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意為它的親屬,它的標記。
原始人普遍認為本氏族人都源於某種動物或者自然物,於是,圖騰信仰便與祖宗崇拜發生了關係,某種動物或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這就是圖騰文化的起源。
對於中國人而言,龍圖騰是意義最為深刻的一種圖騰,它承載了中國人數千年的精神與靈魂世界,也沉澱了中國寶貴而深厚的傳統文化。
若是有圖騰101,龍圖騰絕對能以C位出道,而作為龍家族的一員,草莓龍絕對會把票都投給它!
龍到底長什麼樣?
在中國的神話傳說中,龍是一種神異動物,是世間不存在的想像的動物。龍的形象最基本的特點是「九似」。
宋代畫家董羽則認為龍「角似鹿、頭似牛、眼似蝦、嘴似驢、腹似蛇、鱗似魚、足似鳳、須似人、耳似象」。這是21世紀得到較多認可的說法。
但1996年出土於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新鋪鄉的「新中國龍」化石,龍首上有對稱的一對「龍角」,與神話中的龍非常相似,引起了古生物學家的關注。
▲ 新中國龍化石
由此可見,或許龍形體上有真實或大體真實的上古原型,只是功能被神話了。
龍圖騰的「成長歷史」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黃帝在打敗炎帝和蚩尤後,巡閱四方,「合符釜山」。這次「合符」,不僅統一了各部軍令的符信,確立了政治上的結盟,還從原來各部落的圖騰身上各取一部分元素組合起來,創造了新的動物形象——龍。
不過這畢竟是神話故事,我們可以根據不同時期出土的,關於龍形象的器皿、紋飾,來看龍形象是如何演變為如今的模樣。
1. 內蒙古翁牛特旗三是他拉村出土的紅玉文化玉龍
2. 山西襄汾陶寺村出土的龍山文化的彩繪龍盤
3. 河南偃師二裡遺址出土的夏代二里頭文化的龍圖陶片
4. 商代青銅器上的龍
5. 西周銅盤上的龍
6. 戰國時期的龍
7. 漢代的龍,龍的形象已經基本定型
龍圖騰是如何走向C位的?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龍圖騰是如何在眾多圖騰中脫穎而出,走向C位的呢?
對於龍圖騰的崇拜,最初源於原始人類對於風雨雷電等自然現象的恐懼,進而對它產生了一種敬畏心理。有學者認為,最早的龍就來自於閃電彎彎曲曲的形象,其發音則來自於隆隆的雷聲。
後來,也就是黃帝在「合符釜山」之後,對於不同部落圖騰元素組合,形成了各部落共同的圖騰,龍圖騰,統一的中華文明歷史就此開啟,因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龍圖騰也成為了中國圖騰文化中最為重要的存在。
▲《資治通鑑》記載黃帝合符釜山為武遂(徐水遂城舊稱)之釜山
中國人對於龍圖騰也寄予了許多美好的意象,《周易》的「乾」卦裡就有「現龍在田」、「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的上吉之卦。
民間有「二月二,龍抬頭」之說,傳說小白龍曾因行雨救民而得罪玉帝,為懷念小白龍的恩德,民間將二月二定為春龍節,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而傳統的春節,也於此日正式結束。
▲二月二、龍抬頭的習俗之一「剃龍頭」
對於我們這一代人而言,雖然大多數人並不覺得龍對自己的現實生活有什麼特別重要的影響。然而一旦有人想要否定它,割肉的效果就出來了,否定龍圖騰就像否定整個國家一樣讓人無法接受。
對於華夏子孫而言,龍圖騰是維繫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的一根紐帶,無論是在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 廣告時間 /
草莓龍正是承載了悠久深厚的龍文化
這樣一包「有文化的堅果」,你真的不試試嗎?
點擊閱讀原文,還可1元購堅果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