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背古詩61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元】張養浩

2021-03-01 中小學全科王

文 / 小平老師

公號ID:fangxiang-edu

小學生必背 1-75 首古詩(作者 注釋 譯文 賞析)

【中呂】山坡羊·潼關懷古⑴

峰巒如聚⑵,波濤如怒⑶,

山河表裡潼關路⑷。

望西都⑸,意躊躕⑹。

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⑺。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⑻!

⑴中呂:宮調名,元曲常用宮調之一。山坡羊:曲牌名。北曲屬中呂宮,十一句九韻。南曲屬商調,十一句十一韻。潼關:古關口名,在今陝西省渭南市潼關縣,關城建在華山山腰,下臨黃河,扼秦、晉、豫三省要衝,非常險要,為古代入陝門戶,是歷代的軍事重地。

⑵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

⑶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湧澎湃。怒:指波濤洶湧。

⑷山河表裡:即表裡山河,形容潼關一帶地勢險要。具體指潼關外有大河,內踞叢山,形成險峻之勢。表裡,即內外,這裡有相輔相依之意。《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表裡山河,必無害也。」註:「晉國外河而內山。」

⑸西都:指長安(今陝西西安)。這是泛指秦漢以來在長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漢建都長安,東漢建都洛陽,因此稱洛陽為東都,長安為西都。

⑹躊躇:猶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處形容思潮起伏,感慨萬端陷入沉思,表示心裡不平靜。一作「踟躕」。

⑺傷心:令人傷心的事, 形容詞作動詞。秦漢經行處:秦朝都城鹹陽和西漢都城長安都在陝西省境內潼關的西面。經行處,經過的地方,指秦漢故都遺址。宮闕:宮,宮殿;闕,皇宮門前面兩邊的樓觀。

⑻興:指政權的統治穩固。亡:指政權的衰亂滅亡。

元明宗天曆二年(1329),因關中旱災,張養浩被任命為陝西行臺中丞以賑災民。張養浩為官清廉,愛民如子。幾年前他辭官隱居,決意不再涉足仕途,但聽說重召他是為了賑濟陝西饑民,就不顧年事已高,毅然應命。他命駕西秦過程中,親睹人民的深重災難,感慨嘆喟,憤憤不平,遂散盡家財,盡心盡力去救災。《元史·張養浩傳》說:「天曆二年,關中大旱,饑民相食,特拜張養浩為陝西行臺中丞。登車就道,遇飢者則賑之,死者則葬之。」《山坡羊·潼關懷古》當作於此次應召往關中的途中。

山峰從西面聚集到潼關來,黃河的波濤如同發怒一般吼叫著。內接著華山,外連著黃河的,就是這潼關古道。遠望著西邊的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裡那些走過的地方,昔日的千萬間宮闕如今都只剩下一片黃土。國家興起,黎民百姓要受苦受難;國家滅亡,黎民百姓更是受苦受難。

▍免責聲明:來源網絡。僅供學習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除非無法確認,我們都會標明作者及出處,如有侵權煩請告知,我們會立即刪除並表示歉意。謝謝!

商務合作,請聯繫QQ:724352230

編輯丨小平老師

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有

電子版聯繫QQ:724352230

相關焦點

  • 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
    山坡羊·潼關懷古元代  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注 釋1·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2·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
  •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元)
    潼關外有黃河,內有華山,山河雄偉,地勢險要。遙望古都長安,陷於思索之中。從秦漢宮遺址經過,引發無限傷感,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注釋】①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本文選自《全元散曲》(中華書局1986年版。
  • 【賞析】《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課題的《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峰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踟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曆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徵召任陝西行臺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 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山坡羊·潼關懷古[元] 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 元曲(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朗讀+知識點
    課題的《山坡羊》都是標有題目的小令。作者這時正行進在潼關的路上,峰巒、波濤都是親眼見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踟躇)的原因是:災難頻繁,百姓受苦。這首小令是元文宗天曆年間,關中大旱,張養浩被徵召任陝西行臺中丞,在他赴任途中經過潼關時觸發了追念古代情懷而作的,表現了作者對民間疾苦的關心和同情。
  • 07元代歌曲《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
    07元代歌曲《山坡羊 ·潼關懷古》(張養浩)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 一天一首古詩詞: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潼關古道內接華山,外連黃河。遙望古都長安,我徘徊不定,思潮起伏。令人傷心的是秦宮漢闕裡那些走過的地方,萬間宮殿早已化作了塵土。一朝興盛,百姓受苦;一朝滅亡,百姓依舊受苦。山坡羊:曲牌名,是這首散曲的格式;「潼關懷古」是標題。峰巒如聚:形容群峰攢集,層巒疊嶂。聚:聚攏;包圍波濤如怒:形容黃河波濤的洶湧澎湃。怒:指波濤洶湧。
  • 山坡羊·潼關懷古
  • 初中語文古詩詞《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知識點+導學設計
    張養浩途經驪山有所感而創作了《山坡羊驪山懷古》這首小令。作者:張養浩(1269—1329年),漢族,字希孟,號雲莊,山東濟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詩、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稱。代表作有《山坡羊·潼關懷古》等。開頭三句「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
  • 張養浩《山坡羊 潼關懷古》|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 潼關懷古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躊躇。
  • 高考語文早讀19:天淨沙·秋思 山坡羊潼關·懷古 己亥雜詩
    《山坡羊·潼關懷古》(張養浩)①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助記] 前三句寫登臨潼關所見,由遠至近,既是寫景也是抒情。含蓄地表達了心中波瀾起伏的情感。②望西都,意躊躇。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
  • 2015中考語文百科知識之潼關懷古賞析
    張養浩用「山坡羊」的曲調,寫了九支懷古的小令,都是借古人的酒杯,澆自己的塊壘。由於他在宦海的折騰中,「把功名富貴都參破」,這些懷古的曲中,大都流露了「一死生,齊榮辱」的虛無主義思想。如《驪山懷古》的「贏,都做了土;輸,都做了土」,《洛陽懷古》的「功,也不長;名,也不長」,《北部山懷古》的「便是君,也喚不應;便是臣,也喚不應」,就是把勝負之數,功名之分,生死之際,看成無差別的,反正都要同歸於盡。只有這支萬古流傳的《潼關懷古》,以深邃的歷史眼光,揭示出一條顛撲不破的真理:「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王朝如何更迭,在他們爭城奪地的戰爭中蒙受災難的,還是那些無辜的老百姓。
  • 潼關榮膺「陝西省散曲之鄉"稱號賀詩曲欣賞(二)
    【黃鐘·人月圓】老潼關原頭懷古                    黃河滾滾東流去,獨立莽原頭。近山青翠,長廓宛轉,黃葉方稠。數聲犬吠,幾個牛走,耀目紅樓。傷懷希孟,心憂百姓,曲譜千秋。注:希孟,元代散曲大家張養浩字希孟,以《山坡羊-潼關懷古》聞名於世。
  • 初中語文9年級下冊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匯總
    (文天祥《過零丁洋》)39.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40.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41.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42.梅花南北路,風雨溼徵衣。
  • 中考語文,古詩主旨梳理,幫你「一網打盡」
    體悟古詩詞的情感是古詩閱讀考查的一個重要的點,統編版一共有84首古詩詞,要記住每首的主旨,複習量是很大的,如何才能快速地記住呢,這就需要歸納總結。一般而言,依據題材的不同,古詩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十五從軍行》白居易《賣炭翁》六.詠史懷古,借古諷今李商隱《賈生》劉長卿《長沙過賈誼宅》杜牧《赤壁》張養浩
  • 輸贏最後都是土:這首元曲,讀後讓人大徹大悟
    讀讀元代著名散曲家張養浩的這首《山坡羊·驪山懷古》,或許能給你一些思考。山坡羊·驪山懷古張養浩(元)驪山四顧,阿房一炬,當時奢侈今何處?只見草蕭疏,水縈紆。說起張養浩,大家應該並不陌生,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他的另一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在曲中,張養浩喊出了冠絕古今的一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讀後讓人振聾發聵。這首散曲,是張養浩路過驪山時所作。
  • 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元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中考文學常識知識點:元,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56、馬致遠,字千裡,號東籬。元曲"四大家"(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之一。所學課文雜劇《漢宮秋》,散曲《天淨沙·秋思》(被譽為「秋思之祖」)等,著有《東籬樂府》。元散曲作者中成就最高者之一。
  •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
    中考語文:古詩文「理解性」默寫專題,涵蓋初中128篇必背古詩文,初中三年及必備練習之一!眾所周知,古詩文默寫是語文考試中一道必考題,就連中考也不例外。初中要求背誦的古詩文共有128篇,而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題考試範圍也是這128篇古詩文。如果初一、初二的時候背誦默寫不到位的為,初三總複習的時候就會加重記憶量。中考語文古詩文默寫的難度雖不大,但是題型在變化,以前常出現的填空式默寫,如今換成了理解性默寫。雖然會偏向古詩文中的名句進行考察,但是默寫過程錯一個字,也會進行扣分。
  • 潼關獲「中華散曲之鄉」稱號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潼關北臨滔滔黃河,南依魏巍秦嶺,秦晉豫三省交界之處,得益於先天的地理位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同時這裡又是文化交融匯集之地,在漫漫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積澱,千百年來歷朝歷代途經潼關的文人墨客留下詠潼關的詩詞歌賦達300餘首,唐代杜甫的《潼關吏》、元代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等詩篇更是千古傳誦,是這片土地上永恆的文化瑰寶。
  • 初中語文:61篇必背古詩文閱讀練習與答案,有了它高分根本跑不了
    進入初中之後,學習難度會明顯加大,這是所有人的共識。尤其是語文這門學科,不僅是閱讀理解、文言文的難度增加了,就連必背的古詩詞都有了明顯的增加,因此想要在中考語文中取得好的成績是非常不容易的。因此,老師整理了這套:初中61篇必背古詩文閱讀練習與答案。同學們一定要收藏起來,相信只要將這些經典例題掌握吃透,中考這部分題型在怎麼變都不會丟分的。文末有全文電子版列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