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18歲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2020-12-26 騰訊網

來源:成都商報紅星新聞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

12月14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王某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準備向濮陽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覆核。

▲不予確認見義勇為決定書

清豐縣公安局政治處相關負責人向媒體表示,關於王某威的行為不是見義勇為的決定是委員會成員一致通過的,雖然無法認定其見義勇為,但對其行為表示肯定和同情,已與鄉政府和縣民政部門溝通,後期將對王某威家庭進行慰問。

聚會飲酒後救助溺水同伴到底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關於這一認定引起了熱議,紅星新聞記者就此採訪了多位律師進行解讀。

【家屬】

不認同認定為「履行法定義務」

2019年7月10日,河南工業科技學校學生王某威在朋友劉某偉的邀約下,一同前往河南省濮陽市清豐縣紙房鄉某飯店就餐。「吃飯的時候,我弟弟和劉某偉等人都喝了酒。」王某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通過事後了解,當天飯後,是劉某偉提出的去河裡摸魚。

▲王某威、劉某偉溺亡後的救援現場照片

王某超稱,到了馬村鄉宅劉內村西頭的瀦龍河支流水閘附近後,劉某偉最先下水,「我弟弟並沒有下水,而是坐在邊上拿手機給劉某偉拍視頻,以及和一名女生聊天。」

在王某超提供的視頻裡,紅星新聞記者看到,在一河岸處,有一男子(劉某偉)正沿著岸下河,岸邊另站著兩個少年,其三人均赤裸上身。一旁的拍攝者則在視頻裡做著解說「看在下河遊泳」。不久,下河男子出現溺水症狀,旁邊的同伴隨即提醒「慢慢的,別撲騰」。

據東方今報報導,事發時與王某威聊天的女生說,王某威在發現劉某偉有溺水症狀後,便給她說去看一下,「但後面再發消息就沒有回了,直到當天在官方救援的消息中看到他溺亡的信息。」

「弟弟衣服都沒來得及脫,就趕緊下水救人,但最後他們兩個都溺亡了。」王某超說,事情發生後,弟弟所在的學校曾到家中慰問,並希望他們提供當地部門認定其救人的證明,「我向他人諮詢過,他們都認為我弟弟救人是見義勇為,所以我便向當地提出了申請。」

▲王某威

王某超表示,申請後不久,他便接到了當地派出所的電話,稱王某威不符合見義勇為條件。「派出所的工作人員說,當天我弟弟五人在一起喝酒,屬於相約合意的民事活動。對於共同飲酒人的人身安全,以自我防護為主,其他人的義務保障為輔,義務同行人有提醒、勸阻、通知、輔助、照顧、護送等義務。」

王某超回憶說,該工作人員還表示其弟弟作為共同飲酒人,下水救人是在履行應當履行的共同保障義務。屬於具有法定義務的救助行為,並非概念裡稱見義勇為要求的非法定義務或職責。因此根據相關條例,其行為不符合見義勇為特徵。

「我弟弟既不是公職人員,與劉某偉也不是親屬,他何來救人的法定義務?他本來就沒有下水,是看到有人溺水了才趕緊去救人的,連準備都沒有。」王某超說。

【官方】

該決定系委員會成員一致通過

今年12月14日,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正式向王某超進行了書面回復,稱王某威的行為屬於履行法定義務,故決定不予確認其行為屬於見義勇為。

該份認定書顯示,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認為,王某威、劉某偉等5人共同飲酒後相約去河裡抓魚,應當預見可能發生的危害生命安全的危險存在,其5人之間相互形成了對彼此的安全保障的義務,同伴劉某偉遇險時,王某威實施救助行為,屬於其對同伴履行安全保障義務的體現。因此,王某威在發現劉某偉處於危險狀態時下水救人的行為雖值得肯定,但其行為屬於履行法定義務的行為。根據《河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的相關規定,決定不予確認王某威行為屬於見義勇為。

▲不予確認見義勇為決定書

通過查詢河南省人民政府官網,紅星新聞記者了解到,《河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中對見義勇為的解釋為:指非因法定職責、法定義務或者約定義務,為保護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他人人身、財產安全,挺身而出,制止正在發生的違法犯罪行為或者救人、搶險、救災的合法行為。

該條例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成立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負責見義勇為的確認。其評定委員會成員由多部門組成,涵蓋公安、民政、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財政、教育、衛生和計劃生育等部門以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勞動模範、法律工作者等。

20日,紅星新聞記者就上述事件多次聯繫清豐縣公安局、清豐縣人民政府,均無人做出相關回應。據東方今報報導,清豐縣公安局政治處相關負責人表示,關於王某威行為不是見義勇為的決定為委員會成員一致通過,雖無法認定其見義勇為,但對其行為表示肯定和同情,已與鄉政府和縣民政部門溝通,後期將對其家庭進行慰問。

【律師】

同飲者間的保障義務不能機械套用

酒後救助溺水同伴的行為到底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北京煒衡(成都)律師事務所律師尹戈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上述案件中,評定委員會認為王某威、劉某偉等5人有共同飲酒活動,其他同行人對於共同飲酒人的人身安全有提醒、勸阻、通知、輔助、照顧、護送等義務這一觀點並沒有錯誤,「但此義務應當限於合理範圍內,而要求飲酒者下水救人顯然不太合理,不宜將下水救人認定為履行法定義務。」

「生命本無貴賤,法律不能規定一個人應有捨命救助他人的義務,即使是酒後有照顧同飲者的義務,也沒有捨命下河救助的義務。」 北京市眾明律師事務所律師趙建立表示,在沒有法定職責,以及不存在法定義務和約定義務的情況下,王某威見劉某偉有溺水危險而救助,最後死亡,符合《河南省見義勇為人員獎勵和保障條例》的規定,應該認定為見義勇為,「對於見義勇為的認定,應當參考見義勇為的本意,即見正義的事情而勇敢去做,而不是限定過多條件,只要是對於自己不能預見或者雖能預見卻沒辦法制止的危險而勇敢去幫助的行為都應該認定為見義勇為。」

北京慕公律師事務所律師劉昌松也表示,評定委員會提出的義務說法只在彼此之間承擔侵權責任的範圍內有意義,在認定見義勇為的過程中不能機械套用,「本案中,救人者王某威有那麼一點履行法定義務的味道,但根本而言還是履行高尚的道德義務。」

劉昌松律師表示,在侵權責任法調整的範圍內,飲酒者是成年人,對飲酒後下河抓魚有危險應有認知,飲酒後決意下水出現死亡後果,自己對其死亡應承擔佔比很大(比如90%以上)的主要責任;其他同飲者未勸阻其下水,在下水者遇到危險時又未積極救助而出現溺亡,死者近親屬向其他同飲者主張賠償責任時,其他同飲人可能要承擔佔比很小(比如10%以下)的民事賠償責任。

「同飲者的這種保障義務,姑且也稱為安全保障義務的話,是不同於《侵權責任法》第37條中規定的公共場所管理人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應當的承擔侵權責任的。」劉昌松律師說,「例如公共遊泳池應保障遊泳顧客的安全,遊泳顧客潛泳時抽搐沉水,遊泳池管理人應履行積極救助的安全保障義務,若其救生員因為打盹、玩手機等未發現、未救助,遊泳顧客溺亡了,遊泳池管理人或要承擔100%的侵權責任。若救生員救助時自己也身亡了,當然不成立見義勇為。」

因此,在本案以及與此相似的情形中,劉昌松律師認為,同飲者只有不到10%的較小保障義務,王某威並不贊同下水抓魚(視頻證明有這層意見),同飲者下河出現生命危險時,其來不及脫衣,即奮不顧身地下河救人,「此時遠遠不是在履行法定義務,而主要是盡高尚的道德義務,這正是見義勇為立法要獎勵的『在災害事故時勇於救助的行為』。有關部門在認定見義勇為時絕不能太苛刻,應看整體看本質,不能放大佔比很小的法定義務,而抹殺了其佔比很大的道義責任。」

12月19日,王某超告訴紅星新聞記者,他無法接受目前的認定結果,將向濮陽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覆核。

相關焦點

  • 男生聚會飲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12月14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
  • 男生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官方:屬履行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紅星新聞12月21日消息,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此後王某威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12月14日,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其弟弟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我不能接受這個認定。」
  • 飲酒後男生救同伴溺亡,是法定義務還是見義勇為?
    文|劉昌松飲酒後男生救同伴溺亡,算見義勇為嗎?據紅星新聞報導,一年前,河南清豐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另四名同伴一起飲酒,酒後其中一人下河抓魚遇險,王某威當即連衣服也未脫即下水施救,但不幸雙雙遇難。家人認為王某威的救人行為是見義勇為,向當地提出了申請。
  • 大學生酒後救溺水同伴身亡 被認定為履行法定義務,不是見義勇為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首席記者 王姝/文  12月17日,王亞超連夜趕回老家清豐縣,拿到一份決定書:不予確認王亞威的行為屬於見義勇為行為。2019年7月,王亞超的弟弟王亞威為救溺水同伴身亡後,他開始為弟弟申請見義勇為;一年半後,他拿到了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出具的這份決定。
  • 同樣是為勇救同伴而遇難 為何一個是見義勇為一個卻是法定義務
    在經歷了近兩年的奔波後,河南濮陽的王亞超終於拿到了一紙來自官方的書面認定書。然而,這份認定書卻讓他充滿了迷惑和不安。2019年7月,王亞超的弟弟王亞威為救溺水同伴身亡後,他開始為弟弟申請見義勇為。一年半後的12月17日,王亞超從自己打工的北京,連夜趕回老家濮陽清豐縣,拿到了這份由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出具的認定書:不予確認王亞威的行為屬於見義勇為行為。事情還要從2019年夏天說起。當年7月10日,河南工業科技學校學生王亞威和四名同伴飯後相約去濮陽市清豐縣馬村鄉的河邊抓魚。一名同伴率先下水,期間王亞威在岸邊與朋友視頻通話,拍下其溺水一幕。
  • 共飲人救人身亡是在履行「法定義務」而非見義勇為?|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立生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之後他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為他的救人行為申報見義勇為,12月14日,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他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日前,王某威的哥哥王某超表示:不能接受這個認定,準備向濮陽市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提出申請覆核。(12月21日紅星新聞)不予確認見義勇為決定書。
  • 共飲人救人身亡是在履行「法定義務」而非見義勇為? | 長城評論
    長城網特約評論員 於立生  一年前,年僅18歲的王某威與同伴一起飲酒,之後他為救溺水同伴不幸身亡。家人為他的救人行為申報見義勇為,12月14日,收到河南省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的書面回復,稱他的行為是履行了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 救助共同飲酒人怎麼不是見義勇為
    篤 鮮二人一同飲酒,一人酒醉後下河摸魚溺水,同伴為救人而溺亡,是不是見義勇為?河南濮陽清豐縣見義勇為評定委員會以救人是履行法定義務為由給出了否定回復,受到輿論質疑。共同飲酒人之間負有提醒、勸阻、通知,以及扶助、照顧、護送等注意義務,已經通過諸多新聞事件逐漸為公眾所熟悉。
  • 河南:17歲少年見義勇為,卻被學校退學,並逮捕拘留21天之久
    焦作市17歲見義勇為的少年如此回應道。焦作的這名17歲男生勇救被猥褻的女同學,結果卻被刑拘。目前警方沒有撤案,只是對他取保候審。這件事情發生的過程陳女士乃是山東人,她在河南省焦作經營一家小吃店,在2019年12月9日凌晨時,楊女士的兒子王勇被女同學叫出去吃飯。
  • 以案釋法 | 小夥酒後溺水身亡,同伴被其家人起訴索賠109萬
    雖然他喊了鄰居來救,但好友還是不幸溺水身亡。事發後,好友的父母將小龍吿到了法院,要求賠各項損失109萬元。近日,崑山法院審理了此案。在這個過程中,他沒有盡到注意、照顧和提醒的義務,致使小武醉酒後落水;3.小龍在小武落水後未履行及時施救義務,導致小吳溺亡,給家人造成極大傷害。在法庭上,小龍提交相關證據:1.出具兩人聊天記錄,表明是小武主動提出借宿和喝酒的要求;2.小龍在公安機關的詢問筆錄中表示,喝酒也是小武要求的,事發當天,小龍未曾飲酒並多次勸小武別再喝了,但小武很快喝完了一瓶酒。
  • 海南3歲小孩溺水,「飛鷹大隊」便衣隊員見義勇為
    5月22日下午5時左右,海南一個公園忽然有一個玩耍的兒童掉進了河裡,正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忽然一位男子快步跑來,飛身到河裡,將孩子救上來,據了解,原來這個見義勇為的男子,正是飛鷹大隊的隊員鄭經露。鄭經露說,飛鷹大隊先後湧現出全國見義勇為司機、海南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和海口市見義勇為先進個人等30名先進典型,2013年被評為省見義勇為先進群體、2014年感動海南平民英雄團隊,2019年被評為海口市見義勇為英雄群體,鄭經露說:「我只是這個團隊的一員。」
  • 因「反擊猥褻少女者」17歲男生被逮捕 是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
    央廣網焦作1月7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周益帆)此前,河南焦作市民王先生向媒體反映,2019年12月,他的兒子王勇(化名)出手幫助一名遭猥褻的女同學佳佳(化名)時,被猥褻者和某豪追上,雙方發生衝突。17歲的王勇因「反擊猥褻少女者」被逮捕,他的行為是見義勇為,還是違法犯罪?1月5日被取保候審後,王勇對媒體說:「對爸媽非常愧疚」。事發一年多,王先生一直在為兒子的事想辦法。他說:「我這個孩子為救一個女孩還被打,還要刑拘,不刑拘不能結束這個案件,我都有些想不通。」時間倒回至2019年12月10日凌晨,時年16歲的王勇接到佳佳等兩位女同學的電話,約好一起去焦作一家酒吧聚會。
  • 14歲少年水庫內溺水!同伴沒報警沒呼救離開還藏起他的電動車
    遼寧葫蘆島建昌14歲的小楊和同伴小於一起到水庫內遊泳洗澡,小楊不幸溺水,雙手伸出水面。小於發現之後沒有呼救,沒有報警,穿好衣服離開,還藏匿起了小楊的電動車。小楊的父母找不到兒子,還專門找小於詢問是否知道下落,小於矢口否認曾和小楊一起出去。直到有水庫工作人員發現小楊扔在岸邊的衣服和手機,才報了警並最終打撈起小楊遺體。
  • 河南17歲男生為救女生打傷猥褻者被拘,現被強制退學:對不起爸媽
    文/海盜君標題:河南17歲男生為救女生打傷猥褻者被拘,現被強制退學:對不起爸媽很多年輕人喜歡出去玩,但年輕氣盛易發生矛盾糾紛,有時候很難釐清究竟是誰對誰錯。河南一17歲高中生出手解救遭猥褻的女同學,因打傷猥褻者被抓,這一事件也是引起了網友熱議。
  • 河南17歲男生救遭侵犯少女被拘,已被學校退學,男生受到打擊
    十七八歲的孩子正是年輕氣盛的時候,遇到事情總是容易衝動。近日,河南一名17歲男生救遭猥褻女同學後被拘的事情,在網上引起了熱議。據了解,事發當天一名17歲的男子小王為了阻止男子猥褻自己的同學佳佳(化名),將對方的鼻子打骨折,最終小王因為故意傷害被逮捕。
  • 【8點見】警方通報11歲女孩被強姦並殺害事件
    ·男生酒後救溺水同伴死亡,官方:屬履行法定義務不構成見義勇為。  ·四川自貢市民散步發現疑似恐龍化石,當地博物館已派專家赴現場勘查。  ·瀋陽警方通報:一名11歲女孩被強姦並殺害,嫌犯已抓獲。  全球最長壽圈養大熊貓「新星」去世,終年38歲。
  • 在黃泥頭,昨天他沒救起溺水的同伴,今天他救了溺水的大媽!
    失蹤當事人的一名女同伴向記者介紹,當日下午他們六個人來這裡遊泳,沒想到在她找東西的時候發現一名男性同伴突然被水捲走,其他同伴正在搜尋失蹤同伴下落,目前已經跟失蹤同伴家人取得了聯繫。據悉,該男子為贛州人,24歲,在我市某大學畢業後在景工作。住在這附近的村民說,每年的夏天,這處河道總會有不少人來遊泳,但實際上這裡的河道水流急緩不定,水下還有危險漩渦出現,「這裡事故多發,平均一年都會出現兩到三起溺水事件。」
  • 設立「好人條款」,為見義勇為者「保駕護航」
    核心閱讀見義勇為、匡扶正義,自古便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彰顯社會正義風尚的良善之舉。但近年來,「扶不扶」「救不救」已然成為社會熱議話題。因為扶人可能反而會被訛,救人後手機等財物落水丟失……面對被人誤解的風險、救人成本的增加,人們開始對見義勇為望而卻步、避而遠之。
  • 遊客救人遇險 勇士挺身而出 獲評泉州市見義勇為模範
    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陳靈 詹偉志 通訊員王偉斌)一名遊客為了救兩名落水小孩而體力不支,在石獅一海灘經營大排檔的任利明放下生意挺身而出,將溺水者救上岸。近日,他獲評泉州市見義勇為模範。今年43歲的任利明來自河南焦作,在石獅永寧黃金海岸景區經營大排檔已有20多年。去年7月17日,第5號颱風「丹娜絲」登陸前夕,又逢天文大潮,紅塔灣海域風浪很大、暗流湧動。四川資中縣遊客小李,因救兩名小孩精疲力竭被惡浪捲走,情況十分危急。接到當地邊防派出所協救電話後,正忙於生意的他放下手中工作,立刻趕到出事海域。隨後,他丟下手機,迅速衝入水中向溺水者遊去。
  • 河南南陽:一男孩溺水掙扎救命,男子未下水搶救拍視頻引網友爭議
    河南南陽:一男孩溺水掙扎救命,男子未下水搶救拍視頻引網友爭議。夏日天氣炎熱,又剛好碰到暑假,孩子們的安全問題一直是學校和家長們關心的重點,每到暑假放假前,學校都再三強調暑假防溺水的安全問題,但是每年都仍然會發生這種情況,實在讓人痛心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