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導,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中國海軍未來可能使用AG600執行海上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7日發表了加布裡埃爾·多明格斯的題為《中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的報導,相關內容編譯如下:
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又稱「水上飛機」)7月26日進行海上首飛,其研發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當天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該集團說,這架全長37米的水上飛機當天從山東省日照市起飛,隨後抵達該省青島附近海域,並於當地時間7月26日10時18分從海上起飛。在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於31分鐘後返回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完成試飛。
此前,這架AG600於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省荊門漳河機場附近的一個水庫完成水上首飛,2017年12月在廣東珠海實現陸上首飛。
AG600的翼展為38.8米,是繼2016年服役的運-20軍用運輸機和2017年7月首飛的190座C919商用客機之後,中國自主設計並生產的第3款大飛機。
AG600由4臺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提供動力,巡航速度500公裡/小時,最大續航時間12小時,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資料圖片:「鯤龍」AG600水上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
AG600最大航程為4500公裡,空中滅火作業時可在20秒內完成汲水12噸。航空工業集團說,AG600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對必要的設備進行加改裝,滿足其他特殊任務需要。
AG600可能用於民用和軍用目的。它的作用將包括海上救援、空中滅火和海洋監測行動。在最後一種情況下,海事局或中國海警可以使用這一系統。
中國海軍也可能使用AG600執行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尤其是在南海。在那裡,它可以提供迅速或臨時的人員和物資運送。
由於AG600可以從跑道和海上起飛,因此在南海建造的飛機跑道可以成為它的行動基地,而且該型機可以在海況合適的情況下,在面積更小的人工島上降落。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