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藝術從古至今一直源遠流傳,它一直陪伴在我們的身邊。
每當過節的時候,家家戶戶門前都貼著一對紅彤彤的對聯,喜慶極了。
那你們知道對聯文化在古代的時候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嗎?
我們都知道古人喜歡一些文字類的東西,像是詩詞、詩歌對聯這些東西都是從古代的時候一直流傳到現在。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沒有什麼玩的的東西,就會多找一些文學上的朋友相約到一起,對對聯。
有很多網友可能會覺得對對聯能有什麼意思?
那你真的是小瞧這些文字遊戲了,古人有時看不慣一些人的話就會用對對聯進行批判,如果這個時候,要是沒點文化的話,那你像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一樣,只能憋住了。
而且在古代的時候,也有不少當地富豪會用對對聯的形式給自家的尋女婿,想想那個場面都熱鬧。
今天就給大家講一個關於對聯招親的小故事。
在宋朝的時候,江南地區有一戶大人家中有一小女,眼看就要到出嫁的年齡了,但因為家中只有這麼一個孩子,二老怎麼也不捨得把孩子嫁到遠的地方去,於是二老商量著,能不能招一位上門女婿,對方家裡啥條件都沒事,只要孩子有學識,對女兒好就行。
二老跟女兒商量一番,女兒也同意了這個方法,於是第二天便放出消息,消息一出,就引來了當地很多年輕男子。
二老一看這麼多人來提親,一下子頭大了,這怎麼選擇,這麼多人中挑出一個太難了,正在老爺發愁的時候,少女走了出來,對父親說,咱們用對對聯的形式招親,誰說出來的對聯最讓我滿意,我就同意嫁給他,老爺一聽也是個方法,就讓少女寫一個上聯,讓下人拿出去給那些來招親的人看。
對聯一拿出去,很多人都看懵了,紛紛說難。
上聯是:「日為陽,月為陰日月並明」。
天地分乾坤,萬物分陰陽,日為陽,月為陰,日月並在一起就是個,所以少女的上聯也是頗有些難度的。
底下的一群人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一個,就在這個時候有一位長相俊朗的秀才從門前走過,秀才之前出去遊玩的時候見過這家的少女,看到院子裡這麼熱鬧,便向前問裡面在做什麼,一聽是實在招親,秀才便動了心思,走了進去,看到下人手中拿著招親的對聯,想了一陣拿出自己隨身帶的筆與紙,寫出一句話,對下人說把這個交給你家的小姐。
少女一看,臉上洋溢出了笑容,便對老爺念到:「子為夫,女為婦,子女兼好」。
老爺聽完以後,連忙拍手叫好,老爺讓下人把這位秀才請了進去。
少女一看原來是之前出去遊玩的時候見過的男子,原來兩個人早早對對方已經動了情。
後來二人喜結良緣,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兒子將來娶妻就會成為她人的夫君,女兒出嫁終作婦,一子一女組成好字。
這個書生對的下聯與少女的上聯契合無比,且一子一女,子為夫,女為婦,可成夫婦,最後再一個好字,這個下聯細細品來,可是真的妙啊。
其實像這樣的對聯小故事還有許多許多,看似簡單的幾個字拼湊到一起,但其實每一個字都是經過反覆琢磨才拼成的一句話,對聯中無不涵蓋了現在生活的一些縮影,同時還能窺見到一些做人的智慧和道理,常常讀古人古事,一定能從裡面獲得大量的智慧。
對聯具有詩、詞的某些特點,但比詩、詞更精煉、更工整,也更富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因此,它是中國文學藝術中的一種特有的形式,也是漢族文學藝術中獨有的一大藝術特色。
如果你也想學習老祖宗的對聯文化的話,建議您可以看一下這本《中華對聯精粹》。
這本書注重「實用」和「全面」,凡是會用到對聯的場合,凡是會用對聯的時日,都有涉及。
《中華對聯精粹》是一部中國古代經典的通俗化讀本,精選《論語》、《老子》、《莊子》、《鬼谷子》等十幾部先秦傳統經典進行精粹。
在2005年的時候,對聯文化已經被列入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裡了,以後我們更要多學習一下這類的知識,把老祖宗的文化弘揚光大。
讓你在閱讀的過程中體味到中國文字、獨有的韻律味。
《中華對聯精粹》這本書結合社會現實,加以注釋、譯文和點評,賦予了這些經典以新的時代內涵,為大眾提供陶冶性情、提升道德素養的寶貴精神食糧。
點擊下方連結便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