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上天!】"蕪湖造"飛機將正式起飛!

2021-02-13 皖江明珠

1.全民參與,競猜歐洲杯!回復「冠軍」「四強」,為您心目中的冠軍和四強隊伍投票,豐富獎品等你來拿!

2.參與「看文明 隨手拍 大家評」,內容一經採用,送上35元稿費!

詳情點擊皖江明珠網微信子菜單「文明隨手拍」了解

蕪湖,一片創新的沃土。上世紀50年代,蕪湖造船,漂洋過海;上世紀90年代末,蕪湖造車,馳騁四方;如今,蕪湖兩條輕型通用飛機生產線已完成設備安裝調試。首架「蕪湖造」通用飛機即將正式起飛。今天小皖就先來給大夥科普下關於這架「鑽石DA42」。

2010年6月8日,柏林,「新一代鑽石DA42」飛機成功首航。

「新一代鑽石DA42」,100%採用了海藻生物燃料作為驅動燃料,它的成功首航首次證明了生物燃料技術完全可以獨立為飛機的飛行提供能量。


海藻現今被看做是最有前景的生物燃料來源。海藻生物燃料排放的廢氣中所含的碳氫化合物,比傳統航空煤油產生的廢氣少8倍,所含氮氧化合物少40%,生成的氧化硫則更低,其濃度僅為10ppm,而傳統燃料則高達600ppm。

在過去兩年中,多家航空公司曾嘗試將生物燃料與常用的噴氣燃料混合使用,以作為飛機的驅動燃料。飛行測試數據顯示,混合生物燃料的效率均比傳統噴氣燃料高出約1.1%,溫室氣體排放量也能減少60%至80%。但完全以生物燃料獨立為飛機提供飛行能量的,「新一代鑽石DA42」尚屬首創。


實際上,鑽石DA42並非專門為使用生物燃料而設計的機型,而是奧地利鑽石飛機公司生產的一種著名機型。在這次試飛之前,由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對其引擎做了專門的改動。



鑽石DA42飛機(經典版)的設計特點:

1.機翼採用複合材料,設計為懸臂式下單翼,並帶有翼稍小翼,尾翼為T型。

2.動力裝置方面,採用了雙發Thielert Centurion.1.7發動機,可以使用JATA1航空煤油或柴油。三葉液壓恆速螺旋槳。

3.起落架帶有整流罩、前三點式、不可收放。

4.機載設備Garmin G1000系統,主要包含有數字音頻系統、固態高度和航向參照系統、帶有空管信息服務的雙路S模式應答機、三軸數位化自動飛行控制系統、四色數字氣象雷達、配有全球地形資料庫的集成化B級地形警告系統等。

DA42機型家族:

DA42: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製造的標準型。

DA42 M:在澳大利亞製造的特殊任務型,由標準型DA42修改而來的新機型。

DA42 L360:裝備萊康明 IO-360 180馬力(134千瓦)發動機使用100LL燃油的非噴氣式版本,目標是北美飛行訓練市場,初始價格為$599,500。

DA42 NG:裝備奧地利AE300 170馬力(127千瓦)發動機,2009年3月通過EASA適航,2010年4月通過FAA適航。

DA42 MPP:英國國防部定購DA42 MPP用於監視系統項目,對作業系統進行了修改,2008年定購2架。

Dominator II:以色列航空防務系統集團在DA42基礎上發展的無人機型號,並命名為「統治者」並於2009年7月首飛。可以在載重900磅(408公斤)時速75-190節(140-350公裡/小時)最大升限為30000英尺(9144米)的情況下連續飛行28小時。

鑽石DA42飛機的主要技術數據:

外形尺寸:

長度:8.5米

高度:2.6米

翼展:13.42米

機翼面積:16.46 平米

座位數:4個

重量數據:

空機重量:12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1700千克

商載:570千克

性能數據:

起飛滑跑距離:290米

巡航速度:335公裡/小時

最大升限:5486米

標準航程:1857公裡

動力裝置

發動機:Thielert Centurion.1.7發動機

單發推進力:135BHP

標準油載:195L

燃油型號:JATA1/柴油

耗油量:48L/h


6月14日,蕪湖縣灣沚鎮的航空產業園內,一派忙碌景象。中電科蕪湖鑽石飛機生產總裝車間,高級工程師何建新正指導團隊安裝飛機航電和發動機系統。


「團隊經過在奧地利專業培訓後,5月份開始整機裝配,為的是早日完成飛機順利下線。」何建新說,首架蕪湖造飛機為雙發4座的通用飛機,也就是俗稱的「小飛機」.與航空公司主要用於客運和運輸的大飛機相比,通用飛機使用更加方便,用途廣泛。不但能用於航空培訓、空中觀光、短途運輸等常規作業,還可搭載相機、雷達、紅外成像等設備執行航拍航測、邊境巡邏、大氣探測等特殊任務。即將試飛的DA42系列鑽石飛機可連續飛行3000公裡以上,巡航速度達每小時280公裡。
  何建新指著停靠一旁的飛機告訴記者,機身99%由碳纖維和玻璃纖維的複合材料構成,重量輕,強度、使用壽命超過金屬材質數倍。不一會兒,工作人員將碳纖維布展開,刷上玻璃膠後,覆蓋一層碳纖維布,蓋上保護膜。隨著輥壓條來回推動,兩層纖維布裡的氣泡逐漸褪去,融合成一體。
「公司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與蕪湖合資設立,一期投資12億元,是專門從事通用飛機研發製造和改裝的高科技國有控股公司,建成後年生產能力達400架。」何建新告訴記者,國內在這一領域尚未起步,他們特地引進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有限公司的技術和生產線。這家公司堪稱全球通用航空飛機製造業中的「寶馬」,業務遍布世界各地。經過兩年多技術積累和消化吸收,公司研發製造的雙發通用飛機和多用途特種飛機填補了國內相關技術空白,成為該領域首屈一指的領軍企業。


「蕪湖在汽車、機器人製造等領域形成雄厚的製造業基礎,集聚了一大批通航製造、研發和維修人才。同時,蕪宣機場即將開建,這些優勢構成我們優先發展通用航空產業的先決條件。」蕪湖航空產業園建設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克說。

據楊克介紹,伴隨低空空域逐步開放,圍繞通用航空器製造、銷售、維修、運營配套、人員培訓、機場服務、空港物流、後勤保障服務等相關產業的「低空經濟」應運而生。蕪湖市在新一輪產業升級中,加快調轉促步伐,瞄準低空經濟,聯手國內核心企業打造集飛機研發製造、維修、航材、飛行培訓於一體的通用航空全產業鏈,搶佔產業升級制高點,贏得發展先機。

資料來源:私人飛機網,飛行管家



相關焦點

  • 蕪湖一中憑什麼這麼牛?
    校園功能區劃分更加明顯嶄新的教學設備,優質的學習條件學生夢想在此起飛!>正如行政樓上的大字一般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素養為本""放養式教學"高品質高質量的教學,是對學生未來負責面向社會時,自身能力優劣立顯在保證學習時間充足的前提下
  • "立身中正"與"胸腰摺疊"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錐運動)胸錐七節,是身軀靈活的部位,卻也是最能體現"立身中正"的部位。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錐"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錐的豎直,使胸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可以參看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始終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
  • "中軸"和"斜軸"
    "立身中正"是太極拳行拳走架的基本要求。移動時"上領下垂"謂之不偏;轉動時"保有中軸"即為中正。"軸"乃圓轉之中位,但並非一定是垂直方向。事實上人體運動時有兩個重要的軸:一為"中軸",一為"斜軸"。" 中軸"或稱"豎軸"由"百匯穴"至"會陰穴",垂直上下,是人體的衝脈的位置。
  • "敢搶老娘?!"強悍亞裔美女店主拔槍與匪徒交火,打的黑人搶匪落荒而逃!被封,"史上最強悍老闆娘"
    上周,美國華盛頓州發生了牛事兒!一家便利店發生搶劫!本來嗎,這種事兒在美國確實稀鬆平常(美帝哪天沒打劫呀,哪天沒槍擊呀?)。一般也就是店主舉手投降,搶匪拿錢走人。。。匪徒正向便利店走來劫匪為23歲的非裔男子波福特(Tyrone Prophet Jr),他持一把銀色手槍走入店內,將手槍對準當時在收銀臺後的30歲女店主Seul Lim。
  • "骨力"和"結構勁"的不同
    武術界開口多談「勁",而鄙視」力",更推崇整體結構勁,即"整勁",很少有談到提升單個骨頭的力量。但"骨力"是最基本的不可或缺的攻防要素,不應被忽視。 所謂的"骨力"並不是指骨密度有多高,含鈣量多大,骨頭多麼耐衝擊,而是指在正確的操作下能使單個骨頭產生出力量來。初學者與人較勁時往往會有"使不上勁"的感覺,蓋因為不會用"骨力"的緣故。
  • 解析一下太極拳的"滲透力"與"滲透能力"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二先來解釋一下"滲透力"和"滲透能力"的不同。一滴水落在大地上,水借自重與勢能,具有"滲透力",而土地因其厚重和有隙,無條件全方位地接納了光顧的水滳,使水滴改變了存在的方式或消失於無形,我們稱其為具有"滲透能力"。人的身體是可以具備類似"滲透能力"的。
  • "骨力"與"結構勁"訓練之一:手臂分解
    "骨力"是單根骨頭的能量使用,也可以是一組細小複雜骨頭的聯動使用,比如手或腳,不太容易或沒有必要過份細分。就以一組骨頭看成單個骨頭使用。多根骨頭的組合使用其實就是"結構勁"了。結構組合有大有小,而單根骨頭必然是"結構"的基本原素,值得我們對重要和常用的骨節先行探討清楚。 大臂是整個手臂的根節部位,肱骨粗壯有力,一端通過肩關節與身軀相連,理論上可以輕鬆旋轉360度。
  • 實"鼠"不易 "牛"轉乾坤
    這一年,閃電俠們共計出動1200人次實施急救保障,攜手和6座城市的公安、醫療、賽事志願者等部門,守護了近60000人安全完賽成功救助心臟驟停選手1例很多人會問第一反應的急救志願者:"你們要保障多少個小時
  • 太極拳 "腰"與"胯"的關係有必要捋捋清楚
    楊吳太極拳強調"腰為主宰",而陳式太極拳認為"胯"為人體最大的關節群,非常強調旋胯、轉胯、調胯的作用,趙堡太極拳甚至強調"以胯代手"。初學者往常的疑問是: 我該用腰?還是用胯?用了腰,胯不也在動嗎?用了胯,腰不也在轉嗎,二者皆動的狀況下,我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呢?
  • 寄語"拳走低架"的朋友,"功夫"與"膝蓋"能兩全乎?
    我從開始練習陳式太極拳已經40 多年了,前20 年練拳不懂得正確的方法,以年輕為資本,為了練出"功夫"來,每日揮灑汗水,拳走低架,甚至認為"膝蓋疼"是獲得"功夫" 應該付出的代價。但是大約是2002年我和大師有一次碰面,我曾諮詢大師關於"膝蓋疼痛"的問題,大師的回答中有這麼一句話:"我們四個人膝蓋都不好"。注意那時還沒有人攻擊陳拳大師的膝蓋問題。我當時對上邊那句話的理解是:"要想有功夫,"膝蓋疼"的代價應該是免不了的吧!
  • 太極拳技巧探秘:之開篇語,談一談太極拳的"道"與"術"
    先來捋一捋"道"與術的關係。古人說「一陰一陽謂之道「,而"陰陰"和合就成了"太極"。所以說:太極,道也!「道」,可理解為真理、規律、本原;「術」是什麼呢?是方法、手段、技藝。太極拳是武術的一種,如果你認可的話,太極拳必然有其獨特的"方法、手段和技藝"。這就是說:太極拳有"道",與"術"兩個元素,二者皆有了無限的探求空間。
  • "襠走下弧"還是"襠走後弧"?
    一一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三(胯部運動) 胯部運動一向為拳家重視。一是因為胯關節為人體之最大關節,動力渾厚。其二在於腰胯組成了人體的中心部位。於"動態平衡"至關重要。 先談關於"開胯"的問題。有兩種說法:"開前胯"與"開後胯」。沒有人明確聲稱要"開前胯"但大多數人實際上做得就是打開前胯加上斂臀,尾閭拚命向前抵撐。
  • 人物|是不是喬丹"兒子"不重要,"二登哥"靠實力上位
    喬丹和兒子不過,這一點都不影響"二登哥"的勇猛存在!他不是通過其"父""上位"的人。並於當月成為了"月最佳新秀",同年5月,戈登入選了08-09賽季最佳防守陣容二陣,已經有"鋒芒畢露"之勢。燃料已足的&34;,在航天城等待起飛在NBA,球員就像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輾轉各支球隊是家常便飯。戈登和保羅早在2011-2012賽季就互換了東家,然而,2017-2018賽季,他們兜兜轉轉,最終兩人在火箭隊喜相逢,成了隊友,成了並肩作戰的戰友。
  • "蓄勁如張弓"一一談談"弓"的形成和運行條件
    再有可能涉及到的名詞就是"箭"了。"弓箭弓箭,張弓搭箭,箭射遠方"這是人們思維中的定式。其實"弓體"本身就有它的作用在。在"兩臂弓""兩腿弓"裡,"弦"是虛設的,"箭"是不需要的。先來說一個"臂弓"的形成。只有當你滿足了"腕關節"與"肩關節"之間相吸相系,動態等壓的狀況下,(建立意念之弦)這隻"臂弓"才能成立。一旦"臂弓"成立的狀態下有哪些益處呢?
  • "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二(腿部分解)
    當兩腳著地時,將足部看作為組合的一節。這時前端為腳趾,後端為腳跟。關於腳底一向有兩種說法:一種說法叫"五趾抓地",另一種說法叫"放鬆貼地",前一種說法是要抵抗轉體給腳底帶來的轉向慣性,後者卻是在談一個理想的結果。那麼如何才能在實踐中有效呢?一一隨著身體向一個方向轉動,腳跟隨之,腳趾反向平衡。則既無"腳趾抓地"之僵,亦可得"放鬆貼地"之果,即時刻保持了腳面與大地的完美契合。
  • 太極拳"腰為主宰"的內涵探秘
    太極拳技法探秘 之七"主宰"是一個很霸氣的詞彙,有統治、支配的意思。用通俗的話說,主宰者可不是一般的領導或先行者,而是統馭一方的王者,是軍隊的司令官。太極拳論裡說"腰為主宰",賦予了"腰"極其重要的地位。到底"腰"的功能何在,值得如此推崇,讓我們一起來探究一下。先看一下"腰"有哪些基本的功能和特質。人體運動有兩大要素:"轉"和"移"。
  • "胸腰摺疊":脊椎之動見細微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五(胸椎運動)雖然"立身中正"的涵意遠不止"豎直胸椎"那麼簡單,但對初學者來講,"立身中正"先要體現在胸椎的豎直,使胸與背前後均衡,這樣比較容易建立中軸,有了中軸則身軀左右運轉靈活,且有"立木頂千斤"之效。網上有一些老拳師的照片,能夠保持"立身中正"的拳架給人以極度舒適的感覺。但另一方面,胸椎又是身軀上最為靈活且柔韌的部位。
  • "腰為主宰"是如何實現的?
    一一"結構勁"基礎:"骨力"訓練之四(腰錐運動)腰錐五節為脊錐上最粗壯的錐節,我們在此將五節腰椎看作個一個骨節整體,它自然弧形前弓,也稱腰弓。人體的這一段為中段。水平方向有帶脈環繞,前部儲有大小腸等密實器官,在內氣的支持下,"丹田"這部分甚至可徑得起巨力錘打。後部有兩腎左右懸掛,"兩腎抽扯"是腰錐略微左右運動的特徵。
  • 我所認識的太極"纏絲勁"
    按陳兆奎老先生的話說:各家太極拳都有"纏絲勁",而陳式太極拳更強調"纏絲勁"。"纏絲勁"的外在表現形式和內在表現形式是不同的,前邊已有兩文探討過這個問題。在內,"纏絲勁"用以保持身體內部的流通和平衡,以著名的"背絲扣"為主要形式。近代人類DAN的標識圖出現後,很多人認為"雙螺旋梯形結構圖"更適合表達體內"纏絲勁"的運動方式,我也認為有一定的道理。
  • 我們擁有"自由意志"嗎?
    更清楚的說,每時每刻,在你意識中閃現出的任何意象、靈感或思念——無論是主動的(拿水杯),還是被動的(嗅到花香),都是以先有"神經程序"的運行,然後才讓你在意識中體驗到與之相關的主觀思想的。因此,在神經科學實驗中出現的,是先有腦皮層中神經系統的活動,在意識中才出現與之相對應的"精神思想"是一個"必然如此"的現象。進而,自由意志是一個假象是"必然如此"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