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長眼裡,孩子的大腦地位很高,一般都認為孩子的聰明程度完全靠大腦決定,但大腦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大腦的思維家長是看不到、摸不到的。
其實,孩子的聰明程度不一定只能依靠大腦,與大腦處於相同高度的另一個身體部位就是手。
手是人的第二大腦,人類手部上的神經,是十分密集且豐富的。
人在一生中的學習、工作、生活中都離不開手部運動,手和腦是並用的,如果說大腦負責思考,那麼手的作用就是實施大腦發出的指令。所以說,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手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手——寶寶健康成長基石
寶寶的手掌布滿神經元
在嬰兒的大腦皮層的運動中樞當中,手掌上神經元擁有很大一部分的佔比。
當大家看到剛剛生出來的寶寶,手指非常靈活的時候,就說明這個寶寶非常的聰明,因為這就意味著他的大腦皮層中樞發育程度很深。
所以在嬰兒出生以後,那些愛抓東西的嬰兒通常是大腦發育極為聰明的。
幫助寶寶大腦供血
剛出生的嬰兒的手指和成年人的有很大的不同,哪怕是他們輕微的活動一下手指都能夠給大腦提供更多的供血量。
充足的供血,往往就能夠讓嬰兒大腦中樞發育出更多的神經元,這也就意味著寶寶就會更聰明。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小看寶寶的小手,寶寶的手活動的越頻繁就意味著他們將擁有更強壯的大腦。
幫助寶寶認知世界
寶寶剛來到這個世上既不會說話,聽力和視力也尚未完善,而雙手就成為了他們探索世界,與家人接觸的重要器官。
實驗表明:從小就充分運用小手認識世界的寶寶,其手腳協調能力將得到更好的發展。
此外,接觸外界事物還有利於激發寶寶的潛能,讓他們更聰明。
想讓孩子變聰明,家長要從「手」開始
手指對孩子大腦發育的重要意義
孩子的手指活動對大腦發育的反應要求很高,也就是說手指活動得越頻繁,對孩子大腦的發育就越有利。
孩子的每一個手指活動,都是通過大腦瞬間處理大量信息的傳輸來完成的,所以手指的活動對大腦的反應速度要求很高,手指活動的頻繁和複雜也是孩子大腦的發育。
對此,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後天的培養鍛鍊,讓孩子的手指多受一下刺激,這樣能幫他們刺激大腦的發育,變得更聰明。
家長們可以採用如下方法來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1. 鍛鍊手的皮膚感覺
經常給予孩子手部皮膚以有力的刺激,如把手交替伸進冷、熱水中(溫度要適宜);或讓孩子多接觸一些不同性質的物品,如玩沙子,玩石子,玩豆豆等。這樣,可以鍛鍊孩子手的神經反射,促進大腦的發育。
2. 增強手指的柔韌性
如讓孩子經常伸、屈手指,閉上眼扣扣子,練習寫字繪畫,這些鍛鍊有利於提高孩子大腦的活動效率。
3. 鍛鍊手指的靈活性
讓孩子的手指做一些比較精細的活動,如擺弄智力玩具、拍球、學打算盤、做手指操等;要手腦並用,邊做邊思考,以增強大腦和手指間的信息傳遞,提高健腦效果。
4. 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的習慣
為孩子選擇玩具時,要從培養孩子自己動手習慣出發,比如高級自動化玩具就不如積木、橡皮泥或能拆能拼的玩具更有利於動手能力的培養。
5. 交替使用左、右手
左手受右側大腦支配,右手受左側大腦支配;交替使用和鍛鍊左、右手,可以更好地開發大腦兩半球的智力。
家長還可以教大一些的孩子學習使用剪刀,讓孩子手指更靈活。使用剪刀時,需要孩子不停地把手指分開和併攏,可以促進手部小肌肉更加靈活。使用剪刀需要同時用眼睛、手來配合完成一項任務,因此剪刀還可以鍛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
使用剪刀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和耐心。因為要沿線剪出一個圖案需要孩子集中全面的專注力來完成,如果孩子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很難剪出完美的圖案。
讓孩子玩一些益智玩具,比如積木、樂高和拼圖等,都能讓孩子的手指變得更加靈活。
陪孩子玩一些開發大腦的小遊戲,能夠鍛鍊孩子的大腦,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聰明。比如說連連看、腦筋急轉彎等遊戲,不僅能拉進親子之間的感情,還能讓孩子邊玩邊開發智力。
孩子聰明與否,除了一些先天因素以外,完全取決於家長後天的培養。所以家長們趕緊行動起來,從鍛鍊孩子的小手開始吧。
END
文章來源:嬰幼兒知識
【來源:金山家庭發展】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