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淵衝憑什麼讓董卿多次跪地採訪

2021-01-12 知行翻譯公司

許淵衝,1921年4月18日生於江西南昌。從1956年開始接觸文學翻譯,至今長達六十餘年,譯作涵蓋中、英、法等語種,翻譯集中在中國古詩英譯,形成韻體譯詩的方法與理論,被譽為「詩譯英法唯一人」 ,北京大學教授,翻譯家。在國內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譯六十本,包括《詩經》、《楚辭》、《李白詩選》、《西廂記》、《紅與黑》、《包法利夫人》、《追憶似水年華》等中外名著,2010年,許老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4年8月2日,許老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系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

許淵衝

「書銷中外百餘本,詩譯英法唯一人。」是對許老的學術造詣和文化影響力的最好概括,他一生致力於將中國的古典詩詞翻譯成英法韻文。在譯註的過程中,許淵衝一直堅持不僅翻譯詩文,更要譯出詩的意境,且譯後仍能對仗工整。因此,他翻譯出了許多音義雙絕的精品,被稱為「神翻譯」。下面筆者用軟體直譯許老的翻譯,你就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大家風範。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許譯:

If one does not make the most of hisyouth,

How can he not,when old,regret introth!

直譯:

如果一個人不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優勢,

他怎麼不會在老了後悔恨、耿耿於懷!

許淵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清明》

許譯:

A drizzling rain falls like tears on the Mourning Day,

The mourners』heart is going to breakonhisway.

Where can a wineshop be found todrown his sad hours?

A cowherd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 flowers.

直譯:

一陣細雨在哀悼日落淚,哀悼者的心將要崩潰。

在哪裡可以找到一家酒店,讓他度過悲傷的時光?

一位牛仔指著杏花中間。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許譯:

If love between both sides can last for aye,

Why need they stay together night and day?

直譯:

如果雙方的愛情可以持續,

為什麼需要他們晝夜陪在一起?

董卿跪地採訪許淵衝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湯顯祖《牡丹亭》

許譯:

Love once begun, will never end.

直譯:

愛一旦開始,永遠不會結束。

許老說,「自豪使人進步,自卑讓人退步」。在他的作品中,能看到他對詩詞翻譯的摯愛;在工作上,「擇一事,終一生」的工匠精神凸顯。這位老人,用詩詞貫通古今,享譽中外;依然在自己的創作道路上前行……

相關焦點

  • 《一平方米》第二期播出 董卿首度獻聲讀繪本 99歲許淵衝讀《無衣》
    許淵衝99歲高齡朗讀《無衣》 董卿首次獻聲為小石榴讀繪本除了「一平方米」72小時慢直播外,《朗讀者》第三季還同時在微博上發起了#人人都是朗讀者#的特別活動,莫言、麥家、劉慈欣、周冬雨、朱一龍、張梓琳等眾多文化藝術界知名人士紛紛和讀者分享了自己和文字之間的故事。
  • 董卿在節目公開3次下跪:前兩次備受讚譽,最後一跪卻成黑歷史
    在中國自古流傳下來的文化中,下跪禮是最高級別的禮,俗話說得好男兒膝下有黃金,跪天跪地跪父母。隨著時代的進步,這些禮儀也慢慢被廢棄,忘記,生活中,也只有發生很嚴重的事情時,才會下跪。作為公眾人物,更是難得一見,不過今天要說的這位主持人,為了能夠順利的進行節目,三次公開下跪,褒貶不一,她就是董卿。
  • 才女董卿:若有詩書藏在心,歲月從不敗美人
    #提起董卿,大家一定都不會陌生。而董卿呢,是能和專家老師討論詩詞,張口就來的那種主持人。這也是許多人喜歡她的原因。她曾在一檔節目中連跪三次,每一次都被網友稱讚!《開學第一課》在央視播出了第一集。在這集以「中華驕傲」為主題的節目中,主持人董卿採訪了著名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
  • 下跪的那一刻:董卿跪著表示敬意,寶強跪著表示感謝
    事實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明星會下跪,但跪在每個人卻上的效果是不同的,董卿跪下表示尊敬,寶強跪下來表示感謝,而他卻已經被整個網絡炮轟。董卿:中央電視臺推出大型公益節目《開學第一課》,節目的主持人正是董卿。第一集節目邀請了中國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老先生作為採訪嘉賓,採訪時老先生已經90多歲了,所以他只能坐著接受採訪。然而雖然年紀大了,許淵衝老先生談到他之前在節目的經歷仍然是眉飛色舞,一點都不像一個老人。然而我們沒想到的是董卿在這次採訪中跪了三次,被網友稱為「跪出了最美中華驕傲」。
  • 一個靈魂有香氣的女子,董卿《主持人大賽》又爆金句!
    除了這次爆出金句登上熱搜,董卿一直吸引著大眾的目光。在之前的《央視春晚》、《中國詩詞大會》、《開學第一課》,董卿也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董卿臨危受命承擔救場任務,但在董卿救場的過程中,導播先是告訴董卿時間有誤還剩一分半鐘,後來又告訴董卿,還是兩分半鐘。在這短短的三分鐘內,董卿迅速地做出反應,及時調整自己的發言,圓滿完成了救場任務。這樣緊急的情況下,董卿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任務,而且表現得很從容,以至於很多現場觀眾都不知道這次直播事故的發生。
  • 女主持人採訪鍾南山,挑眉迷之微笑不戴口罩,你的尊重與敬畏心呢
    但這兩天,一個鍾院士的採訪視頻,卻是引起無數網友熱議,其中,這位女主持人遭到一片罵聲。從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次採訪是在一輛行駛的車輛中進行,女主持人並沒有佩戴口罩,拿著話筒往鍾院士旁邊湊。更讓我覺得不可思議的是,當主持人問及,前幾天鍾院士在採訪中為何眼眶溼潤時,不僅挑了挑眉,還一直保持著嘴角的迷之微笑。但凡做了功課、了解鍾院士心系武漢群眾生命安危,明白現在嚴峻的形式,都不應該是這種嬉皮笑臉的態度。
  • 凌晨4點睡覺,86歲患癌,許淵衝被醫生判只剩7年命,如今已99歲
    ——許淵衝名片在備受歡迎的《朗讀者》節目當中,董卿採訪過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他就是許淵衝,當時許淵衝遞給董卿的名片上就寫著本文開頭的那一句話。董卿接過名片之後,笑著對許淵衝說。您就不怕這張名片遞出去之後,讓人覺得您怎麼敢這麼說嗎?可是許淵衝卻自信的回答,這是事實。
  • 董卿講述《朗讀者》幕後 曾被老翻譯家拒之門外
    但打造這樣一個文化爆款並不容易,4月7日,董卿在國家廣電局總局例會上向全國廣電同行介紹經驗,形容籌備之難時稱:「一個念頭在腦中,兩頁策劃在手上,三個散兵起步,四處磕頭化緣」。   弘揚優秀文化 責無旁貸   節目火了之後,董卿接受了許多媒體的採訪,很多記者會問同一個問題:「你怎麼會想到做這樣一個節目?」
  • 董卿3分鐘「跪下」3次,卻被網友稱讚為「最美的中華驕傲」!
    他就是是著名的翻譯家許淵衝老人。說到著名,他有三枚非常硬氣、足夠牛氣的「鑑定章」:一是國際翻譯家聯盟的2014年「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他是該獎項自199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翻譯家;二是國家漢辦、北京大學共同設立的「國際漢學翻譯大雅獎」;三是由國家文化部等單位評選的 2015年「中華之光———傳播中華文化年度人物」。
  • 凌晨四點入睡,86歲患癌,許淵衝被醫生判只剩七年命,至今已99歲
    因為在那一期上,主持人董卿在三分鐘內單膝跪地3次,只為與他平視對話,有不少人因此而誇讚董卿「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同時,還有許多人在網上紛紛讚揚起這位老者的偉大。他這一生,「譯古今詩詞,翻世界名著,創三美理論,飲彤霞曉露」。
  • 董卿在節目中3次「下跪」,前兩次備受讚譽,最後一跪卻備受爭議
    從出道以來,董卿一直是以最專業的主持回報觀眾,對人謙和有禮,贏得了觀眾們的好評,但董卿在節目中公開3次「下跪」,前兩次備受讚譽,最後一跪卻成為了黑歷史。在之前節目《開學第一課》上,節目組邀請來96歲高齡的翻譯大師許淵衝老先生做客,因為年齡的關係老先生只能坐在椅子上講述自己的事跡。
  • 被董卿3次跪地採訪,他的這套書,讓優雅英文與古詩真正走進孩子心裡
    《古詩裡的核心詞》(全8冊):翻譯泰鬥許淵衝為孩子打造的雙語詩畫集,在意境悠遠、韻律十足的文字裡,在古樸唯美的水墨畫中,讓優雅的英文與古詩真正走進孩子心裡,滋潤孩子成長,贈朗讀、歌謠音頻。2. Listeneer傾聽者 智能複讀機:學英語必備神器,智能斷句、逐句復讀、辨音仿音,磨耳朵練聽力+模仿讀練口語,隨時隨地學起來;還能查單詞、學古詩、講故事,更有海量學習資源可以下載,從小學用到大學~大家還記得在2017年的《開學第一課》上,董卿3次跪地採訪的那位老人嗎?
  • 董卿的三次下跪,來自不許照鏡子、穿新衣、當童工的「童年陰影」
    比如董卿曾經的三次下跪,就很能說明問題。那是在綜藝節目《開學第一課》上,節目組邀請了德高望重的老翻譯家許淵衝,為孩子們言傳身教。那時候的許淵衝老人家,已經是96歲的高齡,耳朵不僅不靈光,聲音還小。於是董卿離開座位,蹲跪在許老先生面前,仔細聆聽,同時也是為了能讓許老先生能夠聽清楚自己的回話。在短短幾分鐘的採訪裡,董卿反覆跪了三次,一副謙卑晚輩的模樣。而且董卿不僅僅會為長輩跪,還會為比自己年輕的晚輩跪。
  • 她憑什麼代替董卿主持《中國詩詞大會》?董卿的回答讓網友沉默
    只要是熱愛古詩詞文化的同學,這檔節目的每一期內容都不會錯過,每次節目一結束,也都會產生激烈的討論,或討論選手表現,或討論主持人董卿的滿腹詩書。在節目之後,董卿推薦觀眾們可以閱讀一下《藏在地圖裡的古詩詞》,藉此鞏固詩詞知識,感受詩歌文化。
  • 董卿|如何做一個有才情的女子(下)「建議收藏」
    更「升華」董卿的,還有她的個人修養:她從不打斷別人講話,即使對方講話內容多甚至表達的零散、混亂,她也會耐心傾聽;在採訪中許淵衝老先生時,董卿三分鐘跪地三次,被網友稱讚為「跪出了最美的中華驕傲」;在充斥著快節奏的今天,董卿懂得沉澱自己,她生活得灑脫適意,坦然充實。
  • 「譯界泰鬥」許淵衝經典詩詞翻譯12首
    引1921年4月18日,中國著名翻譯家許淵衝出生於江西南昌。2014年8月2日,許淵衝榮獲國際翻譯界最高獎項之一的「北極光」傑出文學翻譯獎 ,系首位獲此殊榮亞洲翻譯家。2010年,許淵衝獲得中國翻譯協會頒發的「翻譯文化終身成就獎」。2018年10月29日起,紀錄片《傳薪者》在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播出。
  • 對話翻譯泰鬥許淵衝:大師何以為大師?
    他就是中國翻譯界泰鬥、「詩譯英法唯一人 」許淵衝老先生。01要是李白活在當世也必定和他是知己許淵衝何許人也?1921年生於江西南昌,1938年考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師從錢鍾書、聞一多、馮友蘭、柳無忌、吳宓等學術大家。1944年考入清華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後赴法國巴黎大學留學。
  • 許淵衝:百歲追夢人
    數字「九」有「多次或多數」之意,在中國的傳統數字文化裡,它又有「最多、最大」之意。從此以後,日機不敢再來侵犯昆明……」跟著威名遠揚的「飛虎隊」工作一年,許淵衝得到了一枚鍍金的「飛虎章」。後來,聯大常委、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來航空隊了解聯大學生的服役情況,林文奎充分肯定了許淵衝的工作和能力。梅校長聽了表示欣慰,告訴許淵衝服役期滿後要回聯大學習一年才能畢業。林文奎後來調去空軍總司令部,本來準備帶許淵衝同去的,許淵衝也同意了。
  • 許淵衝:翻譯是兩種文化的比較,不要把翻譯看低了
    這是在8月19日上線的最新一期《掌閱遠山》—"百年不孤獨"節目中,翻譯泰鬥、中國翻譯家許淵衝不斷提及的一段話。在已經百歲的許淵衝看來,翻譯不是簡單的語言變換,而是兩種文化的比較和碰撞,是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不能被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