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印的遺囑效力如何認定?

2021-02-08 湖北易聖律師事務所

原告:沈某1

被告:沈某2、沈某3、沈某4、沈某5、沈某6、姚某

法院經審理查明,原告為沈某侄子,被告沈某2、沈某3、沈某4、沈某5、沈某6、姚某為沈某的弟弟和妹妹。2016年5月,沈某因故死亡,遺產有銀行存款350000元,分紅保險款項5000元,政府補助金36000元,現金45000元。

原告認為,沈某在世時,多次強調過世後的事情由原告全權處理,一切遺產歸原告所有。沈某於2010年3月1日,向原告出具書面授權書一份,並親筆寫下日期,蓋上個人印章和按手印。原告理應獲得沈某的遺贈遺產。

被告認為,原告所稱沈某於2010年出具給其的委託書不真實,當年原告還在部隊當兵,沈某不可能給其出具委託書,且沈某生前從未提起過委託書的事情,委託書不真實,不產生遺贈效力。原告作為沈某的侄子,其也無權繼承沈某的財產。沈某所有的費用都由被告方承擔,原告沒有支付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規定:「自書遺囑由遺囑人親筆書寫,籤名,註明年、月、日。代書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由其中一人代書,註明年、月、日,並由代書人、其他見證人和遺囑人籤名。」

原告主張稱沈某不會寫字,故遺囑內容列印而成,加蓋個人印章及按手印。法院認為原告提供的遺囑既不符合自書遺囑的法定構成要件,又不符合其他遺囑形式的相關構成要件,且未提供充分有效的證據證明其主張,原告提供的《授權書》並不能產生遺囑的法律效力,故而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自書遺囑又稱親筆遺囑,是遺囑人親筆製作的遺囑形式。按照文義解釋,親筆書寫應指親自用筆書寫。筆,可以是鋼筆、毛筆、原子筆、鉛筆等;書寫的應當是文字,可以是中文、外文、民族文字等;承載文字的物質載體可以是紙張、布片、毛皮等。遺囑人親筆書寫遺囑內容後,應當籤名,並註明年、月、日。不籤名,無法判斷系誰書寫;不註明年、月、日,無法判斷書寫遺囑的時間。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四十條規定:「公民在遺書中涉及死後個人財產處分的內容,確為死者真實意思的表示,有本人籤名並註明了年、月、日,又無相反證據的,可按自書遺囑對待。」按照該條規定,遺書符合上述條件的,可以視為自書遺囑。這樣的遺書與繼承法的自書遺囑的區別主要是名稱的區別,應當作為自書遺囑。

遺囑人自己用打字機、印表機列印的具有遺產處分意思內容,且籤名並註明年、月、日的遺囑可否作為自書遺囑,是否有效?目前通說以及司法案例多數認為列印遺囑不能作為自書遺囑認定。理由主要是,繼承法明確規定自書遺囑應當是遺囑人親筆書寫。打字機、印表機不是「筆」,打字、列印也不是「書寫」;自書遺囑因系遺囑人親筆書寫,通過字體字跡容易認定書寫者系遺囑人,而通過列印遺囑上的列印文字無法辨別列印者的身份,列印遺囑容易被偽造、篡改。

筆者認為,《繼承法》對於自書遺囑的內涵的界定有一定的時代性。今天,越來越多的書寫手段替代了用筆書寫的方式,對於「親筆書寫」應做擴張解釋。首先,製作工具不應當局限於「筆」,計算機、打字機、印表機等電子多媒體都可以成為訂立遺囑的工具;其次,文字物質載體不應當局限於「紙」等,遺囑也可以電子文檔形式存儲於計算機、移動存儲工具等;製作方式不應當局限於「書寫」,在電腦程式中打字等方式也可以作為訂立遺囑的方式。當然,以新的技術手段製作的自書遺囑,權利人應當對遺囑的真實性負舉證責任。只要有充分證據證明遺囑的真實性,那麼遺囑人自己用新技術手段製作的遺囑也可以認定為自書遺囑;反之,以傳統技術手段製作的遺囑,如果不足以證明其真實性的,其法律效力同樣可以被否定。

代書遺囑又稱代筆遺囑,是由遺囑人口述遺囑內容,他人代為書寫製作的遺囑。代書遺囑主要是用於遺囑人無文字書寫能力或因疾病等原因無法自行書寫的情況。按照《繼承法》的規定,代書遺囑應當具備以下構成要件:首先,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其次,其中一人代書;再次,註明年、月、日;最後,代書人、其他見證人、遺囑人籤名。

情形一:如果見證人有兩名,其中一人代書,但代書者未籤名,籤名的見證人非代書人,這種情況的代書遺囑是否有效?筆者認為,這種代書遺囑未完全具備第四個構成要件,有瑕疵,不符合《繼承法》的規定,是無效的,但未必不可補救。在訴訟中,可以申請兩位見證人提供證人證言,詳述遺囑見證的事實,那麼該遺囑的內容尚有可能被認定系遺囑人的真實意思。

情形二:如果代書人未籤名,而見證人有兩名以上並在遺囑上簽名,這種情況的代書遺囑是否有效?筆者認為,雖然不符合第二個構成要件,但因為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籤名見證,該代書遺囑應當認定為有效。代書遺囑雖以代書為主要特徵,但誰代書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兩個以上的見證人見證並籤名。

列印遺囑,並非繼承法規定的遺囑的法定形式之一。因此,列印遺囑只有符合其他法定遺囑形式的構成要件,才具有法律效力;反之,則不具有法律效力。案例中的授權書(遺囑)並非遺囑人自行列印,不符合自書遺囑的規定;系他人列印,但缺少見證人,也不符合代書遺囑的規定。因此,該授權書不具備遺囑的法律效力。

湖北省AAA信用律師事務所

湖北省十佳律師事務所


地址:黃石萬達雙塔寫字樓B座9樓

電話:0714-6239954

相關焦點

  • 每周一典:列印遺囑,讓遺囑形式更加多樣化
    當然,如果有籤名的部分和沒有籤名的部分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認定沒有籤名的部分無效後無法確定有籤名部分的具體內容時,該遺囑以認定全部無效為宜。3、手寫+列印,分別情況加以認定對於部分內容為傳統手寫字跡,部分內容為列印字體的遺囑的效力,根據本條規定,只要是涉及列印部分,均應有兩個以上無利害關係的見證人在場見證,若無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列印部分應認定無效。但如果列印部分和手寫部分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那麼整個遺囑應屬無效。
  • 直播來襲|60%遺囑被認定無效!遺囑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
    直播來襲|60%遺囑被認定無效!遺囑怎麼寫才有法律效力?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和財富的增加,為防止子女因財產起糾紛,也為了減少子女將來繼承財產的繁瑣手續,越來越多的老人選擇生前立下遺囑。
  • 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上海律師李華文,為您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聯繫電話:139 1803 0260】 隨著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證據的普及,被繼承人訂立遺囑時也會用到列印遺囑的方式,在頒布的民法典繼承規定中,錄音錄像也列入了遺囑的有效形式。
  • 全國律師諮詢日——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
    在環球網公益頻道舉辦的「8月26日全國律師諮詢日公益普法活動」中,中華遺囑庫負責人、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市中凱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凱,作為此次活動的嘉賓。以《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為題,從「為什麼要立遺囑」、「如何立有效遺囑」和「遺囑的常見誤區與重要提示」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 經過公證的遺囑和最後一份遺囑哪個效力優先?
    在《民法典》頒布之前,公證遺囑的效力是最高的,但是《民法典》頒布後,確認了最後一份遺囑效力最高,公證遺囑喪失了效力上的優先性。這樣規定更能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也能更好地應對現實生活的變化。現實生活中,立遺囑的大部分是老人,如果老人受到欺騙或者其他的原因違背意願把遺囑留給某個人,並辦理了公證,由於對法律知識的缺乏,加上出門不變,難以去公證處撤銷公證,那麼遺囑會嚴重違背老人的意願,也會產生很多糾紛。但如果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就會很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老人隨時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訂立遺囑,隨時修改遺囑。
  • 《民法典》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 律師:與時俱進,更尊重遺囑人真實...
    立遺囑後,遺囑人實施與遺囑內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為的,視為對遺囑相關內容的撤回。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李大爺老兩口膝下有兩子兩女,老兩口曾公證了一份遺囑,財產由4個子女平均分配。但老兩口在生命的最後幾年一直住在小兒子家,小兒子對父母悉心照料,盡到了贍養義務。於是老兩口臨終前又立了一份自書遺囑,將一半財產分給小兒子,這份遺囑有效嗎?
  •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成功調解!被繼承人李某某因病猝逝,生前立有列印遺囑(2名見證人籤字)將個人銀行存款確定由被告張某某(配偶)繼承。原告李某某(女兒)認為自己作為第一順位繼承人,依法應與被告張某某共同享有繼承權,故訴至法院。
  •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關於遺囑的形式及效力順序你了解嗎?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關於遺囑效力方面的規制又有什麼不同呢?分析:本案涉及遺囑效力的順序問題。關於此問題,即將實施的《民法典》與現行《繼承法》兩者規定並不一致。如適用不同的法律,將得出不同的判決結果。一、如本案發生於《民法典》實施前,即受現行《繼承法》規制。現行《繼承法》第二十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銷、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
    公證遺囑效力具有優先性,如果一個人立有多份遺囑,根據《繼承法》規定以最後一份為準,但如果有公證遺囑,則以公證遺囑為準。而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效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所以,《民法典》廢除了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取而代之的是「最後的遺囑」。
  • 代書遺囑雖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但確係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 能否認定...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關於代書遺囑雖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但確係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能否認定有效問題的答覆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你院京高法[2011] 238號《關於代書遺囑雖不符合法定形式要件但確係遺囑人真實意思表示能否認定有效的請示》收悉。
  • 公證遺囑效力 將不再優先
    導言遺囑應體現遺囑人處分自己合法財產的真實意思表示。民法典從尊重遺囑人的真實意願角度出發,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使公證遺囑效力不再處於遺囑「金字塔」的頂端。蔡某去世前兩年,曾到某公證處設立了公證遺囑,內容是將其名下一套自住房產留給楊某1,將存款留給楊某2。後蔡某生病時,楊某1對其不聞不問,楊某2照顧蔡某的起居。之後,蔡某又立一份自書遺囑,將自己名下的自住房產留給楊某2,但沒有去公證機構撤銷公證遺囑。現蔡某已去世,楊某1與楊某2因遺產繼承而發生爭議,楊某1遂訴至法院。
  • 民法典系列解讀:遺囑形式哪個強?
    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五華區人民法院法官將進行系列解讀,詳述民法典將對案件審判帶來的變化、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影響。繼承是一種常見的民事法律關係,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發布於1985年,對於遺囑的法定形式規定為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五種。隨著社會的信息化、電子化發展,如今,列印、錄像等新的遺囑形式十分常見,卻因為法律沒有明確規定而常常引發糾紛。
  • 【榮耀看法·法院家事裁判規則】「遺囑繼承案件」的裁判規則,特備鳴謝中國司法案例研究中心
    新修訂的《民法典》取消了公證遺囑的優先效力,並規定立遺囑人立有數份遺囑時,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更大程度地尊重普通人的遺囑自由,可以防止一些程序性規定對立遺囑人修改遺囑的限制。《民法典》在保留《繼承法》原有的五種遺囑方式外,新增兩種法定遺囑形式——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並對兩種遺囑的法定形式要件予以了明確規定。
  • 解讀公證遺囑、遺囑執行人問題
    >一起來看看第10課公證遺囑、遺囑執行人講師深圳金融法庭付璐奇法官視頻內容01廢除公證遺囑優先效力新增:增設列印遺囑作為新的法定遺囑形式。廢除:《繼承法》第二十條第三款 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 第三款:立有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
  • 父母離世留下房產,唯一的女兒卻不能繼承……看完遺囑令人唏噓
    記者從郴州市中級法院了解到,在明年將實施的《民法典》中,對遺囑效力、遺囑形式等爭議焦點問題,做出了最新規定,多份遺囑中,以最後一份遺囑為準,並且必須符合遺囑人真實意思的表達。法官表示,本案爭論的焦點在於,前後相隔七年的兩份遺囑,究竟該以哪一份為準。
  • 自己在家中寫的遺囑,沒公證,有效嗎?
    撰寫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講解,告訴您該如何出具一份合法有效的遺囑:1、 遺囑的形式《民法典》第1134-1139條,規定了6種遺囑形式,分別是:自書遺囑、代書遺囑、列印遺囑(新增)、錄音錄像遺囑(新增)、口頭遺囑、公證遺囑。
  • 盛世民法典丨家企財富傳承寶藏工具:遺囑信託
    因此口頭遺囑、錄音錄像遺囑,雖然屬於法定遺囑形式,但不適用於設立遺囑信託。設立遺囑信託,必須通過自書、代書、列印、公證遺囑的方式進行。而英美法域國家,設立信託主要基於委託人的意圖或者意思表示,來討論信託是否成立。因此,相比英美法域國家,我國對於信託的設立更看重形式要件而非實質要件。
  • 88歲老人300萬遺囑曝光的背後:「民法典」關於6個繼承的新亮點!
    三、取消公證遺囑效力優先一些老人會立幾份遺囑,但是哪份遺囑最後會被法律認可呢?在原有的繼承法中,是以公證遺囑的效力為優先原則。此次民法典草案繼承編中刪除了「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定。家理律所曾經代理了這麼一樁由多份遺囑引發的房產繼承的案件,親兄妹因為房產到底應該有誰繼承、父親的兩份遺囑到底那份有效,最終鬧上了法庭。最終法律以父親的遺願為準,對兄妹倆平分遺產。2021年民法典施行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效力優先性,有多份遺囑時,以最後訂立的遺囑為準。
  • 聚集財富傳承,中華遺囑庫遺囑服務中心落戶東莞
    從判決書內容看,一部分案件的當事人對遺囑的真實性產生爭議,審理法院根據中華遺囑庫出具的說明,並未啟動筆跡鑑定程序,而是直接認定遺囑真實合法有效。面對如此龐大的老年群體,而又不單老年人立遺囑,加上近幾年中青年立遺囑人數也不斷上升,這樣是不是讓立遺囑變得更難呢?記者了解到,為保證遺囑的法律效力,中華遺囑庫立遺囑流程很嚴格。除了人臉識別、身份驗證、錄音錄像這些,立遺囑人還需要進行精神評估,確認其精神狀態具備認知能力。
  • 親女兒手握公證遺囑,卻被告知不是繼承人?這個「外人」分走房子
    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未來遺囑形式的變化。就現行的繼承法而言,公證遺囑是被確認效力最高的遺囑形式。而隨著人們生活的不斷升級,這樣的形式顯然已經難以滿足大眾的需求,於是《民法典》對這一普遍達成共識的遺囑形式進行了大修改!未來如果有多份遺囑,並出現相牴觸的情況時,我們將以符合法定要求的最後一份遺囑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