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
廣彩瓷燒制技藝
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名錄
編號:03-1354
出生日期:1929(已仙逝)
項目名稱:廣彩瓷燒制技藝
編號:04-1876
出生日期:1961
項目名稱:廣彩瓷燒制技藝
編號:05-2784
出生日期:1961
項目名稱:廣彩瓷燒制技藝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第一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
廣州廣彩瓷燒制技藝是釉上彩繪的代表,它歷史悠久,約始於清代康熙年間,至今已有三百餘年。歷史上,廣彩瓷器曾因西洋商人的需求而大量出口。廣彩瓷器題材廣泛,色彩鮮明。其燒制技藝主要包括彩繪顏料製作、彩繪工具運用、封金「鬥彩」技藝等。彩繪類型可分為手工彩繪、定燒彩繪、積金彩繪、嶺南畫派彩繪四大類。廣彩瓷器品種繁多,主要包括日常用具、陳設及玩賞品、文具和娛樂用品、宗教法器等。
廣彩瓷器有三彩、五彩、琺瑯彩等不同的種類,還仿照西洋畫法製成獨特風格的彩繪瓷器。其燒制技藝根植於民間,體現出中西彩瓷技藝融合、顏料製作獨特、嶺南文化特色濃厚、彩繪手法和題材內容豐富這四大特徵,具有重要的文化和歷史研究價值。
紋飾特徵
徽章紋
徽章紋瓷器又稱紋章瓷,它是歐美國家的皇室、貴族、社團、城市、軍隊首領等把象徵或代表自己權力、地位、身份的徽章圖案燒制於定做的瓷器上面,作為自己獨有的標誌。紋章瓷主要分為名人徽章、機構或公司徽章、省城徽章、軍隊徽章。名人徽章多由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定做,省城徽章多由荷蘭、美國定做,機構或公司徽章主要由荷蘭、美國定做,軍隊徽章僅見於荷蘭東印度公司駐印度的某些部隊定做。徽章紋往往繪在盤心正中,徽章紋盤大都配有邊飾,邊飾有帶狀紋、折枝花卉、山水風景等,而更多的則是洛可可式的紋樣,徽章旁邊大都繞有飄帶,飄帶上寫上地名、家族名或私人姓名。徽章的數量有一個的,有兩個或更多個的,徽章為長方盾牌形、菱形盾牌形等。廣彩的徽章瓷在乾隆、嘉慶時產量較大,主要還是由歐洲人定做,美國人定做的廣彩徽章瓷出現在十九世紀以後。
人物紋
人物紋有中國人物和西洋人物兩大類,是廣彩瓷中最常見的紋飾之一。按題材內容分有宗教、古希臘神話、世俗生活、戲劇小說、風景人物等等,其中人物形象有中式的,又有西式的,也有中、西方人同時出現在一個畫面上的。中國人物紋樣多描繪中國人的家庭生活、娛樂、宴飲等熱鬧場景,人物多繪漢裝,少數也繪有清裝;西洋人物除政治人物及社會時事中的人物外,大多數是以浪漫情調為題材,如情侶遊樂、婚禮、散步等等,顯然這些紋樣都是為不同民族和不同文化觀念的人的需要而定製的。
山水風景紋
風景紋有中式風景和西洋風景兩大類。中式風景有山水、亭榭、樓臺、航船,以及寫實的十三行圖等,西式風景有城堡、港口、農莊、城市、庭院等。雖然以風景紋為題材的廣彩瓷中有時也會有人物出現,但是這些人物是作為「美麗風景」的陪襯。早期的山水風景紋的廣彩瓷,通常都會配以邊飾,而且以盤類的器型居多,到了清末民初,山水風景圖多出自嶺南畫派之手,一件器物僅以一幅完整的風景圖裝飾,而不在器物的邊緣加邊飾。
船舶紋
繪有船舶紋的廣彩瓷是18世紀西方船舶製造和中西貿易的重要的史政資料。該紋樣是船員們為了紀念自己遠洋,用本國文字寫下船名和停泊日期,以做紀念或饋贈好友。
花鳥紋
花卉紋樣是廣彩瓷中的一個重要裝飾元素,極富洛可可藝術風格。花鳥草蟲紋通常是花卉、鳥雀、蝴蝶、昆蟲的組合,廣彩中多以牡丹、荷花、菊花、梅花等名花入畫。明清時期,花卉紋多數代表吉祥如意和操守氣節,到了嘉慶以後,彩瓷裝飾紋樣中大量的花卉、禽鳥、草蟲,也具有美好的象徵意義,因此深受人們喜愛。
動物紋
廣彩瓷中動物紋比較少,主要是鹿紋和龍鳳紋。而且動物紋大多數是仿自文藝復興時期義大利和德國的銅板畫。廣彩的鹿紋與景德鎮青花的寫意鹿紋有著明顯的不同,廣彩鹿紋是以寫實的筆法把鹿的體形、肌肉和機敏的神態表現得淋漓盡致。
廣彩瓷」的製作工藝為,先選擇已燒好的白胎,再借胎創作,一般溫度為800℃左右。「廣彩瓷」在製作方法上可分為五類。
一類為作者完全自行設計、自行構思與創作,稱為「原作」,屬藝術品的範疇,主要包括作者的構思設計圖案、寫線、填色、題款籤名等創作過程。作品完成後再燒成出爐,形成完整的珍貴作品。由於其燒成率較低,稱為原作。
另一類為半原作,亦屬藝術品範疇,即作品中融入作者創作設計,包括構思彩繪以及主要內容的創作,部分作品由工人填色,具有唯一性的特點,很多作者也將之列入「原作」類;第三類為作者設計、做模,技術工人製作彩繪、填色,最後工序為修改,作者題款與籤名、燒爐,稱為「精品」;第四類為作者設計、批量生產,工人製作彩繪。一般作為禮品、紀念品,屬高檔品。
第三類與第四類通常分為限量版與不限量版。第五類為作者設計、制板(生產樣板)做印,大批量生產,無作者籤名,稱之為產品,一般最易識別。
用色特徵
水青:稱為一翠,為藍青色,較鮮亮,似景德鎮窯的青花顏色。
西紅:與景德鎮的胭脂紅相似,廣彩是用水開顏色料,景德鎮是用油開顏色料,故而廣彩的西紅薄而勻,景德鎮粉彩和胭脂紅則較厚。
幹大紅:似景德鎮的礬紅,但較礬紅淺而鮮。
大綠:比景德鎮的大綠稍翠一些,廣彩稍泛黃且較明亮。
麻色:似黃麻皮色,稍濃而亮,專繪西方題材,是常見的一種顏料,景德鎮的五彩、粉彩則很少用此色。
茄色:由西紅和水青配製而成,呈紫色,但沒有景德鎮茄紫色濃豔。
廣彩喜用金彩,金碧輝煌,閃閃發光,五彩與粉彩則少用。
構圖特徵
在構圖方面,嘉慶以前有構圖豐滿和疏朗兩種特點並存的現象,但是到了道光以後,則基本都是以豐滿為主,較少留白。無論是構圖豐滿還是疏朗,廣彩瓷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開光和特別注重邊飾。「滿地式」構圖的廣彩瓷器,裝飾畫面由許多相似的個體紋飾以近似或對比的形式出現,這些紋樣無一定的方向,自由組合、變化多端,表達的是一種滿密的繁榮氣象和吉祥氛圍。「開光」也是廣彩瓷繪中常見的構圖手法,它是在器物的主要部位用曲線勾畫出圓形、方形、菱形、海棠形、扇面形、花瓣形等線框,再在線框的內外裝飾圖案,通常是開光內繪上主體紋飾,開光外配以圖案做為輔飾,開光的數量和面積以器型和構圖的需要而定。
廣彩瓷器的邊飾非常豐富,有纏枝花卉、折枝花卉、龍風紋、龜背錦紋、錦地開光紋(內繪山水或人物)、開光紋、各種帶狀圖案紋等,各種碗、盤、杯、壺、瓶等器物都非常注重邊飾的使用。由於受到18世紀歐洲洛可可藝術風格的影響,很多廣彩瓷的構圖故意採取不對稱的畫法,從而表現出對舊制度的不滿以及渴望浪漫自由、追求輕鬆活潑的風格。
作為嶺南文化的重要載體,廣彩瓷器燒制技藝至今在海內外仍享有崇高的聲譽。
註:文章部分內容來自非遺網
《景德鎮陶瓷》
圖片來源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