,位於湖北荊門的漳河機場一直處於封閉狀態,AG600飛機的相關維護工作不得不延後,海上首飛前的試飛科目無法如期開展。

面對疫情防控和科研生產任務的雙重挑戰,航空工業集團高度重視,緊急召開一系列協調會進行全面布置。2月18日,航空工業集團在總部組織召開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工作視頻專題會。會議聽取了AG600飛機2019年研製工作情況和研製全線「抗疫情、保型號」、推進2020年型號研製工作的專項匯報。譚瑞松董事長要求研製全線,弘揚航空報國精神,精心謀劃,攻堅克難,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在確保做好防疫工作的前提下推進AG600復工復產工作,努力完成全年任務目標。

AG600研製全線千方百計、爭分奪秒克服疫情造成的各種影響,緊盯年度研製目標,開展試飛現場場景模擬演練,按照縱向任務到底,落實到責任團隊、責任人,橫向任務全過程覆蓋,時間、空間受總體研製進度約束,梳理繪製思維導圖,對所有項目進行全面梳理;提前與有關單位電話協調試飛應急保障相關工作。嚴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在廣東省珠海市、湖北省荊門市、山東省青島市和日照市等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採取「點對點」包車的形式,保證多支隊伍順利奔赴科研試飛及海上首飛試驗現場,全力保障了AG600飛機的研製工作。

3月12日,第一批突擊隊開赴荊門開展發動機定期維護;3月25日,第二批突擊隊開展測試改裝;5月6日,開展地面試車、全機聯調聯試和綜合應急演練;5月7日,開展技術交底、座艙實習、飛機航前預先準備,全機消毒等工作。經過試飛團隊56個日日夜夜的不懈努力,克服了因疫情影響帶來的缺件、人員調配、交通食宿等諸多困難,迎來2020年試飛工作開門紅。

「當得知需要奔赴疫區開展AG600飛機相關保障工作的消息時,試飛、裝配、質量等部門的員工紛紛踴躍報名,這是我沒有想到的。」突擊隊隊長、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試飛中心副主任鹿楊說。「我熟悉飛機情況,我們上!」試飛中心的同事們每日與飛機相伴,他們最希望趕去看看自己的夥伴;「飛機還有地方需要改裝,我們上!」裝配中心的同志們紛紛請纓;「AG600飛機的質量安全我來負責。」質量安全部的員工主動擔起責任……

到5月,AG600海上首飛的前置科目試飛已累計完成172架次、308小時試飛。按計劃推進海上首飛所需轉場航線、試驗空域、陸上機場、海上起降帶選擇。

大力協同 激流勇進

今年6月10日,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AG600研製現場專題辦公會在珠海召開,航空工業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譚瑞松在會上指出,已基本搶回因疫情耽誤的周期,但在具體工作中,仍要切實把「通飛抓總、基地主責、集團保障」的原則落到實處。各參研單位也要大力協同,在航空工業集團的統一部署下,上下一盤棋,全力推進並行工程,確保零件按期投產,產品按期交付。

在AG600的研製進程中,航空工業集團採用「主承制商——供應商」的「小核心、大協作」模式,確定航空工業通飛為責任主體,航空工業通飛珠海基地為飛機主承制單位,充分調動全國資源參與AG600項目研製。確定了70多家國內供應商,其中主要部件和系統由航空工業集團、中國航發、中電科及國內其他大型企業所屬相關單位研製。培養了20多家系統級成品供應商,帶動輻射了民機配套產業快速發展和適航能力提升。國內共有20個省市、150多家企事業單位、10餘所高校的數以萬計的科研人員參與了項目研製,發揮了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優勢。此外,在AG600研製過程中所採用的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亦將對我國經濟和科技發展、基礎學科進步及航空強國建設產生帶動輻射作用。

為了把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春節後,行業內外各參研單位主動響應航空工業集團號召,協調研製精兵克服疫情不利影響,從2月底起,數十家單位的研製人員從祖國各地奔赴任務現場,如百川歸海,激流勇進,共同澎湃起託舉AG600飛機逐夢海天的浪花。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AG600研製全線牢記使命、堅定信心、科學謀劃、密切協同,以海上首飛向黨和人民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閃電新聞記者 辛鵬 孫楊 青島報導

相關焦點

  • 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
    剛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7月26日,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飛機性能如何飛出來?專訪首飛機組組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26日,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圓滿完成首次海上試飛。央視《面對面》記者王寧專訪了鯤龍AG600海上首飛機組機長趙生。2017年12月24日,首飛機組在珠海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圓滿完成了陸上首飛任務。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荊門漳河機場成功經受了水上首飛的考驗。然而,AG600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海上風浪的考驗。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作為我國「大飛機家族」之一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是為滿足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首次研製的大型特種用途民用飛機,是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約9時28分,「鯤龍」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試飛海域。
  • 「鯤龍」海上成功首飛 洛陽這家企業的關鍵件助了「一臂之力」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為「鯤龍」騰空助了「一臂之力」。資料圖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
  • 中國AG600首飛,能帶水12噸滅火,一功能是普通船支10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上午,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現場觀眾,以及全國國人的矚目下,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鯤龍-600迎來海上首飛,姍姍來遲,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三次首飛據媒體報導,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標誌著鯤龍600的研製已經進入了尾聲,但事實上這是它的第三次首飛。這時候一定有觀眾想問,為什麼是第三次首飛呢?
  • 我國大型飛機首飛,關注程度不低於轟20,具有重大意義
    「首次」指第一次,戰機的「首飛」則是指第一次飛行,第一次當然只有一次,但我國一款新戰機的「首飛」卻有三次。7月27日,我國AG600「鯤龍」大型水上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雖然是海上首飛,但此次並不是AG600「鯤龍」的第一次飛行,之前AG600「鯤龍」就已經進行過兩次飛行,不過前兩次飛行的環境不同,分別為陸地首飛、以及水上首飛。目前AG600「鯤龍」一共進行了三次首飛,也就是陸地首飛、水上首飛以及海上首飛,這三次首飛均取得了成功。
  •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英媒關注「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未來或用於支援海上監視及後勤補給
    據外媒報導,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中國海軍未來可能使用AG600執行海上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7日發表了加布裡埃爾·多明格斯的題為《中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的報導,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又稱「水上飛機」)7月26日進行海上首飛,其研發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當天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 信息貨櫃青島海事掃海警戒保障「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嶽書華 攝本報訊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試飛。
  • 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2020年7月底全球最大的水陸兩棲飛機,在我國青島附近的海面上一飛沖天,代號鯤龍AG600、中國大飛機三大劍客之一、特種民用飛機等等,這架大飛機可以說能與C919和運20平起平坐。可能我們對鯤龍AG600很陌生,但對服役超30年的水轟5肯定不會陌生,在1976年首飛成功的水轟5因為機載設備不過關和技術障礙,所以最終僅從工廠組裝了7架,其中有4架交付使用。這個國產水上飛機在AG600接替頂班之前,整整為我國貢獻了30多年的光輝歲月。
  • 三門花鼓漫島水上飛機項目首飛成功!
    三門花鼓漫島水上飛機項目首飛成功!今天(12月22日)上午伴隨著強勁的發動機轟鳴聲水陸兩棲型飛機——「鮮甜號」降落在三門縣花鼓漫島(濱海新城)金鱗湖水域
  • 德林特DS2以創新「黑」科技為核心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圖注1:以創新「黑」科技為核心 德林特DS2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秉承著「我們不斷創造新科技並用於輪胎,讓大家享受新科技帶來的樂趣」的理念,德林特在技術研發上永無止境。 圖注2:以創新「黑」科技為核心 德林特DS2劈波斬浪一往無前   DS2的操控性能也是備受關注的,有測評顯示,DS2在幹地測試中變道乾淨利索,駕駛感受運動輕盈;在溼地路況下,輪胎仍然有著足夠強大的抓地力,且因為其獨特的專利排水技術
  • 比亞迪助力龍舟入奧,讓中華龍舟劈波斬浪
    龍舟是中國文化的傳承作為「龍舟入奧戰略合作夥伴」比亞迪將繼續傳承和弘揚龍舟精神堅持技術創新,實踐產業報國讓中華龍舟劈波斬浪,早日圓夢奧運賽場!
  • 三百「泳士」寒冬入黃河 "劈波斬浪"迎新年
    三百「泳士」寒冬入黃河 "劈波斬浪"迎新年 2021-01-03 18: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1我們劈波斬浪,揚帆遠航
    2021我們劈波斬浪,揚帆遠航回望2020年,有太多事情讓我們傷心難過。澳洲大火,吞噬了無數小動物,燒毀了數不盡的植物。新冠肺炎全球肆虐蔓延,奪去幾十萬人的生命。一代籃球巨星科比的隕落,讓無數籃球愛好者感受到前所未有的難過。……回想2020年,我難過得無法寫下去。
  • 在絕美山水間劈波斬浪
    昨天上午,2020張家界寶峰湖公開水域(冬泳)活動舉行,來自湖南、廣東、河北、福建等地1000餘名冬泳愛好者於絕美山水間劈波斬浪,在暢享冬泳帶來的快樂的同時,感受張家界奇美山水魅力。    「賽事因冷而至,旅遊因賽而暖。」此次冬泳賽攪熱了有著「世界絕版山水」之稱的張家界冬季旅遊,也是張家界市「旅遊+體育」融合發展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