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魅力縣城,雕藝文化底蘊深厚,素有"中國建築之鄉"、"中國雕藝之鄉"、"世界石雕之都"美譽。而被譽為"中華一絕"的影雕藝術就是深入了解和感悟惠安悠久雕藝文化底蘊的"一張名片"。惠安影雕以其特有的擬真性和細膩性,被譽為"石頭上的攝影""石頭上的刺繡"。改革開放以來,惠安影雕融入閩南傳統文化、現代藝術元素,不斷在創新發展,從惠安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2020年11月12日,"鑿·視界"第三屆全國影雕創作現場技能大賽在世界石雕之都展示中心——惠安雕藝文創園開幕。
參加開幕式嘉賓: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毛增印、泉州市總工會副主席陳坤生、中國《雕塑》雜誌社社長範偉民、中國《雕塑》雜誌社主編朱尚熹、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莊南鵬、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理事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黃寶慶、泉州市工藝美術學會會長邱少煌、中央美院教授秦璞、清華美院教授王小蕙、中國美院公共藝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張海軍、魯迅美院雕塑系副主任李遂、四川美院雕塑系教授婁金、河北美院雕塑系主任張華、西安交大藝術系書記苗祥瑞、東北師大美院雕塑系主任李烜峰、廣西藝術學院造型藝術學院雕塑系主任韋揚鋒、鄭州輕工業學院易斯頓美術學院雕塑系主任楊淑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教授/絲綢之路文化藝術研究院院長孫海垠、西泠印社理事梁章凱、惠安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原副縣長黃松友、泉州市工藝美術協會副會長/秘書長吳漢平、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國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經民、福建省手工藝協會會長蔣惠民,還有縣直各部門、縣雕藝文化產業辦、旅遊產業辦、文旅集團、崇武鎮、山霞鎮領導,各級行業協會會長、秘書長、社會各界代表等。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秘書長毛增印致辭
在傳統工藝與當代觀念相融合的今天,傳承是為了更好的創新,而創新才是工藝美術賴以長遠發展的有效途徑。優秀傳統與當代創新之間的融合,直接關係到我國工藝美術的存亡。在傳承之中繼承古人的審美情趣、文化內涵和歷史韻味,才能更好地為中國傳統工藝美術的傳承與當代工藝美術提升搭建平臺,並發揚光大之。從黑白影雕發展為彩染影雕,它在不斷蛻變,當代雕塑藝術家應將影雕傳統手工藝的繼承、創新、發展與交流融於我們當今倡導的"工匠精神"。
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會長劉國文
影雕藝術源於清代,由被閩南石雕藝匠尊為宗師的惠安石雕大師李周發明的"針黑白"工藝演化而來的,是一種利用黑白成像原理,同時結合繪畫技法創造出的嶄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過現場技能大賽,吸引更多的人來關注影雕技藝,讓影雕技藝文化能夠得到更好發展,對推動工藝美術行業高技能人才隊伍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惠安縣人民政府黨組成員/原副縣長黃松友講話
為深入挖掘影雕藝技術人才,推動"惠安影雕"這項文化遺產在傳承保護中創新發展,2018年至2019年連續舉辦了兩屆的全國影雕現場技能大賽,吸引多個省份影雕選手參與,推出一批藝術工作者積極投身到影雕藝術行業中。同時希望通過賽事活動引導和激勵影雕技術人才不斷提升技能,創新影雕技藝發展;也希望業界的雕藝大師、雕藝人才發揮優勢,主動作為,共同推動"惠安影雕"非遺傳承和雕藝文化產業發展,打造"石.惠安雕"IP。
惠安縣人民政府、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泉州市總工會為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惠安縣玉石雕刻行業協會、惠安縣石雕石材協會授旗。
本屆賽事由惠安縣人民政府、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泉州市總工會聯合主辦,惠安雕刻藝術研究會、惠安縣玉石雕刻行業協會、惠安縣石雕石材協會、惠安雕藝文創園共同承辦。
參賽選手宣誓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毛增印秘書長、泉州市總工會陳坤生副主席、中國《雕塑》雜誌社範偉民社長、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工作委員會莊南鵬專家委員、福建省工藝美術學會黃寶慶理事長、泉州市工藝美術學會邱少煌會長、惠安縣人民政府黃松友副縣長、惠安縣政協陳錦滿副主席、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鄭國明、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經民共同為第三屆全國影雕創作現場技能大賽開賽啟動。
本次大賽將評選出一等獎1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6名,最高獎金1.5萬元,將於11月16日的第六屆中國(惠安)國際雕刻藝術品博覽會閉幕式上舉行頒獎儀式,獲獎選手還將獲得泉州市總工會和惠安縣人社局授予的榮譽表彰。
免責聲明: 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如涉及作品內容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工作人員聯繫(18731251601),我們將第一時間與您協商。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