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朝皇帝的「跑腿小哥」——恭親王奕訢

2021-02-23 永濤的視界

翻看恭親王奕訢的檔案,從鹹豐元年1851年開始一直到光緒九年1884年,恭親王奕訢26次奉旨或上諭替三朝皇帝去各種壇廟陵寢祭祀祭典儀式上——「恭代行禮」。

鹹豐元年六月二十六日,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太廟恭代行禮。

鹹豐三年正月十七日,孝和睿皇后皇后神牌回京著恭親王奕訢等沿途恭代行禮。

鹹豐三年二月初二日,河工穩固引河順暢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圓明園惠濟祠河神廟恭代拈香叩謝。

鹹豐三年五月初九日,夏至方澤大祀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三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南郊大祀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七年二月十一日,孝靜康慈皇后梓宮奉安大典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七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太廟恭代行禮。

鹹豐八年正月初八日,祈谷壇大祀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八年三月二十六日,常雩大祀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太廟恭代行禮。

鹹豐九年十一月十六日,冬至天壇大祀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十一年十二月初八日,歲暮祫祭著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元年閏八月十四日,恭捧孝靜成皇后神牌升祔祭典著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元年九月二十九日,文宗顯皇帝等神牌升祔祭典著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惠親王綿愉薨逝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六年五月二十五日,社稷壇祈雨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八年五月初九日,社稷壇祈雨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四日,京師雪少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大高殿恭代拈香。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京師雪少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大高殿恭代拈香。

光緒元年十一月十五日,著恭親王奕訢恭請穆宗皇帝神牌並恭代行禮致祭。

光緒元年十一月二十日,京師雪少著派恭親王奕訢至大高殿恭代拈香。

光緒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著仍派恭親王奕訢至大高殿恭代拈香。

光緒二年閏五月初一日,社稷壇祈雨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光緒二年閏五月十五日,社稷壇祈雨著仍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光緒二年閏五月十八日,甘澍滂沱著派恭親王奕訢至社稷壇恭代行禮報謝。

光緒九年十二月十七日,孝貞顯皇后忌辰著恭親王奕訢至陵恭代行禮。

鹹豐三年二月,因河工穩固引河順暢,恭親王被派去圓明園惠濟祠、河神廟恭代拈香叩謝。嘉慶年間為了漕運的通暢,在圓明園的附園綺春園內建造了惠濟祠,供奉天后媽祖,由朝廷主祭,標誌著民間的媽祖信仰正式進入到了清代國家祭祀體系中。

鹹豐三年夏至的方澤大祀、冬至的南郊大祀、鹹豐八年正月十四的祈谷壇大祀、四月初四日的常雩大祀、十二月二十九日的太廟祫祭、鹹豐九年冬至的天壇大祀,鹹豐都沒有去,而是由他的六弟奕訢替代行禮。至於為什麼這麼多國家大祀不能親自主持,鹹豐帝在給內務府的諸多上諭中寫得很明白,「因腿疾致累 恐升降跪拜未能如常 不足以昭誠敬」,所以「著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

鹹豐七年四月二十日,孝靜康慈皇太后梓宮永遠奉安慕東陵,鹹豐帝本應該親自為這位對他有養育之恩的皇太后送行,但他沒有去,而是派孝靜皇太后的親兒子恭親王奕訢在他母親的奉安大典中替皇帝「恭代行禮」。這次鹹豐帝給的緣由不是他的腿疾,而是說北京周邊剛剛發生了蝗災旱災,「至今民困未蘇」,如果皇帝出行沿途要清理道路迎接聖駕,難免又要勞煩民力,他於心實在不忍,顧大家舍小家,於是強忍悲痛不去替老太后送行。而真正的原因,也許就是那段正史中沒有記載的兄弟鬩於牆的故事。而後來的恭親王留守北京應對處理英法各國事宜,則印證了這句話的完整性,「兄弟鬩於牆,外御其侮」。

使用同樣理由的還有光緒皇帝,光緒十年三月初十日是孝貞顯皇后(慈安)三周年忌辰,這次不是蝗災旱災,而是水災,災情極其嚴重,小民極其困苦,為了不讓皇帝出行給小民增加負擔,於是著派恭親王敬謁普祥峪定東陵恭代行禮。這時恭親王五十歲出頭,是其檔案中可以查到的最後一次「恭代行禮」。

鹹豐七年「恭代行禮」的奉安大典上,恭親王的生母使用的是「孝靜康慈皇后」的諡號,沒有像其他故去的皇后那樣,在「皇后」前面加上道光的諡號「成」字。也沒有單獨建皇后陵,沒有皇帝的送行,神牌也沒有升祔太廟。但是在同治元年潤八月十四日的聖旨中,恭親王母親的諡號就抬高變成了「孝靜成皇后」,並恭請其神牌升祔太廟並供奉奉先殿,升祔致祭禮由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這時的恭親王,剛剛幫助兩宮皇太后扳倒顧命八大臣,總覽內政外交大權,一時風光無限。

同治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因為入冬以來京師得雪稀少,農田待澤孔殷,因此派恭親王奕訢去大高殿「恭代拈香」,就是代替皇帝去上香。另派四位王爺分別去地位比大高殿低的時應宮、昭顯廟、宣仁廟、凝和廟拈香。可是拈香後還是沒有下雪,農田待澤甚殷,於是在十二月初六日再次讓恭親王去大高殿「恭代拈香」,另四位王爺去雨雷風雲四廟拈香。

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在第二年,光緒元年入冬以來得雪稀少,著派恭親王奕訢十一月二十二日去大高殿恭代拈香,另派一位郡王、兩位貝勒、一位鎮國公分別去時應宮、昭顯廟、宣仁廟、凝和廟拈香。結果還是不下雪,於是上諭恭親王和另四位於本月三十日再去一遍。後面有沒有下雪就不得而知了,但是通過這條檔案我們知道了瑞雪兆豐年的重要性,冬天不下雪要去求雪。也知道了求雪要去大高殿和雨雷風雲四廟。

同治六年,節侯已過夏至,天時亢旱,農田需要雨水灌溉。皇帝已經四次親去大高殿拈香,並派惇親王奕誴等人分別去三壇虔誠祈雨。然而並沒有用。於是決定五月二十九日特派恭親王奕訢去社稷壇虔誠祈禱,是日皇帝會同時再去大高殿拈香。

同治八年的五月份同樣的事情又發生了一遍,大旱無雨,皇帝數次去大高殿拈香、惇親王去三壇祈禱都無用,於是特派恭親王奕訢去社稷壇恭代行禮虔誠祈禱,是日皇帝再去大高殿拈香。

由以上關於求雪求雨的檔案記錄可知,有關雨啊雪啊這些自然現象的祈禱儀式都可以去紫禁城邊兒上的大高殿,而且求雨要比求雪更隆重一些。

光緒二年潤五月的求雨事件與同治六年和八年的故事開局是一樣的,但卻有了不一樣的結局。

據光緒二年潤五月初一日給內閣的上諭中記載,本年天時亢旱,皇帝雖然屢次去大高殿、時應宮拈香,並派惇親王等人分別去三壇祈禱,但是仍無降雨,於是決定在本月初七日恭祀社稷壇虔申祈禱,派恭親王奕訢恭代行禮。但是,初七日社稷壇祈雨後的降雨效果並不理想,為表虔誠,皇帝決定在本月二十日再進行一次更大規模的祈雨活動,這次皇帝準備去大高殿叩禱、凝和廟拈香,派恭親王奕訢去社稷壇恭代行禮,並派其它王公去天神壇、地祇壇、太歲壇恭祀,去覺生寺、時應宮等處拈香致祭,並於黑龍潭開壇同申祈禱。這道上諭是十五日發出的,結果還沒到恭祀致祭開壇祈禱的二十日,兩天後,就在十七日,甘澍滂沱農田深透,天降大雨,農田得到了深入徹底的灌溉,於是皇帝在第二天十八日馬上又發了一道上諭,要「敬謹報謝用答天庥」,要去向各位天神表達恭敬誠摯的謝意,決定在二十三日皇帝親自去大高殿、凝和廟拈香報謝,恭親王奕訢去社稷壇恭代行禮,其他王爺貝勒公侯分別去天神壇、地祇壇、太歲壇、覺生寺、時應宮、昭顯廟、宣仁廟、關帝廟、城隍廟、清漪園龍神祠、靜明園龍神祠、白龍潭、黑龍潭拈香致祭報謝。

從光緒二年著派恭親王恭代行禮的這幾道祈雨上諭中我們可以看出,大高殿和社稷壇在祈雨儀式中的地位最高,三壇指的是天神壇、地祇壇和太歲壇。紫禁城周邊代表雨雲雷風四神的時應宮、凝和廟、昭顯廟、宣仁廟似乎是大高殿的從屬建築,地位不低,在大高殿拈香的同時,四座神廟或之一二也會被同時致祭。在上述眾多道教性質的祈雨場所中,覺生寺貌似是一座佛寺出身的場所,網上查得,覺生寺雍正時期建造,乾隆時期將這裡闢為京城內一座重要的祈雨場所,一直延續到清末。關帝和城隍是兩位什麼都管的大神。光緒二年,頤和園還未修建,清漪園大部分仍是廢墟,然而南湖島上的龍神祠卻已在正常工作了,可見祭祀活動在國家大事中的重要地位,園子可以荒著,祠廟一定要先修好。一次祈雨儀式的成功,皇帝要感謝那麼多壇廟天神,充分說明了祈雨對於農業大國的重要性。

兄友弟恭,做為鹹豐的弟弟,恭親王要恭敬得替皇兄跑腿辦事。不僅為皇兄,還要為繼任者、再繼任者繼續恭敬得跑下去。

相關焦點

  • 晚清最後一個賢王,讓慈禧愧疚一生,人稱「鬼子六」的恭親王奕訢
    楊角風談《走向共和》第63期:前面提到兩代帝師翁同龢的黯然離場,這背後起到推波助瀾作用的,就是恭親王奕訢。恭親王奕訢,道光帝的第六子,歷經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四個朝代,對大清的延續做出了突出貢獻,為晚清政壇上一顆璀璨的金星。
  • 如果是「鬼子六」恭親王奕訢當皇帝,清朝是否會有復興的機會?
    而相比於鹹豐的昏庸無能,恭親王奕訢卻展現出了不少才能。許多人認為,如果當初繼位的是奕訢而非鹹豐,清王朝還有希望走向復興。事實真的如此嗎?恐怕未必。當然,歷史不能假設,會影響歷史走向的因素太多,就連鹹豐本人也不是沒有機會重整山河。
  • 恭親王奕訢權力多大?兩宮太后是擺設,同治帝害怕,只能喊六叔!
    人物簡介:恭親王奕訢,男,是清朝12家鐵帽子王爺之一。與鹹豐帝同父異母,道光皇帝臨終之前冊封為「恭親王」,第2次鴉片戰爭結束以後,代替朝廷籤訂了不平等的《北京條約》。1861年與兩宮太后聯手發動政變,獲得議政王的頭銜。後因中法戰爭失敗被罷免,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清軍接連失敗,為了平息事態,再度被啟用,1898年去世。
  • 他是恭親王奕訢長子,帶壞同治皇帝,最終結局如何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位,清朝典型的「公子哥」,他的父親很有名,就是恭親王奕訢。奕訢一共有4個兒子,分別為載澄、載瀅、載浚和載潢,其中載澄是他的長子,人稱「澄貝勒」,卻是個不爭氣的長子。載澄可以說是無惡不作,吃喝嫖賭抽大煙樣樣佔齊了,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惡劣事跡。有一次載澄到什剎海遊玩,期間看到一位貌美女子,就動了歪心思。
  • 恭親王奕訢,為何盼望長子早死?荒淫不堪、誘拐姑姑,就是個禍害
    這個文武雙全的皇子,在和鹹豐皇帝的奪嫡之爭中失敗後,雖然經過了鹹豐朝的沉寂,但因為在「辛酉政變」中給予了慈禧太后最有利的支持,而重回政壇巔峰,於同治朝初期總攬清廷內政外交,權勢滔天。根據《愛新覺羅宗譜》的記載,恭親王奕訢共生育四子,三子、四子早夭,次子載瀅在8歲時出繼鍾郡王奕詥為嗣。所以,恭親王奕訢事實上僅有一個兒子,那就是其長子載澄。
  • 恭親王奕訢的跌宕人生
    這一年,道光皇帝恰好50歲,天命之年喜添貴子,自然感到格外興奮。奕訢生時臉方目圓,天庭飽滿,一眼便討得道光皇帝的喜歡,於是賜名為訢,「訢」者「欣」也,表達了道光皇帝的欣喜心情與厚望之念。奕訢以後的表現,更令道光皇帝欣慰與滿意。奕訢「生而穎敏」,記憶力極強,師傅每日講授千餘言,「少讀而成誦」。
  • 白話恭親王奕訢生母孝靜成皇后|杜絕謠言!哀家的皇兒孝順著呢
    上即皇帝位於太和殿。分遣官祗告天地太廟社稷。是日黎明。大駕滷簿全設。百官齊集於朝。上素服詣梓宮前行禮。祗告受命於大行皇帝更禮服。詣弘德殿皇貴太妃前行禮。奕詝對養母的孝順還不止於此。這一故事出自清末文人王闓運所撰的《祺祥故事》,王闓運雖為博學之士,但在鹹豐五年時並未在內廷行走,哪知此事原委,而且《祺祥故事》中對被兩宮太后和恭親王奕訢聯手誅殺的肅順多同情、辯解之語,很難說不是為了抹黑奕訢而編造的看似合情合理的故事。
  • 有鬼子六之稱的恭親王奕訢為晚清都做了些什麼?
    恭親王奕訢不同時期照片 18歲從政晚年眼神絕望 恭親王奕訢年輕時照片,拍攝時間、拍攝者不詳。奕訢(1833年-1898年)是道光帝第六子、鹹豐帝異母弟,清朝鐵帽子王之一。這出身可謂根正苗紅。奕訢是晚清最有權勢、也最有見識的王爺,小編認為沒有之一。
  • 恭親王奕訢精明能幹,是晚清重要人物,兒子卻個個不爭氣
    恭親王奕訢精明能幹,是晚清時期重要人物,清朝的鐵帽子王之一。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的時候,他授命為欽差大臣,負責與英、法、俄談判,籤訂了《北京條約》。鹹豐駕崩後,他又與慈禧太后聯手,發動了辛酉政變,成為議政王。奕訢是鹹豐、同治、光緒三朝名王重臣,他主張保持與歐美大國的和平,主張中國學習外國科技,支持開辦中國近代軍事工業。
  • 鹹豐皇帝的「顧命八大臣」,為何最終鬥不過慈禧太后?
    公元1861年,鹹豐皇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病逝,不久後,滿清統治階層內部發生一次宮廷政變,史稱「辛酉政變」,因新皇帝年號初定為「祺祥」,故又稱為「祺祥政變」。事情的起因得從第二次鴉片戰爭說起,當時英法聯軍進攻天津,直逼北京。鹹豐皇帝以「木蘭秋獮」之名,先是倉皇出逃至圓明園,而後轉到熱河承德避暑山莊。這一歷史事件直接導致了,鹹豐朝兩個政務中心的形成。
  • 和珅的豪宅——恭親王府
    同治朝時(1851年),由於恭親王奕訢協同慈禧發動政變有功,慈禧太后便將此宅贈予他,此宅由此得名恭王府,並沿用至今。恭王府平面圖恭親王奕訢東路的前院正房名為多福軒,後進院落正房名為「樂道堂」,是當年恭親王奕欣的起居處。西路的四合院落較為小巧精緻,主體建築為葆光室和錫晉齋。錫晉齋大廳內有雕飾精美的楠木隔段,是仿紫禁城寧壽宮式樣。府邸最深處橫有一座兩層的後罩樓,東西長達156米,後牆共開88扇窗戶,內有108間房,俗稱「99間半」,取道教「屆滿即盈」之意,據說這是和珅的藏寶樓。
  • 跑男成員體驗UU跑腿,黃明昊被粉絲稱讚最帥跑腿小哥
    6月13日,「賈富貴」黃明昊現身長沙街頭,變身為跑腿小哥的一組照片走紅網絡。黃明昊身著UU跑腿工裝,化身跑腿小哥,騎上電瓶車奔馳在長沙的公路上。照片一出,瞬間引發粉絲舔屏大讚:「這麼帥的跑腿小哥給我來一打!」「弟弟怎麼出來幹跑腿了,心疼弟弟!」
  • 世界「最貴」豪宅之一,曾花108根金條贖回,恭親王府貴在哪裡?
    ▲乾隆皇帝、和珅劇照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26歲的和珅開始擔任戶部右侍郎一職,正式成為朝廷的高級官員。由於乾隆皇帝的異常信任,此時的和珅可謂是朝中第一權臣,許多官員都前來巴結討好他。為彰顯自己的尊貴地位,和珅建造新府邸時從來不惜成本,極具奢靡之風。歷經數年的工期,新府邸整體莊嚴肅穆,明廊通脊,比親王府都更勝一籌,僅次於紫禁城中的皇宮。
  • 繁華褪去,昔日恭親王府家具今何在?
    ,恭王府始建於清乾隆四十一年,由乾隆帝的寵臣和珅修建並居住;嘉慶四年賜住慶王永璘;道光三十年,又賜恭親王奕訢,始稱恭王府。其二·紫檀寶座一件2009年北京中貿聖佳拍賣公司秋季拍賣,有一件來自海外的紫檀寶座(含腳踏)要參與競拍,據拍品委託人介紹,這件紫檀寶座出自前清恭親王府。
  • 道光皇帝去世之前,他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
    道光皇帝駕崩之前,將皇位傳給奕詝,皇六子封為恭親王。在道光年間,道光皇帝臨去世前,一直在為未來家業選擇繼承人而惆悵。道光皇帝的兩個兒子奕詝和奕訢,成為了道光皇帝的主要候選人。原本奕詝並不是道光皇帝所看中的人選,但名師出高徒的奕詝因為背後有為口才了得的老師,祝他成功的登上了皇上的寶座。恭親王有非凡的才幹。一說起奕詝(鹹豐皇帝),我們就不得不提到他的另外一位兄弟恭親王奕訢。
  • 兼職跑腿有風險1:小哥和平臺沒關係,交通意外小哥賠償幾十萬
    不知道是17年平臺還沒有意識到跑腿小哥取送過程中的風險還是怎樣,17年的這起事故,似乎平臺並沒有為跑腿小哥購買保險,至少在審理中沒有任何一方要求保險公司做出賠償。這起事故發生時間相對較較遠,我們再看一個更近的案例,其中有保險公司的賠償責任。原告董某,將被告周某、跑腿平臺、保險公司三方一同起訴至鄭州市金水區人民法院,請求各項費用賠償合計174607.22元。
  • AI還原宋明清三朝皇帝,還找到了最匹配的明星臉
    楊淨 發自 凹非寺量子位 報導 | 公眾號 QbitAI看過了那麼多古裝皇帝扮相,也不知道哪一位更像真實的皇帝。結果現在AI告訴我,陳建斌、陳道明最有帝王之相。誒,這兩位不就是皇帝專業戶麼?最近,微博博主@大谷Spitzer又出新作,用AI還原了宋、明、清三朝皇帝,還從皇帝扮演者當中找到了最匹配的明星臉。
  • 跑腿小哥的一百種人生
    22歲的跑腿小哥孔祥達簡直就像一個裝滿了故事的故事機。這些故事有大有小,小到一個男生讓他去火車站接女朋友,而需要他做的事情只是幫這個女生把行李從火車站提到計程車上。還有的業務內容是,讓把從別處寄過來的快件轉寄到另一個地址。還有一個北京的男生,喜歡一個大學的女生卻不敢表達,每次都讓他送很貴的外賣給女生,卻不留姓名。
  • 女子下單65杯咖啡 騙了跑腿小哥920元後消失了
    作為和外賣小哥同樣性質的跑腿小哥,也會害怕這種情況。最近湖南的一個跑腿小哥就上了一個顧客的當,那天小哥接了一個大單,一名女子要訂65杯咖啡。小哥反覆確認,因為女子的肯定和女子也算是下單的熟客,於是小哥就信心滿滿的一位能掙到大單了。這麼多杯咖啡的製作時間當然是十分的漫長的,男子也一直在給女子發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