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聖地,壁畫博物館,一個神奇的古城美岱召

2021-01-19 叮叮說旅遊

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一個非常不錯的旅遊景點,大家可能都沒有聽說過,但這裡卻有著豐富的佛教文化和美輪美奐的壁畫,那麼接下來就讓小編帶您走進佛教聖地,壁畫博物館,美岱召古城吧,一起來您領略您所不知道的美麗場景。

美岱召是一座形狀不規則的古城,其佔地面積約為3.6萬平方米,他背靠青山,面臨平川沃土,它的牆圍有760米,在城牆的死角各建有角樓。城牆高5米,全部都是由黃土築成。美岱召古城中有著東西兩條可以直達城牆的馬道。

美岱召城門初建於明萬曆三十四年,之前叫做「林覺寺」在清代之後改成了「壽靈寺」。關於美岱召這個名字還是很有來歷的。傳聞是阿拉坦汗孫媳婦五蘭妣吉,在這裡修造邁達裡佛像,因而得名「美岱召」。五蘭妣吉在美岱召的發展歷程有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她丈夫逝世之後,她仍然駐守在美岱召長達數十年,並在這十幾年中不斷發揚佛教事業,並開展各項佛教活動,將美岱召發展成為了一座名副其實的寺廟之城。

自從五蘭妣吉去世之後,美岱召又經過數代王宮的修建和擴建,直到清末中期,除了世襲王公的公爺府和臺吉府之外,其餘的建築基本上都被改建成為了佛教寺廟。美岱召的這些寺廟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色,他們的外形和風格也不一樣,美岱召的廟宇殿堂充分展示了中國人民高超精湛的建造技藝。

其中我們具體來了解一下美岱召的主要建築「大雄殿」。大雄殿是一座漢藏結合的廟宇建築。,其中藏式牆體與漢室殿頂巧妙地融合在了一起,莊嚴肅穆卻不失秀麗典雅。在大殿前還有著兩顆挺拔翠麗的明代古松,其滄桑的姿態,仿佛已經看盡世間的滄桑。在大雄殿中還有著許多精彩紛呈的壁畫,其中還有著很多的佛教人物。

這些人物大多都是明代服飾。這些壁畫的人物千變萬化、栩栩如生,不僅有各種菩薩、羅漢、金剛,還有著許多山川地貌、飛禽走獸等等。壁畫從大殿腰部一直到天花板,場面宏偉壯觀,人物形象生動,構圖豐滿、繪製精巧,因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對藏佛文化、建築、繪畫、服飾等方面也有著一定的文獻價值,這裡就好像是一座大型的壁畫博物館。

太后廟也被稱為「三娘子廟」,在那裡有一座由大理石雕刻而成的三娘子雕像,是為了紀念三娘子堅持民族團結、維護民族利益、顧全大局精神等形象所建造的。高大的雕像在烈日之下,顯得格外柔美剛毅、栩栩如生。如今,美岱召這座古城已經經過了四百多年的歲月,如今他不僅成為一座佛教聖地,也因為此地在革命戰爭時期屢次開展過革命鬥爭,所以也被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如今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這座古城,還在附近建立了一座美岱召博物館,其中的展品就是那些精美的壁畫。

美岱召可能不是很出名,但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旅遊勝地,其中也有著許多非常精美的壁畫,我們可以在這裡欣賞到明清時期的壁畫的魅力,如果您實在不知道旅遊該去哪裡,那麼美岱召絕對是您的最佳選擇。

相關焦點

  • 美岱召:敕勒歌長 歲月從不敗美人
    歷史和歲月,為美岱召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而古老的壁畫,卻清晰地講述著三娘子智勇兼備,才貌超群,維繫了一方40多年安定的宏圖大志,與美岱召一同名留千史。包頭的歷史文化遺蹟中,美岱召是絕對的翹楚之一。走進美岱召,從推開泰和門的一瞬間,470多年的歷史就會撲面而來。
  • 八百裡黃河行 | 美岱召:一位蒙古族女子的傳奇
    步入美岱召大雄寶殿,一幅大型壁畫格外引人注目,須彌座將其分為南北兩部分,以綠色打底,人物間繪以花草。美岱召坐落於美麗富饒的土默川平原上,北依陰山,南臨黃河,現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美岱召史話
    萬曆三十二年(1604年),西藏活佛麥達裡到靈覺寺傳教後,時人俗稱靈覺寺為美岱召,「美岱」諧音「麥達裡」。下圖為美岱召「板升」是土默川草原最早出現的城堡,以後發展成為「城堡宮室」,「大板升」就是大城堡宮室,如美岱召。有專家提出,最早的呼和浩特城(庫庫和屯)是美岱召,後來移到歸化城(呼市舊城)。美岱召開啟了內蒙古城鎮化歷史。    隆慶四年(1570年),明朝妥善處理了把漢那吉(阿勒坦汗嫡孫)降明事件,增加了明、蒙之間的信任,阿勒坦汗再次向明朝提出封貢互市請求。
  • 美岱召寺廟的大雄寶殿內,驚現絕美壁畫!穩坐畫面核心的老婦人究竟是誰?
    今天的故事從一座叫美岱召的寺廟說起。美岱召寺,位於內蒙古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的美岱召村,它是內蒙古地區第一所藏傳佛教寺廟,也是塞北草原上堪稱一絕的,既有城也有寺的「城寺」建築。2003年,美岱召文物管理所,來了一位新上任的所長,誰呢?就是這位,他叫苗潤華。既然是新上任的所長,苗潤華要做的第一件事,當然是要了解美岱召寺廟,比如看看寺廟的建築格局,查查裡面的文物。
  • 【教育整頓進行時】 困擾老郭29年的戶口問題,美岱召派出所給辦了!
    【教育整頓進行時】 困擾老郭29年的戶口問題,美岱召派出所給辦了!·澎湃號·政務 8月21日下午15時許,美岱召鎮葛家營村村民郭利平
  • 佛教壁畫大師王徵作品登陸798藝術節
    進行絲綢之路中的古代樂舞圖像研究及壁畫的臨摹與創作。
  • 印度佛教聖地全攻略
    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佛陀伽耶是佛教的聖地,因相傳這裡是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地,故這座小城遂成了佛教信徒心目中的聖地。修行的信眾都懷著一顆虔誠的心,希望在佛祖傳道的聖地能得到開悟。,各種石像雕刻等等,是一個值得慢慢欣賞的地方。
  • 呼和浩特大召寺 —— 藏傳佛教之經典
    呼和浩特的召廟數不勝數。其中著名的有大召、小召、席力圖召、五塔寺召、烏素圖召、巧爾其召等。大召寺是中國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南部的一座大藏傳佛教寺院,屬於格魯派(黃教)。蒙語俗稱「伊克召」意為「大寺廟」」,其中「召」為藏語寺廟之意。漢名原為「弘慈寺」,後改為「無量寺」。因為寺內供奉一座銀佛,又稱「銀佛寺」。
  • 山西太原、佛教聖地五臺山、大同雲岡石窟、平遙古城、常家莊園五日遊
    山西太原、佛教聖地五臺山一次玩轉山西三大世界文化遺產,佛教聖地五臺山祈福,漫遊北方「陽朔」平遙古城,晉商大院常家莊園,北魏古都大同雲岡石窟,讓您不虛此行.五臺山位列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走進古老而神秘的佛教聖境,傾聽佛樂聲。下午參觀清帝之行宮【菩薩頂】(相當於西藏布達拉宮);參觀中國最早最大最老的寺廟【顯通寺】,敲五臺山重達萬斤的銅鐘,貼紙條。晚餐後入住酒店。
  • 聖地古建,信仰與美的結合
    攝影:陳新宇  《華夏地理》攜手2015「雪花純生匠心營造——中國古建築攝影大賽」,探訪中國古建築「聖地鬥拱攝影之路」繼續前行。在日喀則這片連空氣都瀰漫著宗教氣息的聖土之地,一座座氣度恢弘、設計精巧的古剎名寺使我們充分領略了中國古建築的非凡美學,每一處蘊含於建築之中的細節之美,都令隊員們流連忘返。
  • 東京國立博物館將重開,法隆寺壁畫與百濟觀音最終無緣展出
    展覽展出法隆寺金堂四壁7世紀壁畫在明治以來的摹本,以及日本國寶「百濟觀音」(7世紀)等與金堂有關的諸佛。而目前,只能通過文圖了解法隆寺的歷史,感受佛教藝術之美。東京國立博物館「法隆寺金堂壁畫和百濟觀音」展覽海報1400年前,日本開始將佛教納入自己的文化之中,其中位於奈良的法隆寺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的創建者是日本皇族中最早皈依佛教的聖德太子(574—622)。法隆寺還是現存最早的木結構建築,1993年成為日本第一處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寺廟。
  • 山西「一蹶不振」的三座城市,一個曾是冶煉之都,一個有佛教聖地
    山西「一蹶不振」的三座城市,一個曾是冶煉之都,一個有佛教聖地,山西是中華民族發源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長達三千年,被稱為「華夏文明搖籃」,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 國內礦產資源豐富,是我國著名的煤炭大省。
  • 內蒙古地區藏傳佛教建築特徵簡析——韓秀華
    1、外部空間1.1、選址內蒙古西部地區的藏傳佛教建築召廟的選址多選擇山林水草豐美之地,靠山臨河, "風水"極佳。有的依山而建,有的位於大山深處,有的位於平川之上;每一個召廟的選址都有著神奇的故事和傳說,使得這些召廟更具有神秘的色彩。從適應地理及氣候條件來看,這些寺廟的選址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 【佛教聖地】帕烏佛教石窟:寮國千佛洞
    >
  • 【莫高寶藏】每一個洞窟都是一個博物館
    敦煌石窟藝術向人們展示了中國佛教美術史的發展歷程,也展現了中國與世界藝術交流的歷史,對研究中國美術史和世界美術史都有重要的意義。莫高窟屬於綜合藝術,由建築、彩塑和壁畫組成。洞窟建築因功能不同而形制多樣;彩塑是莫高窟藝術的主體,位於窟內顯著的位置;壁畫則分布於佛龕、四壁和洞窟頂部等處。一是禪窟,正壁開龕塑像,左右兩側壁各開兩個或四個僅能容身的小鬥室,供佛教徒坐禪修行。
  • 【佛教聖地】由中國居士發起修建:怡保霹靂洞
  • 「建築界」看看《信條》裡面的神奇建築——龐貝古城
    我們就給大家看看《信條》裡標誌性的建築,龐貝古城。  龐貝古城《信條》的名字來自於一塊出土自龐貝古城的塞託方陣(The Sator Square),時間大約定位在公元一世紀。片中也致敬了出土地龐貝古城,女主一直想陪兒子去玩的地方就是龐貝古城。龐貝古城略呈長方形,有城牆環繞,四面設置城門,城內大街縱橫交錯,街坊布局有如棋盤。重要建築圍繞市政廣場,有朱庇特神廟、阿波羅神廟、大會堂、浴場、商場等,還有劇場、體育館、鬥獸場、引水道等羅馬市政建築必備設施。
  • 佛教聖地 禪宗祖庭
    (二祖洞·二祖禪剎·雲中石屋)紹雲老和尚行持精嚴,德高望重,行渡法師慈悲圓融,文武雙全;二祖寺道風純正,正信正行,如法如律,道場清淨莊嚴,是當今佛教的一泓清泉,成為安徽佛教、乃至中國佛教的一面旗幟。(二祖寺過堂)    司空山二祖寺是中華禪宗文化的發祥地,是全世界幾千萬佛門弟子和數億佛教信徒的淨域聖地,在佛教界享有崇高地位。
  • 中國風景:世界五大佛教聖地、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五臺山
    五臺山(Mount Wutai)位於山西省忻州市五臺縣境內,隸屬忻州市五臺縣,西南距省會太原市230公裡,與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四川峨眉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五臺山與尼泊爾藍毗尼花園、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屍那迦並稱為世界五大佛教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