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門之變前李世民的權利到底有多大?

2020-12-14 騰訊網

李淵建立唐朝後,封長子李建成為太子留在長安輔助自己處理朝政,封李世民為秦王在外徵戰。李淵當時的願景可能是好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李世民的戰功越來越大,封賞越來越多,以致於成為太子的眼中釘,肉中刺,兄弟兩人的關係越來越劍拔弩張,最終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取皇位成為大唐的第二任CEO。那麼在李世民登基之前,他到底都有哪些官銜和勳位呢?以致於他的勢力一度成為太子最大的威脅。

李世民畫像

在成為皇帝之前,李世民身上的主要官職和勳位有秦王、太尉、司徒、尚書令、中書令、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雍州牧、涼州總管、上柱國、十二衛大將軍、天策上將等。那麼這些官職和勳位的含金量如何呢?

秦王是爵位,李淵建立唐朝後,秦王是所有王爵中最為尊貴的封號,位列諸王之首,地位僅次於皇帝和太子。

唐朝的勳位等級分十二級,上柱國是十二級勳位中最高的等級,等同於正二品的官職,像唐初的大將李績和秦叔寶都曾被李淵封為上柱國。所以在勳位中李世民的等級也是最高的。

唐朝勳爵

唐朝官職中正一品的官職有太師、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和天策上將。但是這些官職一般都是榮譽官銜或追贈的,大多數情況下都處於空缺的狀態。李世民身兼太尉、司徒和天策上將三個職位,太尉是名義上的最高軍事指揮官,相當於三軍總司令也即現在的軍委主席;司徒是全國教育事業的最高負責人,上至官員考核下至基礎教育全都是司徒說了算,相當於現在的教育部部長了;天策上將是獨屬於李世民的官職,為了封賞李世民,李淵專門創造了這麼一個職位,終唐一朝只有李世民一人而已。天策上將名義上位列三師之後,三公之前,天策府是武官之首,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的屬官,所以李世民可以正大光明的組建屬於自己的小朝廷。

李世民劇照

尚書令和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都屬於正二品的官職。尚書令是尚書省的最高長官,是實際的宰相。大行臺」的機構設置與中央的尚書臺(後改為尚書省)幾乎一樣,最高長官為尚書令,下面也設左右僕射、左右丞、六部尚書等官職,統攬民政與軍事,所轄範圍極大,無異於「另立中央」,李世民的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基本上管轄黃河以東地區,甚至可以管轄到江南地區,治所在洛陽,可以說李世民已經擁有了大唐的半壁江山。

李世民劇照

中書令是中書省的長官,正三品官職,是中央最高權力機關,中書令是制度規定的首席宰相。十二衛大將軍也是正三品官職,可以遙領全國府兵。李世民還兼任雍州牧和涼州總管。隋唐時期惟京師或陪都地方最高長官以親王充任者,尚稱為「牧」,其他州牧之名均廢。

李世民劇照

綜上,李世民爵至秦王,為諸王之首;當時三師空缺,三師之後的天策上將便居於首位,而李世民又兼任三公中的太尉和司徒,三公之下尚書省的尚書令也由李世民擔任,後又兼任中書令,成為中書省的最高長官。所以無論是爵位、勳位還是官職,李世民都是最高的。而且李淵還賞賜了李世民三個鑄錢爐,李世民可以隨意鑄錢。李世民的所有的這些權勢足以威脅到太子的地位,而李世民也不甘屈於人之下,最終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登上帝位並開創了貞觀之治。

相關焦點

  • 玄武門之變後,李淵如何保命,李世民如何善後?
    唐朝建立以後也避免不了這個問題,統治階級內部的權力之爭愈演愈烈,尤其是太子李建成與秦王李世民之間,他們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雙方都在做手腳,最後性格果敢的李世民先下了手。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前夜召集手下文官武將密謀政變一事,可惜的是史書並沒有記載密謀的內容,在我看來有兩點必不可少。
  • 揭秘玄武門之變:為什麼李世民會殺害自己的手足?
    為什麼李世民會殺害自己的手足?說到李世民人們都會想到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也是在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個爭奪權位的故事。在中國歷史上,其實李世民是一代明君,並且也開創了貞觀盛世,同時他也造福了很多百姓,並且發展了唐朝的文化與經濟。所以在這種值得稱讚的事件下,也掩蓋了玄武門之戰這件事情。
  • 玄武門之變到底是誰挑起的?李淵為何很快就讓位李世民了呢?
    玄武門之變過程。其實,李建成對於唐王朝功績並不弱於李世民。自李淵617年起事開始,李建成一直在中央政權從事後勤與行政工作。李世民因長於軍事所以出徵在外。事實上,李建成擁有的力量並不遜色於李世民,否則,玄武門之變就不是李世民率先發動伏擊了。
  • 李世民登基後,令人直書「玄武門之變」,話中卻另有玄妙,你細品
    說唐王李世民,言必提及玄武門之變,這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很多人說歷史是勝利者書寫,歷史一直告訴我們,是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一直排擠李世民,李世民及其手下的功臣集團,為求自保,忍無可忍。才在玄武門發動了政變。然而這樣的歷史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真實過程,看這裡
    李淵對李世民說,明天,朕與幾個心腹大臣,把你大哥與四弟一起叫過來,你也來朕辦公室,大家一起來一場綠帽子辯論大會。六月四日,一大早。李世民與十個鐵粉,包括大舅哥長孫無忌,尉遲恭,程咬金等,埋伏在了皇宮北門—玄武門。李世民此前已經買通了玄武門軍事主管常何。
  • 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後,為什麼要霸佔李元吉的妻子?原因很簡單
    可是,據史料記載,這位有為的君主在繼位之初就搶了自己親兄弟的妻子,將其收入後宮,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難道真實的李世民是一個不知廉恥的好色之徒?還是說李世民此舉別有用心?李世民自幼就很上進,有膽識、有謀略,年少時就入軍,跟隨父親為隋朝效力。後來,隋朝被推翻了,李淵在亂世的角逐中勝出,奪得了皇位,建立了榮耀的大唐王朝,而李世民因為有著卓越的軍事才能,在歷次戰爭中表現出色,所以被晉封為秦王。
  • 李世民一箭射不中,李建成逃脫,玄武門之變結果如何?
    也許是過於緊張,李元吉居然沒有射中,李世民則不客氣,直接彎弓射箭,一箭射死了李建成。《舊唐書》對玄武門之變有記載,「建成、元吉行至臨湖殿時,發覺事情有變,立即返回,秦王隨後呼喊,元吉彎弓欲射,接連三次未果。秦王隨即射死建成,元吉中箭逃走,尉遲敬德將他追殺。」可知,李世民是神箭手一枚,一箭就射死了兄長李建成,三國老將黃忠都甘拜下風。
  • 李世民最大的黑點是什麼?不是玄武門之變!其真相到底如何?
    李世民最大的黑點是什麼?不是玄武門之變!其真相到底如何?一直以來,玄武門之變都是李世民一生中抹不去的一個汙點,雖然在當時情況,在你死我活的權力鬥爭中,李世民如果不是殺李建成、李元吉,也會被他們所殺,但是畢竟動手的是李世民,而殺害兄弟、逼迫父親的名聲實在不好聽,即使實在他輝煌無比的文治武功之下,也一樣的引人注目。
  •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將哥弟的兒子全部除掉,為何不殺其女兒?
    玄武門之變,是李世民與李建成命運的分水嶺,經過這一場政變之後,李世民從原本的秦王直接跨越了太子之位,而成為了皇帝,李建成卻從原本的太子,變成了李世民刀下之魂,更加不幸和糟糕的是,就連李元吉也和李建成一起去地下相聚了。
  • 「玄武門之變」完全是李世民的責任嗎?皇帝李淵又有哪些過失呢?
    身為皇子的李世民,通過發動「玄武門」軍事政變,斬殺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命令手下大將尉遲敬德帶領秦王府的人馬,衝進皇宮,解除了皇帝身邊的禁軍,將皇帝李淵劫持,將皇帝李淵趕下皇位,淪為有名無權的「太上皇」。從表面上來看,是李世民不守人臣之道,犯上作亂。
  • 玄武門之變,李元吉三箭沒能射死李世民,被李世民一箭封喉?
    在玄武門的變化中,李元吉看到了李世民。那時候就知道情況並不美妙。馬上對李世民射了三個箭。結果被李世民反擊一箭斃命,每次我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相信大家都會有很多疑問。為什麼李建成想殺李世民,最後卻是李元吉動手呢?為何武功高強的李元吉三箭殺不了李世民,卻被李世民一箭擊敗呢?
  • 玄武門之變的真相竟然是這樣的
    玄武門之變,對於歷史愛好者來說,是一個永遠不會過氣的話題。玄武門外那個腥風血雨的早上,大唐秦王李世民乾淨利落的幹掉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殺出了一條通往帝位的通道,正式開創了屬於他自己的天可汗時代。李世民的文治武功不僅在李淵的諸子之中名列前茅,即便是在我國歷史眾位皇帝中都屬於翹楚之輩,但不得不說在那個玄武門外的早上,他也是賭贏了的賭徒,贏得那樣險。
  • 玄武門之變後,看看「太上皇」李淵的下場,就知道李世民有多狠心
    唐初,最令天下為之震動的莫過於「玄武門之變」了,關於這場著名的事變,史書上大概是這麼寫的:太子李建成是個大草包,能力威望都不如李世民,於是李建成一直對李世民羨慕嫉妒恨
  • 甘肅發現一碑文,揭開玄武門之變的真相,學者:李世民心機太重
    可以說形成了鮮明對比,簡直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並且《新唐書》中也不斷進行引導,讓人們覺得李世民之所以發動玄武門之變,那都是因為李建成和李元吉成天想著害他,李世民沒辦法才反擊。
  • 甘肅出土一碑文,揭開李世民真面目:玄武門之變其實蓄謀已久
    這個事件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玄武門之變」:公元626年,唐高祖李淵的次子秦王李世民為首的功臣集團為尋求自保,在首都長安城玄武門發動政變。李世民在此設下伏兵,殺死了太子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功重創太子黨勢力;李淵改立李世民為太子,兩個月後禪讓皇位。
  • 玄武門之變背後真相,史官不敢如實記載,王國維:李世民差點弒父
    武德九年(626年)六月初四,這天是李世民向皇位發起最後衝鋒的日子,當天他在長安皇宮玄武門誅殺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並逼迫李淵退位,史稱「玄武門之變」。從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殺,再到李淵主動讓位,一切都太順利了。事出反常必有妖,當玄武門發生激戰時,李淵在做啥?《資治通鑑》和《舊唐書》裡的描述都一樣,「泛舟海池」,直到尉遲恭來告訴他玄武門發生了激戰,李淵這才恍然大悟。
  • 深度揭露玄武門之變真相
    那麼,李世民是怎樣奪得太子之位,併名正言順的成為大唐的第二位皇帝的呢?這就要提到一件對初唐政局影響極大的政治事件——玄武門之變。玄武門之變在正史中有明確記載,《舊唐書·太宗本紀》載:「九年,皇太子建成、齊王元吉謀害太宗。六月四日,太宗率長孫無忌、尉遲敬德、房玄齡、杜如晦、宇文士及髙士廉、侯君集、程知節、秦叔寶、叚志玄、屈突通、張士貴等於玄武門誅之。
  • 唐朝名將常何墓碑出土,揭開李世民真實面目,玄武門之變確有隱情
    或許,千古名君李世民並不是如正史的記載中那麼光輝偉岸。而得出這一結論的證據,就來源於一位親身參加過玄武門之變的將領常何的墓志銘。在出土的常何墓志銘中,就有記載"賜金刀子一枚,黃金三十挺",給禁軍的有"仍以數十金刀子委公錫驍勇之夫"。而這些均發生在玄武門事變前不久。禁軍中,每個人都有賞賜。而作為墓主人的常何,是從李密的瓦當軍中,歸屬李建成部的軍中將領。
  • 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
    題/玄武門之變為何李世民勝出?並非偶然,看看雙方的班底就知道了文/土老帽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玄武門之變相關劇照)1、李世民的班底不妨先看一下李世民的班底。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高士廉,武有尉遲恭、程咬金、秦叔寶、段志玄、張亮、侯君集、柴紹、長孫順德、張公瑾。
  • 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掌握了天時地利人和,可成功的為何是李世民
    大家好,我是昊童,一個專注中國古代史的90後小編 經過一千多年的歷史演變,我們大多數人對玄武門之變的印象都是停留在,李世民是正義的,李建成是非正義的,正義打敗非正義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