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人體最常脫位的關節是哪裡嗎?

2020-12-23 與腱康復

在2015年的一場CBA籃球賽中,孫悅右肩膀肩關節脫位,遺憾離場。肩關節是人體最常脫位的關節,佔各關節脫位總和的50%。

專業體育運動員,通過專業訓練後三角肌較發達,脫位的概率相比普通人群較低,而普通人群並沒有專業訓練肩部三角肌,發生脫位的機率相較會高一些。

隨著世界上越來越新的醫療觀念,以及手術技術的提高,手術風險的減少,醫生的觀念也在逐漸改變,經過多年的臨床實踐,肩關節錯位的發病原因,近年來得到了全世界眾多骨科醫生的共識——經常愛脫位的人,都有一個先天性的因素,就是一種關節鬆弛的表現。簡單說就是一個人的關節活動範圍、鬆弛度要比大多數人要大,例如很多人小時候或年輕時可以輕鬆做到下腰、劈叉,而大多數人不行(這裡指的不是專業運動員或專業演員),這就是一種關節鬆弛的表現。所以總結來說這一類人,相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纖維結締組織或者說軟組織有點結構的異常,本身就比較軟比較松,容易形成關節囊的鬆弛。當然了關節鬆弛的人我們可以做一些適度的評價,就是Beighton(全身韌帶鬆弛度的測定)評分,來測定關節的鬆弛程度。該評分一共是9分,4分以上就說明比較鬆弛。

生活中可能我們大多數人覺得不就是個脫臼嗎,接上不就得了,就像影視劇中的大俠一樣,閉氣凝神,咔吧一下,瞬間恢復正常。

大家想想,這畢竟是影視劇,不是有那麼一句話嗎,影視作品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所以生活中運動中發生此種情況,一定要及時到運動醫學專科就診,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誤。

什麼是肩關節脫位呢?肩關節脫位主要指的是肱骨頭與關節盂之間的脫位,主要由於外傷引起,包括運動傷及任何讓肩關節超過其極限活動範圍,引起的關節盂唇及關節囊複合體撕裂的損傷。

(正常的肩關節示意圖)
(發生肩關節脫位示意圖)

前面說的有點專業了哈,簡單的說就是發生肩關節脫位後,會感到非常劇烈的疼痛,同時會伴隨著是腫脹;那又痛又腫的關節,肯定無法維持正常的運動,這就出現了活動受限;

再有就是,當脫位發生後,看看上面的圖,肩關節外形輪廓變成了折線。說的專業點這是由於正常肩關節肱骨頭位於關節中心,使得關節外形飽滿,當肱骨頭脫出後,關節窩空虛,肩峰的形狀就變得突出了。

前面看到孫悅痛苦離場大家就知道當肩關節脫位時的疼痛是何種程度,一般情況下,採取手法復位後疼痛立刻緩解不少,同時我們要給病人進行懸吊固定6周,這6周是給破損的盂唇韌帶複合體一次機會,然而,手法復位有可能並沒有修復撕裂的韌帶,因此,仍然有可能再次發生肩關節脫位,且發生這種情況的機率還是非常高的。所以我們臨床上主張,即使第一次肩關節脫位的病人,如果Beighton評分(全身韌帶鬆弛度的測定)比較松的話,應該直接進行手術,這樣對病人獲得的益處更大。

微創關節鏡手術縫合是我們目前治療肩關節前脫位的最主要手段。而術後康復情況更是關係肩關節功能是否可以恢復到術前水平。手術當天麻醉消退後即可開始握拳練習,頸部活動,健側肢體活動。握拳練習:主動緩慢握拳至極限,緩慢至五指張開,每天儘量多做。練習結束後冷療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它可以使局部組織迅速降溫、毛細血管收縮,避免進一步的出血和腫脹,緩解疼痛。

關節活動度練習、長時間站立、行走、持物、負重等活動後,或者局部明顯腫痛時,採取冰敷患處15—20分鐘,但是請注意:每次冰敷的時間不宜長於30分鐘。

介紹一種實用的冰敷方法:用碎冰塊裝在雙層塑膠袋裡,再加適量水,製成冰水混合物後,放在關節局部。冰敷時避免漏水弄溼傷口。注意不要直接將冰塊敷在患處,可用冰水混合物敷在傷處,以免凍傷。

相關焦點

  • 人體最容易受傷的關節,你知道是哪個嗎?骨科醫生告訴你
    每日運動量太大會損傷膝蓋嗎?人體運動容易受損傷的關節包括哪些?其實幾個大關節都是運動中比較容易受傷的,最常見的像膝關節、踝關節、肩關節,這幾個關節都是最常見的。像膝關節有各種各樣的像扭傷,還有扭傷會引起像肌腱、韌帶、半月板的損傷,甚至韌帶斷裂。
  • 學點解剖學——肩鎖關節與肩鎖關節損傷與脫位
    來自於多份關於肩關節的研究與實驗表明,在肩關節外展90°時,肩鎖關節所受的應力為人體質量的2倍,肩鎖關節的問題,比如脫位出現,會嚴重影響了整個上肢的功能戰略意義,凡是存在肩部外傷的患者都應該考慮肩鎖關節脫位急性肩鎖關節脫位時會發現患肢活動障礙,比方說:用健側肢體託住患側肘部以減輕肩部疼痛,觸診發現肩鎖關節區域存在局部疼痛、腫脹,嚴重者可以觸及脫位的鎖骨遠端,遇到這樣的個案請及時就醫常見情景
  • 關節脫位會怎樣?| 下巴掉了、胳膊抬不起來了、腿不能動了
    而且不同部位的關節發生脫位,症狀也不盡相同,那麼有哪幾處關節是最容易發生脫位,且症狀是什麼樣子的呢?關節脫位分幾種類別?01 肩關節肩關節運動涉及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及肩胛骨——胸壁聯接,其中以盂肱關節的活動最重要,故臨床上習慣將盂肱關節脫位稱為肩關節脫位。
  • 肩關節首次脫位、二次脫位、反覆脫位,「傻傻分不清」?
    肩關節脫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脫臼」,有些人會出現反覆脫位,甚至自己知道如何復位,但依舊避免不了脫位的情況,這給自己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那麼,面對肩關節脫位,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呢?直接復位還是要手術治療?手術能根治嗎?
  • 運動時,關節脫位是怎麼回事?緩解關節脫位,該做什麼?
    關節脫位,俗稱:脫臼,大家並不陌生,關節與關節之間失去了正常的連接作用,正常的位置被打亂,形成了錯位。導致關節脫位,往往與暴力有關,受到外界暴力的影響,使得關節脫位更加常見。其中又以肩部、手肘部位更容易出現脫位。
  • 肩鎖關節脫位的概述
    病因與分類: 肩鎖關節脫位十分常見,多見於青年。暴力是引起肩鎖關節脫位的主要原因,以直接暴力更多見。肩峰受到打擊時,肩峰及肩胛骨猛然向下,使關節囊及周圍韌帶斷裂而發生脫位。當跌倒時,肩部著地,力傳導至肩鎖關節而發生關節脫位,為間接暴力所致。 依據暴力的大小,可僅發生關節囊挫傷、破裂,韌帶挫傷、部分斷裂、完全斷裂,撕脫骨折、半脫位或完全脫位。根據損傷程度,可將肩鎖關節脫位分為三型: (1)Ⅰ型:肩鎖關節囊、韌帶挫傷,尚未斷裂。
  • 關節脫位是什麼?你別聽名字起得玄,其實生活中還蠻常見的。
    關節脫位是什麼?你別聽名字起得玄,其實生活中還蠻常見的。但是在昨天的一場比賽中,因為動作過猛摔了一跤,小林的右上肢當場就抬不起來了,後來去了醫院才知道自己是右肩關節脫位。關節脫位的症狀首先出現的是劇烈疼痛,並伴有腫脹,關節活動受限,嚴重時可直接看到關節畸形,劇烈的疼痛甚至可引起暈厥。所以說呀,運動雖有助於身體保健,但是仍然需要合理科學的運動方式,那麼關節脫位到底是什麼呢?
  • 做運動容易關節脫位?做好這4個要點,可預防關節脫位發生
    很多人在出現關節脫位的時候都會比較慌亂,不知道該怎麼辦,看著自己已經不能活動的肢體,很多人會失去思考能力。其實最好的辦法還是提前進行預防,這就需要在運動之前就做好準備,現在就來看一下為什麼運動容易導致關節脫位,那怎麼樣才能預防它?
  • 蹠跗關節脫位
    其中,在第1楔骨與第2蹠骨之間的楔蹠內側韌帶是蹠跗關節中最主要的韌帶之一,另外,足底還有蹠長、短韌帶將蹠骨與跟骨相連,對穩定足弓有重要作用。整個蹠趾關節蹠側有豐富的軟組織保護,而背側僅有關節及韌帶被覆,在結構上較薄弱。當足旋轉時,蹠跗關節為足部的弱點。蹠跗關節是正常足橫弓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體表投影的位置相當於足內、外側緣中點畫一連線,也相當於足背的中部斷面。
  • 琴鍵徵——肩鎖關節脫位!
    其實那是肩鎖關節「琴鍵徵」!那什麼又是「琴鍵徵」呢?琴鍵徵是肩鎖關節脫位的一種典型體徵。因此,肩鎖關節損傷是運動員最常見的肩胛帶損傷之一。正常側琴鍵徵陰性,肩鎖關節脫位側琴鍵徵陽性 。肩鎖關節不穩定,鎖骨外側端高於肩峰,呈「臺階樣畸形」;鎖骨外端浮動感,用手指按下去會彈起來,也就是常說的「琴鍵徵」,一般出現在III到V型肩鎖關節脫位。那麼肩鎖關節在哪裡呢?給大家科普一下!肩鎖關節為滑膜關節,由鎖骨外端與肩峰構成。
  • 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其實,肩關節脫位(脫臼)比你想像中的複雜,雖然手法復位也能恢復肩關節功能,脫臼很可能伴有關節囊、軟骨損傷、輕微骨折等等。反覆脫位,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最後甚至發展為嚴重的骨關節炎,落下殘疾。肩關節脫位後可以自己復位嗎?
  • 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下巴脫臼別自己亂託
    下巴脫臼或者民間俗稱的「掉下巴」在醫學上稱之為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由髁突和關節窩組成,是人體最精密的關節之一,我們說話、吃飯,凡是張嘴的動作都要用到這個關節。「當我們大笑、劇烈咳嗽或長時間張嘴之後,髁突滑出了關節窩,不能自行復位,就會發生顳下頜關節脫位。」顳下頜關節脫位有三種類型:1、急性前脫位:好發於女性。
  • 抬手伸個懶腰 肩關節竟然脫位
    株洲日報記者 劉瓊通訊員/肖盛世株洲日報訊 抬手伸個懶腰,也會造成肩關節脫位。這樣的煩心事,市民沈師傅已經歷了十多次。近日,在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醫生為他進行了手術,解決了困擾他多年的頑疾。平日活動時,他只要稍微用力,肩關節就會脫位。「經檢查,患者被診斷為復發性肩關節脫位。」市中心醫院關節外科主任朱寶玉介紹,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但同時也是人體最不穩定的關節。在人體所有的關節脫位中,肩關節脫位的比例高達45%。肩關節脫位常發生在體育鍛鍊的接觸性運動項目中,如足球、籃球、柔道、摔跤等。絕大多數的創傷性肩關節脫位病例發生在14歲—34歲。
  • 膝關節脫位
    什麼是膝關節脫位 膝關節是人體較複雜的關節,上側有股骨,下側有脛骨、腓骨,前側有髕骨等
  • 肩關節脫位的閉合/切開復位方法
    距肩關節高峰論壇開幕還剩22天,識別上圖二維碼即可在線報名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球窩關節
  • 寰樞關節脫位很危險,需謹防運動損傷
    近日求診於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湖南省中醫院),被確診為「寰樞關節脫位伴頸髓損傷」,經手術治療後已恢復正常。專家提醒,關節脫位很危險,需謹防運動損傷。 該醫院骨傷科主任劉曉嵐教介紹,寰樞椎位於顱頸交界區,當創傷、炎症以及先天發育畸形等疾患累及寰樞椎周圍的骨、韌帶或筋膜等結構時,造成寰樞椎關節面失去正常對合關係,由此引起寰樞椎脫位。
  • 老人跌倒手掌撐地,致肩關節脫位!骨科醫生一招即復位
    手法復位後X光片 吳向陽副主任醫師介紹,肩關節是人體最靈活的關節,也是全身最不穩定的關節,跌倒等間接暴力容易導致肱骨頭脫離肩胛骨的關節盂而引起肩關節脫位,肩關節脫位約佔全身關節脫位的
  • 談「骨」論「筋」 | 髕骨脫位偏愛花季少女?
    原創 燕明嶽、薛清佩 青島西海岸新區中心醫院什麼是髕骨脫位?髕骨在哪裡?髕骨就是我們常見的膝蓋骨,髕骨是用來保護膝關節的,一旦髕骨出現問題,自己的膝關節也是會受到很大傷害的。
  • 擒拿格鬥控制的人體關節部位-頸椎、肩肘、腕踝、指髖、蹠趾
    頸椎關節是連接人體軀幹和頭顱的主要關節,也是頸部連接胸部的重要部位。頸椎的 椎管中有脊髓,是人體重要的神經系統。如果頸椎關節遭到猛挫或扳轉,會造成頸 椎脫位、骨折,嚴重時會傷及神經,造成大腦機能失靈,甚至造成癱瘓,導致終身 殘疾(圖 1-9-3、圖 1-9-4)。
  • 【科普】肩關節脫位
    肩關節是人體活動度最大的關節。它在多個方向上都能運動,如向前、向上、外展、內收、以及後伸等。但肩關節活動度大的同時也更易受傷和出現不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