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香爐
來源產地為野牡丹科植物金錦香的全草或根。
夏、秋季採挖全草,或去掉地上部分,留根,洗淨,鮮用或曬乾。
生於荒地、草坡、路邊。分布於長江以南各省。產於廣東、廣西,福建、江西、四川等地。
別名紫金種、大香爐、天吊香、仰天盅、細金香爐、小金鐘、蜂窩草、山牡丹、金石榴、七星附地、化痰草、紫金鐘、向天石榴、九盞燈、葫蘆草、細架金石榴、小朝天罐、九裡堂根、小紅參、七孔蓮、小留行、竹葉地丁、小號王不留行、朝天石榴、紫花蛇舌草、金香爐、仰天鍾
【原形態】直立草本或亞灌木,高20-60cm。莖四稜形,具緊貼的糙伏毛。
葉對生;葉柄短或幾無,被糙伏毛;葉片堅紙質,線形或線狀披針形,長2-5cm,寬3-15mm,先端爭尖,基部鈍圓或幾圓形,全緣,兩面被糙伏毛,基出脈3-5條。
頭狀花序頂生,有花2-8朵,葉狀總苞2-6個,無花梗;萼管長約6mm,通常帶紅色,無毛或具1-5枚刺毛突起,裂片,三角形狀披針形,與萼管等長,具緣毛,各裂片間外緣具緣毛,各裂片間外級具一刺毛突起;花瓣4,淡紫紅色或粉紅色,倒卵形,長約1cm,具緣毛;
雄蕊8,常偏向一側,花絲與花葯等長,花葯頂部具長喙,喙長為花葯的1/2,藥隔基部微膨大呈盤狀;子房半下位,4室,近球形,先端有剛毛16條。蒴果紫紅色,卵狀球形,4縱裂,宿存萼壇狀,長約6mm,直徑約4mm,外面無毛或具1-5個刺毛突起。花期7-9月,果期9-11月。
性味功效《中藥大辭典》
味辛酸而澀,性溫,無毒。"
入肺、大腸、肝經。
祛風化溼,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洩瀉;吐血,咯血,便血,經閉,疳積,風溼骨痛,跌打損傷。
《生草藥性備要》:
"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經捶汁開酒服。
《中華本草》
味辛;淡;性平
化痰利溼;祛瘀止血;解毒消腫。主咳嗽;哮喘;痢疾;洩瀉;吐血;咯血;便血;經閉;疳積;風溼骨痛;跌打損傷
【歸經】歸肺;脾;肝;大腸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30g;搗汁,浸酒或研末。外用:適量,研末調敷、煎湯洗或漱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