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星瑞作為今年推出的重磅車型,CMA架構、2.0T這些關鍵字眼,加在2800mm的軸距之上。對於手握15萬元預算準備購車的你,它能夠給你帶來的滿足感,就好比坐飛機時,意外獲得了免費升艙的驚喜。當然一分價錢一分貨,我們不能奢求它完美,而是它的優點是否是這個市場真正所需。然而,從星瑞首月7000餘臺的銷量來看,似乎真正踩對了這個點。
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定位。雖然2800mm的軸距完全稱得上是B級車,但星瑞定位為A+級可能出於這兩點考慮:
1、首先CMA在吉利、領克、沃爾沃、極星的整套體系裡定位為緊湊級架構,但僅僅放大尺寸就稱B級可能會有些誤導消費者;
2、從國人「不為牛後」的傳統觀念來看,做A級的老大當然更有尊嚴與地位。
況且,很多人購車通常關心的是15萬預算買什麼?甚至他們會將博越、哈弗H6,放在速騰、卡羅拉裡混合選擇,仔細斟酌性價比與實際的用車場景。因此,星瑞與邁騰、凱美瑞的消費群體交集很小,但如此之大的空間與配置,再去對比一下這個價位裡緊湊級合資車型的三大件,心中就自然有了答案。
當然,領克03也同屬CMA架構,擁有2.0T動力,星瑞當然還要為其留出市場空間。而我個人出於對汽車的喜愛,對個性的追求甚至可以成為剛需,也習慣了高端品牌的行駛質感與更強的運動屬性。確實,領克這個品牌就像精緻小菜,星瑞則像大盤雞、鐵鍋燉,符合多數人的口味,美味量大讓你扶牆進,扶牆出。因此,針對人群的不同,讓星瑞的熱銷並沒有絲毫影響到領克03的銷量。
很顯然,星瑞希望得到的市場面更廣,設計則不能太天馬行空,而要照顧到更多人的審美。以我來看,星瑞可以說美到360度無死角,它沒有什麼分體式大燈等出位的設計,而是將每一處細節的協調感做到極致。而定位於家用,它既要符合當下年輕人追求運動,也要兼顧中年人所欣賞的成熟穩重。
當然人們對於星瑞的好感,也源於和沃爾沃的那麼幾分神似。「星空回想」的家族設計的基礎上,直瀑式中網,細長的大燈向兩側拉伸營造寬體效果,氣場強大。而整個前臉猶如「鴨嘴」式的向外突出,凹凸質感讓細節更加豐富。而前槓兩側的裝飾性進氣口也十分碩大,突顯了運動氣息。
而側面看上去,星瑞沒有複雜的線條,而是簡約流暢,尾部的設計更加耐看。長寬高為4785x1869x1469mm,軸距長達2800mm。雖然說是B級也不為過,但較短的車頭還是能夠看出與傳統的B級車有所差距。
輪轂採用了18寸亮色與暗色嵌套的多輻式,紅色的剎車卡鉗也非常顯眼。輪胎採用了固特異EAGLE F1系列,尺寸為225/45 R18,是一款突出抓地性的運動型輪胎。不過輪胎與輪拱的間隙有些大,可能也是為了更長軸距之下的通過性,但視覺上還是略微差點意思。
車尾的設計絕對是星瑞的亮點所在。它不像先前博瑞那樣,從車頂到尾燈的溜背一溜到底。而是有明顯三廂的分界線,但過渡的又十分平滑。同時配合尾部的擾流設計,也更能夠給人一種轎跑的既視感。
尾燈則自然的融入了擾流的弧線中,為整車起到視覺拉伸的效果,如鴨尾般的設計乍一看還真有點奧迪A7的意思。矩陣式尾燈燈帶看起來很有質感,官方宣稱設計靈感來源于波光粼粼的海面。
貫穿左右尾燈的鍍鉻裝飾,以及下方的字母logo,視覺效果也更加豪華大氣。粗壯的橢圓形排氣與黑色的漫射器,看起來足夠運動,又不會過於搶眼。後來才得知排氣實際是向下的,但對於年輕人來說,好看才是第一位。
從內飾的設計來看,吉利星瑞則明顯不想走商務風,而是用十分簡約,具有未來感的設計語言,淡雅的配色,透出一種濃濃的居家氛圍。尤其是「遊艇藍」的顏色,與此次試駕時湛藍的大海相得益彰。與淺灰色的搭配,也讓車內顯得明亮寬敞。
內飾的細節設計也非常考究,比如門板的網狀交叉的縫線,在皮面上雕刻出的凹凸紋路,讓整車檔次感顯著提升。
而中控臺的副駕位置採用內凹的設計很有層次感,金屬飾板的紋理,以及鑲嵌的Preface的標識,也讓車內的檔次有了進一步提升。
「遊艇式」電子檔杆與整車科技簡約的氛圍也更搭。延續了吉利旗下車型普遍採用的高操作臺,距離方向盤更近,對於駕駛員的操作來說也更加方便。
全液晶儀表能夠根據駕駛模式切換不同主題,對於如今的很多新車來說,其實早已不新鮮。
車機系統採用了12.3英寸大屏,同時還保留了一排鋼琴式實體按鍵,不僅看起來美觀,也兼顧了人們需要快速操作一些功能的需求。
車機系統依然採用了GKUI,作為基於安卓的系統,強大的應用擴展功能則無需累述。而最吸引我注意的當屬這套透明底盤功能,當車輛小於30km/h並且在轉彎時可以自動切換到盲區視角,視覺效果看起來頗為科幻。
檔杆前方配置了手機無線充電臺,只是可惜我連小米手機都買低配的,並不帶此功能,可能就是傳說中的真「屌絲」。
雙色座椅,藍白的配色,椅背印有Preface標識,這樣的配色與設計確實充滿了遊艇的味道。座椅的造型看起來運動,但實際的包裹性不算太強,更像寬厚而舒適的沙發,也很明顯是偏向家用的取向。
副駕座椅的「老闆鍵」,對於一款A級轎車來說絕對是越級配置了,不過它也僅在頂配車型上出現。
置身於星瑞的後排,身高177cm的我,前排座椅離我的膝蓋還很遠,這樣的空間確實行政用途也許會差點意思,但家用絕對是夠夠的。後排的椅背角度與椅墊長度都十分合適,軟硬適中,總體乘坐的感受還是相當輕鬆愜意。
動力方面,吉利星瑞採用了2.0T Drive-E發動機,參數上相當於沃爾沃的T4,最大功率190馬力,峰值扭矩300N·m,匹配了7速雙離合變速器,這套動力也算是非常成熟,但也是首次能夠下放到15萬以內的價位。
這套動力在我之前試駕了領克與沃爾沃的眾多車型中,其表現也令我十分熟悉。尤其是油門初段很猛,提速十分敏捷,百公裡8.2s左右的加速在這個價位裡已經別無所求。從實際的表現來看,它也符合我們的預期。而此次試駕的環境涉及的城市路段偏少,因此完全沒有感受到7速雙離合帶來的任何頓挫。
當然這套動力不太可能像T5那樣開出類似性能車的感受,但在高速工況的駕駛中,依然有著十足的後勁兒,其換擋速度快,降檔響應迅速,超車過程可以說毫不費力。
CMA平臺的吉利星瑞,依然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杆懸掛,紮實硬朗的行駛質感也確實是熟悉的味道,因此出色的操控性依然延續,尤其是彎道狀態下車身對於轉向的指令響應迅速,開起來也真的不像一款大車。
不過其中還是有美中不足,就是高速駕駛狀態下,轉向力度的隨速增強不太明顯,當超過100km/h時依然很輕。此時轉向的靈敏會讓手部細微的動作也反饋在車身上,初次駕駛也確實需要適應的過程。
作為與領克03同樣作為CMA平臺的緊湊定位,星瑞在整車的NVH方面的表現必須要與更高端的品牌拉開適當的差距。而同樣偏硬的懸掛,在星瑞上少了一些阻尼感,尤其是對於細碎顛簸的過濾不可能那麼充分。
當然,領克03研發之初還是希望產品對標奧迪A3這一類車型,用豪華精緻感去降維打擊思域、凌渡、菲斯塔這種偏運動合資車。而星瑞則是更直接的對標這些車型,採用加量不加價的方式打動消費者。如果以一個非豪華品牌緊湊級轎車的標準去衡量,星瑞的整體表現也已經足夠出色。
在安全與駕駛輔助方面,星瑞也搭載了L2級別自動輔助駕駛功能,可以在高速公路實現自動跟車與車道保持。同時也包含了主動剎車與交通標誌識別,在13.97萬元與14.97萬元的兩款配置中均有配備。
總之,吉利星瑞從顏值、尺寸、三大件、配置這幾個方面幾乎都拿出了最好的,面對這個市場也是誠意滿滿。由豪華品牌所下放的CMA平臺以及2.0T動力更是這個價位裡絕無僅有。而星瑞的出現,相當於自主品牌在轎車領域再一次向15萬發起挑戰,雖然難度還是有一點,但吉利這次明顯做好了準備。
而目前銷售的火爆也算是階段性的勝利,當然我們也希望它可以月銷過萬,甚至擠進轎車前十。確實,我們太需要一款品質與銷量雙收的轎車真正能代表中國品牌的最高水準,而不是像之前那樣叫好不叫座。如今,吉利星瑞足以扛起這面大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