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形意拳高手們一拳將人打飛丈外的秘密

2020-12-22 歷史長河一葉舟

清末民初,中國武術發展到了巔峰,湧現很多形意拳高手,他們打人時,常常一拳把人打飛丈外。

郭雲深

如郭雲深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孫祿堂、李存義、張佔魁、薛顛、尚雲祥等等,他們打人都是這個特點。他們是如何練出這等威力的功夫的?有何秘密?

李存義

一、練功時間長。過去形意拳高手們常以走鏢、看家護院或者教拳為生,也有不少高手進入軍營,沙場徵戰。時刻面臨生死考驗。所以,他們為了保存自己,就得拼命練功,差不多是職業選手訓練。每天六到八小時訓練,是很正常的事。時間久了,水滴也能穿石,當然能出好功夫了。

二、練功刻苦。他們為了掙取功名,往往練功強度大。有些人身負鐵砂背心練功,有些人一次站樁1至2小時,得忍受極大痛苦。

三、功力深厚。形意拳三體式其實也是易筋經的一種變化姿勢,姿勢科學,長功力快。過去的形意高手們用功很深,所以練出了深厚的內功,發力威猛,所以攻擊力量特別大。

尚雲祥

四、單式動作,反覆操練。形意五行拳一個動作往往要練幾個月,每個動作要重複幾十萬、幾百萬次,練到位了,再練下一個動作。千錘百鍊出真功,打人時形成條件反射。

五、發力姿勢正確,形成整體力。形意拳非常重視三體式樁功,常練三體式,可以得到整體力。打人一瞬間,姿勢成三體式,表面上是拳頭打擊對方,其實是整個人體力量作用於一點,當然威力巨大。

張佔魁

六、發力方向 。打人時向前上方向發力,這樣就容易使對手「拔根」,雙腳離地摔出。

七、發力技巧上,強調 逢人須奪位,他打你時,把你的站位奪取掉了,你當然不能在原地倒下了。

這就是郭雲深、李存義、薛顛、尚雲祥等等形意拳高手們發力威猛,打人丈外的秘密。

郭雲深與同門合影

相關焦點

  • 老輩子人怎麼練出形意拳真功夫的!
    都知道形意有三層功夫,其實五行拳每一個拳法都有三種練法,這三種練法就是三個發勁方法,共有十五練法,這個秘密恐怕現在知道的人不多,因為這是形意的秘密,並不是練明勁練的一定時候就自然會暗勁和化勁了。形意的步伐主要是雞形步,也就是要時刻分虛實,而在技擊中則多用雞形和蛇形步。所以說形意並不是無遮攔的硬打,它的很多理論和太極雷同,但訓練方法比太極更科學,也就是先練剛,再練柔,最後練化。
  • 他是近代形意拳高手,擂臺上智勝西洋拳擊高手
    中國近代,出了一位英雄豪傑,打敗過西洋拳擊高手,贏得了國術大賽冠軍,後來還培養出了一代拳王,這個人就是形意拳高手朱國福。由於朱國福有形意功底,數月後,那位法國拳師就打不過朱國福了。朱國福把拳擊技術與自己的形意拳融合起來,形成自己的特種風格。朱國福成立了一支女子拳擊隊,參加各種表演和女子拳擊比賽。1923年8月,白俄拳擊手裴依·哈伯爾到上海法租界國際競武場舉行拳擊擂臺賽。
  • 山西形意拳之三體勢秘法
    講究以意領氣,以氣導力,意形二表,形意一體。通過對形與意的相互調節,內與外的相互作用來達到體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煉操守、強健體魄的宗旨,不僅有強身健體,修身養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於實戰的技擊效果。形意拳基本屬於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模仿一些動物的捕食及自衛動作而成,即所謂「象形而取意」,如龍、虎、猴、馬、鼉、雞、鷂、燕、蛇、鳥臺、鷹、熊。
  • 84歲仍爆發力驚人,一拳將人擊出丈外
    形意拳(也稱行意拳)作為我國傳統武術中一大聲名顯赫的武術拳種,其歷史可以說是非常之悠久。而且,形意拳一脈發展至今也早已是分出了許多風格迥異的拳種流派。譬如,前幾天小編剛和大家聊過得宋世榮先生,他便是「宋氏形意拳」一門的創始人。
  • 形意拳練習訣竅
    過去形意門裡其實有技擊速成法,就像李仲軒老說的,為了強國強種強軍,老輩人編了很多速成有效的東西,普通人基本上半年下來打一兩個沒問題,一年以後打五六個沒問題。不是說形意一年打死人嗎?就是這麼打的。如今幾乎沒有這麼練的了,主要是沒市場。不過現在看,把這些東西整理一下練練還是有用的。
  • 形意拳實戰
    形意拳技擊的技術問題二:腳下的根形意拳特別講腳下的根,步到人飛,腳下無根哪行?這根怎麼出來的?這當然也是一種格鬥的戰術,但形意拳有一種打法叫「敵進我進」。敵進我進,是對方打來的同時,迎敵而上,看起來象對面衝撞一樣,一擊之下,對手不是被打飛就是被打倒。這種打法很厲害,一接觸間,敗敵於無形。常說的「硬打硬進無遮攔」,通常是指這種打法。
  • 馬保國輸了,形意拳不能打?錯!近代形意拳實戰如何高效速成的?
    同為形意拳,一個能打,一個挨打。看來老馬練錯了。不是形意拳不能打,而是老馬沒練對頭!形意拳練習者現狀俗話說:「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拳一年打死人」。這句話就是說形意拳出功夫快,效率高。現如今,多數人練形意拳按部就班,三體式、五行拳、十二形、八字訣、雜式錘等一步步練,歷時數年,還沒進入實戰訓練階段。學拳練了千招,用時一招也使不出來。還有些拳師教拳,一個劈拳就要教半年,全套學完,少說就是十年,這也許是傳承人訓練方法。
  • 形意拳高手必學,半步崩拳步法路線
    #關於形意拳,都是聽說過的多,見過的少。由於歷史的原因,形意拳在傳承上出現了斷層,現在所謂的形意拳大師沒有一個練到化勁的,一方面是因為武術天賦高的少,另一方面是沒人在願意下苦功練拳,以至於很多人只能算是勉勉強強學到形意拳的招式。形意拳最高境界叫做化勁,要達到化勁當然需要勤學苦練,但是如果練法不正確,只怕是到老也枉然!有些形意拳愛好者認為使勁發力就是明勁,蓄力就是暗勁,不用力就是化勁。
  • 形意拳之精髓
    主要是規範拳架,循規蹈矩,進而練調息運氣(練逆腹式呼吸、小周天、提放術等),摸勁(練內三合,外三合,用身心去領悟勁)。劈拳的動作極其簡單,嚴格地講劈拳就兩個動作,上一步鑽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複雜點說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動作。但我們不能小瞧了這兩個動作,它代表的是兩個勁路(若細論它又內涵著若干種勁道)。實踐證明,初學者對劈拳勁路的認知,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了,搞複雜了一個勁也練不出來。
  • 形意拳比太極拳厲害,門徒沒有太極拳多,不會收徒弟!
    太極拳享譽很高,太極師父們往往背著手教徒弟!太極拳是知名度最高的內家拳,知名度高不一定就厲害,反正現在的太極高手就是不出山,無論對手怎麼在門口叫囂都置之不理,大不了派個散打徒弟出去應付應付。「我是太極大師王佔海的徒弟,我接受你的挑戰!」,說完之後這位年輕人擺出一個漂亮美觀大氣的太極造型。
  • 同樣是內家拳,為何太極比形意受歡迎?
    太極拳享譽很高,太極師父們往往背著手教徒弟!太極拳是知名度最高的內家拳,知名度高不一定就厲害,反正現在的太極高手就是不出山,無論對手怎麼在門口叫囂都置之不理,大不了派個散打徒弟出去應付應付。現在形意拳練習者甚少,完全不及太極拳這麼熱鬧。形意拳沒有太極拳那麼花哨漂亮,不容易招收徒弟。
  • 形意拳的秘訣
    尚氏形意拳---通過力學原理指導實戰技擊,通過人體經絡感知身體勁力的節節貫穿,通過易經之理指導拳術之思想,正所謂: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這樣練,我漸漸地感到身子折起來了,腿上的勁出來然了,然後因為身子下坐,所以胯也往下沉,這樣腰胯上的勁也出來了。漸漸的背後的勁也被拔出來。感到背向後靠的勁出來了,這樣肩松沉開後由於有靠勁,勁被送到手稍上去。這樣我才體會至過去很多老師所講的勁是從尾巴骨發出來的。
  • 風雲生 你是否真的懂形意拳的外三合
    我曾經收購一本書的複印件,叫《形意拳術秘訣》,作者高降衡,據說是郭維漢的弟子!書裡的形意拳體系,核心為丹田六合!而後來的形意拳,核心為三才六合! 一般人,這都能背幾句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但是,合了,有什麼用?一般人實際上並不清楚外三合的作用和意義! 簡單說,外三合做到,你這一拳的勁力,也就足夠將對手打趴,打暈! 說到這裡,一般情況槓精出現,可能會說,上擂臺什麼的!
  • 形意拳大師郭雲深:獄中練成絕世武功,一招打飛5壯漢
    真正的傳武大師,遠遠不是現代那些弄一套理念,練個三五年就號稱「大師」的人能比的。遠的不說,就是清末時期,中國還是存在過一些真正的武術大師的!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郭雲深,就是其中一個典型代表。又在劉曉蘭的推薦下,跟隨近代形意拳祖師李洛能前輩學了12年的形意拳。出師之後,郭雲深也曾效仿那些武林大俠們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快意恩仇。但是江湖險惡、世間不平之事太多,郭雲深因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剷除了一個惡霸,犯下人命官司,被官府緝拿,投入了大牢。
  • 「我能打到你,但你打不到我」,這是形意拳「化勁」?
    有一位形意拳高手,有五十多萬粉絲,很多人向他討教形意拳的練法,他也很樂意授業,拍了很多關於形意拳短視頻。,他說:「形意拳化勁就是我能打到你,但你絕對打不到我」!這位形意拳高手厲害了,你能打到別人,別人打不到你,你以為你是孫悟空嗎?這麼說來練到化勁不只一個打十個,能打十萬天兵天將了!明勁、暗勁、化勁是形意拳三種勁法,而那位高手所說的打著打不著屬於身法。勁法是出拳發力方式,身法是步法靈活躲避敏捷。不管是教人形意拳還是別的拳術,甚至各行各業都應該遵守規則,就是只教自己會的。如果自己都沒琢磨透什麼是化勁,大可不必教徒弟。
  • 形意拳半步崩拳探秘
    談起尚派形意,人們都知道尚雲祥隔輩繼承了郭雲深的衣缽,復以「半步崩拳打遍天下」冠絕當世。       一、五行屬性與歌訣       崩拳,其性屬木,原因有二:一是拳之起落直如貫矢,形態似箭;二是五行內對人之臟腑,外應人之五官,崩拳習練得法可以舒肝、養眼,」肝動急似箭「,肝、眼皆屬木。與此相關聯,拳論還談到,肝主筋梢,爪為肝華,崩拳外應手之食指,足之次趾,兩手反覆抓握可以練筋。
  • 武術形意拳--劈拳勁力練法
    主要是規範拳架,循規蹈矩,進而練調息運氣(練逆腹式呼吸、小周天、提放術等),摸勁(練內三合,外三合,用身心去領悟勁)。劈拳的動作極其簡單,嚴格地講劈拳就兩個動作,上一步鑽一拳,再上一步劈一掌。如果複雜點說再加上回身和起式、收式動作。但我們不能小瞧了這兩個動作,它代表的是兩個勁路(若細論它又內涵著若干種勁道)。實踐證明,初學者對劈拳勁路的認知,越簡單越好,不要太複雜了,搞複雜了一個勁也練不出來。
  • 形意拳與晉商
    形意拳之所以能發展完善,與明、清及民國初年山西晉中祁縣、太谷等縣興盛的商業是分不開的。考究資料表明形意拳與晉商是相扶相襯的關係。1、形意拳的概念形意拳的概念是以"心意誠於中而肢體形於外",或"以形取意,以意取形,形隨意轉,意自形生"。實則為意為本,形為標,以意練形,形意相隨並練的拳種。
  • 形意拳與單操
    很多人以劈拳、虎撲、各種炮拳、套路中的各個單式、抖大杆、拋沙袋、接鐵球等為基本招式和手段,效果確實顯著。說某某前輩一掌將某某擊出丈外,某某前輩一腳踩碎大方磚,某某前輩勢若奔馬、形若旋鷹等等,並非謠傳,確是事實,只是常人少見而已。
  • 宋寶貴:神技雄天下 氣節壯河山——記形意拳大師宋鐵麟先生
    遂疾出左拳向公心口打來,公以右掌向裡沾肘一抖,使其斜飛丈外,倒在牆根。萬勃然大怒,起身以右拳猛朝公右肋打來,公疾向左閃,右手—牽,使之就地猛栽。公本欲攙扶,然萬違起身拼力一掌迎面蓋來,公託肘一彈,將其連人帶桌一齊掀翻,桌上鏡、瓶、茶具等碰碎滿地.當時,公感闖下大禍,頗覺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