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寵罕見行書墨跡《自書遊包山詩》,欣賞行書怎樣寫出沉靜內斂

2020-12-18 觀印山房
1

上圖釋文:旦發胥口,經湖中瞻眺三首。瀛壖委菹藪,地險隘山川。渾 沌自太古,泱漭開吳(天)

王寵的行草書不像小楷那樣「名聲在外」。

也許小楷習慣,王寵的行草書並不率意,行筆過程非常沉穩。看這件《自書遊包山詩》,也與小楷一樣是「務於簡易」,整體給人沉靜內斂,不激不厲的觀感。

2

上圖釋文:(吳)天。仰飲鹹池津,俯灌東南偏。龍宮嵑瑰麗,鮫室閟幽玄。孕化晨陽吐,涵虛霄象懸。洪流既漰沛,列嶂亦(回延)

王寵行書給人第一感覺是筆畫渾圓。他的行書中使轉運用非常精煉、有力,很少出現敗筆。這些渾圓的線條,穿插在強勁挺拔的橫豎線條中,剛中有柔相互呼應。

這件《自書遊包山詩》行書,書寫於王寵整三十歲時。此時,他的書法已經擁有熟練的技法中,用筆尖銳果猛,字體大多初看有欹側之勢,實際重心平穩,以迅速流暢的筆勢顯現風流蕭散的才子面貌。

明何良俊《四友齋叢說》中評價"衡山(文徵明)之後,書法當以雅宜(王寵)為第一。"也不全是奉承之詞。

上圖釋文:雲標海上闕,石秀鏡中蓮。開冬眷肅氣,落木浩無邊。黃鵠有奇翼,八表恣周旋。儻遇浮丘公,欻

王寵的行草書受王獻之影響很多,特別是字的結構受到王獻之以「簡」為尚的影響,只是王寵好像比大令更「簡」。

他的行草與小楷都將「簡淡」貫徹到底,他的筆觸提按變化較少,整體比較內斂含蓄。只可惜,他四十歲便走完人生道路,自身對書法藝術的探索前進並沒有達到新的更高的巔峰,有一些遺憾!

4

上圖釋文:忽蓬萊巔。

夙有丘壑尚,緬懷鸞鶴蹤。揚帆忽夭矯,赤水驂虯龍。五湖瀉杯掌,三州蕩雲(胸)

5

上圖釋文:胸。金屏匝地軸,玉鏡開天容。秩則四瀆亞,浸維百穀空。丹丘駐日月,瑤草連春冬。絳氣恣縈薄,青

6

上圖釋文:霞何復重?仙人蛻化處,千載空芙蓉。咄哉委腐風,絕頂巢孤松。

遊子戀清暉,舟師謔高浪。

7

上圖釋文:水宿濟前湍,蓐食凌窮嶂。雲帆詫多奇,霞石非一狀。龍性已難馴,鷗機彌怳蕩。靈妃曳翠旗,川後搴綃(帳)。

8

上圖釋文帳。蒼茫天地殊,傾洞風濤壯。安流伯禹功,長嘯鴟夷放。昔人巳摧頹,宇宙空俯仰。感往不復朝,追來

9

上圖釋文:胡弗暢。縱繞萬壑巔,振衣三島上。彼美戰勝賢,薜蘿遙在望。

相關焦點

  • 治印名家吳熙載罕見楷書作品,書法如何?(全字帖圖)
    全篇用寸楷寫出,字字工整,書寫嚴謹。對以刻印見長,在篆書上用功最多的吳熙載來說,楷書書碑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我們看到這件作品的時候,其楷書偶露魏碑風採而自成一體,非常精彩,知道他是不辱使命的。吳熙載本身對於其師也是推崇備至,吳氏在其師所書《十七帖疏證》的題跋「右包先生為碧公書《十七帖疏證》。……五百年後,必有珍重如棗版《閣帖》者」。吳的行楷書,受其師包世臣影響甚多 。整體基調是歐陽詢、褚遂良一路風格,滿紙流露出歐體的瘦勁挺拔,和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一樣的靈動之風。筆畫勁健有彈性,結構靈動奔放,整個作品又給人以舒朗靜謐的氣息。
  • 王寵書法這麼好,可惜看懂的人太少了 | 法帖
    還是用作品說話,上作品,請欣賞:王寵《自書遊包山詩》手卷局部砑花箋,草書,382×29釐米 天津藝術博物院藏作品賞析卷前鈐有「且喜齋書畫印」朱文長方印一枚。王寵的書法受王獻之影響較深,此書仍不失獻之意韻,蕭散俊逸,筆墨內斂,筋骨內涵,遒勁疏爽,亦如明代邢侗在《來禽館集》中所評:「履吉書原自獻之出,疏拓秀媚,亭亭天拔。」 醉酣所作,別有一番逸趣。 釋文:川上女,晚妝鮮。日落輕渚試輕檝,汀長花滿正迎船,暮來浪起風轉竿。自言此去橫塘近,深江無伴夜獨行,獨行心緒愁無盡。
  • 王寵小楷《竹林七賢》,太美了!
    祝其不假寵以為榮,則人自貴,能自貴者,孰愈於仁,故字寵曰履仁。儘管王寵的啟蒙老師是沈明之,但一般史書上提到王寵的老師都指蔡羽。蔡羽字九逵,居吳縣西山,號林屋山人,性高亢,不數入城府,以文章詩歌著名,曾由國子監授南京翰林院孔目。蔡羽對王寵的文章與書法影響很大,武宗正德七年(1512年),王寵與兄王守在蔡羽門下學習經、詩,在蔡家(包山精舍)住了三年。
  • 張萬忠書法行書作品欣賞
    行書是繼草書、楷書之後,出現的一種書體。相傳是後漢桓、靈帝時一位書法家劉德升所創,西晉時期的衛恆的《四體書勢》裡講:「魏初有鍾(繇)、胡(昭)兩家,為行書法,具學於劉德升。」可惜劉德升沒有留下墨跡。什麼叫行書呢?簡言之是在楷書的基礎加以小的變化,書寫起來很簡便的書體,故而與楷書相間流行開來。
  • 著名書法家朱春和行書作品欣賞
    著名書法家朱春和行書(榜書)作品欣賞 朱春和對書法、國畫有獨特的研究,其行書也風格獨具,他潑墨揮毫,瀟灑超逸,其墨跡蒼茫渾厚,力能扛鼎。可見其筆墨功夫深厚。其字內情,字外功在毫端激情勃發,其浩蕩之氣韻,氣貫長虹,以極大的視覺衝擊力,使觀者如沫春風,愛不釋手,必欲藏之而後快!其作品深受海內外藏家歡迎! 作品欣賞:
  • 學行書就照這個來——行書十大名帖欣賞
    二、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 《祭侄文稿》 ­       行草墨跡,顏真卿書。五、天下第五行書——楊凝式《韭花帖》 ­      《韭花帖》楊凝式書,行書,墨跡麻紙本,高26釐米,寬28釐米, 共7行,63字。
  • 著名書法家沙孟海書法欣賞,91歲行書用筆精美,寫出了藝術美!
    今天小七也為大家找到了沙孟海91歲時的行書作品,當小七看到這幅行書作品以後也是非常的驚訝,因為筆法真的是太漂亮了,於是小七就拿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當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幅書法作品以後有何不同的感想呢?是不是被眼前的這幅書法作品所吸引呢?
  • 清朝狀元王文治,行書真跡《快雨堂錄》欣賞,行雲流水,筆法犀利
    筆法是書法的基本要素,是用柔軟而富有彈性的毛筆創造的,中國毛筆顯著的特徵,就是能夠寫出千變萬化的、富於質感的點線,構成了一個奇妙的書法世界,給欣賞者以美的感受和無窮的想像空間。一是互相對應、和諧統一的筆法,構成行書的基礎美。
  • 明代王寵西苑詩卷淺析
    王寵書法初學蔡羽,後追摹晉唐筆意,楷書以虞世南、智永為師,行書以二王為宗,深得二王妙境。尤其小楷書法,筆畫清秀,結字空靈,可見晉唐之遺風,既有二王之俊逸,又有虞世南之氣色,有著濃厚的人文主義情韻。明代書家王世貞在《三吳楷法十冊》跋中認為王寵楷書:兼正行體,意態古雅,風韻遒逸,所謂大巧若拙,書家之上乘也。
  • 練字必懂:行書中的「書法筆順」,寫出行書的體勢美和形體美
    練字必懂:行書中的「書法筆順」,寫出行書的體勢美和形體美 2020-11-11 17
  • 行書臨創訪談——以古為徒體悟經典的魅力
    行書可以作為初學的書體麼?初學行書您建議從何入手?小時候,初學書法,長輩們要求先把字寫端正,強化楷書基礎,從生理上講有一定道理。後來,逐步長大學習、接觸更多的碑帖,接觸了更多高水平的老師、專家,發現不論哪一種書體都是一個體系,五體書法都要涉獵,都可以作為入門。行書作為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的書體,因書寫方便、容易辨識、雅俗共賞,自魏晉以來千百年,經久不衰,成為書法學習的熱門書體。
  • 罕見美女書法家周慧珺,行書絕妙古詩作品欣賞,筆法精妙姿態秀美
    美女書法家周慧珺行書絕妙古詩作品欣賞:書友對周慧珺先生書法的評價:網友洪光軍1評價道:像這樣的既有傳統書法精髓與功底,又有與時俱進的創新和個人風格,功力展現的書法作品,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的,也是對中國書法傳統繼承
  • 當下行書創作的巔峰大師馮彬,行書作品欣賞,行雲流水,自然疏朗
    按時間順序主要書體大致上是: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籒文秦一統前)小篆(秦漢官體)簡書(已經有隸書雛形)隸書(漢早期纖細而後漸粗)草書行書小楷(漢末)魏碑(南北朝北方)正楷(唐代,早期偏細,顏柳融碑去隸到現在)。我覺得行草書算是性情書,接近純粹的書法,其他書體更多兼顧的是造字之法寫字之法,文字作為承載工具,科普功能強些。
  • 沙孟海《行書魏武帝詩》欣賞
    來源   書法字帖沙孟海《魏武帝詩》行書,尺寸232.5釐米×52.5釐米×2。《三希堂》匾額法帖共分32冊,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書法叢帖,集歷代書法精品之大成,共收集自魏、晉至明末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作品,以歷史順序編纂,囊括了當時宮廷所能收集到的所有名家名作之墨跡珍寶。
  • 行書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入化境
    行書什麼時候開始可以入化境?晉人最為擅長行書,二王為巔峰。王右軍的墨跡,不是唐臨模仿就能學會的。顏真卿的行書磅礴之氣,古今稀有。學習行草「金錢聖教」與《蘭亭》為必經之階。寫書法,無論是隸書還是楷書、行書還是草書,必須筆筆不馬虎,即一小點或一小轉折處也不能輕易放過。
  • 王羲之行書《聖教序》臨摹作品欣賞
    《聖教序》是王羲之行書,又稱《懷仁集王聖教序》,唐太宗李世民為了表彰玄奘法師取得真經,親撰寫文章,由當時的懷仁法師用王羲之的書法真跡集合而成,刻在石碑上,總過程歷時25年,可謂是一篇鴻篇巨製。也正是由此此,王羲之的集字《聖教序》是我認為最難寫的行書字帖之一,這本字帖難寫在兩個方面,一是王羲之的書法技術高超,本來就非常難以把握,比如《蘭亭序》就是一幅這樣的作品。
  • 他是一個笨小孩,9歲還口齒不清,卻寫出明朝最美行書
    自明朝之後,行書功力能夠與文徵明比肩者更是少之又少,最為難的是文徵明還是一位長壽的書法家,八十歲高齡還在高水準創作,為後世留下無數寶貴的藝術財富。文徵明《行書千字文》文徵明雖然天資愚笨,年少坎坷,中年之後卻在書法、繪畫、詩、詞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就,可以說是一位「四絕」人才,尤其是他的行書,造詣非常深厚,其行書師承王羲之、智永一脈
  • 他是70後書法家,楷書勝過「二田」,行書比「啟功體」更有神韻
    他的楷書不僅寫出了古風古韻,而且還創出了自己的個性和風味,楷書主要是以歐楷為宗,而且還充滿了自己的理解和認識,寫出了一種讓人耳目一新的意境,整個結體具有歐楷的嚴謹法度並貫穿始終,特別是瘦硬的線條非常有視覺衝擊力。有網友說:楷書勝過「二田」格調。
  • 才女徐靜蕾,行書《詞林觀止》欣賞,網友:被娛樂圈耽誤的書法家
    細看徐靜蕾的書法,就會發現她的字遵循古法,又有創新,墨跡有香誰道秀,硯池驚現蓮花書!贊徐靜蕾書法,她是電影圈最優秀的書法愛好者。她若稱第三名,沒人敢稱冠亞軍。比起倪萍、馮小剛、朱軍、趙忠祥強多了。一個叫柳葉三到的網友評論說:「徐靜蕾的字,未來一定會值錢!別說我俗,最能體現價值的就是貨幣。秦淮八豔的字畫能登堂入室,能值錢。
  • 如何理解「行書快寫,楷書慢寫」的提法呢?
    行書介於楷書與草書之間,也是由篆、隸演變而來,楷書書寫不便捷,章草則有隸書的波磔,所以行書應時而產生,相比楷書多了映帶勾連,書寫快速!柳公權《神策軍碑》局部然而我們學習書法的時候,卻又有「行書慢寫,楷書快寫」的說法,對這個問題要準確理解,從大的方面說,行書的書寫速度通常要比楷書的書寫速度快,這是因為行書的筆畫及筆畫書寫順序與楷書有所不同,有映帶勾連,便於快速流利地寫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