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森福《奈良大佛與重源肖像:日本中古時期佛教藝術的蛻變》出版

2021-03-02 中古史研究資訊

羅森福 John M. Rosenfield 1924-2013

出生美國德州,愛荷華大學碩士,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1959)。任教母校藝術史系(1965~1990)專攻印度佛教藝術,博士論文出版為《貴霜王朝藝術》(The Dynastic Arts of the Kushans, 1967)隨即前往京都學習日本美術,研究範圍涵蓋日本各時期佛教藝術,同時也發表關於德川幕府(江戶)時期建築、雕刻與町人美術研究。1988年榮獲日本政府旭日章賞,2001年山片蟠桃賞Yamagata Banto Prize,2012年美國史密森尼學會弗瑞爾獎章(Charles Lang Freer Medal)以表彰他對日本文化的貢獻。

譯者簡介:


顏娟英

現任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1995.8至今)

美國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

臺灣大學歷史系藝術史組碩士,堪薩斯大學藝術史碩士,哈佛大學藝術史博士。曾任職國立故宮博物院(1975~1977),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1985.1~7),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86迄今),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2001~2003借調)。

研究領域主要分為中國與臺灣。中國美術史研究重點在中古時期的佛教藝術史,出版《鏡花水月》(2016);臺灣美術史出版《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2002),《臺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1998)。

相關焦點

  • 肥田路美《雲翔瑞像:初唐佛教美術研究》(顏娟英等/譯)出版
    譯者簡介 顏娟英  現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曾任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合聘教授,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所長,研究領域為中國中古時期美術考古與臺灣近代美術史。著有《鏡花水月──中國古代美術考古與佛教藝術的探討》(2016),另譯著《風景心境──臺灣近代美術文獻導讀》(2001)等書。張名揚  日本名古屋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研究領域為茶文化史、中日思想文化交流。
  • 敦煌石窟、奈良大佛、京都醍醐寺,值得一讀的「佛教藝術」書籍 | 佳作書單
    今天為大家推薦的佛教藝術相關書籍,包含佛教供養、敦煌石窟、京都醍醐寺、奈良大佛等主題,是任何對佛教藝術感興趣的讀者的重要參考資料。) and Paul Copp出版:Art Media Resources, 2019年在佛教藝術的領域裡,死亡常常被描繪成一個新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 奈良美智全集封面重要代表作 | 白色房間的溫室女孩率先亮相
    奈良美智《溫室女孩(白色房間III)》1995年作壓克力 畫布 119.8 x 109.9公分估價待詢《溫室女孩(白色房間III)》是奈良美智在德國時期所創作的小孩肖像中畫裡的女孩帶有調皮卻悶悶不樂的表情,搭配藝術家慣於描繪的尖銳橢圓大眼,展現邪惡與天真共存。而穿著藍色娃娃連衣裙的女孩肖像在奈良美智90年代的創作中極為罕見。 此畫作於1995年,也是奈良美智創作生涯中極重要的一年,他在這一年發表其第一本繪畫作品集,並首次由Blum & Poe畫廊在美國加州舉行個展,進而攜手合作。
  • 顏娟英、石守謙主編《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簡體版)出版
    作者: 顏娟英 / 石守謙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年:2016-9-30頁數: 432定價: 88.00元裝幀: 精裝ISBN:9787301257982 內容簡介:本論文集為2012年6月25至26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轉折
  • 中古以降的文化與社會:第五屆中國文化研究青年學者論壇
    齊崇硯(東京大學):甲午戰爭時日本政府的國際法認識:以戰爭前後仁川與上海外國人居留地中立之議為例 15:50 – 17:204.中古以降文化符號的意象與內涵主持:黎子鵬教授 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吳燕武(廣西藝術學院):中古時期星宿神像的印度、波斯來源──以「梵天火羅」型為中心周能俊(復旦大學):水仙、良藥與吉兆:中古時期「蜘蛛」的文化意象──從道教仙話《南溟夫人傳》談起範楨(復旦大學):
  • 耿朔《層累的圖像:拼砌磚畫與南朝藝術》出版(附:齊東方/序、作者/引言·後記)
    耿朔《層累的圖像:拼砌磚畫與南朝藝術》出版(附:齊東方/序、作者/後記)太史政 昨天
  • 日本奈良東大寺與寧波工匠的不解之緣
    原來,在中國唐朝武則天當政的時候,當時日本的光明皇后敬仰唐朝的武則天,她知道武則天在洛陽建造大佛銅像,於是效仿武則天,在奈良修建了東大寺,寺內供奉盧舍那大佛。重源來到浙江的明州(今寧波市),住在一座叫做阿育王的寺廟。除了悉心鑽研佛法,他還每天輾轉於明州的各大寺廟,仔細觀察寺廟的建造結構,同時多方打聽優秀的建築工匠。最終他從阿育王寺的主持口中得知明州有一神人,精通木工、冶煉、鑄造等多種技能,或許能助他實現願望,重建東大寺。這個人就是明州最有名的匠師陳和卿。不過奇怪的是,這麼有名的人,重源居然在明州找了好久也沒有找到,最後只能失望地回到日本。
  • 【羅芙奧2020春拍|薈萃:國際當代與現代藝術】卡漫藝術起源在日本
    卡漫藝術起源在日本拍賣地點臺北萬豪酒店3樓博覽廳7月17日 | 尊釀雲集 |7月18日 | 翰墨丹青—中國書畫專場 |7月18日 | 博古怡情—中國古文物專場 |7月19日 | 薈萃:國際現代與當代藝術 |7月19日 | 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7月16
  • 高彥頤 、賴毓芝等《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中國藝術史新視野》出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繪畫史,尤其焦點於十八世紀清宮與歐洲宮廷的視覺文化交流與十九世紀下半上海畫壇與日本的往來。明清時期的性別與物質文化是其研究方向之一。所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女性如何通過不同的物質手段在宗教實踐中實現個人目的,比如觀音信仰與觀音圖像製作者的性別問題,模仿與宗教奉獻,往生淨土與性別化的物質媒介。2020年由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出版第一本專書Becoming Guanyin: Artistic Devotion of Buddhist Women in Late Imperial China。
  • 日本中古史巨擘黑田俊雄
    1994至1995年,日本京都法藏館出版了八卷本的《黑田俊雄著作集》,使我們有機會在黑田俊雄逝去不久即能一窺黑田史學的全貌。     儘管黑田史學在日本學界影響很大,但日本以外的學界也是在他逝世之後才開始慢慢了解他的學術貢獻的。
  • 畢羅《尊右軍以翼聖教》出版
    唐太宗、唐高宗時期的中國已經非常繁榮,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帝國之一,首都長安是充滿著國際氣息的大都市,同時漢人文士也具有開放包容的性格。書法作為漢人文化獨有的藝術,理所當然也會受到當時的文化氛圍的薰染。本書一方面以嚴謹的文獻基礎與合乎邏輯的推理,論述了《集王聖教序》的立碑動因和歷史環境,另一方面對此碑的製作和書法特徵做了逐字的探討。
  • 高明士《中國中古禮律綜論》簡體本出版(附:簡體版序)
    典型的代表時期,即是隋唐。元人柳贇〈唐律疏義序〉說:「非常無古,非變無今。然而必擇乎唐者,以唐之揆道得其中。」其意指出「常」與「變」是古今現象,若非常、非變即無古今;要了解常、變、古、今,唐朝的法度治道最為適合。自史遷提出「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以來,「通古今之變」已懸為史家之職責。其「通」之工夫,在於從「變」中求「常」。而求取常道紀綱,也是法界歷來所追求的目標。
  • 日本古城--奈良
    古奈良的歷史遺蹟:佛教廟宇、神道教神殿以及挖掘出來的帝國宮殿遺蹟,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紀日本首都的生動畫面,深刻揭示了當時的政治和文化動蕩和變遷。【漆息】金繕,珠寶,日本竹工藝,日本茶道具。都城的東西南北,每隔400米都有大路相通,縱橫的大路將城區分成許多方塊,形成整齊的棋盤街。城北正中有平城宮,那是天皇的寢宮,也是議政廳。通向平城宮的朱雀大路將平城京分為左京和右京。朱雀門的平城宮設太極殿、朝堂、朝集殿等,也極似長安。奈良是日本的佛教中心和文化發祥地,至今保存著許多著名的寺廟、神社、佛閣、佛像、雕刻、繪畫,平城京遺址和眾多的皇陵。
  • 【琴心書香】奈良東大寺正倉院一一日本的文物寶庫
    對於正倉院,這個日本的文物寶庫,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螺鈿紫檀五絃琵琶正倉院建於公元八世紀中期奈良時代,位於日本奈良東大寺內大佛殿西北面,是用來保管寺內財寶的倉庫,收藏有生活用品、書卷、文具、樂器、祭祀用品、服飾、傢具、兵器等多類寶物,總數約達9000餘件。
  • 罐 專欄|{Kayo藝事錄}紐約新畫廊總監 Michelle Perlin 談雅詩蘭黛家族與藝術如何激盪出火花
    新畫廊身為博物館大道上最「年輕」的進駐者,事實上是間非營利的私人美術館,彙集了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德奧現代主義藝術盛世的精品傑作。此外,本館藏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私人收藏盔甲,這些古代兵器裝備最早可上溯至中古世紀,以精湛的工藝技法及奢華的裝飾,展示其獨具特色的藝術魅力,更是具有非凡的歷史價值。
  • 高彥頤 (Dorothy Ko)、賴毓芝、阮圓 (Aida Yuen Wong)《看見與觸碰性別:近現代中國藝術史新視野》出版
    全書由一篇導論、及三大單元的九篇文章,觀看當今研究者透過性別意識的角度,重新思索與挖掘近代中國藝術史的種種面向。兼容歷史、文學、藝術、宗教、人類學、博物館學等領域,展現近年來新一代藝術史研究與性別史的多元交織,努力探索性別與視覺、物質文化的關係,從事跨學科研究與對話的結晶。期望由性別意識的角度出發,為藝術愛好者帶來新的觀賞視野。
  • 鎌倉大佛呈宋風 日本國寶禪宗樣
    日本歷史上有過多次從中國大量輸入文化的時期,從唐代建築,到宋代藝術,再到明代之後的工藝技術與生活方式。千百年後,日本給予華夏文明最大的回報是,他們較好地保存、保護、保全了這些文化內容,讓我們有機會回望華夏祖先的創造力與審美觀。——純道題記了解更多有關日本佛教與寺院的內容,請免費訂閱微信公眾號《禪藝會》後輸入「14B」「14C」「14D」「14E」查詢。
  • 犍陀羅藝術: 來自古希臘的美男子
    鍵陀羅與佛教藝術的誕生當任何人第一眼看到一尊來自貴霜帝國時期的鍵陀羅造像時,他將會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古希臘的雕刻藝術:•高度寫實性的風格、•完美的橢圓形臉、•波浪式向後梳理的卷髮、•挺拔健壯的身軀、•典型的希臘式高而直的鼻子活脫脫是一位古希臘的美男子
  • 在花之御寺・奈良「長谷寺」與日本最大的觀音菩薩結緣
    長谷寺位於初瀨山的半山腰,初瀨街道的範圍是從奈良到三重縣伊勢,而在初瀨山的半山腰能夠俯視整個初瀨街道。此處在「隱國之泊瀨」與《萬葉集》都有相關詩句,自古以來就被視為隱藏在深山中的桃花源。之後,奈良時代的神龜4年(727年),道明上人的弟子德道上人因聖武天皇的發願,而在東之岡建造了十一面觀世音菩薩像。德道上人在近畿地區與岐阜縣內各處,拜遍了33個地方的觀音靈場,據說德道上人是巡迴參拜西國三十三所觀音靈場的元祖,而長谷寺就是觀音巡禮信仰的發祥地。
  • 謝偉傑:何謂「中古」?——「中古」一詞及其指涉時段在中國史學中的模塑
    [41]此書不久便被樊炳清翻譯為《東洋史要》(1899),經羅振玉主持的東文學社出版,並成為當時中國歷史教科書的新標準,故時人傅斯年評論當時的中國文史教科書均據其四個歷史時期進行劃分。[42]    稍後,夏曾佑(1865-1924) 為商務印書館編寫《最新中學中國歷史教科書》,於1904年出版第1冊,又於兩年後出版第2、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