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歲小夥「駝背」十餘年 醫生植入螺釘重塑變形脊柱

2020-12-26 瀟湘名醫

背上的 " 鼓包 " 越來越大,異樣的外形讓正在上大學的張林(化名)越來越 " 抬不起頭 "。今年,22 歲的他從大學畢業,也迎來了一次 " 新生 "。

即將畢業時,通過學校老師幫忙聯繫,他到醫院找到了解決 " 鼓包 " 的辦法。原來是脊柱側彎導致了他的 " 駝背 ",8 月 7 日,他在貴航三〇〇醫院骨在醫院骨二科接受了手術," 拉直 " 了背。對於即將踏入社會的張林來說,這一天他等待了 10 年。

十年間,背上的 " 包袱 " 越來越大

近日,記者在貴航三〇〇醫院骨科病房見到了躺在病床上的張林,此刻,他因為 " 恢復正常 ",又對生活有了新希望。

他告訴記者,第一次發現背部有點鼓,還是在小學時,家裡的一個親戚說的。但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濟,而且也不影響生活,就沒有引起重視。

" 還以為是駝背,沒想到是病。" 張林說。可是,要看到了高中,背上的異狀越來越明顯,到 2016 年,他從大方縣考入了貴州大學。

" 不知道是不是我太敏感,總覺得同學們會有意識的躲著我。上課的時候,都會離我很遠,不會選我身邊的座位坐,會自動隔了一排,這就好像一道無形的隔離帶。" 張林說,一定是因為自己的外形太怪異。為此,他在學校越來越自卑,除了同寢室的同學,很少和其他人講話。

而且,背 " 包 " 在大學期間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越長越大,到了大四,他已經走不了多少路,就會呼吸困難,而且雙腳也不一樣長,開始跛行,需要藉助矯正鞋墊才能走路。

畢業,迎來新希望

" 眼看著就要畢業了,這種樣子也沒法找工作,只能活一天算一天。" 他說。可是,就在 7 月,迎來了轉機。

7 月底,已經大學畢業的張林在老師的幫助下,被愛心組織送到了貴航三〇〇醫院接受治療。

據該院骨二科主任醫師彭建興介紹,張林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後凸側彎畸形。" 患者在年幼時,家長發現其雙肩不等高、駝背,但因為家庭條件困難,也沒怎麼重視,年紀越來越大,側彎也越來越嚴重,導致他自己心理也越來越自卑。"

彭建興說,一般特發性脊柱側彎小於 20 度,可以通過注意平時的姿勢和針對性鍛鍊進行矯正;但大於 20 度,則需配戴支具外固定並配合鍛鍊;大於 40 度,則需要進行手術矯形治療。張林的脊柱畸形嚴重,已經大於 50 度,心肺也因受壓迫導致心肺功能明顯降低,屬於極重度脊柱側彎," 如果再不手術,除了有癱瘓的風險,病人的生存質量也不好。"

截骨,植入 16 顆螺釘 重塑變形脊柱

但是,手術難度非常大,彭醫生說。" 因為畸形的位置位於上胸椎,矯型手術會動到脊柱,附近神經,血管都很豐富,有術中大出血,術後癱瘓的風險。"

據悉,為了順利通過手術,彭建興帶領醫療組進行了充分的術前討論,還準備了 8 個單位的紅細胞和血漿。" 因為患者的心肺功能太弱了,為了保證患者能挺過手術,我們還提前一周對患者進行了心肺訓練。" 彭建興說。

手術中,暴露出畸形的脊柱後,彭醫生截斷胸 5 椎體骨,之後又用鋼釘和鋼板固定,儘量恢復成正常的形狀,重新接回脊柱。" 術中用了 16 顆螺釘,在脊柱矯形手術當中,也屬交罕見的數量。" 彭醫生說。

經過 7 個半小時的手術,手術成功完成,畸形的脊柱得以 " 重塑 "。

目前,張林的術後恢復癒合非常好,神經功能、呼吸功能都比以前順暢多了,預計術後兩周左右可下床活動," 重塑 " 後的脊柱變 " 直 " 了,預計身高還可以增高 4~5 公分。最主要是矯型之後,脊椎不受壓了,心肺功能不受影響,解除了死亡威脅。

彭醫生表示,這次手術非常成功,不僅僅能糾正背部的凸起,還能讓患者重新拾起對生活的自信。現在最大的改變就是,張林臉上有了笑容。他們將會為他制定康復訓練,回歸正常人生活。

彭醫生提醒脊柱側彎是一種常見病,好發於青春期,發病率高達 1% 到 2%,需早發現、早治療。

家長要經常注意觀察小孩的坐姿,關注小孩的行走步態和肩膀,是否有脊柱側彎,如果他的肩膀一邊高一邊低,就要引起重視,第一時間到醫院來檢查。因為幹預得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貴陽晚報 +/ZAKER 貴陽

貴陽日報融媒體記者 張梅

編輯 侯川川 / 編審 李楓 / 籤發 黃震

【來源:ZAKER貴陽】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74歲大伯駝背10多年,做了這個手術後,終於昂首挺胸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通訊員 鄒怡 記者 吳朝香74歲馬大伯多年來嚴重駝背,沒有辦法久站久坐,行走活動都很困難。最近他在寧波市杭州灣醫院接受了外科手術,彎了10多年的背竟然被拉直了。手術前後馬大伯因「發現脊柱後凸畸形10年,進行性加重伴腰背部疼痛1年」入院,他平時無法久站久坐,更沒有辦法直立行走,行走活動困難,平時只能依靠雙手支撐大腿才能勉強行走,夜間平臥時常因腰痛難忍而影響睡眠。
  • 讓駝背患者挺胸做人的溫醫大附二院教授走了
    突破禁區  在胸部以上進釘矯正畸形  「首次認識池永龍教授,是在1990年北京舉行的全國第一屆骨科優秀中青年醫生論文評優會上,他關於中、上胸椎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新技術論文獲得特等獎,這個獎分量很重,許多大城市醫院的醫生都沒有奪得,而被來自溫州的池永龍獲得了,這令人刮目相看。
  • 小夥受脊柱重度畸形困擾多年駝背矯正手術「造」了個帥哥
    脊柱畸形矯正前。脊柱畸形矯正後。一名小夥因脊柱重度「S」畸形而自卑,一家人都擔心他未來的生活。近日,小夥到省骨科醫院接受手術,比之前增高了20釐米,回家後親戚們都不認得他了。先天駝背小夥自卑多年3月29日上午,記者來到省骨科醫院脊柱科採訪。患者小智(化名)的父親吳先生告訴記者,他們家是龍裡的,小智今年18歲。孩子剛出生,父母就發現他的身體不正常,身體不協調,右肩明顯比左肩要低得多。一天天過去,小智慢慢地長高了,左肩後下方冒出一個「包包」,隨著身體慢慢長高,孩子站著時身子顯得往右側斜,不能做重活,上學和平時生活都感到自卑。
  • 12歲女童脊柱彎曲如「S型」 手術後終於「挺直腰杆」
    但12歲的女孩婷婷(化名),卻因為自己的脊柱彎曲如「S型」,被人笑話。記者3日從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獲悉,該院的骨科專家為婷婷做了極重度脊柱側彎的手術矯正。手術後,婷婷終於「挺直腰杆」。圖為婷婷(化名)手術前的CT,脊柱彎曲如「S型」。 兒童醫院供圖據該院骨科病房副主任劉星教授介紹,婷婷患的是特發性脊柱側彎。
  • 3D列印幫助矯正8歲女孩脊柱側彎
    高低肩,走路擰膀子,斜身子……這是先天性脊柱側彎患者的典型症狀。然而,8歲的小琴(化名)卻只有不被人注意的頸面部輕度變形,在患肺炎拍胸片時無意間才發現頸胸段脊椎畸形。5月21日,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祈福醫院骨科中心專家團隊在數位化3D列印技術輔助下,為她精準矯正了畸形。
  • ...病房脊柱微創團隊順利完成斜外側腰椎椎間融合經皮螺釘內固定術
    >2020-09-24-->>--> 近日,第一骨科 脊柱關節外科病房脊柱微創團隊在主任付勤的支持下,順利完成斜外側腰椎椎間融合(OLIF)經皮螺釘內固定手術。患者術後第二天便可自主下床活動,術前症狀全部消失,術後第4天康復出院。
  • 駝背、脊柱側彎、高低肩……家長注意!這些原因會導致體態問題
    蔡文靖鼓勵道:「再堅持一下,做完十個,叔叔就給你按摩!」治療師胡瑞琦說,類似以上需要體態矯正的患者年齡從四五歲到三十多歲的都有,相對而言,年輕越小,矯正效果越好,承受的痛苦也越少。成年後,往往肩椎、脊椎、腰椎變形、疼痛等問題開始逐漸惡化,嚴重者甚至會影響到正常的工作、生活。
  • 機器人引導椎弓根螺釘植入術安全有效
    椎弓根螺釘植入是後路胸腰椎手術的根本,然而,其和併發症多相關,如螺釘定位錯誤。近年來,改善椎弓根螺釘植入的安全性和準確性成為努力的方向。導航和術中成像應運而生。
  • 中醫院骨科完成首例經皮脊柱內固定術
    患者聶先生,雲夢縣隔鋪鎮下河村人,前不久因車禍致第二腰椎骨折,於本月4日入住中醫院骨傷科,於11月12日在全麻下行經皮椎弓根釘固定術,該手術由骨科鍾繼濤,劉洋兩位醫生獨立操作完成。是骨科首例獨立經皮脊柱內固定術。
  • 老年駝背怎麼預防?海醫二院醫生支招
    當背部肌肉鬆弛,後方牽拉力量差,脊柱向前彎曲,人就逐漸駝背、變矮,長期如此可能發展為嚴重的脊柱前傾彎曲。  2.骨質疏鬆引起椎體畸形  老年人普遍骨質疏鬆,易出現椎體壓縮骨折,導致脊柱畸形。  如果多個椎體發生畸形時,就會形成駝背,出現比較明顯的身高降低。
  • 別怪孩子彎腰駝背,父母幾個錯誤舉動,已經無形傷了娃的脊柱發育
    本來不情願的琦琦萬萬沒想到,醫生檢查之後發現孩子的脊柱發育已經出現了一些問題,再不矯正的話可能再也無法「直」回來了,婆婆也正是看到寶寶腦袋總是下意識的偏向一邊才疑心這個問題。醫生提醒道:「現在很多的新手寶媽都會犯這個問題,抱娃的方式和姿勢對孩子的脊柱發育至關重要,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帶來無法挽回的遺憾。」
  • 導航模板助椎弓根螺釘精準入位—資訊—科學網
    「該導航模板符合外科手術精準化、個體化的發展方向,可降低脊柱畸形矯正手術難度,減少併發症,提高脊柱畸形矯正手術水平。」骨科專家、中國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侯樹勳表示。 椎弓根螺釘固定技術在骨科脊柱畸形矯正手術中被廣泛應用,但因椎弓根毗鄰脊髓、神經根、食管、左心房、血管、胸膜及肺、胸導管等重要組織,一旦出現置釘偏差,後果極為嚴重。
  • 告訴身邊「駝背」的人,TA的心臟、胸腔、脊椎都在逐漸「變形」
    駝背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脊柱變形,往往是由於背部肌肉太弱、鬆弛無力,導致胸椎後突,引起體態改變。 04 脊椎變形 駝背除了影響「視覺效果」,讓人看起來身高降低、顯老,還會引起疼痛。駝背易導致脊椎畸形,壓迫神經,引起下背疼痛。
  • 告訴身邊「駝背」的人,TA的心臟、胸腔、脊椎都在逐漸「變形」
    駝背,變醜只是最「輕」的懲罰駝背屬於一種比較常見的脊柱變形,往往是由於背部肌肉太弱、鬆弛無力,導致胸椎後突,引起體態改變。駝背往往還伴隨著彎腰,這兩個姿勢會對身體產生不良影響。01變「胖」日本整形醫師吉田圭吾表示,臉部的肌肉與後腦勺、頸部、後背的肌肉都是相連的。
  • 駝背男臥床10年 患病老父不放棄
    原標題:駝背男臥床10年 患病老父不放棄  「10年沒下床走過路了,早已忘了走路的感覺。」32歲的嚴亞東因為髖部強直症狀和脊柱後凸,10年來只能低頭看東西、吃飯,連睡覺也只能靠牆坐著睡,10年間身高從1.68米降到1.29米。家中老父不拋棄不放棄,細心照料和四處求醫打動了醫生,並為其免費進行了手術,使他的身高回長到1.6米。
  • 駝背、高低肩、骨盆前傾、脊柱側彎……孩子的這些問題不容忽視
    事實上,在生活中許多人都被頸椎、腰椎變形、疼痛等問題困擾,如何才能恢復健康?對於以上患者,在華醫金良脊柱健康中心通過運動康復讓患者逐漸恢復,傳統的中醫康復手段和西醫現代康復鍛鍊相結合,讓人們恢復健康的方式更加科學有效。
  • 巫山貧困群眾脊柱爆裂骨折,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為其緊急手術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7月11日訊 (通訊員 欒秀玲 張國傑) 7月11日,煙臺山醫院援渝醫生王靜傑與巫山縣中醫院骨科團隊共同為當地的一位摔傷的貧困群眾完成了急診脊柱外科手術,及時避免了患者因傷癱瘓、因病返貧。
  • 李坤明醫生:脊柱相關疾病的運動療法介紹
    李坤明醫生:不一樣的脊柱健康理念,不一樣的脊柱病預防知識傳播。樹立脊柱健康理念,保護脊柱,提高生命質量!!脊柱相關疾病的運動療法:脊柱相關疾病的運動療法是指根據人類脊柱的解剖學和生物力學特點,針對人類的行為特徵和脊柱相關疾病的病因、病理而設計的有預防和治療作用的運動方法,是一種運動療法,也稱體療或體育療法。
  • 脊柱側彎(二)如何治療及預防脊柱側彎?
    脊柱側彎 生長發育期間原因不清的脊柱側彎稱為特發性脊柱側彎,根據發病年齡一般分為三種類型:嬰兒型(3歲之前);少兒型(3-10歲);青少年型(10歲以上)。
  • 愛心支撐脊柱側彎的湟源女孩站起來,手術5小時取出16顆內固定螺釘!
    家住湟源縣日月藏族鄉藥水村的張蕊,4歲時患有重度脊柱側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