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律師┃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2021-01-09 騰訊網

【上海律師李華文,為您提供專業法律諮詢,聯繫電話:139 1803 0260】

隨著手機和電腦等電子證據的普及,被繼承人訂立遺囑時也會用到列印遺囑的方式,在頒布的民法典繼承規定中,錄音錄像也列入了遺囑的有效形式。這給當事人訂立遺囑提供了更多的方便,那麼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一、民法典列印的遺囑有錄像法律承認嗎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的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而以錄音錄像形式訂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對照上述遺囑成立的條件,遺囑人在立列印遺囑時,是否在每頁列印遺囑上都籤了名註明年、月、日,是否在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就成了遺囑是否有效的形式要件。如果是錄音錄像遺囑,遺囑人和兩名見證人在錄音錄像時必須準確記錄其姓名或肖像才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六條規定,列印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遺囑每一頁籤名,註明年、月、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七條規定,以錄音錄像形式立的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遺囑人和見證人應當在錄音錄像中記錄其姓名或者肖像,以及年、月、日。

二、有效遺囑需要具備的條件有哪些

有效的遺囑必須具備如下條件:

(一)遺囑人必須要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遺囑人立遺囑時必須有行為能力。無民事行為能力的人所立的遺囑,即使其本人後來有了行為能力, 仍屬無效遺囑。遺囑人立遺囑時有行為能力,後來喪失了行為能力,不影響遺囑的效力。患有聾、啞、盲等生理缺陷而無精神病的成年人,他們是有完全行為能力的,因此他們也可以立遺囑。

(二)遺囑人所立的遺囑必須是其真實意思表示。意思表示不真實具體體現在如下幾種情況中:

1、脅迫遺囑人所立的遺囑;

2、欺騙遺囑人所立的遺囑;

3、被非遺囑人假造的遺囑;

4、被篡改的遺囑;

5、遺囑人在神志不清的狀態下所立的遺囑。

(三)遺囑人對遺囑所處分的財產必須是有處分權的。在現實生活中,常見到丈夫立遺囑不經妻子同意便處分了全部夫妻財產,遺囑人生前的行為與遺囑的意思表示相反,而使遺囑處分的財產在繼承開始前滅失、部分滅失或所有權轉移、部分轉移的,遺囑視為被撤銷或部分撤銷。

(四)遺囑的內容必須合法。內容不合法的遺囑主要有三個情況:

1、遺囑取消了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的繼承權;

2、遺囑沒有為胎兒保留必要的繼承份額;

3、遺囑內容違反其他法律;

(五)遺囑的形式必須合法。

根據我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列印遺囑作為一種新的遺囑形式,今後將不再嚴格區分是被繼承人自己列印的(自書遺囑),還是他人列印的(代書遺囑),只要見證人符合規定的條件,遺囑符合形式要求,就可以認定其合法有效。

來源:華律網

小編提醒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 律師:與時俱進,更尊重遺囑人真實...
    現階段,按照《繼承法》相關規定,老人想要變更之前做出的公證遺囑,就必須到公證處再辦理一個新的遺囑,但老人的年紀越來越大,可能身體情況已不能到公證處辦理了。面對這種情況,按照現有的《繼承法》,原來的公證遺囑就無法撤銷和變更,這就可能會給老年人晚年生活帶來諸多不便和影響。未來,這一難題將有望得到解決。《民法典》中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 遺囑信託:《民法典》這樣規定(律師信箱)
    來源:人民網作者:楊朝軍楊律師:我看到《民法典》中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請問什麼是遺囑信託?遺囑信託有什麼作用?遺囑信託的設立需要滿足什麼樣的條件?關於您提出的遺囑信託問題,以下是相關解答。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對財富管理和傳承有著廣泛而迫切的需求。《民法典》立法順應社會需求,第1133條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明確遺囑信託的法律效力。這一立法變化表明,遺囑信託同時受《民法典》和《信託法》規定的約束。
  • 每周一典:列印遺囑,讓遺囑形式更加多樣化
    原創 學法之人 上海松江法院《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民法「典」讀】《民法典》關於遺囑效力順序的變化 2020-10-16 14: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國律師諮詢日——中華遺囑庫負責人陳凱: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
    在環球網公益頻道舉辦的「8月26日全國律師諮詢日公益普法活動」中,中華遺囑庫負責人、北京陽光老年健康基金會理事長、北京市中凱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陳凱,作為此次活動的嘉賓。以《如何立一份有效的遺囑》為題,從「為什麼要立遺囑」、「如何立有效遺囑」和「遺囑的常見誤區與重要提示」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 被民法典提及的遺囑信託是什麼
    來源:金融時報作者:胡萍民法典第1133條第3款——「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是民法典唯一一次直接提及信託。業內人士認為,能夠在一字千金的民法典這一重大基礎性法律中寫進這個條文,實屬不易。關於民法典中提及的遺囑信託相關問題,《金融時報》記者採訪了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盈科全國私人財富管理法律服務中心主任張曉俊律師。《金融時報》記者:關於設立遺囑信託此前在信託法中已有提及,此次進入民法典有何意義?
  •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
    營口大石橋法院適用《民法典》第一案——「列印遺囑」繼承糾紛案成功調解!被繼承人李某某因病猝逝,生前立有列印遺囑(2名見證人籤字)將個人銀行存款確定由被告張某某(配偶)繼承。
  • 激烈角逐,亮「典」紛呈┃麗水市民法典微課比賽完美收官!
    選手風採展示鄭鑫瑜《民法典離婚冷靜期》浙江博翔(青田)律師事務所民法典的每一步都牽動著無數國人的心。民法典中的見義勇為免責條款已經將「扶不扶、救不救」的歷史固定,用法律為公平正義、見義勇為譜寫一首經久不衰的詩歌。柳 翔《民法典「典」亮生活》雲和縣司法局
  • 劉奶奶立了3份遺囑,根據《民法典》如何分割她的1個億財產?
    劉奶奶先後立了3份遺囑,1份遺贈扶養協議。兩個兒子認為劉奶奶的大兒媳不是第一順序繼承人,沒有資格繼承遺產。由於3份遺囑的內容有衝突,產生法律糾紛。劉奶奶的家人找到農權律師諮詢本案。我們看看3份遺囑的爭議焦點有哪些。第1份遺囑是劉奶奶親自寫的遺囑,雙方籤字確認,屬於自書遺囑。主要內容為:只有大兒媳婦長期贍養她,保姆李某精心照顧她。按照遺贈扶養協議的約定,一個50平米的房子由保姆繼承。
  • 遺囑信託載入《民法典》,意味著什麼?
    》(以下簡稱《民法典》), 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是我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在法律體系中於基礎地位。有人戲稱,法學人「一生所學、 毀於一旦」。的確,從法學人視角看,隨著《民法典》施行,《婚姻法》《繼承法》《民法通則》《收養法》《擔保法》《合同法》《物權法》《侵權責任法》及《民法總則》九部法律將同時廢止。當然「毀於一旦」 的說法的確也有些誇張,因為從具體條文看,《民法典》 並非是顛覆性的,而是在繼受原有法律基礎之上的漸進式的創新。
  • 民法典 | 這些法律要點你知道嗎?
    (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山東滕國律師事務所律師到西崗鎮開展《民法典》普法講座
    、村支部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和部分村民,進行了《民法典》普法講座。活動開始前,仇麗翔律師代表滕國律所,向辦事處及各村居贈送了《民法典》單行本。孫律師從《民法典》的立法背景、制定過程、重大意義、鮮明特色、組成架構、生效時間等各方面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並結合村居工作及生產、生活實際,通過以案說法的形式,深度剖析了《民法典》在婚姻家庭、民間借貸、遺囑繼承、物權擔保、侵權責任、套路貸等方面的修改亮點和相關法律適用。
  • 《民法典》或推動遺囑信託發展 養老信託可為信託公司轉型重要突破口
    財聯社(上海 實習記者 林漢垚)訊,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並決議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民法典》第1133條第3款明確地規定「自然人可以依法設立遺囑信託。」
  • 打傷老人的子女有權繼承老人遺產嗎?《民法典》有新規定
    老王前後立了三份遺囑,涉及遺囑的形式有自書遺囑、公證遺囑和代書遺囑三種,雖然代書遺囑在後,但是公證遺囑效力最高。法院最終認定了公證遺囑的效力,女兒繼承房產,兒子繼承車輛。《民法典》規定:據民二庭副庭長胡正喜介紹,《民法典》第1142條規定:「遺囑人可以撤回、變更自己所立的遺囑。
  • 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 民法典告訴你這麼辦
    公證遺囑效力具有優先性,如果一個人立有多份遺囑,根據《繼承法》規定以最後一份為準,但如果有公證遺囑,則以公證遺囑為準。而2021年1月1日《民法典》實施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效力。《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條規定,數份遺囑,內容相牴觸的,以最後的遺囑為準。所以,《民法典》廢除了關於公證遺囑效力優先規則,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性,取而代之的是「最後的遺囑」。
  • 市醫療保障局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
    12月9日下午市醫療保障局邀請籤約法律顧問李正浩律師開展《民法典》專題講座。李正浩律師從民法典的編纂歷程、編纂意義、基本結構與內容、價值取向等方面,全面系統地解讀了《民法典》。結合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民事法律的變化,對「離婚冷靜期制度」、「錄像、列印遺囑形式被認可」、「公證遺囑效力不再優先」、「引入遺產管理人制度」、「增加繼承寬恕制度」等內容作了說明。李正浩律師的講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內容豐富,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深度,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此次講座提高了大家運用民法典維護自身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能力和水平。
  • 《民法典》增補遺囑信託條款對財富管理與傳承具有重要意義
    信託法律關係與我國《民法總則》和新頒布的《民法典》確認的委託、代理和行紀法律關係不同,信託具有自己獨特的法律特徵。信託財產具有雙重屬性,即是受託財產,又具有獨立性。信託的意思表示具有高度的自治性和靈活性。遺囑信託屬於民事信託,是受《民法典》和《信託法》規制的民事法律行為。具有信託法律關係的法律特徵。
  • 民法典 | 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第二百七十八條、第二百八十一條)12.細化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自動續期規則《民法典》規定了住宅建設用地使用權屆滿自動續期,有利於保護房屋產權人的合法權益。《物權法》規定使用期限最長七十年,如繼續使用需再籤訂合同,繳納費用。是否繳納費用、繳納多少費用等等問題,《民法典》授權單行法律和行政法規以後規定。
  • 《民法典》來了!這將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
    《民法典》作為民事主體法律的「工具箱」,對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制定了全面系統性的評判準則。我們一起來看看《民法典》會給你的婚姻家庭、財富管理帶來哪些影響?避免因出現沒有法定繼承人的情形導致遺產收歸國有,加大了對私產的保護 變化二:增加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兩種有效遺囑 列印遺囑和錄像遺囑均需要兩個以上的見證人,且列印遺囑需遺囑人與見證人每頁籤字並標明年、月、日,而錄像遺囑需在錄像中記錄遺囑人和見證人的姓名或肖像以及年、月、日。
  • 法考《民法典》新增新增考點:居住權!
    民法典新增了一個用益物權:居住權,設立居住權的目的就是為了認可和保護民事主體對住房保障的靈活安排,滿足特定人群的居住需求。民法典用了6個條文對此進行了規定:《民法典》第366條-第371條。居住權的概念早已有之,起源於羅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