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獅道具:什李北獅皮製作技藝傳承千年

2020-12-23 澎湃新聞

舞獅道具:什李北獅皮製作技藝傳承千年

2020-08-20 17: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大洪拳、北獅皮製作技藝、馬叉是鄄城縣彭樓鎮什李村李氏一族代代相傳的「三寶」,有著一千多年的悠久歷史,尤其是北獅皮製作是北方獅皮造型的代表之一,技藝傳承較為完整,在魯西、豫東一帶負有盛名,久傳不衰。2014年,什李村北獅皮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什李村北獅皮製作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振紅告訴記者,相傳在明朝時期,李氏堂兄弟十人,從山西洪洞縣遷往此地安頓, 因為十個李姓兄弟,故名「十李村」,後被改為什李村。

 

據李振紅介紹,北獅皮製作技藝為宋朝初期李氏先祖李開山所創。李開山在趕路途中,看到兩隻老虎與一隻他從未見過的猛獸打鬥,老虎被猛獸打的「落荒而逃」,見猛獸如此了得,李開山便憑著想像做出了一張猛獸皮,頭部和獅子相像,便被成稱為「獅皮」。後歷經李氏先人二十餘代的潛心研究和不懈努力,製作出的北獅皮形象逼真、古樸典雅,結實耐用,百年不壞。什李村現有的一對「獅子皮」已有120多年的歷史,被存放在菏澤市博物館。

什李村北獅皮製作工藝特殊、形狀獨特,之所以能傳承至今,主要因素是它來源於生活,與大眾的心理渴求和精神寄託息息相關,製作技藝是中華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結晶,集傳統哲學、美學、民俗學於一身,與大眾生活結下不解之緣,因此它始終保持著旺盛的生命力。

李振紅從小就看著父輩做獅子皮,其製作技藝早已爛熟於心,是村裡為數不多的「䙡獅皮」好手。

李振紅說,春天是「䙡獅皮」的最佳時節。製作主要工序有備料、做模坯、栽疙瘩、糊紙、曬晾、編麻辮子、做獅毛等32道工序。一張完整的北獅皮72天才可完成,重量達30餘斤。而且,只有練過功夫的人,才有力氣將其舉起。

什李村北獅皮製作有很多講究,製作出來的「獅子」全部為壯年公獅,用這種「獅子」表演,勇猛、老練、穩健,所以,什李村的獅子皮遠近聞名,形狀堪稱一絕。歷代天旱求雨取水、廟會、喜慶,方圓上百裡鄉村群眾都會來請什李村「獅子」助興。千百年來,什李村的「獅子」表演時,總是鑼鼓喧天、人山人海,場面甚是熱鬧。(記者 焦同帥 通訊員 劉永霞)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北獅之宗」故裡——徐水北裡
    舞獅又名獅舞,俗稱耍獅子,始於漢,盛於唐,作為一項古樸的優秀傳統技藝,歷經兩千年滄桑,生生不息。舞獅分為南獅與北獅,河北是北獅發祥地,保定市徐水區北裡村舞獅屬於北獅,素有「北獅之宗」美譽。20世紀50年代曾榮訪東歐六國,兩次赴朝鮮慰問演出,接受了毛主席、周總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檢閱。
  • 徐水北北裡——北獅之宗新傳奇
    非遺傳承人劉志德教學生們舞獅舞獅又名獅舞,俗稱耍獅子,始於漢,盛於唐,作為一項古樸的優秀傳統技藝,歷經兩千年滄桑,生生不息。舞獅分為南獅與北獅,河北是北獅發祥地,保定市徐水區北裡村舞獅被譽為「北獅之宗」,並於2006年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特別是保定徐水區南北裡小學,還在1999年起將舞獅文化引入校園,融入課堂,成立舞獅社團。學舞獅、練舞獅、表演舞獅,一屆又一屆的學生在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道路上演繹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新傳奇。
  • 北獅之宗——徐水舞獅
    我國民間的很多地方都有節日舞獅助興的習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個地方的舞獅又有自己不同的特點,今兒我要跟你說的就是別具特式的北獅之宗——徐水舞獅。徐水獅舞是河北省漢族民間舞蹈之一。   徐水縣的舞獅子,仿照歷代石獅的形態,在色彩、造型、裝飾等方面利用誇張的藝術手法精心製作而成。古雅圓大的獅頭,寬闊隆起的前額,黑亮有神的活眼睛,前伸而突起的鼻子,張閉有度的大嘴,稍微顫動的雙耳,五官起伏有致,加之頭頂用彩綢紮成的彩球的映襯,更顯得獅子的威武雄壯,憨態可掬。
  • 舞獅:南獅與北獅的區別
    南北獅起源傳說中國舞獅,以「北獅」起源較早。相傳北朝魏武帝遠徵甘肅河西,俘虜胡人十萬,魏武帝把他們囚困於邊荒三年。
  • 中國的舞獅文化:南獅和北獅有什麼區別?每一隻獅子裡面都有靈魂
    舞獅有南北之分,分為南獅和北獅,北獅是在長城以北流行的,北獅造型逼真,頭部造型比較簡單,雄獅頭戴著紅色領結,雌獅頭戴綠色領結,全身披著金色的毛。北獅一般成雙成對,一般是雌雄兩獅,有前面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帶領者往前走,北方的舞獅只要是以玩樂為主,雜耍是主流,有時候還會有一個小獅子,二個成年獅子帶著小獅子做著一些溫馨的動作,三獅之間盡顯溫馨。
  • 舞獅舞龍 四川大學生耍進倫敦中國年
    女子舞龍隊隊員正在排練舞龍動作北獅也叫聖獅,拜年、報喜、踩球、上梅花樁等都是北獅的經典動作  1月4日上午,四川師範大學體育學院訓練場裡鑼鼓喧天,40名大一、大二學生組成的龍獅隊正虎虎生風地舞長龍,耍雄獅。
  • 舞獅中國傳統文化,舞獅代表祥瑞
    舞獅是我國優秀的民間藝術。每逢佳節或集會慶典,民間都以舞獅來助興、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有兩個人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表演者在鑼鼓音樂下,裝扮成獅子的樣子,做出獅子的各種形態動作。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
  • 老外的中國年|法國小哥學舞獅
    舞獅是中國民間傳統習俗,每逢春節或喜慶日子,人們都會在陣陣鑼鼓鞭炮聲中,舞獅助興,祈求吉利。今天「近觀中國」法國記者朱利安,就帶您去位於北京的「京韻龍獅武術館」,去體驗一下舞獅。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京韻龍獅武術館的盧永超師傅是北京白紙坊「太獅」的第八代傳人,他介紹說,中國舞獅分為南獅、北獅。北獅寫形,南獅寫意。
  • 徐水舞獅:威武雄勁北獅宗
    舞獅俗稱「耍獅子」,是我國古老民間社火的一種演出形式,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現存舞獅分為南獅、北獅兩大類。作為中國北方舞獅流派的發祥地之—,徐水舞獅素有「北獅之宗」美譽,以威武雄勁、文武兼長著稱。
  • 廣西藤縣:追夢年輕人傳習舞獅非遺技藝
    廣西藤縣舞獅屬於我國舞獅技藝中的「南獅」,是融舞蹈、音樂、武術、技巧等為一體的民間藝術和民俗傳統,尤其以高樁舞獅的獨樁挾腰轉體450度等絕技名揚海內外,享有「世界獅王」美譽。2011年,藤縣獅舞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舞獅是當地人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時候,每次村裡鑼鼓聲響起,我們就知道會有舞獅表演,便立馬跑去看。」黃慶良說。
  • 探秘濟南舞獅團體:商業浪潮中,「北派舞獅」如何堅守
    學習舞獅門檻雖不高,在學校多是學習基礎動作,要想正式從事這一職業,對獅子身形、神態、動作細節要求會很高,需要不斷鑽研和實戰,並非一朝一夕練就。為了增進技藝水平,大學期間,陳騰飛加入了濟南一支專業舞獅團隊,學習如何讓獅子舞起來更有靈氣。
  • 廣水DIY製作龍可以視頻連線
    今天來幼兒園表演的四隻獅子是不一樣的,體育學院的邱老師說獅子分南獅和北獅,究竟怎麼區分呢?快請小朋友們來揭秘吧!南獅頭上有角,北獅走起來像狗,北獅裡頭上帶綠色結的是公獅子,南獅的眼睛更大,還會眨熱鬧的舞龍舞獅表演為今年的迎新年活動拉開了帷幕,接下來幼兒園還會有其它精彩的活動。在這裡悄悄的預告一下,聽說大班的哥哥們在看了舞龍舞獅表演後也都躍躍欲試,讓我們一起期待吧!收到獎品卻不開心?
  • 臺兒莊古城:舞龍舞獅免費體驗 樂享文化盛宴
    原標題:臺兒莊古城:舞龍舞獅免費體驗 樂享文化盛宴今年的五一假期對於臺兒莊古城有著特殊意義。2010年五一假期,臺兒莊古城試營業,到今年剛好十周年。十年夢想不變,傳承傳統文化的初心不變。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景區不僅有粉絲節優惠活動,還特意在復興廣場為遊客打造了可以參與的非遺民俗大課堂。
  • 南獅爭鬥 全國17支舞獅隊在福永比武(組圖)
    據了解,舞獅是中華文化傳統項目,又有南獅和北獅之分,北獅的造型酷似真獅,獅頭較為簡單,全身披金黃色毛。北獅一般是雌雄成對出現;由裝扮成武士的主人前領。有時一對北獅會配一對小北獅,小獅戲弄大獅,大獅弄兒為樂,盡顯天倫。北獅表演較為接近雜耍。配樂方面,以京鈸、京鑼、京鼓為主。  南獅南獅又稱醒獅,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南獅主要是靠舞者的動作表現出威猛的獅子型態。
  • 傳統文化之美:舞獅
    偶遇舞獅周末和家人去附近的商業廣場購物,偶遇傳統舞獅表演,很精彩。這種傳統文化之美難以言表,更多的是伴隨著舞獅表演的節奏,感觸博大的中華傳統舞獅文化。偶遇舞獅以前,更多是在港片裡見到舞獅,最出名的自然是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寶芝林、佛山無影腳、舞獅、十三姨,都是這個系列電影的關鍵詞。
  • 賽事播報丨南獅北獅同臺爭霸
    轉眼間比賽就落幕了,參賽隊伍激昂的口號以及鏗鏘有力的姿勢一次一次將比賽推向高潮,充分展現了舞龍舞獅運動員們的蓬勃朝氣與青春活力。觀眾也積極用掌聲和喝彩聲響應。他們的熱情、激動情緒,感染著每一個人。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昨天的精彩瞬間吧!8月4日上午進行的是舞獅(男子)南獅,參賽隊伍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三組。
  • 三代人守護楮皮紙製作技藝 72道工序可保存千年
    央廣網西安11月19日消息 中華文明亙古千年,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器物之美、技藝之美、匠心之美,每一項都積澱著歲月的痕跡,承載著傳統的底蘊,更體現了文化的自信。在傳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張逢學表示,楮皮紙製作技藝有工藝和紙張兩大亮點。「楮皮紙不添加任何化學物質,是純纖維製作的紙張,所以楮皮紙有很大的韌性,用它作畫寫字,可以保存千年不變形。」
  • 舞龍舞獅免費體驗,樂享文化盛宴!
    十年夢想不變,傳承傳統文化的初心不變。在這特殊的日子裡,景區不僅有粉絲節優惠活動,還特意在復興廣場為遊客打造了可以參與的非遺民俗大課堂。生動活潑的北獅表演吸引了遊客的目光,伴隨著鑼鼓聲聲,一頭頭活靈活現的獅子出現,色彩斑斕、精神抖擻,跟著節奏歡騰跳躍,或擺尾,或仰頭,或俯臥,或歡跳,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