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關注「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未來或用於支援海上監視及後勤補給

2021-01-08 瀟湘晨報

據外媒報導,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中國海軍未來可能使用AG600執行海上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

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7日發表了加布裡埃爾·多明格斯的題為《中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的報導,相關內容編譯如下:

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又稱「水上飛機」)7月26日進行海上首飛,其研發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當天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該集團說,這架全長37米的水上飛機當天從山東省日照市起飛,隨後抵達該省青島附近海域,並於當地時間7月26日10時18分從海上起飛。在完成一系列既定試飛科目後,於31分鐘後返回降落在日照山字河機場,完成試飛。

此前,這架AG600於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省荊門漳河機場附近的一個水庫完成水上首飛,2017年12月在廣東珠海實現陸上首飛。

AG600的翼展為38.8米,是繼2016年服役的運-20軍用運輸機和2017年7月首飛的190座C919商用客機之後,中國自主設計並生產的第3款大飛機。

AG600由4臺渦槳-6渦輪螺旋槳發動機提供動力,巡航速度500公裡/小時,最大續航時間12小時,最大起飛重量53.5噸。

資料圖片:「鯤龍」AG600水上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

AG600最大航程為4500公裡,空中滅火作業時可在20秒內完成汲水12噸。航空工業集團說,AG600可根據用戶的需要對必要的設備進行加改裝,滿足其他特殊任務需要。

AG600可能用於民用和軍用目的。它的作用將包括海上救援、空中滅火和海洋監測行動。在最後一種情況下,海事局或中國海警可以使用這一系統。

中國海軍也可能使用AG600執行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尤其是在南海。在那裡,它可以提供迅速或臨時的人員和物資運送。

由於AG600可以從跑道和海上起飛,因此在南海建造的飛機跑道可以成為它的行動基地,而且該型機可以在海況合適的情況下,在面積更小的人工島上降落。

【來源:參考消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約9時28分,「鯤龍」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試飛海域。
  •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為驗證AG600飛機海上特性,在成功完成水上首飛後,2019年全面開展了科研試飛及試飛員改裝培訓等一系列工作。AG600有啥能耐?
  • 「鯤龍」海上成功首飛 洛陽這家企業的關鍵件助了「一臂之力」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為「鯤龍」騰空助了「一臂之力」。資料圖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
  • 信息貨櫃青島海事掃海警戒保障「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嶽書華 攝本報訊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試飛。
  • 鯤龍-600迎來海上首飛,姍姍來遲,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前段時間,我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鯤龍600剛剛進行了一次首飛,並且也是三架飛機中最晚登場的一個,可謂是姍姍來遲。那麼這個鯤龍600究竟是什麼來頭呢?它能發揮什麼作用?三次首飛據媒體報導,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標誌著鯤龍600的研製已經進入了尾聲,但事實上這是它的第三次首飛。這時候一定有觀眾想問,為什麼是第三次首飛呢?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飛機性能如何飛出來?專訪首飛機組組長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26日,我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圓滿完成首次海上試飛。央視《面對面》記者王寧專訪了鯤龍AG600海上首飛機組機長趙生。湧浪多變 AG600海上首飛需挑戰複雜海洋環境鯤龍AG600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需要的重大航空裝備。
  • 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
    剛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7月26日,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鯤龍」入海 擊水三千
    作為構建國家應急救援體系的重要拼圖,「鯤龍」海上首飛的成功,距離其投身一線實用又近了一步。    「鯤龍」首飛亮眼  7月26日上午,AG600飛機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起飛,飛行約28分鐘後抵達青島團島附近海域。
  • 我國大型飛機首飛,關注程度不低於轟20,具有重大意義
    「首次」指第一次,戰機的「首飛」則是指第一次飛行,第一次當然只有一次,但我國一款新戰機的「首飛」卻有三次。7月27日,我國AG600「鯤龍」大型水上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雖然是海上首飛,但此次並不是AG600「鯤龍」的第一次飛行,之前AG600「鯤龍」就已經進行過兩次飛行,不過前兩次飛行的環境不同,分別為陸地首飛、以及水上首飛。目前AG600「鯤龍」一共進行了三次首飛,也就是陸地首飛、水上首飛以及海上首飛,這三次首飛均取得了成功。
  • 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按計劃執行海上首飛!」隨著一聲洪亮的指令傳來。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的4個渦槳全開,轟鳴的發動機響聲與強勁的風力交織在一起,劃破了這個海濱城市的安靜,在陽光照射下,藍白色相間的機身格外器宇軒昂。起飛!在跑道滑行不久後,AG600從日照機場昂首從容地向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急速飛去。
  • BAE長航時海上監視飛機首飛,可連續一年不落地
    據「防務世界」網站2月17日報導,英國宇航系統公司新型PHASA-35高空長航時太陽能飛機已完成首次飛行,該飛機可用於從地球同溫層進行海上監視。PHASA-35太陽能電動飛機首飛由英國國防科學技術實驗室(DSTL)和澳大利亞國防科學技術集團(DSTG)贊助,飛行試驗在澳大利亞皇家空軍(RAAF) Woomera測試靶場進行。作為一種高空長航時運載工具,PHASA-35白天由太陽提供動力,夜間則由電池提供動力。
  • 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可能我們對鯤龍AG600很陌生,但對服役超30年的水轟5肯定不會陌生,在1976年首飛成功的水轟5因為機載設備不過關和技術障礙,所以最終僅從工廠組裝了7架,其中有4架交付使用。這個國產水上飛機在AG600接替頂班之前,整整為我國貢獻了30多年的光輝歲月。
  • AG600:我願寄給祖國海天的,是一封又一封的平安書
    7月26日這天,我,「鯤龍」AG600,第一次赴「海」趕考,至於發揮嘛,我想大家的歡呼聲掌聲以及一浪高過一浪的點讚已是最好的說明。從項目立項到航展亮相,從陸上首飛到水上首飛,感謝有你們一直陪伴著我、鼓勵著我。
  • 最後一批改裝零部件全部到位,AG600「鯤龍」即將出海
    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也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鯤龍」。今年,AG600就將在海上進行首飛,海上惡劣的環境對飛機是一次嚴苛的挑戰,為讓AG600保持最佳狀態,如期完成海上首飛任務,機務隊長郭佳最近的心情可以說是跌宕起伏。
  • 中國海軍有16艘補給艦,僅12艘能海上補給,和美海軍差距很大
    所以,今天本文不打算聊戰鬥裝備,而來聊聊後勤裝備,尤其是中國海軍的後勤裝備,比如中國海軍現役的16艘補給艦。    如果從任務屬性上進行劃分,904型沒有大型補給門架,904A型綜合補給艦和904B型運輸補給艦2型3艘艦,屬於島礁補給艦,還沒辦法為中國的遠洋艦隊提供海上補給支援。也就是說,真正能夠為中國海軍提供海上補給的補給艦,實際上只有12艘。
  •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中國AG600首飛,能帶水12噸滅火,一功能是普通船支10倍
    北京時間2020年7月26日上午,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現場觀眾,以及全國國人的矚目下,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科研試飛及飛機相關性能驗證奠定了基礎。
  • 中國建材總院為「鯤龍」配上310AD航空時鐘
    中國建材總院為「鯤龍」配上310AD航空時鐘 2020-07-27 12: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艦艇老化 維護不力 美軍海上補給能力嚴重不足
    如果發生重大海外衝突,美國陸軍(以及美海軍陸戰隊)約90%的裝備將通過戰略海上補給艦進行運輸。多年來,美國官員一直警告說,美國老化且日益破舊的海上補給艦隊急需資金投入,它很快將無法支持大規模的海外軍事行動。以下是有關戰略海上補給艦隊的問題及其重要性的簡要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