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緯文:併購重組,沒有最優只有共贏!

2020-12-17 偉基投資

我是左右不是人的媒人!

最近我遇到了一件麻煩事,作為併購重組中間人,上市公司訓斥我,說我沒有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場,促使其利益最大化;同時標的企業覺得上市公司的條件太苛刻,埋怨我沒有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幫他們說話,不地道!結果雙方都把我懟了一頓,我就是那個左右不是人的媒人……

前段時間我與一家上市公司準備籤訂戰略顧問協議,對方要求我在協議中約定,我方必須站在上市公司的立場,促使上市公司利益最大化;同時也有另一家標的公司也提出類似的要求「夏總你好,你是否有對買方最有利的併購方案與條款,發我看看」……

我成的左手持矛右手持盾的「矛盾者」。

我無奈,也無語!在併購重組中,根本就沒有利益最大化的方案!任何一方的利益最大化都是對另一方的傷害。

我重申:在併購重組中,沒有最優,只有共贏。

併購重組在交易方案設計中,我一直堅持一個原則:滿足各方的核心利益的情況下,促成合作,達到共贏

分拆一下上述原則,我有幾個觀點,分享於下:

一、合作是以滿足各方核心利益為前提的

每家企業的核心利益不同,方案設計完全不同。

比如有的上市公司在ST或退市的邊緣,需要業績,則方案側重於改善上市公司的財務狀況;有的上市公司大小非解禁後有退出需求,則方案側重於對賭與業績承諾;有的上市公司側重於產業整合,則方案側重於控制與產業協同……

標的方的核心訴求也各不一樣,有的是想與上市公司一起發展,享受發展中股價增幅收益,當然以股權支付為主;有的則是希望套現,則現金支付為主;也有的希望有上市公司參與進來,以便於其在市場競爭中獲取資質與實力背書等。我們要做的是在方案設計時兼顧各方的核心利益。

滿足核心利益是雙方合作的基礎,沒有核心利益的滿足,就沒有合作。

二、併購重組的資產交割,只是交易的開始,不是結束

很多交易對手都希望在併購交易中,獲取最優的利益,其實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大錯特錯,為什麼呢?因為併購重組不是上街買菜,不是一鍾子買賣,併購重組工商與價款交割完成,僅只是合作的開始,為了順利過渡,一般會要求有三年左右過渡期,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合作基礎,過渡期的合作是不會愉快的,並有可能失控。

曾有一家上市公司收購了一家企業,合作關係沒有處理好,交易對方不配合,一直沒有實現有效控制,交割完成後財務報表都收不上來,每年年報都需求爹爹告奶奶費盡周折,才能勉強完成審計報表……

如果我們記住,併購重組的資產交割,只是交易的開始,不是結束,那有助於我們理解併購重組,沒有最優,只有共贏。

三、在滿足各方核心利益的前提下,我們要考慮的不應該是最優,而應該是共贏

可以說任何單一方最優的方案,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傷害交易對手的利益,動搖合作基礎。我們在併購重組過程中,一直強調在滿足各方核心利益的前提下,促進雙方共贏。

所以,上市公司在要求我站在上市公司立場上去考慮問題提供方案時,我會說只有共贏的方案,共贏是合作的基礎;所以標的企業在要求我們提供最優併購條款的方案時,我也會強調說只有共贏的條款,沒有最優的條款。

當然,在方案設計時,我們一定會考慮並滿足交易雙方的核心利益。

我在與上市公司溝通過程中,反覆與上市公司確認併購重組想解決什麼問題,是產業整合還是市值管理,希望通過整合介入哪些新的行業,覺得什麼樣的交易結構最為喜歡,實際就是在確認上市公司的核心利益問題。

我在與標的公司溝通過程中,也反覆與標的企業的實際控制人進行確認,基於什麼原因考慮出售,在與上市公司合作過程中,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效果,有什麼特殊訴求?為什麼有這種要求等 ,也是在確認標的公司的核心利益。

作為一手託兩家的財務顧問公司,在滿足各方核心利益為前提下,設計的方案不可能是任何一方最優的方案,但肯定是基於雙方長期合作的最優方案,是共贏的方案。

當一方非核心利益要求,影響交易對方核心利益時,我一定會堅持保護對方的核心利益,因為我知道,沒有核心利益的滿足,就沒有合作。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單一方最優,如影響對方核心利益,可能會破壞我們的合作基礎。

當一方非核心利益的要求並不影響另一方核心利益時,我一般會支持,因為共贏是合作各方共同的意願。

滿足核心利潤需求,合作共贏。

四、對賭是披著「保護中小股東利益」外衣,各方「利益最優化」的方案,結果是共輸

併購重組過程中,原本是沒有業績承諾的,後來證監會出於保護小股東利益的良好心願,對權益法估值的,提倡進行業績承諾,上市公司也覺得這樣保險,而標的方出於估值最大化的要求,也樂意承諾,初衷是好的,可結果呢,事與願違。

在很多併購重組中,特別是基於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為目的的併購重組中,上市公司在與標的公司價格出現分歧時,一般會採用簡單粗暴的方式:PE值一定,你想多要估值,那就多承諾利潤呀。上市公司為了達成交易,迅速解決估值分歧,經常會暗示甚至直接鼓勵賣方多承諾利潤,拼命承諾,結果估值虛高,減值損失風險驟增。

對賭,其實質是披著「保護中小股東利益」的外衣,各方「利益最優化」的方案,標的方的利益是估值提高,上市公司的利益是以為有業績承諾就控制了「風險」,最後承諾利潤完成不了,最終深深地傷害了中小股東的利益。

誰惹的禍?當然是過份強調利益最優,過份強調價格,所以,過份強調價格,傷害的是合作的基礎,一定共輸。

價格與估值很重要,但不一定是最重要的,我有一個客戶,公司很小,但技術能力很強,幾十人直接做到軍工武器裝備,但面對幾家上市公司及國有科研院所的競爭,他也很被動,他希望找一家上市公司背書,這樣才可以在後期競爭中有一個更大的舞臺。

過份強調交易價格,傷害的是合作的基礎,一定共輸,對賭是破壞合作的刀槍。

相關焦點

  • 科創板併購重組落地!哪些企業能重組併購後「曲線登場」科創板?
    哪些企業能重組併購後「曲線登場」科創板?】8月23日,上交所發布《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審核規則(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重組審核規則》)的起草工作,並向市場公開徵求意見。科創企業夠不到科創板的門檻?通過重組併購「曲線登場」或許是條新捷徑。(券商中國)   科創板併購重組落地!
  •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paper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   中國企業併購重組一覽表時間 數量(起) 金額(億元)2020 8,869 40,139.732019 11,013 29,948.662018 12,510 34,806.152017 12,138 50,393.632016 5,475 32,967.06
  • 科創板首單併購重組項目過審
    至此,「科創板第一股」華興源創,拿到了科創板的又一個頭名——第一單通過審核的併購重組項目。根據方案,華興源創擬作價10.4億元收購蘇州歐立通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權。同時,華興源創擬通過詢價方式非公開發行股份募集配套資金。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創板進行併購重組,適用於註冊制。
  • 非上市公司重組併購的法律實務
    企業重組是對企業的資金、資產、勞動力、技術、管理等要素進行重新配置,構建新的生產經營模式,使企業在變化中保持競爭優勢的過程。 企業重組貫穿於企業發展的每一個階段。
  • 愛司凱10個「一」字板,併購重組會全面升溫嗎?
    重組股的彈性大這應該不是什麼秘密。這種彈性不限於下半年,目前市場對愛司凱的炒作就是最好的見證。10個「一」字板,股價直接翻番又拐彎,這樣的短線收益,誰看了都會眼紅。當然,如果重組被叫停的話,股價就得坐過山車了,這也是彈性大的一種表現。可以說,彈性大,是併購重組股的一大屬性。
  • 年內市場併購重組風生水起 1919起併購事件民企佔比61.49%
    ,可以期待的是,未來將會看見更多國資『牽手』民企的併購重組案例。」近年來,隨著國企改革以及重組新規等政策紅利的加速釋放,轉型升級之下的併購重組案例正持續湧現,且在資本市場上體現得尤為明顯。《證券日報》記者據數據統計,今年以來截至11月22日,按首次公告日並剔除交易失敗案例後來看,A股市場共發起1919起公司併購事件。從項目進度上看,627起已完成,1292起正在進行中。
  • 北交所馬洪芬:助力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北京產權交易所作為產權交易機構,是什麼契機讓我們推出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服務呢?  近三年,中國A股市場上市公司併購重組規模較大,這裡既有上市公司處置資產、併購資產,也有上市公司控制權交易,這些都屬於一二級聯動操作。在過去幾年中,證券資本市場和產權資本市場沒有實現很好的聯動,產權資本市場的作用在上市公司併購重組中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
  • 普利特併購重組未獲審核通過
    原標題:普利特併購重組未獲審核通過    普利特
  • 涉資1817億元年內665起併購重組計劃 助力上市公司轉型升級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近期併購重組規模快速增長,得益於併購重組等再融資政策持續鬆綁。近一年證監會先後出臺了簡化預案披露要求、「小額快速」審核機制、審核分道制、拓寬募集資金用途、創業板併購重組新規、取消「淨利潤」指標等一系列新舉措。相比較前幾年,併購重組監管政策逐步轉向邊際寬鬆。
  • 3大上市公司併購重組案例解讀
    併購重組是上市公司開展資本化運作與現代化經營的重要方式。企業開展對外併購投資時,往往更關注對投資標的的選擇、投資價格的談判、交易結構的設計等,這些是併購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環節,但有一個環節往往被擬開展併購的公司所忽略,即併購主體的選擇與設計。而實際上,選擇什麼併購主體開展併購對公司的併購規模、併購節奏、併購後的管理、及相配套的資本運作行動均有十分重大的影響。
  • 山東三維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關於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
    證券代碼:002469 證券簡稱:三維工程 公告編號:2020-074山東三維石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併購重組審核
  • 【華洋論稅】併購重組專題—併購法律(下)
    4 《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 (2014年7月7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第52次主席辦公會議審議通過,根據2016年9月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2019年10月18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關於修改〈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的決定
  • 併購重組有新案例 來看專題_ 東方財富網(Eastmoney.com)
    併購重組有新案例 來看專題 熱點小視頻 12-18 11:04
  • UTC與雷神併購重組案已通過美國反託拉斯審查
    據美國MSN網站2020年3月26日報導,美國聯合技術公司(UTC)收購雷神公司(Raytheon)已通過美國司法部反託拉斯審查,據法庭3月26日周四在華盛頓提交的法庭文件顯示,在兩家公司同意出售資產以解決因併購而引起的競爭擔憂之後,美國司法部反託拉斯部門籤字批准了協議。
  • 【重組併購】公司收購的流程、方式及風險分析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在企業之間進行重組與併購已經變得非常普遍,企業併購一方面可以擴大企業運營規模,為企業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很多風險隱患.而在企業併購戰略中,進行資產評估不但有助於併購企業準確掌握被併購企業的運營狀況,財務情況以及管理模式,同時也可以促使被併購企業更加明確企業自身資產所具有的實際價值.在了解資產評估為企業併購所帶來的好處之後
  • 關於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發行...
    證券代碼:600228 證券簡稱:ST昌九 公告編號:2020-106 江西昌九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關於中國證監會併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審核公司重大資產置換、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事項會議安排的公告 2020
  • 川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陳靂:併購重組業務如何切合高質量發展要求
    在2000年以後,或者是2005年以後,股權分置改革,給併購重組業務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土壤。2019年1月份,監管層出了一個關於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在今年3月20日做了修訂。2018年之前,在2015-2018年,資本市場有一個基本的特點,在重組上做了文章,要麼是跨區域的重組,要麼是跨產業的重組。比如說礦產公司去收購一個遊戲公司,業務沒有關聯,股價翻了好幾倍,這種情況不管是短期還是中長期,應該是很難再出現了。
  • 「華洋論稅」併購重組專題—併購戰略(下)
    這個併購項目可能和你的發展戰略是吻合的,但是你並沒有這種優勢去管理好這種項目,這樣的話也可能失敗。再其次,本身企業的管理理念、文化和併購項目是不是能夠融合。「其實併購中的所謂強強聯合,成功的可能性是很低的。必須是一個強勢企業去兼併一個弱勢企業,你把你的理念輸入到下面的企業理念去。如果大家都是半斤八兩,這種合作在中國的企業當中成功率是比較低的。」
  • 年內「重組退」公司達14家 專家建議發展專業併購基金
    年內「重組退」公司達14家 專家建議發展專業併購基金 本報記者 吳曉璐最近一周,退市新規成為資本市場熱詞。作為多元化退出渠道的一種,併購重組退市也是上市公司退市的一個重要渠道。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對於資本市場來說,重組退市有助於進一步暢通上市公司的退市渠道;其次,重組退市也有利於優化資本市場資源配置,助力經濟轉型升級,為構建有效的市場機制起到了有力支撐。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通過併購重組實現退出,也可以為重組上市的公司增加融資規模,提高質量。
  • 「國有企業:併購重組與科技創新專家研討會」在中山大學順利舉辦
    11月14日,「國有企業:併購重組與科技創新專家研討會」在中山大學管理學院善思堂順利舉辦。本次會議由我院和中山大學高級金融研究院共同主辦。李善民副校長致開幕辭,並就國有資本優化配置與併購重組理論研究提出幾點建設性思考,引出本次會議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