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文章「閱讀原文」
一元紅包四十個!
喜訊!
桂林市政府特地邀請中央電視臺攝製組拍攝的《桂林味道》專題片將於12月26至29日晚7時分四集播出 ( CCTV7軍事農業頻道),節目旨在全面推介桂林特色美食、美景,促進桂林特色農產品走向全國市場。
要說家鄉的味道,八成的桂林人,腦子裡第一個冒出來的,非米粉莫屬。
桂林米粉,從秦朝就開始了。就像北京人的餃子、蘭州人的拉麵、陝西人的泡饃一樣,扎於民間,接著地氣,是人人吃得起的小吃,是天天離不開的美味。
有話說「日久見人心」,然而,時間也是檢驗美食的標準。無論是歷史之久遠,還是工藝之耗時,都讓這一抹風味別樣珍貴。本集推出的產品為龍脊辣椒醬、三花酒、四塘腐乳和平樂十八釀。
龍脊辣椒久負盛名,產於平均海拔800米以上的龍脊梯田景區的雲霧山中,桂林人能吃辣,對辣也講究,味香色豔的辣醬才是精品。
桂林三花酒是中國米香型白酒的代表,被譽為米酒之王。除了精選材質,還因為桂林冬暖夏涼的巖洞構成的條件,才使酒質愈加醇和芳香。
桂林腐乳製作工藝遠在宋代就已形成,臨桂區四塘鄉是桂林腐乳的發源地。四塘腐乳色澤奶黃,表裡一致,醇香綿滑、去膩爽口。
桂林最負盛名的「十八釀」,用老桂林的話說,就是無菜不釀、無席不釀。在平樂,幾乎家家戶戶都善制「釀」,別具風味。
獨特的山水,養育出獨特的味道。這些味道都是桂林才有的天然之味,不加任何調和,陪伴這裡一代又一代的百姓。本集推出的產品有平樂石崖茶、永福羅漢果、陽朔金桔、龍勝竹筍。
石崖茶主要生長在平樂縣高海拔原始森林的懸崖絕壁上,可謂吸天地之靈氣、採日月之精華;野生石崖茶則是大瑤山的山中珍品。
永福羅漢果是桂林名貴的土特產,已有300多年種植歷史,也是國家首批批准的藥食兩用材料之一,其主要功效是能止咳化痰。
陽朔種植金桔已有140餘年歷史,2000年陽朔金桔被桂林市評為首批名牌農產品,2001年在中國國際農業博覽會上被評為「名牌產品」。
龍勝盛產各種竹類,竹筍是「山野大素」之一,冬筍和擺竹筍產量最大,新鮮竹筍清甜脆嫩,具有獨特的山野自然風味.
一個地方的烹飪方式,總能帶出一方特色。用桂林的原料,調和出桂林的味道,實在是令人垂涎三尺。本集推薦的產品為荔浦芋扣肉、全州禾花魚、全州醋血鴨、龍勝竹筒飯、陽朔啤酒魚和恭城油茶。
荔浦芋扣肉是桂林傳統名菜,荔浦的芋頭個大、味美,澱粉含量高,且具有特殊芳香味,有「皇室貢品」之稱,廣受歡迎。
禾花魚是鯉科一種,因長期放養在稻田內,食水稻落花而得名,肉質鮮嫩,是全州縣著名特產,也是桂林市十大名牌農產品之一。
全州醋血鴨採用盛夏上市的子鴨為原料,殺鴨留血、注入酸醋,以嫩薑或苦瓜為配料,文火燜熟後,在出鍋前倒入醋血,開胃可口。
竹筒飯是每個龍勝人童年的回憶。將泡好的米裝入新鮮的竹筒內,用鮮葉塞緊,放在火上燒烤即可。吃時用刀將竹皮剝開,香軟可口,清香撲鼻。
陽朔「啤酒魚是先用生茶油烹炸,然後放入桂林產的上等啤酒紅燜而成,曾在全國迷宗菜交流比賽研討會上奪得金獎,廣受好評。
恭城人每天早餐都要「打油茶」,有的家庭甚至三餐離不開油茶。恭城被評為中國長壽之鄉,秘訣跟油茶也有莫大的關係。
再提醒一次
12月26至29日晚7時
央視7套
大家按時收看,給家鄉捧場喲!
文章來源: 桂林龍勝(ID:gllongsheng)、圖片/黃勇丹(版權歸原作者)
綜合整理:桂林吃貨小分隊(ID:gl-chihuo)(如有異議請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每天推薦各種美食
桂林生活圈:life0773
想搬家,就找它↓
▲廣告
登廣告 投稿 QQ:167518893
微信號,TEI:13607739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