鯤龍-600迎來海上首飛,姍姍來遲,究竟有何厲害之處?

2020-12-23 大風國際觀察

前段時間,我國大飛機"三劍客"之一的鯤龍600剛剛進行了一次首飛,並且也是三架飛機中最晚登場的一個,可謂是姍姍來遲。那麼這個鯤龍600究竟是什麼來頭呢?它能發揮什麼作用?

三次首飛

據媒體報導,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標誌著鯤龍600的研製已經進入了尾聲,但事實上這是它的第三次首飛。這時候一定有觀眾想問,為什麼是第三次首飛呢?

原因就在於該飛機具有"水陸兩棲、一機多型"的特點,2017年,鯤龍600成功進行了陸上首飛,2018年實現了水上首飛,而今年,是實現了海上首飛,也就是說這三次首飛,分別是,陸地首飛、湖上首飛以及海上首飛。可見每次首飛,都是一個突破。每次突破都需要時間,所以大家也能理解為什麼鯤龍600"姍姍來遲"。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海上首飛具有重要的意義。據專家介紹,和內陸的水質相比,海水的鹽度、密度有很大不同,在相同的飛行條件下,飛機在水中所受的浮力和起飛時受到的阻力是有區別的,海上飛行測試需要全面考慮風速、風向、風浪及高溫等環境的一系列影響。

鯤龍600機身長達36.3米,高12米,翼展38.8米,裝載4臺渦槳6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約53.5噸,巡航時速可以達到500公裡。鯤龍600水陸兩棲飛機與運-20和C919客機並稱為中國大飛機三劍客。要說這鯤龍600與運-20立項時間大體相差無幾,但目前運-20已經開始量產且已經裝備,還成為了我國運輸體系的中流砥柱,而鯤龍600卻剛剛完成海上首飛。由此,也就說明了像鯤龍600這種水陸兩棲飛機研製難度一定不小。

森林滅火及海上救援

此前,鯤龍600的官方宣傳點主要集中在森林消防及水上救援方面,根據官方報導,如果森林發生巨大火災,在消防車難以抵達的情況下,鯤龍600能發揮很大用途。

鯤龍600可以在20秒內一次性汲水12噸,尤其是在載滿水的情況下,其一次性投水可以控制4000多平方米的火勢。據了解,鯤龍600還可以在水源和火場之間多次往返,同時,為了提高飛機水箱取水的便捷性,鯤龍600還設計了地面注水系統,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近年來,我國的森林覆蓋面積逐漸上升,火災也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幾次的森林大火都有消防戰士犧牲,如今有了鯤龍600這樣的"滅火器"將會大大減少這樣的悲劇發生。

如果是參與海上救援的話,鯤龍600則可以做到快速響應、快速到達,同時在複雜的天氣情況下也可以展開救援行動,而且,起降抗浪能力不低於2米,一次能救助50名遇難人員。這麼看來,鯤龍600的作用還真不小。

軍事領域的用途

實際上,鯤龍600不只能夠滅火救援,其在軍事領域上也有擁很大的潛力。

鯤龍600在近年來的島礁部署上就能發揮很大用途,可以擔任我國的"島礁衛士"。我們都知道,如今受外部環境影響,我國需要加強對海域島礁的控制,但在對島礁的管理上還是會有一些阻礙。

比如,像西沙的永暑島、永興島這樣的大島,我們可以通過填海造陸來擴建島上的基礎設施,甚至還能建造大型機場,但是並不是所有島礁都有這樣的好條件,例如還有一部分更為偏僻的小島,地勢險峻,不適合基建大工程,這時候就需要依靠海上運輸來維持島上的穩定。

在過去,這樣的補給工作通常是由船或直升機來進行的,而相比於這兩者,鯤龍600這樣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效率會更高,充當海上運輸機再適合不過。其在海面就能停放,也不需要特定的機場,直接飛過去停在海上為島上的人員運輸設備及生活物資。這樣一來,也能讓我國更好地掌握這些島嶼的情況。

另外,鯤龍600在軍事方面還有一個用途就是可以作為海上巡邏執法飛機,為海警服務,可以全面覆蓋我國海域,真正做到"下海為鯤,升空為龍"。

鯤龍600的反潛反艦能力都是陸基反潛和反艦飛機所沒有的,其低空性能優秀,在十幾米處就可投擲反潛魚雷。

說到這,就要提到我國之前研製的一款水陸兩棲飛機-水轟-5,當時我國就想把水轟-5打造成一個反潛平臺,用來彌補我國反潛巡邏不足的情況,但最後由於水轟-5不能陸地起降,便放棄了。

如今,鯤龍600就是水轟-5的進化版本,同時也克服了之前的一些問題,總的來說,鯤龍600此次的首飛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我國的進步,也預示著其在將來定能發揮大用途。

圖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鯤龍-600拿下世界第一,發動機是40年前研成的渦槳-6,真落後了?
    7月26日,中國「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該機整機尺寸與C919相當,與運-20和C919並稱中國大飛機的三劍客。在國際上,鯤龍-600已經超越了日本的US-2和俄羅斯的BE-200,拿下了世界第一兩棲飛機的寶座。
  •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
    水陸兩棲救援高手「鯤龍」即將出海;國內首條海底高鐵隧道完成海上鑽探丨科技早新聞 2020-05-25 0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我國大型飛機首飛,關注程度不低於轟20,具有重大意義
    「首次」指第一次,戰機的「首飛」則是指第一次飛行,第一次當然只有一次,但我國一款新戰機的「首飛」卻有三次。7月27日,我國AG600「鯤龍」大型水上飛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雖然是海上首飛,但此次並不是AG600「鯤龍」的第一次飛行,之前AG600「鯤龍」就已經進行過兩次飛行,不過前兩次飛行的環境不同,分別為陸地首飛、以及水上首飛。目前AG600「鯤龍」一共進行了三次首飛,也就是陸地首飛、水上首飛以及海上首飛,這三次首飛均取得了成功。
  •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馭風入海、踏浪騰空,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AG600飛機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之後實現的第三次首飛。
  • 最後一批改裝零部件全部到位,AG600「鯤龍」即將出海
    AG600,是我國自主研製的首款大型水陸兩棲飛機,也是當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款水陸兩棲飛機。它有一個響亮的名字——「鯤龍」。今年,AG600就將在海上進行首飛,海上惡劣的環境對飛機是一次嚴苛的挑戰,為讓AG600保持最佳狀態,如期完成海上首飛任務,機務隊長郭佳最近的心情可以說是跌宕起伏。
  • 英媒關注「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未來或用於支援海上監視及後勤補給
    據外媒報導,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7月26日成功完成海上首飛,中國海軍未來可能使用AG600執行海上監視和後勤支援任務。英國《簡氏防務周刊》網站7月27日發表了加布裡埃爾·多明格斯的題為《中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的報導,相關內容編譯如下:中國自行研發生產的「鯤龍」AG600水陸兩棲飛機(又稱「水上飛機」)7月26日進行海上首飛,其研發方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當天在其微信公眾號上宣布了這一消息。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2020年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為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2017年12月24日,在廣東珠海金灣機場成功實現陸上首飛;2018年10月20日,在湖北荊門漳河機場完成水上首飛。為驗證AG600飛機海上特性,在成功完成水上首飛後,2019年全面開展了科研試飛及試飛員改裝培訓等一系列工作。AG600有啥能耐?
  • 從陸上到內湖再到海上: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
    剛剛,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完成海上首飛!7月26日,航空工業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實現海上首飛,這是繼2017年陸上首飛、2018年水上首飛成功之後,項目研製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 劈波斬浪 競飛蒼穹——大型水陸兩棲飛機AG600海上首飛成功紀實
    28分鐘後,青島團島附近海域,在解說人員引導下,現場所有人的目光向海天一線處匯聚——此刻,AG600飛機伴著悠悠海韻,乘風而來,瞬間在海面上捲起一層輕薄的水幕。隨著動力加強,機腹輕輕劈開深藍,留下一條翻滾的白浪,又在水中完美地滑行後輕盈騰空,繼成功實現陸上、水上首飛之後,迎來了又一個重大節點——海上首飛成功!
  • 「鯤龍」海上首飛成功
    本報記者   馬俊中國「大飛機家族」26日再傳喜訊:國產大型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當天成功完成海上首飛。這艘「會遊泳的飛機」「會飛的船」實現人類自古以來「飛天入海」的夢想。不少關心「鯤龍」進展的網友26日也發出好奇的感嘆:這是國產水陸兩棲飛機的第三次首飛了吧?這麼多次首飛意義何在?先海上降落再起飛《環球時報》記者26日從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了解到,「鯤龍」這次海上首飛選擇在山東青島團島附近海域。約9時28分,「鯤龍」從山東日照山字河機場滑行起飛,在空中飛行約28分鐘後順利抵達試飛海域。
  • 「鯤龍」海上成功首飛 洛陽這家企業的關鍵件助了「一臂之力」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為「鯤龍」騰空助了「一臂之力」。資料圖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成功實現海上首飛,洛陽一家高新科技企業提供的關鍵件
  • 中國又一大飛機海上首飛,30年空缺終於補上
    可能我們對鯤龍AG600很陌生,但對服役超30年的水轟5肯定不會陌生,在1976年首飛成功的水轟5因為機載設備不過關和技術障礙,所以最終僅從工廠組裝了7架,其中有4架交付使用。這個國產水上飛機在AG600接替頂班之前,整整為我國貢獻了30多年的光輝歲月。
  • 鯤龍AG600海上首飛成功 飛機性能如何飛出來?專訪首飛機組組長
    湧浪多變 AG600海上首飛需挑戰複雜海洋環境鯤龍AG600具有執行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多項特種任務的能力,是填補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滿足國家應急救援和自然災害防治需要的重大航空裝備。2017年12月24日,首飛機組在珠海機場西南3000米高度規定的空域內圓滿完成了陸上首飛任務。 2018年10月20日,AG600飛機在荊門漳河機場成功經受了水上首飛的考驗。然而,AG600的終極目標是通過海上風浪的考驗。
  • 信息貨櫃青島海事掃海警戒保障「鯤龍」AG600海上首飛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嶽書華 攝本報訊 7月26日,我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滅火/水上救援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青島團島附近海域成功試飛。
  • 世界最大最深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三大厲害之處,體現在哪裡呢
    世界最大最深海上鑽井平臺,藍鯨2號三大厲害之處,體現在哪裡呢受制於人類自身身體能力的限制,海上工作是人類所不擅長的領域,然而隨著陸地資源的稀缺,我們不得不轉向海洋尋找更多的能源供應。為此人類創造性地提出在海上建造一些工作平臺,使得人們在海上也能夠自在工作,然而在海上進行不同的操作對建設平臺的要求也是不一樣的,像一些大型工程項目的開展,就對平臺的規模和穩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王陽明究竟有何厲害之處?中國五千年兩個半聖人為何有他?
    中國有很多聖人,如詩中聖人杜甫,酒中聖人杜康,兵聖孫武,武聖關羽,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大聖孫悟空等等。但這些「聖」都是某一方面造詣突出,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稱之為「聖」,但這些聖人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聖人。
  • 號稱「金庸筆下第一掌法」,丐幫絕學降龍十八掌,有何厲害之處?
    那麼號稱「金庸筆下第一掌法」的「降龍十八掌」,到底有何厲害之處呢?第一掌法的稱號,是否名副其實?要說金庸先生筆下厲害的掌法,那還真有不少,除了「降龍十八掌」外,還有「鐵掌功」、「黯然銷魂掌」、「玄冥神掌」等非常厲害的掌法,甚至「劈空掌」、「落英神劍掌」等掌法也是非常不錯的。
  • 被稱為半個聖人的「他」,究竟有什麼厲害之處?
    甚至在武俠小說裡面還有劍聖獨孤求敗,可以說能夠當得起一個「聖」字,必然在其所攻之處有了極高的造詣,達到了常人無法企及的高度。 那他究竟有何厲害之處,能夠成為這其中之一呢? 王陽明,浙江餘姚人,名守仁,字伯安,號陽明,明朝的心學大師。他從出生就異於常人,他母親懷胎十四個月才生下他,還因為祖母夜夢仙人,乘雲而來,給他取名叫王雲。 但是這孩子從生下來就不會說話,為此,家裡人很難過,結果他5歲那一年,家裡來了一個和尚,見到這孩子說,這孩子好啊,只是說破了。
  • 【清明假期2日營】探秘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國之重器飛機工廠+衝上雲霄飛行體驗
    胖妞從正式研製到首飛僅使用了5年左右時間。運20使用複雜的前緣縫翼和巨大的後緣三縫襟翼,最大限度為飛機在起降階段增升。最短能在600—700米距離內起飛。使用多柱式起落架,可在條件惡劣的簡易機場起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