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真的殺了趙匡胤嗎?揭秘幕後真相

2021-03-05 痕跡追逐

公元976年(宋開寶九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趙匡胤大病,召晉王趙光義議事,左右不得聞。席間有人遙見得燭光下趙光義時而離席,有遜避之狀,又聽見太祖引柱斧戳地,並大聲說:「好為之」(另有記載說「好做,好做」)。然二十日凌晨宋太祖駕崩,晉王趙光義按遺照繼位,史稱宋太宗。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斧光燭影事件,由於宋太祖突然駕崩,死前又只有趙光義在場,斧光燭影事件的種種謎團造成很多人對趙光義的繼承皇位充滿了懷疑,再加上趙光義繼承皇位後的所作所為更加讓人們相信:宋太祖趙匡胤就是被他弟弟趙光義謀害的!理由如下:

一、趙光義繼承皇位後,不按歷代繼承皇位次年改元的慣例,急匆匆的將只剩兩個月的開寶九年改為太平天國元年,所以人們認為正是趙光義心中有鬼,所以迫不及待的把生米煮成熟飯,以便造成自己已經繼承皇位、無法改變的事實。

二、宋太祖的兩個兒子後來都是死於非命。宋太祖趙匡胤的次子武功郡王趙德昭於公元979年被迫自殺,次子德芳又於公元981年無故而死。所以很多人認為這是趙光義為了掩蓋他弒兄奪位的真相,並且斬草除根永絕後患。

三、趙光義曾加封皇嫂宋太祖皇后為「開寶皇后」,但是在宋太祖皇后死後,趙光義並沒有按皇后的禮儀治喪,這引起了後世很多人的非議,認為這是趙光義弒兄奪位的表現之處,他對皇嫂沒有絲毫尊敬之情。

四、趙光義繼承皇位後,一再迫害其弟趙廷美,使其鬱鬱而終,既然趙光義繼承的是其兄趙匡胤的皇位,那麼按照兄終弟及的規矩,趙廷美有權繼承趙光義的皇位。趙光義迫害其弟說明他根本就不認可兄終弟及的繼承法。

五、有種野史說法:在北宋滅亡後,南宋高宗趙構一直沒有子嗣,據說有天晚上趙構做夢回到了斧光燭影事件發生的現場,目睹了當時的真相,醒來後覺得愧對宋太祖,就立了宋太祖的後人,把大宋江山還給了宋太祖的子孫手中。

幾千年來人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著趙光義如何弒兄奪位、心狠手辣等,但是說來說去無非就是以上五點,然而以上五點根本不能證明趙光義殺害了宋太祖趙匡胤,原因如下:

一、趙光義繼承皇位後著急改年號只能說明他對得到皇位的迫切心情,而且如果真的是他弒兄奪位的話他難道不懂得隱藏嗎?還故意引起大家的非議?趙光義不僅不傻,心機還特別重,他提前改年號大家對他的非議他不可能不知道,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做呢?那是因為趙光義權力欲特別強,普天之下他只佩服他兄長一樣,而且他等待皇位等了17年,現在趙匡胤死了,他再也不願意忍受,他要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

二、宋太祖的兒子死於非命是存在爭議,但是宋太祖的兩個兒子死亡時間距離趙光義繼承皇位已經過去幾年時間,趙光義的皇位已經穩定了,如果是因為趙光義為了掩蓋他弒兄奪位的真相,那趙光義應該在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就下手,幹嘛要多等幾年?難道是趙光義心慈手軟?當然不可能!退一萬步說宋太祖的兩個兒子是被趙光義害死的,那趙光義也是為了消除自己兒子登基為帝的隱患,畢竟江山是太祖打下的,太祖的兩個兒子又比自己兒子年長、更加有能力,這讓趙光義怎麼能容忍?

三、至於趙光義並沒有按皇后的禮儀給其嫂嫂治喪這雖然有失國體,但也不能如此上綱上線,因此就判定趙光義弒兄奪位。當年李世民對李淵、唐肅宗對李隆基都是薄藏,難道他們都是弒父嗎?這顯然是無稽之談。真實情況是當初宋後一直勸太祖立兒子為太子,所以趙光義懷恨在心。

四、趙光義繼承皇位後,一再迫害其弟趙廷美,這個和趙光義繼承皇位沒有關係,而是和傳承皇位有關係。到了趙光義當皇帝後,大宋已經基本上統一了中原和南方,局勢穩定文化繁榮,而趙光義的兒子已經培養成才,他擔心其弟趙廷美還惦記著兄終弟及繼承法,所以他就一再迫害其弟趙廷美。

五、這種野史說法更是無稽之談,南宋高宗之所以立太祖子孫後代為皇帝,那是因為太宗的子孫後代在靖康之變中被金人屠殺殆盡,已經沒有可以選擇的對象。宋高宗是不得已而為之。

經過筆者翻閱史書,發現趙光義或許有弒兄奪位的想法,但是他沒有這個氣魄,也沒有這個機會,更沒有這個能力!事實上宋太祖也確實不是趙光義謀殺的。理由如下:

一、宋太祖生活在五代十國那麼動亂時代,特別是中原地區從公元907年到公元960年短短五十三年五個朝代更替、十幾位皇帝走馬燈般登場,造反已經成了家常便飯。宋太祖本人也正是通過發動陳橋兵變,把皇位從後周手裡接過來的。趙光義的那點心思他能看不透?

二、宋太祖是靠軍功起家奪取的天下,他心理非常清楚軍隊對皇帝的影響有多大,儘管趙光義有一部分軍權,但他只統帥四分之一的禁軍,其餘軍隊都在宋太祖親信手中,就是趙光義統帥四分之一的禁軍中的將領也是宋太祖帶出來的,如果趙光義造反他手中的軍隊真的聽他的嗎?

三、咱們回到斧光燭影事發當晚,趙光義隻身一人進宮在宋太祖清醒的情況下能殺得了宋太祖?有人猜測說,趙光義趁太祖生病殺死的,別逗了太祖皇帝可是出了名會武功的,連天龍八部中蕭峰都佩服的;有人說:也可能下毒,別忘了是太祖請趙光義吃飯,難道趙光義趁太祖說話不注意下的?或者趙光義在宮中親信幹的?可是皇帝吃飯可不像咱們啊,是要經過無數人道檢測工序的啊。在太祖皇帝的宮中,趙光義赤手空拳一個人能神不知鬼不覺的殺死宋太祖?他是超人嗎?

四、宋太祖一直大力培養著趙光義,讓趙光義掌握著軍權,並且自建隆二年(961年)起,太祖讓他擔任開封府尹。一當就是十多年,從來沒有換過人。開封府尹是京城的最高行政長官,從五代時期開始,就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凡擔任京城最高行政長官的人,都是未來的太子人選。開寶六年(973年),太祖更是封趙光義為晉王,朝位排在宰相之上,成為國家的第二號人物。相反對於自己的兒子宋太祖連王都沒有封,也從來沒有任何立自己兒子為太子打算的跡象。所以太祖把趙光義作為皇位繼承人也培養是很明顯的。

五、在宋太祖去世的那年夏天,趙匡胤曾在洛陽盤桓了一個月。臨別時,趙匡胤到父親的安陵祭拜並大哭,說了一句「此生不得再朝於此矣!」隨後,他「即更衣,取弧矢,登闕臺,望西北鳴弦發矢,矢委處,謂左右曰:即此乃朕之皇堂(即墓地)也」(《玉壺清話》),這說明趙匡胤對自己身體生病的情況是非常了解的,對自己的死亡即將來臨心中也是有預感的。

斧光燭影事發當晚,筆者推測,最大的可能性應該是宋太祖在臨死前和弟弟交代後事,太祖對於趙光義在背後做的種種小動作看的很清楚,他知道自己這個弟弟人品卑劣,但是自己的兒子又都年輕,全國還沒有統一,大宋王朝還沒有穩固統治,如果讓自己的兒子繼承皇位難保大宋江山被人奪去。

太祖沒有辦法他只能把江山交給了趙光義,儘管他內心一萬個不願意,但是江山社稷為重君為輕!他不得不這樣做!喝完酒後他把趙光義背後為了奪權所作所為都抖落了出來,把趙光義臭罵訓斥了一頓,用引柱斧戳地,大聲說道:「光義你不是費盡心思用盡手段要當皇帝嗎?那朕就把大宋江山交給你了,好為之!」 。當然歷史真相已很難求證,後人只能從史料中進行最合理可能性的推測。

相關焦點

  • 趙光義真的殺了趙匡胤嗎?揭秘幕後真相!
    幾千年來人們繪聲繪色的描繪著趙光義如何弒兄奪位、心狠手辣等,但是說來說去無非就是以上五點,然而以上五點根本不能證明趙光義殺害了宋太祖趙匡胤,原因如下:一、趙光義繼承皇位後著急改年號只能說明他對得到皇位的迫切心情,而且如果真的是他弒兄奪位的話他難道不懂得隱藏嗎?還故意引起大家的非議?
  • 趙光義為什麼會射死花蕊夫人?真的是為了趙匡胤好嗎?
    與此相比,另一個版本的可能性比較大,即被趙光義所殺。北宋時期的一些筆記小說對此有所記載,比如邵博在《聞見後錄》中記載了花蕊夫人被趙光義射死之事,說是有一次圍獵宴會上,趙光義悶悶不樂,也不喝酒,趙匡胤舉起酒杯來勸弟弟喝酒,結果趙光義說:「如果陛下能讓花蕊夫人為臣折枝花來,臣定不醉不歸。」
  • 趙匡胤兒子離奇死亡,遺孀被剝奪皇后待遇,趙光義真是幕後兇手嗎
    太祖趙匡胤駕崩時,宋皇后時年24歲,長子趙德昭25歲,次子趙德芳17歲。蹊蹺的是,太祖過世,即位的居然不是趙德昭,也不是趙德芳,而是弟弟趙光義。在太祖去世的當晚,還留下了「燭影斧聲」的神秘傳言,由此太祖被趙光義謀害一說流傳甚廣。
  • 趙匡胤之死,竟然是因為一個女人?殺兄篡位的趙光義實在無恥至極
    開寶九年冬日,天寒地凍,趙匡胤傳趙光義來到宮中,兄弟二人喝退了一旁的宮女太監,在寢宮中對飲。喝得興起時,時間已來到了深夜。燭光之下,趙匡胤見自己的親弟弟始終畏畏縮縮,不知何故,以為是自己的威嚴震懾了他,洋洋得意。趙匡胤見大殿前的積雪已有幾寸厚,便拿出一柄玉斧走出大門刺雪,還不忘回頭對趙光義說:「這簡直是太容易了。」這天晚上,太祖留晉王夜宿宮中。
  •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為何如此恨他嫂子?與她說的四個字有關
    此外,趙光義對於孝章宋皇后的態度也令人猜疑。此前,趙光義加封孝章宋皇后為「開寶皇后」,但在宋皇后死後,趙光義卻沒有按該有的禮儀為宋皇后治喪。故而這也被認為是趙光義弒兄奪位的重要表現。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接下來就一起來看看個中緣由。
  • 燭影斧聲,趙匡胤究竟是死於趙光義之手?還是得病死的?
    那麼,趙匡胤最後是怎麼死的呢? 歷史上有「燭影斧聲」之說,就是說,趙匡胤是被其弟趙光義殺死的,那麼,果真如此嗎?還是趙匡胤是病死的?
  • 從趙匡胤到趙光義: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自然,趙光義深知這點,所以他將目光對準了此時正在皇位上的哥哥趙匡胤。在開寶九年十月的某夜,趙匡胤突然在寢宮之中暴斃身亡,僅僅才五十歲。而且,他的身體狀況歷來康健,近期也沒有頭疼腦熱過,他的死亡留下了千古之謎。一種流傳最廣的說法,趙光義在當夜奉詔進入哥哥趙匡胤的寢殿,兄弟二人屏退太監和宮女後,開始推杯換盞。
  • 趙光義接替皇位後,是怎樣對待趙匡胤的妻子兒女的呢?
    北宋開國皇帝趙匡胤召他弟弟趙光義進宮與他喝酒。結果到凌晨,趙匡胤突然死了。這一死亡十分離奇。因為趙匡胤常年打仗,行伍出身,身段健康。且時他只有50歲,仍屬於盛年,不會因喝點小酒就死去。因此,歷史上對他的死,大多認為與趙光義脫不開關係。在同期的記載《湘山野錄》中,有「燭影斧聲」的描述,認為趙匡胤實是被趙光義所殺。近代史學家也持有同樣的觀點。 因此,這趙光義是個心狠之人。
  • 堅如磐石的太原城,趙匡胤奈何不得,為何卻倒在趙光義腳下?
    軍中以強者為尊,大家服氣,於是趙匡胤足以壓服全軍。趙光義則不同,他在哥哥的光環下長大,論才能他或許不在趙匡胤之下,但他沒有任何軍功。在做開封府尹之時,趙光義就開始積累自己的政治資本,拉攏眾多朝廷大臣,在權謀方面趙光義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程度,甚至敢和趙匡胤分庭抗禮。
  • 明明有兒子,趙匡胤為何就不立太子?趙匡胤:繼承人只能是趙光義
    大家都知道,趙匡胤死後,弟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是為宋太宗。有人就產生一個疑問,為何趙匡胤不立自己的兒子呢?趙匡胤一共有四個兒子,長子滕王德秀,次子燕王德昭,三子舒王德林,四子秦王德芳。在北宋第二位皇帝登基過程中,「燭影斧聲」已經爭議了千年,說是趙光義殺死了趙匡胤,可歷代史學家始終找不到實據,已然成為了千古之謎。關於趙匡胤之死,《宋史》中描述很簡單,「癸丑夕,帝崩於萬歲殿,年五十。」越是這樣簡單,越是讓後人產生質疑。宋仁宗年間的僧人文瑩和尚最先質疑趙匡胤死因,也由此產生「燭影斧聲」。
  • 後蜀花蕊夫人被趙匡胤收入後宮中,為何最後被趙光義一箭射死?
    花蕊夫人畫像插圖宋太祖趙匡胤宅心仁厚,並沒有殺了孟昶夫婦,可在七天之後孟昶卻突然暴斃。關於後屬末主孟昶的死,正史上並沒有記載,而民間一些野史卻說孟昶是被趙匡胤給毒殺的,以便把貌美的花蕊夫人收入後宮中。花蕊夫人被趙匡胤收入宮中後還被封為貴妃,但後來她卻死於趙光義之手,這又是什麼回事呢?
  • 趙光義繼承哥哥趙匡胤皇位後,是如何對待年僅24歲皇后嫂子的?
    開元元年(公元968年)宋皇后入宮,趙匡胤在公元976年去世,當時宋皇后大致在24歲。趙匡胤死後,趙光義接替皇位,那麼趙光義是如何對待宋皇后的呢?這一切得從趙匡胤去世那天說起,趙匡胤的死是突然發生的,而且是在事業最頂峰之時,所以可以推斷出,跟趙光義有著莫大的干係。
  • 燭影斧聲,趙匡胤真的是被弟弟所殺嗎?太祖一脈並沒有失去皇位
    在開寶九年(976年),僅49歲的趙匡胤,在這一年離世,古代宗法制父死子繼。兄終弟及,弟弟來繼承也不是沒有先例,但有違常理,根據後來趙普和趙光義的官方解釋。合法繼承權是因為「金匱之盟」。
  • 千年之謎:趙匡胤暴死之真相!
    趙匡胤登基之後,開了中華統一大業。在平定江南的吳越、南漢、南唐等之後。然後揮師北上滅北漢。但離奇的是976年10月19日晚,他與弟弟趙光義在宮中飲酒,因為飲酒結束時己近子夜,趙匡胤便留趙光義在宮中住宿。
  • 趙匡胤去世前,為何不讓25歲的兒子繼位,反而傳位給趙光義?
    開寶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趙匡胤召趙光義入宮飲酒,當晚共宿宮中。二十日清晨,趙匡胤忽然駕崩。二十一日,晉王趙光義即位,是為宋太宗。趙光義為了證明自己即位的合理性,提出了世所未見的「金匱之盟」一說,說趙匡胤生前承諾母親杜太后,日後將帝位傳給光義。
  • 燭影斧聲:宋太祖真的死於謀殺?趙光義篡奪皇位?
    趙光義什麼反應呢?「大驚,猶豫不行」,說要和家人商量一下。王繼恩在門外等候許久,不見晉王出來,連忙跑進去催促:再不進宮,皇位歸人家啦!聽罷,趙光義這才前往。 皇后聽說王繼恩回來了,問道:「德芳來了嗎?」王公公回答:「是晉王來了。」皇后見是小叔子,一臉懵逼,知道大勢已去,馬上說:「吾母子之命,皆託於官家」。趙光義安慰道:「共保富貴,勿憂也。」
  • 皇位不正,宋太宗趙光義終其一生,都是在擺脫兄長趙匡胤的影響
    宋太宗趙光義,是大宋國的第二位皇帝,其皇位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父死子承,而是從他的兄長宋太祖趙匡胤那裡得來的,他的皇位得來,歷來也是最具爭議的雖然趙光義即位後,列舉了很多的證據,來表明自己皇位繼承的合理性、正當性。
  • 趙匡胤為何終其一生都不立太子,傳位弟弟是其真實想法嗎?
    趙匡胤為何終其一生都不立太子,傳位弟弟是其真實想法嗎?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他開創的王朝結束了五代十國的亂世,重新統一了全國大部,而未收復的燕雲十六州也成為兩宋永遠的痛。作為一個開國皇帝,趙匡胤並沒有向劉邦那樣排除異己大殺功臣,而是與眾武將演了一出杯酒釋兵權的佳話。其在位十六年,成就頗多,但唯一令人不解的就是他這十六年中都沒有立太子,甚至都沒有封自己的兒子為王,反倒是他的弟弟趙光義平步青雲,被封晉王,加封開封府尹,最終導致趙光義權力滔天,奪取了大宋的政權。趙匡胤是何等精明之人,怎麼會不知道立太子的重要性,可他為何不為呢?
  • 雖然趙光義名聲不好,但是他也是有能力的,讓百姓生活得很富足
    趙匡胤的死存在很多的疑點,而且和趙光義這個人也有所關聯。那個時候就有人猜測,其實是趙光義把他這個哥哥給殺了。還有就是趙匡胤他的兩子和一弟都丟掉了性命,這件事情跟趙光義也有關係,大概就是因為趙光義他想讓自己的皇位更穩固一些,就除掉了自己的兩個侄子和弟弟。
  • 都是太宗,為什麼唐太宗李世民和宋太宗趙光義的口碑天差地別?
    一、李世民玄武門之變板上釘釘,但沒有直接證據證明趙光義殺害了趙匡胤李二玄武門之變事實明確,證據確鑿,不需要有任何疑問,最多就是歷史記載時因為某些大家都明白的原因有所偏頗。但是關於趙二是否真的殺害了趙大這個問題,就值得好好討論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