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拍方式
大陸式握拍和東方式反拍都是可以選用的單反握拍方式。
大陸式握拍,是在拍面垂直地面的時候,你的拇指和食指形成的「V」字恰好置於拍柄上方(也就是拍柄上第二寬的界面)。在球速較快的場地上,這種握拍可以幫助球員打出多變、犀利的反拍球。
大陸式握拍:虎口對準上平面或靠近左上斜面
東方式反拍,是在拍面垂直地面的時候,食指最下面的關節,恰好置於拍柄的上方(也就是拍柄上第二寬的界面)。這種握法使得拇指和手掌大部處於拍柄的後面,讓手腕處於相當穩固的狀態。
東方式反拍:食指根部按住頂部
下面是單反的操作技巧,供您參考。
準備姿勢
準備姿勢
面對球網,雙腳向前自然分開與肩同寬,雙膝微屈,腰部略向前,用非握拍手輕託拍頸,拍頭與下巴齊平,雙肘彎曲,將球拍舒適伸在前面,身體前傾,重心落在雙腳上。
判斷來球、及時換拍,注意觀察球拍的轉動
當判斷對方來球朝你的反拍方向飛來時,輕握拍頸的左手應該迅速幫助右手握拍變換為反拍握拍法。正拍若使用東方式的正拍握法或西方式握法,在打反手時應變化為相應的反拍握拍法,不然反拍是打不好的。雙手握拍的人,大多也需要變化握法。
後擺引拍
後擺引拍動作回放
向左肩轉髖帶動右手向左後方擺動,左腳向左轉90度與底線平行,同時右腳向左前方上步,左肩對著球網,手腕繃緊、後伸,雙肩夾緊,右手拇指靠近左腿的上部。後擺時肘關節自然彎曲,下垂,重心移向後方的腳上。
小德雙反
反拍的後擺動作應比正拍後擺更早地完成。單手反拍時,左手可輕託拍頸,伴隨著向左轉的協調動作;若是雙手反拍後擺,需要更充分的轉體動作,右肩轉向左側的網柱。
前揮擊球
前揮擊球動作回放
從後擺進入向前揮動時應緊握球拍,手腕固定,右腳與網成45度角,轉動雙肩、軀幹和臀部,揮拍向球,反拍的擊球點應在身體的左側前方,擊球時球拍於右腳應在一條直線上。擊球瞬間,揮拍頭的揮動最快,對準來球把球打出,肘部應伸直,球拍與手齊平,雙眼盯住球。隨著身體重心從後腳移向前腳,拍頭(運動軌跡)自上而上完成擊球。
隨揮動作
隨揮動作
球擊出後,拍面平行於網的時間儘量長些,球拍沿著球飛行的方向前送,球拍隨球向前運動的距離60釐米左右,重心前移,落在右腳(前腳),身體也隨著轉向球網,揮拍在右肩上方結束,拍頭指向上方,完成好隨揮動作有助於控制球的落點和方向。
身體轉向球網、隨揮結束準備復位
隨揮動作要比後擺動作大而充分,從而保證擊球動作的完整和穩定。隨揮跟進動作結束,身體轉向球網,迅速恢復原來的準備姿勢,準備下一次擊球。
最帥單反(隨揮)
隨揮後,迅速離開擊球位置。事實上,揮拍的慣性和力量也會帶動你左腿的轉動,這樣身體的全部力量就最大可能地被運用到這一擊球中了。通過在身體外側擊球,你可以控制擊球中身體的每一點轉動,同時這也帶動了你後腿的自然轉動,使調整身體進行下次擊球變得非常容易---只要你願意,你就可以繼續打出無數個這樣的反拍球。
—— END ——
掃 / 按二維碼關注公眾號網球界
本文為第015期
每期被小編評為最有價值的精選留言者
即可得6條「吸汗帶」作為獎勵
二選一,包郵送到家!
上期圖文
上期獲獎者 @ 口
留言者圖像很搶眼,這是被點37下的原因嗎?
會打網球的人,確實黑到沒人格
老闆說了
每增加一條留言,小編工資漲5毛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