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流行語背後:文化心態悄然改變

2021-01-14 人民網

原標題:2018流行語背後:文化心態悄然改變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用戶突破8億,網絡空間已成為人們瀏覽信息、表達自我的主要渠道之一。日前,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發布了「2018年度十大網絡用語」,包括:「錦鯉、槓精、skr、佛系、確認過眼神、官宣、C位、土味情話、皮一下、燃燒我的卡路裡。」

  語言是生活的鏡子,隨著現代生活日益豐富多彩,網友的語言智慧不斷顯現,刷新著漢語的表現力,拓展著漢語的可能性,躍入視野的網絡流行語也漸漸成了年度生活熱點、亮點的標識性符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生活的精神面貌和發展變化。

  ★ 流行語從哪裡來

  這些流行語的語言情態和使用場景各不相同,涵蓋了祝福、讚賞、戲謔、反諷等口吻,有些是被社會事件引發,有些是被明星的言行帶紅,有些則是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描述常見的交際行為和心態。

  行動支付改變了大部分人的支付習慣,對日常生活產生極大影響。2018年國慶期間,支付寶還貢獻出一個年度熱詞——錦鯉。當時,支付寶官方微博的轉發抽獎活動將中獎人命名為「中國錦鯉」,與中國傳統文化中「鯉魚跳龍門」的說法產生微妙暗合,隨後「錦鯉」就成了好運的象徵,網友甚至把運氣好的人戲稱為所在行業的「錦鯉」。比如,那位奉獻了「燃燒我的卡路裡」歌詞的新秀藝人楊超越,就享受到了這般「待遇」。這句歌詞來自歌曲《卡路裡》,該歌曲已經成為健身操、廣場舞的經典配樂,透露著健康、樂觀的生活態度。

  文娛行業的風尚依舊能夠在網絡上引發熱議,年度十大網絡流行語中有半數出自於此。「skr」本是嘻哈文化中模仿汽車輪胎摩擦的聲音,因明星在綜藝節目中使用而走紅,後來被用來表示讚賞、認可,有時又因為與「是個」發音相似而被用來作為替代詞,出現「你真skr人才」這樣的趣味表達。「C位」之「C」是英文「central」的縮寫,原指處於影視海報、舞臺中心位置的藝人,後來用來泛指顯著、重要的位置,許多人喜歡用「C位出道」「佔據C位」等說法,表示某人或事物的重要地位。「官宣」本是一對明星在微博上公布婚訊時「官方宣布」一詞的簡化,流行開來後用來泛指正式宣布。「確認過眼神」出自歌曲《醉赤壁》中的一句歌詞「確認過眼神,我遇上對的人」,不少網友反其道而行,衍生出「確認過眼神,是不想理的人」等戲謔的說法。

  「佛系」是2018年網絡流行語中唯一的外來詞,本源自日本某雜誌所描述的喜歡獨處、排斥與異性交往的男子,經過中國網友的本土化轉化,用來指安然自適、隨遇而安,凡事不願計較的人,並衍生出如「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父母」等用法。而「槓精」一詞就沒那麼可愛了,指喜歡抬槓,不問是非、不講道理,純粹為反對而反對的人。「土味情話」原本是指直白的、因缺乏文學修飾而帶著「土味」的愛情告白,在網友的戲仿中,慢慢帶上了幽默意味,倒也頗具表現力。而網友這樣的行為,正可以用另外一個熱詞「皮一下」來形容,即調皮、淘氣,不按常理出牌。

  ★ 陽光心態的輕鬆表達

  語言是心靈的映照和思維方式的投射,網絡流行語也不妨視作大眾文化心態的一種縮影,既折射出人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共同境遇,也蘊含著在當今社會具有高度認同感的情感態度。

  現代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各個年齡段、各個行業的人面對學業、事業、生活壓力,渴望能通過努力奮鬥取得成功、爭取「C位」,獲得別人「skr」的點讚,展現出積極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拼搏進取的激情活力,「燃燒我的卡路裡」正是這種激情活力的青春表達。與此同時,人們也不免期盼小概率的幸運事件降臨在自己身上。小幸運、小驚喜其實就像藝術創作中的靈感一樣,並非從天而降,而是苦苦耕耘後的不期而至,但它的確讓平淡的生活更添一絲滋味,仿佛意外之喜,「錦鯉」的流行正是這種心態的外化,在社交場合表達這種訴求,也可以達到減緩壓力、釋放緊張情緒和自我鼓勵的效果。

  年輕人總是喜歡用新鮮的說法表達自我,種種「皮一下」的表達方式,其實是由來已久的精神和美德在當今社會尤其是年輕一代身上的再一次奮起和出發。同樣的道理,「土味情話」「官宣」等詞彙的流行就不難理解,那說明,人們對美好情感的尊重、渴望與表達既根深蒂固,又新意迭出,跟不上時代,就顯得「老土」。

  顯然,2018年的網絡流行語中,褒義詞佔多數,大多充滿幽默感,彰顯著人們更加積極的心態與更加輕鬆、向上的活力。與2016年的網絡流行語「藍瘦香菇」(即「難受想哭」的諧音)、2017年的網絡流行語「扎心了老鐵」等相比,這種變化就越發明顯。

  ★ 反映了社會文化的包容

  網絡流行語是語言系統對現實社會迅速、直接的反映,是反映社會文化的符號,不僅代表著當下人們的生活狀態與精神面貌,而且一定程度上反映著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

  外來詞「佛系」成為中國網絡流行語,本身就說明中國社會文化的開放與包容。在許多場合,「佛系」一詞取代了此前流行多年的「宅」,描述了面對競爭的坦然、超越於競爭之上的自足、平和心態,這種心態來自內心的安全感、富足感。相比之前流行的「寂寞」「鴨梨」等帶有焦慮情緒的詞語,「佛系」系列詞語的盛行正是物質生活水平提高與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

  社會文明進步同樣體現在「槓精」一詞的流行上。「槓精」是2018年度網絡流行語中為數不多的貶義詞,說明那些不願接受不同意見、看法,在與人交流時激烈表達激動情緒和極端言論的人,在能夠尊重差異、崇尚多元的文化環境中越來越不受歡迎——「確認過眼神」,「槓精」是被嫌棄的人。

  回顧往年的網絡流行語,總是不難找到「然並卵」「狗帶」這類帶有俚俗氣息的詞語,2018年的網絡流行語中已經不見了此類表達。網絡語言環境的自覺淨化十分不易,這種局面的出現毫無疑問令人欣喜。

(責編:韋衍行、湯詩瑤)

相關焦點

  • 1996—2015,網絡流行語背後的文化變遷
    這些豐富多樣的「驚訝流行語」,顯示當前中國社會急劇變化、明顯多元化,不同群體交流碰撞增多,以致於許多個體感到難以置信、難以理解的現象很多,情況較複雜。  2.普遍的焦慮和壓力。在表達心態與情緒的流行語中,有關壓力、傷感、矛盾、窘態等灰色情緒的詞語出現頻率高、流行範圍廣。
  • 十年|從「不差錢」到「太難了」,一直在變化的流行語
    回望2010—2019年,這21世紀的「10年代」,十年間中國社會各個領域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尤其是經濟和科技(比如房價和手機),而在文化領域,我們在悄無聲息中走進了一個另一個「世代」,你的閱讀內容、觀劇方式,甚至你使用的語言。「十年」很短,而我們的文化生活已改變。 「文明互鑑真硬核,融梗檸檬誰覺得。霸凌第一九九六,塊鏈不知太難了。」
  • 2018年網絡流行語:安排、佛系、真香、買了否冷………
    網絡流行語,顧名思義就是在網絡上流行的語言,是網民們約定俗成的表達方式。網絡流行語作為在虛擬社會中廣泛流行並影響到現實生活的語言形式,得以迅速躥紅,其背後流行的原因,無非是語言省力原則,既節約了打字的時間,又很好地表達了想要表達的意思,符合語言省力的原則。
  • 網絡流行語的面具背後
    網絡流行語的面具背後Max作為一個網絡與新媒體專業在讀的00後大三學生,算不上是純正的網絡原住民,但在我成長的過程中這期以我的親身體驗去給大家分析網絡流行語的背後,以及我們作為95後,怎樣在流行語的世界裡不迷失。
  • 「中二」「新番」「祖安」,這些網絡流行語,你懂嗎?
    「中二」「新番」「祖安人」……大批網絡流行語就像過濾器,把一些人擋在了網絡社交之外。為了改變這種現狀,他們四處尋找答案,網絡流行語出現「科普熱」,越來越多專注於網絡流行語收錄與解釋的「科普手冊」得以發展。「雖然某些用語只流行於特定圈子,但隨著網絡社交的廣泛開展,大家還是會受到網絡流行語影響,並嘗試了解這些流行語背後的文化內涵。」網絡流行語詞典APP「小雞詞典」創始人黃宇帆說。
  • 2018中國網際網路哈哈榜之2:十大網絡流行語
    文/劉興亮(微信公眾號:劉興亮時間)幾千年漢字史,百年白話文,網絡流行語二十年,熱點話題潮起潮落,都能誕生數量可觀的段子、表情包,還有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網絡新生活。2016年的時候我們使出了「洪荒之力」,就為了實現一個「小目標」;2017年的時候「貧窮又限制了我的想像」;到了2018年「確認過眼神」又有一大批網絡流行語「C位出道」。
  • 2018 十大網絡流行語,你中招了嗎?
    除了十大流行語,這些年度熱詞你一定也都記得。每名網絡上都會產生不少集結網友腦洞的流行語,這些梗有的搞笑,有的扎心,有的也會引人深思。2018年馬上就要過去了了,究竟是哪些網絡用語引領了今年的流行趨勢,成為了網友們的必備款,咬文嚼字編輯部日前已經公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不過除了上面的十大流行語,以下未上榜的流行語,你也許更熟悉。
  • 內卷、打工人、凡爾賽:網絡流行語還能否勾勒我們的生存?
    中國的流行語歷史反映了怎樣的社會心態變遷?縱觀中外的各類流行語榜單,不難發現和新冠疫情相關的詞彙成為了榜單的絕對主角。正如語言學家索緒爾所言:「一切的語言狀態始終是歷史因素的產物」,一個時代的流行語如同一個膠囊,濃縮著特定時代的文化、心態與集體記憶。在2020這樣一個多事之秋,這些流行語如一個個石碑,為我們記錄下了今年人類經歷的那些刻骨銘心的苦難與感動。
  • 2018網絡流行語大全 2018最新網絡梗集合匯總
    2018年有幸福,有收穫,還有很多很多搞笑的梗啊,2018年的梗你們都知道幾個呢。一起來看看2018網絡流行語大全?2018網絡梗集合?  2018年從年初開始的c位出道,到年末的來了老弟,每一句流行語都帶給我們無限的歡樂,來看看2018網絡流行語大全 ?
  • 2017年十大流行語剛出爐,2018年流行語就被它鎖定
    2001年他因在他主演的系列電影中創造了多個新鮮詞彙及賦予某些詞語以新的含義而獲得了首屆當代漢語貢獻獎(表彰對當代漢語作出傑出貢獻的機構和個人)的肯定,一同獲獎的還有著名朦朧詩人北島及中國著名社會學家李慎之等文化精英。以電影作品獲得學術專業文化貢獻獎項,這份榮耀已超越狹義上的影壇。放眼華語影史僅周星馳一人而已。
  • 2018年爆紅的網絡流行語用英語怎麼說?
    話說,每一年的網絡流行語,都凝聚著全中國人民的「非比尋常」的智慧。而今年,網友的腦洞開得比前幾年還要大,各個都是金句。秉著中國流行文化要和世界接軌的良好(惡搞)心態,英語君特地整理了15個2018上半年火爆網絡流行語的英譯版。1、我勸你善良
  • 20年來的網絡流行語,它們真的破壞了漢語的純潔嗎?我覺得並沒有
    這25年來,網際網路可以說極大地改變了我們每一個中國人的生活。從早期的工具,到今天網絡已經變成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如今90後、00後的年輕人,甚至被人們稱作是「網生代」。在這樣一個網絡時代裡成長起來的年輕人,自然也有了獨屬於自己的網絡文化。這其中層出不窮的網絡流行語,就是這種文化的重要表現了。一、20年來的網絡流行語文化的形成總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和沉澱。
  • 【地評線】紫金e評:流行語,從來不止於流行
    年度流行語藏著本年度的「記憶球」,也藏著社會發展的「晴雨表」、生活變遷的「風向標」。早些年,我們暢聊「新常態」、感嘆「歲月不居,時節如流」,如今我們探索「雙循環」、感悟「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同樣是政經領域主流文化詞彙演變為大眾生活流行語,背後卻是一個國家面臨的「時」與「勢」之變。早些年,掛在嘴邊的「壓力山大」「我太南了」,如今已被「打工人」「尾款人」所取代,成為許多人自我調侃的減壓用語。
  • 《咬文嚼字》公布今年十大流行語 專家稱評選需考慮格調
    原標題:熱鬧背後,流行詞研究不應成空白 ■本報記者 陳熙涵 每年年末,各大機構紛紛評選公布年度流行詞、流行語似已成慣例。對於「吃瓜群眾」,看看哪些詞上榜了,興許只是圖個熱鬧,但對於語言文字領域,這卻是一個難得的研究契機。
  • 人民日報:利用網絡流行語更好凝聚社會共識
    網絡流行語是指在網絡中產生、在網民中流傳、反映網民態度的語言。不少網絡流行語詼諧有趣、簡潔獨特,既反映社情民意,又為語言發展增添了新鮮元素。但也要看到,部分網絡流行語含有消極、非理性因素。這就要求我們辯證認識網絡流行語,重視網絡流行語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努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網絡流行語是最直接最鮮活的語料庫。
  • 2020年十大流行語的背後,是網絡十年的浮躁,還是人性的誤讀?
    每年這些裝備實怪的方言文化在網絡肆無忌憚的流行,我就想不想聽,也不得不接受它們的王八念經。除了逆行者值得致敬,我覺得咱們還是幹點要臉的事情,畢竟2020年大家都過的虛無,加油吧2021。有人給我們總結了今年網絡十大流行語,其實除了逆行者,其他我都毫無存在感。只是年底總要網絡強行植入,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 利用網絡流行語更好凝聚社會共識(新知新覺)
    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需要重視網絡流行語。網絡流行語是指在網絡中產生、在網民中流傳、反映網民態度的語言。不少網絡流行語詼諧有趣、簡潔獨特,既反映社情民意,又為語言發展增添了新鮮元素。但也要看到,部分網絡流行語含有消極、非理性因素。這就要求我們辯證認識網絡流行語,重視網絡流行語在社會生活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努力營造清朗的網絡空間。
  • 2018日本十大流行語 透過熱詞看熱點
    日本「2018新語·流行語大獎」日前公布,十個反映今年社會熱點、廣受關注的流行語、新詞入圍。 今年由於冬奧會、世界盃的舉辦,以及東京奧運會的臨近,人們對體育的關注度較高,十個流行語中四個與體育相關。此外,田中圭主演的熱播劇「大叔的愛」以及「災害級酷暑」等也入選。
  • 「內卷」入選流行語:如何讀懂被捲起的網絡社會心態?
    今天,《咬文嚼字》雜誌公布評選出的2020年十大流行語,「內卷」位列其中。「內卷」本是一個人類學術語,最早是人類學家格爾茨通過對爪哇島的農業經濟的總結提出,用於描述農耕社會農耕經濟越來越精細化,但卻沒有重大突破的現象。這個概念被引申為描述一個社會或組織既無突變式發展,而只是在一個簡單層次上自我重複。
  • 2018日本流行語:大叔的愛、Tik Tok、金足農等入選
    人民網東京11月8日電 日本「2018新語·流行語大獎」7日公布了30個候選詞,其中包括金足農旋風、Tik Tok(抖音國際版)、大叔的愛、Me Too等。年度流行語Top 10將在12月3日公布。 「新語·流行語大獎」始於1984年,每年一次,評選對象為反映當年社會熱點、廣受關注的新詞彙或流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