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年臘月準備過年時,
很多資源農村家庭都會---打餈粑。
在我們的記憶裡,
打餈粑,那種濃濃的人情味和年味混在一起,
熱乎乎新出的餈粑更是兒時難忘的美味。
今天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看,
那美味的餈粑是怎麼做的吧
↓↓↓↓
手工打餈粑很費力
但是做出來的餈粑柔軟細膩
味道極佳
小時候我就像旁邊的小孩一樣
眼睛直勾勾的看著餈粑流口水!
做餈粑需要準備哪些呢?
往下看
↓↓↓↓↓↓
先將上好的糯米用水淘洗乾淨後浸泡24小時瀝乾備用,浸泡後糯米加入沸水煮至七成熟,再舀出放在竹筲箕裡把水瀝乾,放入甑子裡蒸半個小時左右,糯米飯就蒸好了。
將蒸熟的糯米飯盛出來,倒入特製的石槽,一人掄著特製的木錘輪打。
打餈粑是個技術活,講究快、準、穩、狠,這樣糯米才能打得均勻,打得瓷實,黏糊糊的有韌性。
將打好的糯米糰放到鋪好的簸箕裡,一捏一擰一搓,就做成了圓溜溜的餈粑。
通過手工勞動打出來的餈粑別具風味。
餈粑的吃法很多,可以烤吃、煎吃、蒸吃甚至生吃。煎的時候,還可以加一些自己喜歡的菜類、醬類,包成自己喜歡的雜菜餈粑,據說,最好吃的方式還是單一的白餈粑,也就是煎好或烤好就吃,清甜有味。而烤起來吃是小編小時候冬天特愛做的事,非常過癮!
餈粑打好後,用冬水泡上
入春再定期更水,鮮味不減
可吃到第的二年的六七月
打餈粑
是馬山相沿已久的農事習俗
通過手工勞動
打出來的餈粑別具風味
這剛做好
老鄉就忍不住開始烤餈粑吃了
隔壁的小孩都饞哭啦~
隔著屏幕已經聞著香味了
資源在外的老鄉們
今年回家打餈粑嗎?
有些人已經在路上了喲
丹霞資源編輯部 本文來自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