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為什麼不能向華為「供貨」呢?心裡有苦說不出

2020-12-22 動態勘察者

引言

大家應該已經了解到,在今年5月份,美國又採取了一些更加關鍵性的措施,以此來加大對中國華為的制裁。並且給中國華為留下了僅僅120天的過渡時期,因為依照美國的規定,如果在今年的9月份中旬,如果美國還沒有在第一時間改變當時妄自所下的結論,撤回掉有關對華為的打壓制裁,那麼也就意味著臺積電將會「斷供」華為,這對於目前的華為來說,無疑成為了阻礙發展的一大難題,最壞的結果就是華為將要深陷暫時沒有晶片可用的困境之中!

在這種特殊的時期,很多人只好把目標看向了中芯國際,作為大陸最為優秀的晶片製造商,也表示沒有辦法向華為供貨!而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漸漸地「浮出水面」,問題也隨之而來,為何不能向華為華為「供貨」呢?

中芯國際

大家知道,中芯國際在我國佔著很重要的位置。它是由美籍華人張汝京在2000年創辦,地址在上海!不得不說它為我國的半導體事業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直到後來,在張汝京所帶領的團隊共同努力之下,中芯國際在我國建立了好多個工廠用來生產晶片!一直到2004年,中芯國際成為了全世界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之一,發展速度一度人讓臺積電抓狂!然而今天,當國人不再對臺積電抱有任何希望,而是把把目標放在中芯國際時,它的負責人所作出的回應卻令所有人大失所望,難道華為最後的希望也要隨之破滅了嗎?

最大股東「浮出水面」

在所有人的質疑聲中,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浮出水面。早在2009年,張汝京離職以後,內部出現了控制權之爭,造就了後來的諸多問題,發展一直不是很順暢!如今大唐電信成為了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

為何不能向華為「供貨」呢?

之所以不向華為「供貨」,最重要的原因是中芯國際由於一些國際上的限制,無法購買到光刻機,更加得不到先進的晶片技術,因此並不是中芯國際不供貨,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面對眾人的質疑聲,心裡也是有苦說不出!

小編結語

現在的華為就秉著「要麼先進,要麼滅亡」的思想,在不斷地進行探索,而且也做出了行動,開始儲備大量的人才,勢必要打破晶片領域的壟斷技術,讓我們一起為華為加油吧!

相關焦點

  • 中芯國際的最大股東是誰?為什麼不能向華為「供貨」?
    7月中旬,臺積電在業績發布會上表示,臺積電在5月份以後沒有接受過來自華為的任何訂單,如果9月14日之後美國還未改變對華為的制裁措施,那麼屆時臺積電將正式「斷供」華為。關鍵時刻,國人將目光投向了中芯國際——大陸最先進的晶片製造商。但是很遺憾,根據最新消息來看,中芯國際也無法向華為「供貨」。
  • 為什麼中芯國際也不能向華為供貨了?其背後最大股東是誰?
    對此,就有不少人表示,國內不是還有中芯國際嗎?作為內地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曾是除臺積電以外華為最大的晶片供應商。但是,令人感到遺憾的是,中芯國際也由於美國的禁令,沒有辦法在過渡期之後向華為供貨。在今年8月的中芯國際業績說明會上,中芯國際的現任CEO梁孟松就在公開講話中表示,中芯國際將會遵守國際規章,9月14日之後將不會對華為繼續供貨,但是這樣並不會對該公司產生太大影響,因為還會有其他的客戶來填補華為的位置。這樣的言論也引來了不少的非議,人們紛紛指責中芯國際這樣的行為。
  • 【中芯國際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今日是華為禁令的最後期限...
    2020-09-15 16:58:50來源:FX168 【中芯國際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今日是華為禁令的最後期限。記者向中芯國際求證獲悉:「公司已依照規定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並重申將嚴格遵守相關國家和地區的法律法規。」(新浪財經)  聲明:FX168財經報社僅提供交易相關數據及資訊參考,由此帶來的投資風險由交易者自行承擔。
  • 斷供第一天,中芯國際向美方申請供貨華為;華為包機運回晶片
    「斷供」第一天, 華為員工稱:工作仍正常進行!中芯國際最新發聲:已向美方申請繼續供貨華為9月15日是美國對華為開始實施全面「斷供」的第一天。從今日起,為華為代工麒麟系列高端5G晶片的臺積電,以及三星、SK海力士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
  • 斷了華為,再斷中芯國際,這一系統打擊還未完
    可是就在昨日,國內代工技術最強的中芯國際又陷入了「斷||頭」的處境,短期內不能發展到10nm以下製程水平,這就是中國科技的現實,也是中國工業界的悲哀。斷了華為,是毀了中國的集成電路設計能力華為是世界領先的通訊領域主導者、領導者。
  • 華為迎來希望?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量產7nm晶片不需要EUV光刻機
    不過,與此同時,美國也將目標瞄準了華為海思,它於今年5月份單方面修改了晶片進出口規則,並且在9月15日這一天正式生效,導致幾乎所有的供應商都不能再為華為供貨。要知道,雖然海思能夠設計出頂尖的晶片,但是它不具備量產晶片的能力,華為要想確保有足夠的晶片可用,就必須和供應商合作。
  • 中芯國際被制裁?中國「芯」途為何如此多舛?
    從外媒透露的文件中還存在許多明顯錯誤,所以應該是捏造的在美國商務部的網站中確實有一份關於中芯國際的文件這份文件顯示美國只是對中芯國際展開調查調查結果出來之前任何美企向中芯國際出口產品都需要申請許可證,並不是禁止向中芯國際出口但從這份文件中可以得知,美國對中芯國際還是存在制裁的傾向
  • 華為正式轉入中芯國際計劃擱淺,臺積電喜提華為7億美元訂單
    今早的消息中有提到臺積電獲得的訂單中是和華為5nm新處理器有關,按照發布進度來看,其會在今年9月份亮相,是麒麟990的升級版,有可能冠以麒麟1000的稱號。華為佔比飆升的原因除了自身業務增長帶來的需求擴大,更是因為防範美國制裁的風險,大舉增加晶片庫存,庫存水位提升到100天以上。業界認為,如果華為遭美國進一步制裁,將是臺積電未來業務發展的隱憂。華為應變措施以臺積電和中芯國際為例,華為全部高端晶片幾乎都由臺積電和中芯國際代工生產。
  • 全球晶片 「去美化」 與 「去中化」 碰撞,從中芯國際命運與華為...
    日前,川普在敗選後,仍是對於打擊中國科技企業不鬆手,持續把中芯國際列入美國國防部的管制清單中,目前影響範圍是美國人士將被限制對中芯國際所發行的有價證券及其相關的衍生品進行交易。 在採購設備和原物料方面,延續之前美國商務部的美國出口管制條例,需要以事前申請出口許可證的方式才能向中芯國際繼續供貨。
  • 中芯國際、臺積電、ASML,背後股東都是誰,為什麼都幫不了華為?
    自從今年5月份美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之後,華為的晶片之路就變得動蕩不已了。也是因為華為的關係,臺積電、ASML和中芯國際這幾家和晶片有關的企業頻繁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中。那麼這三家企業,兩家晶片代工廠,一家光刻機生產產商,這三家的背後股東分別是誰,為什麼在這個時候紛紛都無法幫到華為?
  • 全球首款5G量產車落地 中芯國際專注成熟工藝 京東方供貨蘋果
    10nm及以下工藝被限制 分析稱中芯國際或重點發展成熟工藝 上周美國正式將中芯國際列入商務部的實體清單,此舉對中芯國際未來的發展影響很大。 中芯國際官方也發表了公告,宣稱被美國列入「實體清單」後,對於適用於美國《出口管制條例》的產品或技術,供應商必須首先獲得美國商務部的出口許可,才能供應給中芯國際; 對用於10nm及以下技術節點(包括EUV極紫外光刻技術)的產品或技術,美國商務部會採取「推定拒絕」(Presumption of Denial)的政策進行審核;中芯國際為部分特殊客戶提供代工服務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
  • 蹭上「芯」熱點?這家上市公司稱子公司供貨華為海思、中芯國際
    記者 | 陳慧東15月26日下午,蘇試試驗(300416.SZ)在互動平臺表示,華為海思、中芯國際(00981.HK)是子公司上海宜特的客戶。日前,「中芯國際」概念成為晶片界「網紅」,A股搭車者眾。此次在正式公告之前,蘇試試驗率先在互動平臺披露子公司與中芯國際、華為海思等存在業務往來,出於何種目的?業務規模又有多大?
  • 華為的「希望」,中芯國際最大股東是誰?網友:始料未及
    現如今美國全面封鎖華為的晶片發展、合作,但值得慶幸的是,臺積電正在盡全力保證華為的訂單,並且努力爭取保持與華為的合作。但是在臺積電的晶片代工技術中,有著太多的美國技術,因此在120天的緩衝期結束後,臺積電或許將不能夠繼續為華為生產晶片,那麼屆時華為的「希望」便是中芯國際了。
  • 中芯國際3nm晶片取得突破,只差EUV光刻機?
    中芯國際3nm晶片取得突破自從臺積電無法向華為供貨之後,國內大陸的中芯國際就被很多國人視為了華為最大的希望,因為中芯同樣是一家出色的晶片代工廠。雖然就整體實力而言,中芯國際離臺積電還有一定的差距,但難能可貴的是,中芯一直在向前進步。
  • 中芯國際突然宣布!國家發出信號,華為海思晶片能否成功「渡劫」
    中芯國際是目前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量產14nm級晶片。而14nm是目前市面上中端手機晶片普遍使用的製程,也就是說中芯國際已經能夠完成大部分中端晶片的代工了。而這次國家集成電路向中芯國際注資無疑會加速中芯國際的發展,也是國家支持中芯國際的一個信號。
  • 三星、臺積電突然表態,中芯國際正式宣布,華為太難了!
    不過三星早就有了表態,是不會給華為代工晶片,想來也是,三星雖然是屬於韓國的,但是三星的很多股東來自美國,也就是說美國有著實際的控股權,那麼自然而然三星也不可能與華為進行合作。三星跟臺積電兩家晶片代工廠家紛紛拒絕了華為晶片的代加工業務,人們將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中芯國際的身上,雖然在制工工藝上,無法與臺積電媲美,但是這幾年中芯國際的發展也是非常的迅速,在制工工藝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在今年年底有望量產7nm晶片。
  • 為什麼資本不顧美國政府的禁令,始終看好中芯國際,大舉買入
    今年 5 月 15 日美國商務部擴大對華為封鎖後,許多分析師預期,華為供貨商之一的中芯國際 (SMIC) 將會受到影響,因此調降對於中芯的股票評級,但儘管如此,美國知名分析機構高盛卻抱持著樂觀的看法,並認為受惠於中國國內的晶片需求及中芯的籌資能力,該公司的營運及股價仍有成長潛力。
  • 美國禁令生效後,中芯國際能成華為依靠?參考中興事件你就知道了
    中芯國際能否成為華為的依靠?有消息指出,從2019年年底開始,華為就開始有意將晶片代工業務轉向中芯國際,以圖在美國加大限制措施後,有一條後路可走。而現在,美國已經加大了限制措施,那中芯國際能否成為華為的依靠呢?
  • 華為被限制,中芯國際來救場,無奈壓力太大
    禁令頒布後,華為緊急向臺積電下單,來儲備5/7/12nm晶片,然而很快臺積電回應無法為華為生產晶片,同時蘋果和高通紛紛增加對臺積電的訂單,一時間打了華為一個措手不及。如今全球晶片工廠將無一家可以為華為代工,除非華為使用別家現成的晶片。對此,眾多媒體也為華為未來的命運,做出了種種猜測。
  • 中芯國際斷供華為,網友靈魂疑問:不賣你光刻機,你卻還聽它的?
    而中芯國際就是遵循的這個規定,不再為華為代工晶片。 這種頂級的代工企業,根本就不擔心沒有訂單,基本上這種頂級晶片代工企業,產能都是24小時開著跑的,華為訂單丟了立馬就會有新的客戶新的訂單,這些人可是排隊在等臺積電的「翻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