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斐爾雅典學院中的唯一女性學者——希帕提婭之死與中世紀的降臨

2021-01-08 睡前讀畫

在一千多年後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的眼中,希帕提婭身著白色長袍,長髮披肩,就像是一顆來自地中海純淨的海水中溫潤、潔白而飽滿的珍珠。

「你的信仰是什麼!?」

「我信仰哲學。」

——當基督教逐漸得勢時,古羅馬的天文學家、數學家希帕提婭面對審判時如此回答。

電影《城市廣場》海報

信仰是崇高的,同時也充滿危險。希帕提婭用她的一生驗證了這點。

壹 中世紀從什麼時候開始?

從古羅馬到漫長的中世紀,西方藝術的武器庫中,在希臘——羅馬神話體系外,又添加了一項重要的法器,那就是因基督教的傳播以及由此產生的各類教義、習俗、文化和思想體系。

中世紀(Middle Ages)的開始,伴隨著基督教開始統治著塵世間的一切。它意味著古典文化的發展停止了腳步,科學的精神開始被迷信所替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人們都認為這一千年的歲月是一個文明衰退的黑暗時期,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運動的興起,才為它恢復了一些名譽。

這一時期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中世紀「黑暗」的羽翼從什麼時候遮蔽了西方的文明世界,將天空、大地和海洋都攬入自己的懷抱?

若是翻開歷史教科書,我們很容易就能找到答案:它始於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的滅亡,終於公元1453年東羅馬帝國的滅亡。在中國人歷史坐標中,這段時間涵蓋了南北朝一直到明朝初期。

然而,真實的歷史面貌並不總像教科書中那麼標準和武斷,當「黑暗」的翅膀開始煽動之際,一個新的時代已經開啟。

電影《城市廣場》海報

2009年上映的西班牙電影《城市廣場》(Agora),正是要告訴世人這點。

Agora這個詞彙,有特指古希臘城市中的露天廣場之意,人們在這裡舉行集市和各類集會。在埃及北部瀕海的亞歷山大裡亞,依然延續了這樣城市設計,那個風雲際會的城市和他的廣場,見證了希帕提婭的成長、盛開與毀滅。

貳 希帕提婭之死

如果你的記憶力特別好,本文的女主人公——希帕提婭實際上早已經出場過了一次,在此前第十二篇文章中,我們借用拉斐爾那幅巨作《雅典學院》介紹古希臘哲學思想時,她已經亮過一次相。

在拉斐爾的眼中,希帕提婭身著白色長袍,長髮披肩,就像一顆來自地中海純潔、溫潤而飽滿的珍珠。

《雅典學院》中的希帕提婭

希帕提婭(約公元370——415年)出生於亞歷山大裡亞,從小受數學家、天文學家的父親賽翁(Theon)影響,長大後也成長為一名留名青史的女數學家、天文學家和哲學家。她大約在20歲時北上遊學雅典,5年後返回故土,成為亞歷山大博物院裡主講數學和哲學的教師。

她所進行的廣泛研究,有力地推動了當時數學、天文、物理學的發展。在哲學上,她是新柏拉圖主義的積極傳播者,這是一門由普洛丁(Plotinus 也被譯作普羅提諾,公元205-270年)首創的關於存在物的統一與等級結構的學說,綜合總結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和新畢達哥拉斯主義。

在希帕提婭的年代,基督教已經活動了四個世紀。這個誕生於公元元年前後的宗教脫胎於猶太教的一個分支,其創始人耶穌曾收12門徒,被羅馬人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故事早已廣泛流傳。

起初,羅馬帝國依然依靠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多神教維繫龐大帝國的精神統治,直到公元313年,羅馬帝國皇帝君士坦丁一世與東部的奧古斯都李基尼烏斯在義大利米蘭聯合頒發了寬容基督教的赦令,宣布基督教合法,這個宗教才從「地下」轉為地上。

拉斐爾《雅典學院》細部

在希帕提婭的少女時代,基督教迎來了它發展的黃金期——公元380年,羅馬皇帝狄奧多修將基督教正式定為國教,開始禁止其他宗教進行宗教儀式,狂熱的基督教徒教徒們開始拆毀希臘、羅馬的神廟建築,奧林匹克運動會也被取消。

公元412年,來自耶路撒冷的西瑞爾出任亞歷山大裡亞地區大主教,他將新柏拉圖主義列為「邪說」之列,針對希帕提婭進行了一場有計劃、有預謀的暗殺活動

——公元415年3月,一群基督教暴徒將上課途中的希帕提婭拉下馬車,用蚌殼將她身體割得血肉模糊,砍去手腳,投入火中——在電影《城市廣場》中,最終並未完全展示這場血腥的慘案,而是隱晦地交代被暴徒剝光衣服的希帕提婭被處以「石刑」。

當希帕提婭這顆地中海美麗的珍珠被砸毀之際,中世紀「黑暗」的翅膀,已經開始揮舞。

實際上,此前5年,日耳曼的西哥特人在領袖阿拉裡克,就率領大軍南下義大利,圍攻羅馬城,掠城而去,由此開始建立了西哥特王國。60多年後,日耳曼人奧多亞克廢黜了西羅馬末代皇帝羅慕路斯·奧古斯都,西羅馬帝國就此覆滅。

這個帝國留下了一筆重要的遺產,那就是——天主教會,它成為西歐此後最具權威的組織。

叄 亞歷山大裡亞的美好時光

僅從美學思想來看,現實疆域龐大的羅馬帝國,在思想上並沒有突破古希臘人所思考的範疇。

羅馬人充分繼承和發展了古希臘的藝術,奠定了西方文明的搖籃。也許是疆域過於遼闊,羅馬本身需要付出更多的精力維護帝國的運轉,難以有閒暇創造出自己的藝術和審美思想。他們借用了本地人已經熟悉的語言和文化完成帝國的思想統一,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君士坦丁一世看重了基督教內部形成的組織能力和凝聚力,所以才頒布了米蘭赦令。

在環繞地中海的文化中心從古希臘的雅典向羅馬轉移之間,我們需要將目光轉向非洲北部那座曾經輝煌的城市——亞歷山大裡亞,他曾經一度擔任起轉型期中的經濟中心和思想發源地。

如今這座城市常被稱作亞歷山大港,距離開羅西北200多公裡,是埃及第二大城市和最大港口,其對於埃及的經濟意義,有點像我們的上海。

在此前第二十篇文章中我們曾介紹了這座城市的來歷。這座港口城市於公元前4世紀由希臘的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大帝所建,當亞歷山大大帝去世後,成為託勒密王朝的都城,也是當時希臘化世界的文化和經濟中心。

讓亞歷山大裡亞引以為傲的是,這裡創建了西方最早的博物院和圖書館,亞歷山大圖書館由託勒密一世在公元前3世紀建立,通過購買、抄寫、收集甚至搶奪的方式搜羅典籍,其鼎盛時期共藏書70多萬卷;因為託勒密也受亞里斯多德的影響倡導學術研究,其博物院也被擴建為學術研究中心,設立文學、數學、天文、醫學四個研究部門。

電影《城市廣場》劇照:背後出現古埃及壁畫

電影《城市廣場》中出現的伊特魯尼亞青銅雕像

託勒密王朝統治時,大量的希臘人移居埃及落戶,亞歷山大裡亞也呈現出典型的希臘城市風格,修建了大量的希臘神廟。公元前33年,託勒密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埃及豔后」的克莉奧佩特拉七世被屋大維徵服後,這裡成為了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屋大維則在亞歷山大設立了一個皇家總督。

在羅馬帝國時期,亞歷山大裡亞再度恢復了過去的繁榮,同時也成為基督教思想的傳播重鎮。實際上在電影《城市廣場》中也多次暗示了這座城市的多重文化背景——古埃及風格的建築和神像,古希臘風格廣場和雕塑,甚至也包括古羅馬伊特魯裡亞人的青銅塑像。

在此前第十篇文章中,我們曾經介紹過的那幅《內巴蒙打獵圖》,就數次出現在電影裡的背景中。其實這幅壁畫的原始粉本距離希帕提婭的時代已經過去了1700多年。

大英博物館藏所藏的《內巴蒙打獵圖》

《內巴蒙打獵圖》局部

我們如今能夠再次看到這幅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的壁畫,是來自於考古發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的這組壁畫,是英國駐埃及總領事,於1821年從一位埃及古董商人手中買下的陵墓壁畫。

但我認為這恐並不算是穿幫的鏡頭,這幅傑出的藝術作品與整個亞歷山大裡亞最後輝煌時期的文化氛圍並不違和。甚至也從一個側面也反映出亞歷山大裡亞時期,人們對古埃及文化的繼承,這類來自遠古時代法度森嚴的壁畫粉本,也會在民間的工匠們手中代代相傳吧。

有關普洛丁的新普拉圖主義以及他對此後中世紀美學思想的影響,下文再為大家詳敘。

————————————————

歡迎您關注我的#視頻號:船長讀畫 獲得有關藝術的更多資訊

相關焦點

  • 談論一下拉斐爾的《雅典學院》?
    拉斐爾甚至還在畫裡描繪了古希臘神阿波羅和雅典娜,這就相當於在寺廟裡按安了一個十字架,膽子相當大了。3. 當時基督教之所以能如此寬容,和文藝復興這個歷史時期有很大關係。因為文藝復興的興起,被中世紀淹沒已久的古希臘哲學又重新火起來了。
  • 第86期~《雅典學院》拉斐爾
    拉斐爾與教皇、學者們交換意見許久以後,決定依據詩人德拉·欣雅杜爾的詩來配畫,以歌頌神學、哲學、詩歌、法學為內容:神學的「聖禮的辯論」、哲學的「雅典學院」、詩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學的「三德」(真理<女人看鏡子>、權力<腳伏獅子,手拿代表法律的樹枝>、節制<手拿繩索看天使>)。
  • 《雅典學院》:拉斐爾打造的理想國
    拉斐爾 《自畫像》 45cm×33cm 木板油畫1506 年 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藏拉斐爾在創作《雅典學院》時,當時享譽歐洲的眾多古典主義學者都聚集在羅馬,他曾和這些學者深入交流,探討文藝復興和人文主義的奧義,思考歐洲文明的傳承和發展。
  • 拉斐爾的名畫《雅典學院》
    十分講究數學對稱的《雅典學院》將古希臘影響西方文明的眾多思想家儘可能地放在一個屋簷下,而拉斐爾至少做了兩個跨越性的處理,最為明顯的當屬畫中拱形高穹窿的建築是羅馬式而非希臘式的,穹窿結構與當時正在重新設計建造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十分相似;另外他啟用了當時文藝復興的人物甚至他自己作為模特來代替千年以前的一些遠古的哲人。讓我們來細品此畫中的一些人物細節。
  • 神秘的拉斐爾和《雅典學院》
    [摘要]《雅典學院》堪稱美術史上偉大的典範,拉斐爾創作這幅經典作品的時候才不過26歲。雅典學院(壁畫) 拉斐爾拉斐爾·桑蒂與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一起被譽為義大利文藝復興「三傑」。1483年3月28日星期五,耶穌受難日這天,拉斐爾出生於義大利烏爾比諾的一座村莊裡。
  • 認識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
    迪卡儂在天貓超級品牌日活動中發布了一個小視頻,在設計圈已經傳開了。視頻中阿里動物園28隻小可愛一起亮相,而且是以3D+毛絨玩具的形式,令人拜服。其中一張圖,借鑑了拉斐爾名畫《雅典學院》的構圖和布局,28隻小可愛拍了一張全家福。
  • 名畫鑑賞: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雅典學院 義大利 拉斐爾 壁畫 縱279.4×橫617.2釐米 梵蒂岡塞納圖拉大廳雅典學院是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家柏 拉圖興辦的。拉斐爾在這幅巨型壁畫中,描繪了當時這個學院裡的哲學家、 科學家以及藝術家們進行學術探討的熱烈場面。畫面中央邊走邊議的是柏拉圖和他的弟子亞裡斯多德,他們在激烈 地爭論著。
  • 拉斐爾《雅典學院》的超時空敘事,先賢們與古希臘美學思想脈絡
    蘇格拉底之死 雅克—路易·大衛 1787年從西班牙的洞穴到地中海南邊的埃及,經歷過古愛琴文明後,我們的旅程終於來到了傳統概念中的古希臘——這個孕育出西方文明最激動人心的地方,也是整個西方藝術史中最耀眼的一顆明珠
  • 雅典學院
    作品年代:1510~1511作品材質:溼壁畫、肖像畫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拉斐爾展覽室的署名之廳這幅《雅典學院》是以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所建的雅典學院為題,以古代七種自由藝術——即語法、修辭、邏輯、數學、幾何、音樂、天文為 基礎,以表彰人類對智慧和真理的追求。藝術家企圖以回憶歷史上「黃金時代」的形式, 寄託他對美好未來的嚮往。
  • 拉斐爾這幅史詩巨製《雅典學院》裡的這一幕,你真的看懂了嗎?
    拉斐爾一生創作出了300多幅傳世巨作,《雅典學院》則是他於1510~1511年創作的一幅壁畫作品,現收藏於義大利梵蒂岡博物館。拉斐爾將57個學者名人齊聚一堂歷史上柏拉圖為傳播知識追求真理而舉辦雅典學院,以兼容並蓄、自由開放的思想為理念,開啟了雅典思想的巔峰時代。
  • 從拉斐爾名畫《雅典學園》解讀古希臘哲學
    拉斐爾與教皇、學者們交換意見許久以後,決定依據詩人德拉·欣雅杜爾的詩來配畫,以歌頌神學、哲學、詩歌、法學為內容:神學的「聖禮的辯論」、哲學的「雅典學院」、詩歌的「帕拿巴斯山」、法學的「三德」(真理「女人看鏡子」、權力「腳伏獅子」,手拿代表法律的「樹枝」、節制「手拿繩索看天使」)。
  • 稷下學宮和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歐洲文藝復興時,拉斐爾曾經畫過一幅名為《雅典學院》的畫,反映的是古典時期學派林立、相互切磋的景象。歐洲文藝復興起源地佛羅倫斯(Florence)的統治者美第奇家族( the Medici Family)在文藝復興到來之前,就開始頻頻提到雅典學院時代的學術氣氛,並且建立了模擬性的柏拉圖學院(Plato Academy)《雅典學院》中出現了很多學者。站在中心部位、右手指天的是柏拉圖,他的左邊是學生亞里斯多德。兩人的周圍圍繞著很多學 者,傾聽他們激昂的辯論。
  • 解讀世界名畫:雅典學院
    雅典學院朋友們平安,歡迎來到麥子的故事時間,我是lainey姐姐,很開心,又在周六與大家相聚啦。上周我們學習分享了著名畫家拉斐爾的一生,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仔細研究一下拉斐爾的這幅著名壁畫《雅典學院》。拉斐爾作品《雅典學院》先來說說這幅畫的由來吧~1508年,拉斐爾離開佛羅倫斯,經布拉曼特——一位正在監造聖彼得教堂的建築家的推薦來到羅馬,開始為教皇朱理二世工作。
  • 500年後 拉斐爾的「理想美」仍未過時
    500年後,拉斐爾創造的古典主義理想美為何依然動人?記者採訪了華東師範大學孫乃樹教授,請他解讀拉斐爾繪畫之美。  把偶像藏在畫中  在文藝復興之前,歐洲經歷了漫長而黑暗的中世紀,人們的思想被宗教壓抑,幾乎所有的藝術只為宗教服務。在中世紀的宗教畫裡,人物都是僵硬的,那個時代的畫作裡只有天堂,沒有人間。
  • 拉斐爾雅典學院與文藝復興對古希臘文化復興之間有哪些聯繫?
    舉報   而文藝復興本就是對古希臘文化的一種傳承,在文藝復興時期,因為人文思想的出現,人們在對黑死病的無可奈何中,
  • 畫聖拉斐爾的傳奇
    拉斐爾決心向當代最有成就的藝術大師們學習,進一步提高繪畫技巧。從此拉斐爾埋頭鑽研大師們的繪畫和雕塑藝術。他仔細研究和臨摹了達文西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受到了很大的啟迪和鼓舞,並開始在自己的繪畫中形成獨特的,柔和典雅的風格。在佛羅倫斯期間,拉斐爾創作了許多幅非常優美的聖母畫像。聖母瑪莉亞的形象一直是中世紀畫家們的表現題材。
  • 走進文藝復興時期的偉大畫家波提切利與拉斐爾
    畫家拉斐爾文藝復興三傑之一拉斐爾,他的畫作以色彩明淨、光線柔和見長,具有平和、優雅的氣息。拉斐爾雖然僅僅活了三十七歲,但是他的繪畫藝術以和諧、理想之美徵服了人們的心靈,成為西方古典寫實繪畫的正宗。拉斐爾《草地上的聖母》拉斐爾《西斯廷聖母》《草地上的聖母》、《西斯廷的聖母》等一系列作品為我們展現了與中世紀聖母子完全不同的形象。拉斐爾畫筆下的聖母長著完美的鵝蛋臉,目光溫和,文雅秀麗,穿著樸素而大方,笑容溫柔而寧靜;聖子也更像世俗中的孩子,胖墩墩的十分好玩。
  • 文藝復興時期藝術三傑之拉斐爾
    這個題材拉斐爾畫過幾幅,顯示出拉斐爾自己的藝術個性。畫家以對角線安排形象,騰躍的白馬呈向上趨勢,聖喬治舉刀作欲砍之勢,動作十分英武優美。馬與金屬的質感是這幅畫的特點。畫家更多關注繪畫的造型形式,而對人物的內在精神、生死搏鬥的勇武氣質刻畫缺乏力度,究其原因,因為《聖喬治大戰惡龍》這是拉斐爾早期的作品,看來那時侯畫家還沒有養成欣賞男性美的興趣,所以筆下的騎士也都帶著女性的特點。
  • 拉斐爾繪畫將聖母像塑造惟妙惟肖,堪稱巔峰之作
    下面小編給大家來介紹一下文藝復興的最年輕的一位畫家拉斐爾,拉斐爾是義大利傑出的畫家和達文西米開朗基羅並稱「文藝復興三傑」。他逝世年僅37歲,也是三傑中最年輕的一位。其代表作品有《西斯廷聖母》《草地上的聖母》《椅中聖母》《大公爵的聖母》《雅典學院》《教義的爭論》等。《西斯廷聖母》,中的人物和真人大小相仿是類似祭壇畫的聖母像。畫面上為幕拉開,聖母懷抱著嬰孩耶穌從雲中緩緩而降,兩邊為男女信徒,底下有兩個小天使左顧右盼畫面構圖莊重均衡,人物形象俊美顯出偉大的母愛精神和救民之意。
  • 拉斐爾,見畫如面
    拉斐爾: 您是指我去偷看米開朗基羅的畫嗎?那算是我欠下的一筆債吧(笑)。當時,米開朗基羅生怕自己正在畫的聖彼得大教堂天頂畫被抄襲,特地封了起來。但我還是拿到了鑰匙,最終看到作品。後來,我在創作的《雅典學院》中添上了很重要的一筆,這部分內容是對米開朗基羅的一種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