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中國歷史的精彩故事情節,千萬不要錯過噢!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的一種宗教信仰,約與氏族公社同時發生。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的特殊關係,此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等。圖騰照例為全族之禁物,禁殺禁食;且舉行崇拜儀式,以促進圖騰的蓄衍。圖騰信仰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中和民族中仍然流行。如第一章所述,茶馬古道上的他留村,最早為兵馬驛站,既是商賈往來的必經之地,商品交易、集散地,又是軍事要塞,明初朝廷派有重兵把守,集市十分熱鬧、活躍。
而在此地起主導作用的是漢民和駐紮在此的來自中原的「洪武調衛入永軍士」,所以他留村又稱營盤。因此他留人從入主他留村時起就開始接受吸納漢文化。在與漢族長期的相處融合中,他留人的圖騰隨之潛移默化,將漢文化中的龍、鳳、麒麟圖騰吸收過去為己所用,故而他留人為多重崇拜,十分繁雜。隨著時間的推移,久而久之,自己的原始崇拜趨於淡化,乃至消失,但有的崇拜物仍保持著,有的發生變異,又與漢文化交織在一起,所以他留人無法說清自己的圖騰,這給他留文化研究者帶來了諸多難題,卻更增添了他留人的神秘色彩,撲朔迷離,難分難解。他留人的圖騰只有從鐸系唱經和鐸系文中才能分辨得出來。
我們從鐸系那裡了解到,他留人的圖騰有:天、地、日、月、蛇、虎犁等等。這一都在他留墳山碑林中反映得淋漓盡致。這裡,且把他留人的圖騰崇拜統稱為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指以自然物、自然力和天體為主要原始崇拜的民間信仰。自然崇拜有其產生的自然根源和社會根源,但總的說來,它是人們屈服於自然界的結果,也是民智未開的原始人對風雲莫測的自然現象進行「原始思維」的產物。就自然崇拜的對象而言,它是事關人類生死存亡的自然現象,其中尤以對山水、動植物的崇拜最為普遍和持久。同時,自然崇拜的宗教祭祀活動歷來富有濃厚的巫術色彩,大概屬於早期交感巫術出於促使自然界保持生機勃勃狀態的意圖,並含有感激自然界為生存提供恩惠和賞賜萬物的目的。
基於如此分析,可把他留人的自然崇拜劃分為:天地崇拜以及創世神話所蘊含的生殖崇拜意義、精靈崇拜、自然神崇拜、動物崇拜和佔ト等五個方面。 天地崇拜以及創世神話的生殖崇拜意義。其一,天地形成傳說:相傳起初有五個人,三個人造天,兩個造地,造地的人膽小、老實,整日整日地造,造天的人奸猾偷懶,不好好做,結果天造得小了,遮不住地,於是就將地折起來,從而就有了山川河流由此可以看出在他留人心目中,天地並非先於人而存在的,相反,人卻扮演了創造者的角色,但是他們卻絕口不提人在此之前如何生活。這恰恰是顛倒了的時空觀。其二,創世神話及內涵。他留人的創世神話屬於洪水創世的範疇。
內容是:從前人類居住在陸地上,一天海水翻過來淹了陸地,只剩下兄妹倆坐在葫蘆上活了下來,他們問老天爺,人類怎樣才能繁衍下去。等海水退了之後,兄妹倆各背一扇石磨到山上去,讓石磨滾下去以得到天意誰知石磨滾到一起合成一副,說明老天同意他們兄妹成婚繁衍後代。於是人類才開始發展起來。這神話的基本要素——洪水和避水工具是生育現象或妊娠母體的象徵。胎兒在母體中成熟之日,正是瓜熟蒂落洪水降臨之時。山洪暴發,器物破裂,象徵女性生育的痛苦。同時他留人在祭祀之時,往往讓女性走在前面,大概有借女性的生殖能力祈求豐收的願望。這一點值得注意,他留人雖然沒有明顯的生殖或性交行為崇拜,但其痕跡是顯而易見的。
山精靈崇拜。所謂精靈,是指各種自然物或自然現象的精靈,如精、水精等,民間稱為山鬼、水鬼等。他留人中有一種模糊的鬼的概念,認為各種不好的現象,如下冰雹吵架、火草分叉、蜂群飛進院、蒼蠅飛進織布機、樹幹突然折斷、貓頭鷹嘶鳴、麂子受傷、兩條蛇絞在一起等等,都是鬼在作怪,是不祥之兆。這些鬼沒有完整的形象,也沒有專門的名稱。在他們看來,除神以外,各種超自然現象的力量都是鬼在作怪,經佔卜確認是鬼作祟,就要請尼卜來驅鬼安神。自然神崇拜。他留人生活在海拔較高的山區,周圍是一望無際的森林,加上土地貧瘠,人抵禦自然的能力較弱,故而極易產生自然神崇拜。
他留人的自然神崇拜主要是獵神崇拜、糧神崇拜、山神崇拜、土地神崇拜和灶神崇拜。——動物崇拜。他留人沒有專門向某種動物獻祭的現象,但從其廣泛的傳說和碑林中可以找到動物崇拜的痕跡如墓碑大帽上有鳳凰、蝙蝠、仙鶴、壁虎等;八字石柱上端的雕刻,有別於獅頭,他留人稱「狗頭」;八字石扇面上和基座上的鐫刻有麂子遊戲、鼠鴉相戲、兔含靈芝、蜜蜂採花、鰲魚靜臥、喜鵲登枝、三羊開泰、壁虎慶壽、雄雞打鳴、耕牛望月、金猴摘桃等圖案,只要稍加琢磨,便以為然。他留人的動物崇拜,最典型的是猴子崇拜。「鐸系唱經」對鐸系來源有詳細敘述:猴子比人聰明,鐸系是猴子教出來的。
而鐸系在他留人中享有極高的地位,因而猴子備受人尊敬和寵愛。在他留人關於人類起源的傳說中,人最早是由猴子褪掉毛後變成的。因此猴子是他留人潛在的重要崇拜對象之在他留墳林裡,我們做過詳細調查,凡是鐫刻有猴子圖案的墓碑,都是鐸系墓,就是說只有鐸系死後才享有這一特權,其他人沒有資格,可見猴子在他留人心目中的地位和作用。他留人的圖騰文化,在墳山碑林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不失為展現他留人燦爛文化和歷史進程的見證。由於他留人與漢人長期相處融合,他留圖騰也隨著改變,這一演變過程在碑林中也可找到答案。他留圖騰標誌較為明顯、具體的是明代的「斷謙」墓碑。
明末清初的古墓碑樣式古樸、單調,圖案反映他留人原始崇拜,但為數極少,非常珍貴。後來,北勝世守土知州高鬥光大興土木聘請一些漢族文人學士、工匠、技術人員參與擴建他留城,加快了他留人接受融合漢文化的歷史進,自此以後他留古墓碑上鐫刻的圖案由原來只有他留圖騰標誌轉變為以反映中原漢文化的祥龍瑞鳳、麒麟鹿馬、文官武將、筆鋒劍氣等圖案為主。他留人的崇拜物摻雜其間,突出於動物豬以外的十一種屬相,位置在基座的麒麟石兩側夾在鹿馬石之間。一座碑上一般刻有三四個屬相,但與死者屬相併非相符,似乎用於裝飾搭配,而猴子的特殊性在動物中非常明顯。
雍正年間,湖北漢陽人、永北知府江嶠孫在他留城設立義學館,派漢族文人去任教,普及教育,推廣漢文化,促進了他留山區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他留人的姓氏、人名隨之漢化。乾隆二十六年至道光年間,「洪武調衛入永」的漢族先民後裔掀起祖先崇拜、興建宗祠、纂修族譜的熱潮。尤其是在道光年間,封建禮教和道教在這裡佔了主導地位,墓碑上幾乎為太極圖和道家的東西所佔據他留人也跟著效法,開展祖先崇拜活動,各個姓氏家族競相追溯先祖,重修、重立始祖墓碑,並把家乘瓜瓞鐫刻在碑心石上,以使後代子孫祭祖有地,溯源有據,也為後世人考證調研他留人留下了重要依據。他留山的社會經濟文化進入鼎盛時期,碑林文化也走向一個高峰。
鹹同年間,他留地區由於遭受「紅白旗之亂」的浩劫,損失慘重,出現死於戰火者多,戶絕者多,東躲西藏逃往異地他鄉者多的「三多」現象,墓群曾一度減少。但這裡畢竟是東進華坪、四川,西出麗江、大理的交通要道,在官府和北勝世守高氏的默契合作下,他留人很快恢復了生產、生,政治、經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山鄉炊煙繚繞,數十個新村落拔地而起,墳山中的新墓又驟然多了起來。這時的墓碑格式變化不大,但圖案樣式卻發生了重大變化。光緒至民國時期的墓碑,那些反映他留人圖騰的圖案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有墓誌的墓碑。這些墓碑即是他留圖騰演變的明顯標誌,也是吸納融合漢文化的象徵。
好了,文章到這就結束了,大家還有要補充的可以給小編留言!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