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心理學:刻板效應的利與弊

2020-12-22 玉笛心聲

刻板效應,通俗地說,一般認為,農民是老實憨厚的,老師是知書達理的,這樣機械地歸類事物;它是指人們對某個事物或物體形成的一種概括固定的看法,並把這種觀看法推而廣之,認為這個事物或者整體都具有該特徵,而忽視個體差異。

《三國演義》中,曾與諸葛亮齊名的龐統去拜見孫權,「權見其人……形容古怪,心中不喜」;龐統又見劉備,「玄德見統貌陋,心中不悅」。因而產生不悅情緒。這就是刻板效應在孫權和劉備心中所起的作用,即形象不好的人,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才華。

現實中,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知識分子文質彬彬,商人較為精明,諸如此類都是類化的看法,都是人腦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亦可成為刻板效應對人分類的標準。又例如,按年齡歸類,認為年輕人上進心強,敢說敢幹,而老年人則墨守成規,缺乏進取心;按性別歸類,認為男人總是獨立性強,競爭心強,自信和有抱負;而女性則是依賴性強,起居潔淨,講究容貌,細心軟弱。

刻板效應的利與弊分析。

刻板效應,這種心理過程雖然符合一般認識規律,即人的思維總是從個別到一般,再從一般到個別:即它是建立在對某類成員個性品質抽象概括認識的基礎上,反映了這類成員的共性,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故它可以簡化人們的認知過程,有助於對人迅速作出判斷,增強人們在溝通中的適應性。比如,我們在大多情形下,對農民、教師、軍人等人群的分析判斷具有較強的可信度,也為我們與之交往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但是,如果在沒有充分掌握某一類人全面感性材料的基礎上就作出概括,往往會形成不符合這一類人的實際特徵的印象。而依據這種印象去評價與判斷人時,又不考慮個人的具體生活經驗,自然就會產生「刻板印象」偏見了。從而阻礙人們對於某類成員新特性的認識,使人認識僵化、保守。一旦形成不正確的刻板印象,用這種定型去衡量一切,就會造成認知上的偏差,如同戴上有色眼鏡去看人,導致我們在生活中經常犯這樣或那樣「聰明」的錯誤。比如,上述《三國演義》中對龐統才能錯誤的判斷。

因此,我們在人際交往中,要善於利用刻板效應,又要克服刻板效應可能帶來的弊端:在一般情形下,又沒有調查研究的機會或條件,則利用刻板效應,可以快速認識某類人,為人際交往迅速奠定基礎。但在某種重要情形下,如人才利用、重要事情託付一定要克服刻板效應弊端,做認真調查研究,沒有機會或沒有條件,儘可能創造條件或機會做調查研究之後再做決定;否則,寧可不做決定,以免帶來損失,甚至影響人生。

相關焦點

  • 身邊的心理學:刻板效應及暈輪效應等異同
    在心理效應中,有刻板效應、定勢效應、慣性效應、投射效應、暈輪效應、近因效應及首因效應等七個心理效應既有共同點,又有不同點。一、共同點。刻板印象、定勢效應、慣性效應及投射效應主要是體現定勢性,而首因效應、近因效應和暈輪效應主要是泛化性和擴張性。(一)刻板印象、定勢效應、慣性效應及投射效應都是以社會共識和自我認識去定勢去認識他人或事物。
  • 心理學的小知識,太有用啦,真後悔剛知道刻板效應!
    刻板效應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鑫鑫老師,今天我給大家分享的是心理學當中的一個名詞:刻板效應。比如,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知識分子文質彬彬,商人較為精明,諸如此類都是類化的看法,都是人腦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亦可成為刻板效應對人分類的標準。
  • 身邊的心理學:避免慣性心理效應的不良影響
    慣性心理效應是依據本人多年對心理學研究,特別是對銀行信貸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們心中存在一種慣性效應心理規律。慣性心理效應,通俗地說,就是人們某些仇恨、想法,不會輕易改變的效果。心理學認為,長期憎恨他人,不僅長期心情不好,而且很可能導致胃、心臟等人體器官發生病變。三、慣性心理效應與刻板印象、定勢效應、慣性效應及投射效應比較分析。
  • 其他常見的心理學效應
    近年來,在教師招聘和教師資格考試中,對於心理學效應的考查也越來越多,書本上常見的效應有社會刻板印象、暈輪效應、首因效應、近因效應、投射效應、登門檻效應等,但是選項中會出現其他的一些效應,比如扇貝效應、破窗效應等,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這一部分的知識。
  • 教招備考-解析心理學效應
    心理學效應非常有趣,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同時也是我們教師類考試的考點之一。下面老師就為大家梳理並解析一些咱們考試中常見的心理學效應。一、理論解析(一)首因效應首因效應是指人與人交往中留下的第一印象。在與陌生人交往時,首因尤為重要。我們在面試時會精心打扮自己,以給對方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這就符合首因效應的原理。
  • 刻板效應對孩子的影響,要謹慎
    以及刻板效應對人本身所產生的影響。一:什麼是刻板效應?蘇聯社會心理學家包達列夫做過一個實驗,隨機的找兩組受試者,將一個人的照片分別給兩組被試看,照片的特徵是眼睛深凹,下巴外翹。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人們憑藉對一類人的印象而進行了判斷,是心理學刻板效應的體現。刻板效應實際就是一種心理定勢。它的科學解釋是:指對某事或某人形成的一般看法和個人評價,認為某種事物或某人應該具有其特定的屬性,而忽視個體差異。心理學刻板效應就是偏見心理的體現。
  • 「刻板效應」如何撕掉先入為主的毒標籤?
    魯肅對呂蒙無比的驚訝,正是刻板效應的一種體現,也明確告訴我們要有一顆慧眼,用發展和競爭前衛的眼光看待別人,我們不能產生思維定勢。而刻板效應在職場生活,待人接物,情侶感情方面都會產生諸多的先入為主思想,然後尋找很多的支撐點證明自己先入為主的做法。
  • 打破「刻板效應」在自己身上的魔咒,秘訣就三個字
    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刻板效應(effect of stereotype),也被稱為刻板印象,和人們的定式思維有關。它是指對某個群體產生一種固定的看法和評價,並對屬於該群體的個人也給予這一看法和評價。類似於我們說的四川人愛吃辣,東北人能喝酒。
  • 8個愛情中的心理學效應
    今天跟大家分享8個與愛情相關的有趣的心理學知識,相信這些你都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過、聽說過。只是你不知道他在心理學上有這樣的名字罷了。今天就給大家列出來,看看是否感同身受。1、 戀愛中的馬太效應:馬太效應在戀愛中的表現為: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當你願意為自己多付出,不斷完善自己,你的個人魅力得到提升,從而提高個人吸引力;而當你一味討好對方,則會讓對方恃寵而驕,你在投入過程中不斷「貶值」,對方卻在投入過程中不斷「增值」。
  • 職場效應之:刻板效應、羅森塔爾效應、權威效應
    刻板效應——我們與別人還沒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就對他們產生了固有的看法。職場刻板效應:職場中至少有2個表現;第一,如果我們看到某個人比較沉默,我們可能認為他是個城府比較深的人。這些都是刻板映像,但這其實都很影響我們個人在職場的發展,我們需要「眼見為實」以及「拓展認知」,不能僅憑自己的刻板映像就去判斷一個人,或者一件事情。
  • 人際規律——刻板效應:別讓記憶中的刻板擋住你的人緣
    孫權和劉備都認為龐統這樣面貌醜陋之人不會有什麼才能,因而產生不悅情緒,這實際上也是刻板效應的負面影響在發生作用。 比如,人們一般認為工人豪爽,農民質樸,軍人雷厲風行,知識分子文質彬彬,商人較為精明,諸如此類都是類化的看法,都是人腦中形成的刻板、固定印象。此外,性別、年齡等因素,亦可成為刻板效應對人分類的標準。
  • 留學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淺談留學利與弊留學,一個陌生又熟悉的詞彙。之前,總覺得留學家庭非富即貴,海歸總是高人一等。但是隨著接觸的事物越來越多,眼界越來越開闊,突然發現,原來留學並不是一間距離普通大眾很遙遠的事情。直到我接觸到留學這個行業,接觸到各種各樣想要留學學生和家庭後,我才深刻認識到原來留學就在我們身邊,只要你有留學意願,無論家庭情況和個人條件如何,總會有匹配的國家和學校可供選擇,決定是否留學的唯一因素就是你本身是否存在留學意向。
  •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02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其實,女性朋友是否選擇生育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生育並不是只有好處,也有一定的弊處。其次是有些女性並沒有做好當媽媽的準備,迫於身邊人的影響,從而選擇生育,而同時生育後也可能會影響家庭經濟水平、家庭關係等等。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教育心理學知識點:辨別印象形成效應的小技巧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考試正處於緊張的備考狀態,按照往年信息來看,甘肅省教師招聘考試內容一般為教育基礎知識和教育專業知識。
  • 刻板效應:一味保持刻板印象,對孩子成長極為不利,3招或能改善
    這就是刻板印象對人們的觀念產生影響,刻板印象會使我們忽視了每個人的獨特性,妨礙我們做出正確的判斷。一、什麼是刻板效應?刻板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一個人受到外界的影響而對一些人和事持有固定的看法。由於刻板印象往往不是針對於個人,而是針對於一類人,所以它存在有許多的弊端,大多數的刻板印象都是錯誤的。
  • 「厚底跑鞋」的利與弊
    「厚底跑鞋」的利與弊。很多跑友鍾愛厚底跑,但是厚度跑鞋真的好嗎?下面說一下厚底跑鞋「利與弊」。如果你是大體重人士,比如你體重超過170斤。那我只建議你穿hoka之類的厚底跑鞋。像hoka全系列都合適,除了幾款薄底鞋之外。
  • 南陽中學「精英班」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今天我們就再次就這個話題,和大家進行較為深度的討論!「培優班、宏志班」究竟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實際上,這個問題,很難說出「利」與「弊」的關係,就如「高考」一樣,如許多學者和專家所說:高考不是選拔人才最好的途徑,但確是當前選拔人才最好的方式,白巖松有句名言: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 梅西至少下個賽季留在巴薩,對巴薩來講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那麼最後,究竟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利大於弊吧,畢竟哪怕只有一年的時間,這一年梅西也會成為一個話題,巴薩也會成為一個話題,所以至少可以預見下個賽季巴薩的流量不會少所以這可能是有利的地方,當然還有一個有利的地方,球隊依然會是冠軍的有利爭奪者,有梅西至少讓巴薩還是冠軍的爭奪者,所以這是利大於弊的地方,當然還有一點,也許一些年輕的球星會看上巴薩,因為去巴薩意味著可能成為未來的球隊核心,所以也許巴薩正好撈一條大魚?所以,梅西留巴薩是利大於弊的,至少巴薩這個賽季肯定有很多人關注,都會猜想下個賽季的梅西去哪!
  • 藍軍「計程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藍軍「計程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綜上所述,切爾西的「計程車」政策有利有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端看未來俱樂部能否用賣掉「帕文」的錢能否買來真正的「齊達內」。
  • 發展農村養豬業,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
    如果能夠走生態循環之路,以小規模方式來發展農村養豬業,我認為是利大於弊。鄉村要振興,農村產業發展是基礎和支撐。沒有農村產業發展,農民就業、農民收入增長就是一句空話,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如果農村都能夠以這種養豬方式,來發展小規模養豬業,那就是利遠遠大於弊。或者誇張一點說,有百利而無一害。養豬還可以與種牧草、養昆蟲再養土雞、養肉食性魚類進行生態循環養殖。前提是必須使用微生物菌劑,以生態方式來養殖。這樣既可以保證農村生態環境不受影響,又能夠降低養豬成本、增加其他附加收入,還能養出生態健康安全的豬來。豈不是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