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時,這三個人對軍銜不滿鬧得最兇,後來怎麼樣了?
脾氣和本事
古往今來,人本事大往往脾氣也大,他們是能人和怪人的混合物。雖然令人不快,但關鍵時刻還得靠他解決問題,只要不過分,只能讓他三分,忍他五分。
西漢名臣汲黯,漢武帝評價他近乎古代的「社稷之臣」,是個本事大、脾氣也大的人。凡是他瞧不起的人,與他說話時就假裝耳背。三公九卿有過錯,他當面指斥人家是小人。甚至皇帝也敢頂撞,一點不留面子。漢武帝召見文學儒者,「我想怎麼怎麼樣」,口沫翻飛,正講到興頭上,汲黯冷不丁插了一句,「陛下內多欲而外施仁義,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差點沒把劉徹氣暈過去。
但是他好學、任俠、有氣節、有操守,大家雖然不喜歡他的傲慢和狂放,卻十分敬重他。
漢武帝對對臣下很倨傲,功勳卓著的大將軍衛青來見,他居然一邊蹲廁所一邊向衛青發布指示。但要是聽說汲黯來見他,必然端整衣冠,一臉肅然。
當時淮陽這個地方亂,漢武帝準備派他到那裡做官,他不願意去,就說我身體常年不好,不能堅持正常工作。皇帝就很溫和地勸他,朝廷就是想借先生的威名臥而治之。
由此可見,人自重然後人方重之。只要有大節,人就是猖狂一點,也不會壞大事。
在我軍的歷史上也有幾位脾氣很大,但是本事更大的將領。
王必成
王必成副司令員在戰爭年代號稱「王老虎」,特別能打仗,所率領的六縱自然是一支能打、敢打、會打的虎軍,歷經華東戰場數次大戰。
蘇中戰役,王必成殲滅了李默庵的王牌,從此打消我軍對國軍美械部隊的顧慮;萊蕪戰役中的吐絲口戰鬥中斬獲兩萬多,六縱殲敵數在我軍參戰各部隊中名列第一;孟良崮戰役中,六縱長途快速奔襲垛莊,使七十四師無路可逃,最後關頭,王必成使出殺手鐧,六縱成功登頂,摧毀七十四師總部,擊斃張靈甫,為我軍殲滅國民黨五大主力開了先河;豫東戰役中,六縱攻克了龍王店,活捉了區壽年,為殲滅區兵團立了大功;在淮海戰役中,王必成的六縱是碾莊圍殲黃伯濤的主力之一,為淮海戰役的勝利做出貢獻;
55年授銜時,王必成對自己被評為中將有一點意見,因為華野時,他和葉飛都是粟裕的得力幹將,葉飛評為了上將。
其實,對於王必成的授銜,軍委是經過慎重考慮的,評定的原因也很清楚。
抗戰初期,王、葉確實是平級,都是新四軍的旅長,可抗戰後期,葉升為副師長,成了王的上級。評銜時,葉是正兵團級,王是副兵團級。
正兵團級多數評為上將,副兵團級多數評為中將。
王必成胸懷坦蕩,光明磊落,事情解釋清楚後他就豁然開朗了,還為此事道了歉,正式授銜時,高興穿上新發的軍裝,佩戴軍銜和工作人員合影,心中沒有任何芥蒂。
王近山
情況相同的還有王近山,也是副兵團級,授予中將軍銜。
王近山勇猛過人,在同輩的表現中相當突出,他的老上級評價他說:「王近山想打仗想成了瘋子,打仗時像個瘋子一樣,沒命地向前衝。」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眾多將領中,驍勇善戰者比比皆是,但真正敢在戰場上「瘋」起來的卻屈指可數。「瘋」是膽略,也是一種境界。
特別是王近山打下襄樊戰役後,主席還點名誇獎他,這個「瘋子」打仗有本事,「瘋」得有水平。
王近山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二九師副團長、團長、旅長等職。解放戰爭時期擔任第二野戰軍縱隊司令員、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抗美援朝戰爭中擔任志願軍第三兵團副司令員,回國後任川東軍區代司令員、北京軍區副司令等職。
鍾偉
鍾偉也是一位極有個性而有「虎將」之稱的人物。
他是湖南平江人,1915年生,14歲入團,15歲參軍入黨,在紅三軍團和紅十五軍團先後任連指導員、團政委、師政治部主任。
鍾偉在戰場上是典型的「拼命三郎」,不管多硬的仗,攤到5師的頭上,定能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所以東總稱讚鍾偉指揮的二縱5師是「最有朝氣」、「猛衝、猛打、猛追」的隊伍。
然而,鍾偉的個性也十分張揚好強,從不隨大流,他認準的方針別人很難改變。他雖時常堅持己見,有時甚至違抗指揮意圖,但大局觀好,又不惜命,因此仍受到賞識。
從當團長到旅長,師長,直到縱隊司令,軍長,鍾偉從沒有擔任過副職。他也是東北野戰軍中唯一由師長直接提拔為縱隊司令的幹部。
1955年,鍾偉被授予少將軍銜。
小結:
觀察當今社會,有本事的人也沒有了脾氣,漸漸地有本事的人越來越少了。這實在是悲哀。天才與瘋子往往只有一步之遙,要允許有本事的人有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