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敘事策略角度分析主旋律電影的發展

2020-12-27 PaperAsk論文查重

內容提要:隨著時代的變化,主旋律電影在敘事策略上經過了多次變革。如今主旋律電影的敘事在獲得市場認可的前提上,在敘事視角、敘事方式、策略等方面出現了新的發展。本文圍繞著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對電影敘事的發展進行分析。在主旋律電影發展概況的基礎上,結合《我和我的家鄉》中的敘事策略分析當前主旋律電影在敘事主體、意識形態的傳播、與觀眾的共鳴上出現的新變化,探討主旋律電影的發展。

關鍵詞:電影敘事;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家鄉》

電影敘事策略的基礎是敘事學,廣義上的敘事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由羅蘭巴特提出的三種不同的敘事層次,認為不同的敘述主體代表著不同層次的意義。另一種是由普羅普提提出的,認為每個故事的發展在不同角度的對比中存在相互交織的對象。而電影的敘事策略主要是指電影所描述的故事主題的銜接、電影人物對話的途徑、電影的表述思路等,其中也包括了應用在電影歷史背景下的社會環境描述和文化訴求表達。從電影敘事策略的角度對主旋律電影進行分析能夠更加深入的了解當前主旋律電影在敘事風格上的變化,加強對於主旋律電影發展的理解,對於思考主旋律電影未來發展趨勢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 主旋律電影的發展概況

1、電影產業的發展背景

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依賴於市場經濟的規律,國家政府對於電影行業的主導地位漸漸轉交給市場,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過程中,市場推動產業不斷完善進步,電影產業同樣如此,通過市場推動現代化進程。

早期計劃經濟體制下,電影正常是政府部門負責生產製作,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出現,電影的生產步驟發生轉變。在發行這一環節中,原先中國電影是由國家統一發行,經過變革,中國電影的發行機構拓展到省市級公司,這一改變結束了國家對電影發行的壟斷,電影製片廠自主權因此得以擴大。同時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電影行業產業化改革進程加快了腳步,之前政府相應的扶持政策逐漸消失,電影公司需要獨自面臨市場風險,其市場風險也隨之變大。比如影片的買賣方式發生了轉變,影片買賣方式的轉變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製片廠的積極性,為了獲得更高的利潤,電影製片廠生產更多高質量影片。

自從中國成為世界貿易組織的成員國後,國外優質電影引入國內,搶佔電影市場,導致國內電影產業生存壓力變大,為此電影行業必須進一步尋求改變。尤其是黨的十九大召開之後,文化產業的新理念被提出,中國電影行業迎來了新一輪的產業化轉型。國家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允許社會資本注入電影製作過程,這些政策的頒布使得電影行業變革不斷的完善。而結合中國網際網路網絡信息中心所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來看,截止到2020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已經達到9.5億人,網際網路的普及率接近70%,其中約有99.5%以上的網民使用手機上網。在這樣的背景下,主旋律電影在敘事策略以及形態意識表達上更加需要與時俱進。

2、主旋律電影的困境和變革

隨著中國電影市場不斷完善,主旋律電影與其他電影一樣需要符合市場規律,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然後主旋律電影還需要體現愛國主義精神,弘揚中華文化。在這雙重要求之下,主旋律電影發展壓力巨大。尤其是近些年主旋律電影在電影市場份額中的佔比不斷降低,不斷受到國外優質電影以及國內娛樂型電影的擠壓,為了進一步發展,主旋律電影需要不斷的變革,以適應市場變化規律。

自從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中美之間就電影籤訂了協議,加大了進口電影數量,這些國外電影由於擁有成熟的運行機制,所以在國內迅速佔領電影市場,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國外文化進入中國,國家主流意識形態遭受衝擊,主旋律電影受眾面變窄。同時國內娛樂片的出現,佔領了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主旋律電影市場份額不斷減少,生存難度不斷加大。比如馮小剛導演拍出了許多優秀的賀歲影片,馮小剛導演了解觀眾的喜好,拍攝的電影票房名列前茅,收到許多人的喜愛。這些電影以盈利為主要目標,受眾面廣,順應了市場經濟的發展潮流。在多重壓力下,主旋律電影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

為了擺脫這種困境,主旋律電影不斷的尋求適應市場的方式,在迎合市場的同時兼顧愛國主義意識形態的變革。在變革過程中,主旋律電影創作者們不斷向票房高的電影學習,將商業片部分元素注入到電影之中,在演員陣容方面逐漸向邀請明星表演轉變,同時在製作過程中,也開始向其他電影學習,加大宣傳費用,重視電影營銷。主旋律電影的發展也在順應時代的需要,開始在商業片與藝術片為主題的電影市場中開闢新的發展空地,逐步向主流電影類型轉變。尤其是近兩年來,主旋律電影的敘事策略開始變革,內容表達的形式更加多樣化,與觀眾之間的共情有著顯著的提升。如圖1-1所示,以《我和我的家鄉》為例,電影在故事表達上一改傳統主旋律電影的敘事策略,採用多故事敘事風格,故事呈現上緊密圍繞著電影的主題「扶貧脫貧」。電影講述的故事更加貼近普通百姓的生活,通過著眼於小人物的命運,與觀眾達成情感上的共鳴,同時又表現出在當前時代發展背景下普通人生活所發生的變化。

圖1-1 《我和我的家鄉》

二 主旋律電影敘事視角的變化

1、敘事視角「平民化」

敘事視角「平民化」是近幾年主旋律電影敘事策略上的顯著變化。而產生這樣的變化是有一定過程的。在改革開放之後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主流意識形態也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西方思潮的此起彼伏使得我國主流價值觀的傳播受到了顯著的影響。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個世紀80年代、90年代所拍攝的主旋律電影便針對當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肩負起引導正確思想、講述歷史事件、摒棄不良風氣的目標任務。因此在電影表達上著重加強了歷史重要事件的呈現,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弘揚愛國主義,鞏固主流價值觀,強化政治主體在電影藝術領域的話語權。而到了2000年之後,商業片佔據了大部分電影市場。在商業片的影響之下,主旋律電影在敘事主題上減少了政治因素,從傳統的英雄人物塑造開始轉向對於當前社會問題的關注。將敘事視角對準了日常生活中的「小人物」,通過描繪普通小人物在時代背景下的變化,以「以小見大」的方式來弘揚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強化了主旋律電影與普通觀眾之間的共情機制。譬如以2018年的主旋律電影《春天的馬拉松》為例,如圖2-1,將鏡頭對準了年輕一代的鄉村基層幹部,通過我描繪小人物的方式,來展現出當前我國在新農村建設上所取得的成就。這樣的敘述方式也是主旋律電影敘事視角「平民化」的重要體現。

圖2-1 《春天的馬拉松》

2、敘事視角「真實化」

主旋律電影在敘事視角上的變化還體現在敘事視角的「真實化」。縱觀近千年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電影作品,其內容很大一部分是改編自真人真事,更加能夠體現當前我國發展的時代背景。以《我和我的家鄉》為例,其中《最後一課》這個章節內,將故事瞄準了一名普通的農村支教教師,以一名教師來展現千千萬萬農村基層支教教師這一群體,歌頌了支教教師無私奉獻的精神。從範老師返鄉這一簡單的小故事將觀眾重新又拉回90年代真實的鄉村,支教教師的質樸,師生之間深厚的情誼。這種更加「真實化」的敘事視角不僅讓小人物的情感流露更加具有感染力,同時還能更好的將故事要表達的精神傳遞給觀眾。敘事視角「真實化」的另一個優勢在於故事主要人物來自於真實的生活,從本質上比純藝術人物更加貼近群眾,並且能夠完美的呈現出人物的時代背景,更加方便表現國家和人民的美好變化。《我和我的家鄉》中《回鄉之路》這一節在最後一幕出電影人物真實原型照片的時候,瞬間將這部影片的感染力推向了高峰。即便是千千萬萬普通百姓中最不起眼的一員,依舊能夠做出偉大的治沙工程,充分體現了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這種敘事視角的轉化,同樣也是在當前自媒體時代充分發展下,主旋律電影敘事策略上的變革,將鏡頭對準小人物,展現自我存在的價值,關注個體的命運,也契合了當前電影受眾對於「自我」的表達需求。

圖2-2 《最後一課》

圖2-3 《回鄉之路》

三 主旋律電影敘事中意識形態的變化

1、意識形態敘事的變化

電影作為一種廣受大眾喜愛的藝術形式,不僅僅是單純的娛樂,還是一種傳遞意識形態的重要媒介。尤其是作為主旋律電影,更加應該切合當前我國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將電影所表達的內容和價值觀導向緊密聯繫,通過主旋律電影來宣傳真善美。隨著時代的變化,主旋律電影在意識形態敘事上也出現了新的改變,敘事方式更加多元化。以改革開放初期的主旋律電影敘事為例,那一階段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主旋律電影《重慶談判》、《開國大典》等敘事主要圍繞著真實歷史和重要歷史人物,電影完全圍繞著意識形態傳播和宣揚愛國主義。發展到90年代,隨著《甲方乙方》、《紅河谷》等帶有商業性質的影片上映之後,主旋律電影從意識形態敘事上逐漸轉向了類型化電影。尤其是近幾年上映的主旋律電影,2018年的《紅海行動》、2019年的《烈火英雄》,都很好的將主旋律電影和類型化敘事充分結合,電影場面宏大、節奏感強、視覺張力、人物情感表達、細節的刻畫,都能夠迅速使觀眾沉浸在電影敘事中,猶如身臨其境。

圖3-1 《紅海行動》

2、類型化敘事的轉變

電影類型化敘事的優勢在於更加適合電影市場中商業片的表達方式。電影類型化使得電影的特徵更加具有辨識度,在進行電影宣傳時更加具有針對性。觀眾對於觀看電影的選擇也能更加合理清楚。特別是受到好萊塢電影的影響,我國主旋律電影在敘事上更加重視類型化的表達,更加多元的電影元素被引入到主旋律電影中,為了滿足市場需求,喜劇、科幻、劇情、戰爭等觀眾感興趣的元素被充分的使用到主旋律電影的創作中。《我和我的家鄉》中對於類型化敘事便有著大量的應用,使得《我和我的家鄉》在內容的表達上囊括了科幻、喜劇、戲劇等多種多樣的元素,整個作品呈現更加豐富有深度。其中《北京好人》一節中,主人公張北京的河北表舅因為甲狀腺瘤手術來找他借錢,結果因為冒用醫保卡發展出後來一系列的烏龍事件。《神筆馬亮》一節中。馬亮放棄留學機會回到山村當幹部,結果和媳婦通話過程中在鄉村辦公室裡模擬俄羅斯場景對話,這種喜劇式的呈現深受觀眾的喜愛。在《天上掉下UFO》一節中還加入了科幻元素,將充滿現代感的科幻元素和偏遠的貴州鄉村聯結,將宇宙飛船開進了小鄉村。不同電影元素的使用使得主旋律電影在類型化敘事風格上的轉變更加的靈活自如,將主流意識形態以觀眾更加喜愛的方式進行表達。《我和我的家鄉》就是充分結合了這一優勢,使觀眾在收穫快樂的同時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社會的變化,從內心深處湧現出自豪感。

相關焦點

  • 當代難民題材電影的敘事策略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青年編劇、導演郭依菲關於巴勒斯坦難民的紀錄片《生於意志與硝煙》入圍第47屆美國學生奧斯卡獎,並獲得2020年洛杉磯大學生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15屆CILECT亞太地區國際影視院校票選最佳紀錄片等獎項。本文是郭依菲基於電影敘事學理論,對難民題材類型影片的敘事策略進行的研究和探討,原文刊發於《傳媒觀察》2019年第11期。
  • 傳媒觀察|當代難民題材電影的敘事策略
    近日,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2020級博士研究生、青年編劇、導演郭依菲關於巴勒斯坦難民的紀錄片《生於意志與硝煙》入圍第47屆美國學生奧斯卡獎,並獲得2020年洛杉磯大學生電影獎最佳紀錄片、第15屆CILECT亞太地區國際影視院校票選最佳紀錄片等獎項。本文是郭依菲基於電影敘事學理論,對難民題材類型影片的敘事策略進行的研究和探討,原文刊發於《傳媒觀察》2019年第11期。
  • 2020主旋律電影啟示錄
    電影領域,當電影行業卯足了勁衝刺200億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牽頭髮布了《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宣告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約恢復去年兩成。根據前11個月數據顯示,中國票房恢復去年27.5%,高於美國的19.9%。同時,a中國市場復工率達93%,也為全球之最。 一連串數據表明,我們在艱難的2020年,似乎過得也沒那麼糟糕。
  • 2019年,中國電影的主旋律年
    可以說,主旋律的崛起,是結出的那顆果實,而中國電影的市場化和整體產業的發展,是果實成長的土壤和基礎。我們回望了一路走來主旋律所經歷的三個過程,可以肯定的是,主旋律商業片的變化和發展還遠沒有結束,這種獨有類型的前景依然廣闊。
  • 主旋律電影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多部影片日前宣布開機,如《我和我的家鄉》《戰疫2020》《1921》,同時還有更多電影項目計劃浮出水面。隨著主旋律題材影視作品被更多推出,打磨現實題材精品成為大勢所趨。  從近十年市場環境來看,主旋律電影發展正進入新階段。
  • 新主流大片:國產電影家國敘事的新表達
    在中國電影轉型升級的當下,新主流大片無疑是重要的推動者。這類影片發軔於2010年前後,最初是逐漸北進的「港味」美學與內地家國敘事的「主旋律」對接而成的電影,如《建國大業》(2009)《十月圍城》(2010)等。
  • 『答題專欄05』結合影片,簡述近幾年主旋律電影的創新之處
    ,以及類型電影對中國電影今後的發展會有什麼影響。無疑,主旋律電影將國家話語、時代精神和核心價值通過電影視敘事話語傳遞給大眾,不僅是中國電影一重要的主流形態,也是通過視聽語言凝聚思想精神的範本。然而,在中國工業發展過程中,消費主義視域下大眾的審美選擇趨於多元且富有批判精神,一部分主旋律影片題材單一、主題生硬、強行說教、人物扁平,使得創作者的思想傳播與觀眾的價值接受之間的距離越拉越大。
  • 從情緒認知理論,淺析電影《布蘭卡和彈吉他的人》的3種敘事策略
    雖然沒有遠大的目的地,也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在導演對 3 種敘事策略的綜合運用下,觀眾捕捉到了主人公細膩的情緒變化,體會到了情感共鳴,增強了影片的藝術性,並感受到了導演所要傳遞出來的價值觀。這得益於導演在情緒認知理論下,對 3 種敘事策略的靈活運用。
  • 電影2019:中國敘事交響和鳴
    最大的驚喜在於中國敘事在這一年的作為,「春節檔」「暑期檔」和「國慶檔」三個主力檔期皆由國產電影領跑,均有類型突破且刷新紀錄的佳作湧現。在這批國產佳作的策動下,國產影片的入帳上升了15%左右,相對引進片佔比64%上下,幾大檔期和全年影市基本擺脫了對好萊塢大片的依賴。
  • 《肖申克的救贖》:從鏡頭角度分析電影獨特的魅力
    談起這部改編自史蒂芬·金的電影,相信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作為至今在豆瓣上穩居第一的世界級優秀電影,今天我就為大家從鏡頭角度,深度分析一下這部電影到底有多厲害吧。既然是鏡頭,咱們就應該聊一下這部電影的攝影師羅傑·迪金斯,這位圈內公認的大神級攝影師攝影技術可不是蓋的。
  • 電影《無雙》的敘事「騙術」
    懸念:需要麥格芬和疑問宏觀來講,電影《無雙》的敘述可分為兩個部分,即當下時空和被敘述的時空。當下時空主要以李問被香港警察審問為主要敘事內容,處於影片開端,被敘述時空則以李問的回憶為主。懸念是「利用觀眾(讀者)關切故事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期待心情,在劇作中所設置的懸而未決的矛盾現象...即能夠集中觀眾的注意力,引導觀眾進入劇情發展,從而達到飽和狀態的欣賞效果」著名的敘事學家米克·巴爾曾提到:「懸念可由後來才發生的某事的預告,或對所需的有關信息的暫時沉默而產生」。如果《無雙》嚴格按照上述正常順序來敘述,這部電影就只可稱得上是一部精彩的犯罪電影。
  • 主旋律電影越來越好看了,兩年國慶檔《我和我的祖國》、《我和我的...
    2019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與2020年國慶檔上映的《我和我的家鄉》同為主旋律電影,而且都是分單元敘事,在敘事結構上採用戲劇式段落結構,各個短片採用戲劇化敘事形態,
  • 光影銳評|淺析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陌生化」敘事策略
    筆者認為該動畫電影的成功除卻精良的特效技術所呈現的優質畫面外,其核心因素更在於該影片通過「陌生化」手法的運用,實現了從主題內容到表現形式的全新創造,最終在影像文本中形成了「陌生化」效果。「在敘事呈現上,經過陌生化處理的影像文本表現出與舊有影像文本拉開而保持的審美距離,從而產生了德國戲劇家貝託爾特·布萊希特所倡導的間離效果」。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正是充分運用了陌生化的敘事策略產生審美間離效果,從而完成對傳統故事的全新闡釋。本文將基於陌生化理論視角,從敘事題材、人物形象、敘事情節三個主要方面對其創作進行具體分析。
  • 《厲害了,我的國》導演:有責任做出優秀的主旋律電影
    紀錄電影《厲害了,我的國》則以紀錄片《輝煌中國》為基礎素材,用電影手法進行剪輯加工。《厲害了,我的國》濃縮了中國五年來的飛速發展。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一個個非凡的超級工程,引領嶄新的強國時代;而一幅幅家國畫卷,則講述著每一個平凡人的努力。
  • 電影攝影都有哪些角度?
    在電影攝影創作中,是以確定一系列攝影角度來完成造型任務以及敘事任務的。」 通過變換攝影角度完成場面調度,使畫面氣氛更加生動、活潑。攝影角度變化得當的影片在給觀眾講述劇情的同時,把視覺上的流暢感、靈活感和觀影的愉悅感帶給觀眾,使看電影這一活動成為一種視覺、頭腦和心情上的放鬆與享受。當然,攝影角度不能為了變換而變換,還是要以影片敘事需要和整體攝影風格要求而定。
  • 「這樣的主旋律電影,請再給我來一打」
    2019年國慶檔創造了中國電影新紀錄:國家電影事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委員會辦公室8日數據顯示,9月30日至10月7日我國電影票房為50.5億元,創同期歷史新高,比此前的同檔期紀錄增長86.42%。主旋律電影《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位列檔期票房前三名。
  • 國產兒童電影的敘事特色丨調查報告
    近年來,一些優秀的國產兒童電影在敘事上有所突破,體現出了鮮明的兒童本位意識。兒童本位論強調兒童不是縮小化的成人,擁有自己的獨立人格、志趣、意志和行為習慣。在電影創作範疇內,「兒童本位」意識則要求電影創作以兒童為本源,以兒童作為觀賞的主體進行創作,以服務於兒童為重心。國產兒童電影在兒童本位意識的推動下,在主體敘事視角、影像敘事風格和故事敘事節奏上,都呈現出獨特的敘事藝術特色。
  • 主旋律音樂電影《信仰的味道》啟動儀式在京舉行
    11月7日下午,主旋律音樂電影《信仰的味道》啟動儀式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有書館舉行。作為音樂電影,要運用好音樂敘事的元素和技巧,在藝術造詣和影片製作工藝上達到上乘水平,力求精湛。 孫亮參加活動並發言孫亮表示,音樂電影在主旋律電影題材裡面不是特別常見,音樂反而是年輕人特別喜歡,也特別容易接受的。
  • 主旋律電影迎來黃金時代
    這是截至11月8日下午5時,8部正在院線上映的主旋律電影單日票房數據的總和,而這個數據佔了當天30部院線電影總票房5210萬元的1/2。 這樣強大的票房號召力讓各大影視公司迅速搶佔主旋律這塊大盤置棋布局。
  • 中國電影的主旋律是什麼?審視這部影片的三點內涵
    《解放:終局營救》是2019年12月上映,由資深製片人韓三平策劃,著名導演李少紅執導,知名演員鍾漢良、周一圍、鍾楚曦等主演的一部帶有中國主旋律印記的戰爭電影。截止到去年12月份,中國電影總票房已高達627億元,前十名中有四部都是主旋律電影,像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等,都取得了傲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