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和袁紹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兩人為什麼不聯手奪取天下

2021-01-19 騰訊網

東漢末年的袁氏家族,袁紹和袁術究竟是什麼關係?為何兩人不聯手呢?

袁術,東漢末年割據群雄之一。

袁術出生時間不詳,汝南郡汝陽縣,司空袁逢嫡次子,是袁紹同父異母的弟弟。

袁術出生於東漢時期,其家族是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這個所謂的「四世三公」是指,袁紹的祖上有四世四代都位列三公這個職位,而三公便是這朝廷上最大的官職,享有的權力很大,這所謂三公指的是司徒,司空和太尉三個官職。

當時很多有志人士都有因為這個名號去投奔袁紹等人的。袁紹和袁術不是親兄弟嗎,為什麼史書上卻說兩人是堂兄弟關係呢?由於袁紹是過繼到伯父名下的,故史書普遍稱兩人是堂兄弟關係。

袁術年輕時以有俠氣出名,後來被舉薦,多次調任,一步步進入政治的中心。漢靈帝死後,何進掌握大權,進一步拉攏袁術和袁紹兩兄弟。

在討伐董卓結束後,袁紹想立劉虞為帝,並希望能得到自己兄弟的支持,反觀袁術,早已心懷異志,由於兩人的意見不和,兄弟兩人因此積怨翻臉。

袁術得到玉璽後,常常有稱帝的野心和意圖,畢竟玉璽代表著正統,建安二年,袁術在壽春稱帝,建號仲氏。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袁術稱帝的行為,不僅成為眾矢之的,天下諸侯不齒。隨後在孫策,呂布和曹操三方叛盟打擊下,損失慘重,再加上冬季遇到大旱災與大饑荒,實力嚴重受損,後來部下接連叛變,袁術最終眾叛親離。

建安四年,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袁術將帝號歸於袁紹,袁紹同意接納袁術。袁術起身投奔的時候被曹操等人截住去路,退至江婷,袁術氣恨交加,想起自己漢末崛起第一諸侯,最終被活活氣死。

本文資料皆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如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第一時間處理,謝謝!

歷史生活人文,品史聞事見時, 眾推風雲榜(請輸zhongtuifyb)與你暢聊風雲變幻,共推精彩見聞~

相關焦點

  • 如果袁紹袁術兩人聯手,勝算有多大?《三國演義》都不敢這麼寫!
    三國亂世,各方諸侯都不免要為各自的利益而戰,但在亂世群雄中,卻有這麼一對奇特的兄弟,兄長和弟弟都是一方諸侯,雖然這兩位在前期都是名震一時的強者,但最後都免不了被滅的命運,而這對兄弟就是袁紹和袁術。既然《三國演義》中兩人分而治之必敗無疑,如果聯手,能不能提前為東漢末年的亂世畫上句號呢?我們來看一下,如果在群雄逐鹿的初期,袁紹擁立劉虞為帝的計劃得以成行,袁術也擁戴之。在這麼一個二袁「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形勢下,聯手的優勢便一目了然了。
  •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為何袁紹袁術兩兄弟卻一敗塗地?
    就在董卓日益驕固,想要廢除少帝時,袁紹忍不下去了,針鋒相對地說:「天下健者,豈惟董公!」說完橫握佩刀,揚長而去。但袁紹知道自己得罪了董卓,因此「懸節於上東門,而奔冀州」,董卓想要殺了袁紹,但有人勸說董卓,其實袁紹不可怕,他背後的勢力才可怕,「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遍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眾,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因此董卓放過了袁紹。
  • 袁紹、袁術兄弟不和的根源在袁紹
    袁術年齡雖小,卻是袁逢與其夫人生下的第二個兒子,是嫡出,在其大哥袁基死後,擁有繼承家族財產與爵位的權力。因伯父袁成無子,袁紹小時候就過繼給袁成,成了袁成唯一的兒子,同樣擁有了嫡子的身份。袁紹與袁術兒時的關係到底怎樣?未見歷史記載,但有很多探討他們之間關係的文章。
  • 同樣是四世三公,一流人才都去投奔袁紹,為什麼不投嫡出的袁術?
    儘管身份不如袁術,但袁紹早年的所作所為,使他得到了天下士人的仰慕,影響力超過了袁術。出身有差別,但身份基本對等袁紹、袁術的生父都是司空袁逢。這是一個官宦世家,從他們的高祖父袁安開始,四世中有五人位列三公,是當時的頂級大族。袁紹年長,但其母親是傅婢,因此,袁紹只是庶子,地位不如袁術。嫡子袁術後來甚至把袁紹稱為「家奴」。
  • 袁紹袁術這樣的紈絝子弟,為何能夠迅速成為東漢末年的最大的勢力
    袁紹和袁術兄弟倆,能在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混戰中,迅速成為天下最強大的勢力,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值得深究。袁紹從公元189年逃離京城,到公元199年成為天下勢力最強大的諸侯,只用了十年時間,而袁術也不差,在公元197年,就以絕對的實力敢冒天下之大韙而稱帝。
  • 四世三公,袁紹袁術還是走向破滅,汝南袁氏終究困于格局
    初平元年(190年),袁紹更是帶兵討伐董卓,成了聯軍的首領,此後佔據四州、統一河北地區。袁術雖說成了眾矢之的,但也曾割據淮南一帶。可以說,這兩兄弟合力共謀大業,曹劉孫三家估計腦殼要大,最後的得主也不可知,那麼袁氏兄弟是腦殼進水了嗎?汝南袁氏四世三公,可以說是當時的豪強門閥,因此袁氏兄弟一開始就有著不錯的前途。
  • 同樣是四世三公,為什麼士族更喜歡投奔袁紹,而不是嫡子的袁術
    諸侯之間的戰爭,拼的是資源和人才。擁有更多的一流人才,意味著擁有更大的優勢。東漢末年,率先崛起的是袁氏兄弟,小妾生的庶出的袁紹,和正妻生的嫡出的袁術。二人都擁有非常強大的背景,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
  • 東漢末年、群雄逐鹿,袁術卻因稱帝淪為笑柄,他到底憑什麼稱帝?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戰敗後,袁術先擊敗了阻止自己入城的陳瑀,後又殺死揚州刺史陳溫而自領揚州牧,又兼稱徐州伯。之後,袁術又趁呂布奪取徐州之時,趁機佔領了徐州廣陵等地,地盤得以進一步擴大。
  • 曹操和袁紹有什麼關係
    然而卻被曹操在官渡一戰中打敗,成就了曹操,令他有了真正實力令諸侯,成為天下的眾矢之的。曹操和袁紹縱看袁紹和曹操的生平,他們走的是從合作到分裂的一種道路。當曹操還是少年的時候,他還是很崇拜袁紹的。建寧二年(公元169年),曹操進入太學,得以同袁紹相識,而且有著親密的聯繫。熹平三年(公元174年),曹操和袁紹同任朝廷官職。
  • 袁術手下無名臣名將,為何敢率先稱帝,看他稱帝時有多強
    袁術和袁紹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兩人都出生在東漢末年的世家大族汝南袁氏,而且還頭頂四世三公之後的光環,這讓他們兄弟得到了當時世家大族的支持,讓兩人很快壯大起來,成了東漢末年最有實力的兩大諸侯,但相對來說,袁術的人格魅力不如袁紹,所以袁紹手下,聚攬的人才超過了袁術,袁紹帳下有田豐、許攸等謀士,還有顏良、文丑等名將,不過袁術率先稱帝了。
  • 三國起點最高的兄弟,勢力強到可吞天下,為什麼都輸了
    當時天下最風光的家族就是袁氏家族,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店,因此袁術、袁紹也是當時最有勢力的諸侯。為什麼說袁氏家族是東漢末年的第一名門望族呢,」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天下「這可不光是廣告標語。」門生故吏遍天下「因為家族長久處於地位顯赫,因此學生和舊部到處都是,不僅富甲一方,侵佔土地,隱匿人口,訓練死士,只要能想到的,都能幫上忙。《三國志》中,董卓權傾朝野時,袁紹就敢和他頂撞,就是因為董卓知道利害關係,怕袁紹收天下豪傑聚集一起爭奪天下。
  • 「噓枯吹生」的孔伷,為何神秘消失,促成袁紹、袁術的交爭?
    因為有些似乎並不被視為正當的軍閥,比如黑山軍張燕;而有些又與其他軍閥是一種依附的性質,比如孫堅與袁術。孔伷作為豫州刺史,作為單獨的一路軍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參與討伐董卓的軍閥的歸宿一般都有一個明確的記載,而孔伷則不然,史料上對他的記載極其有限,似乎神秘消失一般。而孔伷的消失也意味著豫州長官的空缺,由此引發袁術與袁紹兩兄弟爭奪豫州一事。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孔伷這個人物,以及對他消失的原因的一些猜測。
  • 四世三公的袁氏對董卓威脅很大,董卓為什麼放任袁紹、袁氏做大?
    我是一個三國迷,最近又在看三國演義,越看我越對董卓這個人看不懂,也越看越疑惑,董卓,一個被人形容為「殺人魔王」的殘暴之人,他的罪行罄竹難書,有一點我不知道他是怎麼想的,對反對自己的袁紹、袁術二人,為什麼不殺之而後快?反而加官進爵,放任他們做大做強呢?
  • 袁紹和袁術最大的政治資本「四世三公」究竟是怎麼來的?
    熟悉漢末三國歷史的朋友們都知道,袁紹和袁術兄弟一度是漢末最強大的割據軍閥,而袁紹和袁術最大的政治資本就是「四世三公」的家世背景。以至於當時很多人都認為漢朝之後下一任天下之主必是袁氏。「四世三公」是指袁紹和袁術出身的汝南袁氏四代都有人位居三公,即司徒袁安(一世)、司空袁敞(二世、袁安之子)、太尉袁湯(三世、袁敞之侄)、司空袁逢(四世、袁湯之子、袁紹和袁術之父)。那麼汝南袁氏的「四世三公」究竟是怎麼來的呢?
  • 袁術手下無名臣名將,為什麼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
    曹操帳下有張遼、張郃等名將,還有荀攸、司馬懿等謀士,劉備帳下有臥龍鳳雛,五虎上將,孫權帳下有四大都督和十二虎臣,大家都是才華橫溢,為人稱帝,但袁術帳下沒有名臣,實力甚至不如他的長兄袁紹,為什麼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
  • 東漢末年,袁術為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
    在東漢末年的初期亂局之中,要問當時誰的力量最強大,很多人肯定會說是袁紹,畢竟四世三公的頭銜擺在那,同時袁紹當時還佔據河北四州之地,在官渡之戰就可以看出,曹操傾盡全力也只有三四萬人能用,而袁紹當時可調配的兵力就有十萬人,就算是官渡之戰慘敗,曹操都無法和袁紹繼續分庭抗禮,只是暫時性渡過危局而已。
  • 袁術為什麼敢率先稱帝?看完他的實力後,說不定你也會這麼做
    正因為袁氏家族四代人百年間不間斷地有人擔任三公職務,所以天下間無數士子、學子都依附在袁氏門下,成為袁氏家族的門生(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而袁氏家族舉薦這些人做官之後,這些學子、士子就和袁氏家族結成了舉主和門生的關係,他們這些人也就成為了袁氏家族的門生故吏。
  • 【讀通鑑】袁術敢於稱帝的三個理由
    袁術護(押)送朝廷任命的正版兗州刺史金尚進入兗州,抵達封丘(河南省延津縣北,屬兗州陳留郡),被曹操和袁紹聯軍擊破,一路狂逃,逃到壽春(安徽省壽縣。原揚州州政府設歷陽,安徽省和縣,袁術任命的揚州刺史陳瑀上任後遷此),方得喘息。
  • 東漢末年袁術為什麼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率先稱帝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紛爭,都想成為天下之主。若論起東漢末年朝廷中的大家族,非袁家為首,袁家祖上四世三公,在東漢末年的大族中屬於翹楚,其中袁家的袁紹和袁術也是諸侯中實力的榜首!但是袁術的綜合實力比起族兄袁紹和後起之秀的曹操還是有差距的!
  •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為何袁術拿了一個玉璽就敢稱帝?
    冀州牧韓馥佔據天下最富裕的冀州,卻以袁家門生自居。袁紹要冀州,韓馥只是猶豫了下就乖乖將冀州相讓。不費一兵一卒,袁紹輕輕鬆鬆將天下第一州收入囊中。 袁術也差不多。孫堅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卻將「戶口數百萬」的南陽交給袁術,袁術同樣不費力的得到了漢朝最大的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