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不準給學生排名,學校給班級排名,難道就不怕傷害教師自尊

2020-12-15 專車直達

教育部不準給學生排名,學校給班級排名,難道就不怕傷害教師自尊

家長都希望自己孩子取得好分數,更希望知道自己孩子在班級、學校甚至全區域的成績排名,但是教育部有過明確規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以考試分數給學生排名,一旦排名公布就涉嫌違規。因此,每次考試學生及家長原則上只知道自己的考試分數,至於其他情況是不應該知道的。

關於不準給學生排名這一條,許多老師、家長很是不理解。他們認為成績排名是最能了解孩子學習狀態的一條標準,代表著競爭;「不得排名」其實是一種自欺欺人的做法,中高考最終還不是看排名?但既然有規定,不排就不排吧,明的不行就來暗的。每次重要考試,老師其實都是排名的,只是不公布而已;有家長需要,老師還是願意個別告知的。

不給學生排名是怕傷害學生自尊、怕出事,但是弔詭的是沒有一所學校不給班級排名。每一次考試後,如周考、月考、期中期末考試後,每一個班級各科成績及總分的平均分、合格率、優秀率都計算得清清楚楚,都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每一個「率」下面都清楚地標註著名次,每一個班級下面都赫然寫著任課老師的名字。

給全校每個年級的班級排名,甚至有的地區同一年級所有班級都排名,給班級排名其實就是給教師排名,而且這個排名在全校公開(全區域排名的則在全區域公開)。可以想像,班級成績排名在前的教師自然很高興,但排名靠後的教師日子肯定較為難過了。

其實絕大部分教師工作都是較為用心用力的 ,但班級成績的高低有時並單單靠「教」,還涉及到學生的「學」和家庭教育等等因素;何況班級排名,有時名次雖懸殊,實質相差分值很小,根本算不得差距。可是,這個班級成績排名對教師的影響可謂大了。

首先學校對教師的考核評價一大部分是看這個班級成績,評優評先職稱晉升,哪個不看班級成績?這些都涉及到教師的收入啊;何況這個排名也影響教師在學校的教學聲譽,排名差的教師在學校肯定會被人異樣看待,在家長中的口碑也大打折扣。

其次,這個排名也是發生家校矛盾的一大原因。教師為了讓排名前進一點,往往會加班加點加大教學力度,自然教學力度都會加在學生身上;教師對學生更嚴厲了,學生作業更多了。假如一旦不慎,教師學生沒控制住情緒,矛盾就此爆發。

第三,這個排名大大傷害了教師的自尊心,給教師的心理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只要不是混日子的教師,有哪個教師不想自己班級學生考出好成績?為了學生好成績,有多少教師身心俱疲處於亞健康狀態?

既然稱之為排名,有第一名自然會有最後一名,排名不可怕,可怕的是學校以此排名對教師施壓。難道就不怕傷害教師自尊心?當然不怕,在學校領導眼裡,教師是成年人應該承受這點壓力,學校就是要用這種方法強化教師的競爭意識。說白了就是教師是沒有自尊心的。

各位,你們如何看待學校給班級教師排名的現象?

相關焦點

  • 學校不準給學生排名,但卻可以給老師排名,難道老師不需要自尊?
    我們都知道,現在的學校是不允許給學生排名的,甚至連成績也不能公布,如果有老師把成績發到群裡,就會有家長投訴老師。不讓公布和排名的原因很簡單,因為害怕傷害一些學生的自尊心。但我就奇怪了,為什麼學校就能給老師們進行排名呢?難道老師們不需要自尊嗎?
  • 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
    中小學各種名目的成績排名,差生家長被歧視 教育部:停止事件:這兩天學姐的朋友又在跟學姐抱怨,說在孩子班級的家長群裡被班主任點名了,因為考試成績排名下降太快。自己實在是很焦慮,同時覺得這樣公開排名讓自己也很不舒服,覺得在班級群裡公布排名不合理。
  • 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個人班級排名已成為歷史?
    前不久,杭州市試行班的一則微信群公約在網絡上火了起來,大致內容如下:作為教師,要注意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此言論被廣泛討論,看看家長怎麼說:一位小學家長表示,支持學校不公開學生成績排名,這樣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保護學生的個人隱私,也不會傷害到學生的尊嚴。因為現在的學生都比較敏感,老師對學生素質的判斷又過分依賴成績,這樣惡性循環下去,成績不好的學生大概率會變得自暴自棄。當然,在年級大考面前,還是可以適當的和學生談談所在的排名。
  • ...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
    學生隱私如何界定?成績算嗎?  據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消息,該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近日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  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 教育部嚴禁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卻幾乎沒有學校聽話?家長:沒意義
    教育部嚴禁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卻幾乎沒有學校聽話?家長:沒意義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國各中小學都會按照學生的成績高低進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學生會享受到眾人羨慕的目光,而排名靠後的學生則少不了被家長一頓說教。但是,考完試後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件原本在很多學校已經是約定俗成的一件事,近年來卻被禁止了。
  • 正觀快評:班級群立公約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這個可以有
    由班級群爆出的家長和教師之間、家長和家長之間的衝突和糾紛,不時進入輿論場。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其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不得公布學生分數排名,這是教育部早就三令五申的規定,也已經在輿論界討論了至少十幾年,形成了一定的共識。
  • 班級群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學生隱私與家長知情權都需要保護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其中一些內容引發了討論,比如有專家認為,將「表揚少數」列為隱私範圍則不太恰當。
  • 杭州濱江區新規:教師不得在班級群裡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
    據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消息,該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近日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對此,有專家表示,依據教育部的相關規定,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優劣對比」意在避免爭端,將「表揚少數」列為隱私範圍則不太恰當。
  • 學生考試成績屬於隱私!學校規定不允許公布排名
    早在幾年前,教育部就發文要求中小學要減少考試次數,不得公布考試成績和排名。因為這個硬性要求,所以我們家長尤其是作為小學生的家長現在就只能看到孩子的考試分數,而不知道他成績在班上的實際位置和排名。打開百度搜索就可以發現很多因為考試成績排名被公開,一些孩子因為壓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等問題而走了極端的新聞。基於這些原因,教育部才出臺相關文件,要求學校不能對考試成績進行公開排名。有贊成,當然也有反對。反對的家長則認為:看不到差距不等於沒有差距,考了倒數第一也不等於沒有考倒數第一。
  • 不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只能讓家長「摸黑前行」?
    學生成績排名,也是這個道理。下面的新聞,讓一些家長五味雜陳——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小學階段由於很多地方中學不是考試入學,學校基本可以做到不公開這類情況,但中學階段如果學校不公布成績和排名,學生家長可能會害怕不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從而影響對中考、高考的規劃。 首要的問題是: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學生個人隱私?從相關規定來看,可以這麼說。但有規定,不等於絕對合理。
  •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
    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 「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 專家表示,如果以教育部的規定而言,可以將「成績排名」視為個人隱私,但該規定也存在一定爭議。
  • 禁止班級群公開成績排名,有什麼好噴的
    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日前,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其中一些內容引發了討論,比如有專家認為,將「表揚少數」列為隱私範圍則不太恰當。
  • 公開學生成績排名與保護學生隱私權沒衝突
    近日,《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規定: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成績排名」是否屬於個人隱私?這一話題衝上熱搜。網友站隊形成兩派,支持者認為 ,應適當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給予尊重,所以不能公布。
  • 教育部「潛力股」高中排名,青海三所學校入選,倒一可能跌落榜底
    學校很注重自己的辦學質量,學校現有教職工約180人,其中高級教師約50人,一級教師,二級教師約100人,不少都是省內的教學能手和模範代表。學校學生高考成績都很優秀,基本上達線率約九成以上。學校現有教師約180人,這些教師在市內的知名度都很高,學校約有50個教學班級,並且該校注重素質化的教育主張個體性教育,讓學生全面良好的發展。學校學生近年來高考成績一本達線率約九成及以上,每年來的考試成績都很優異,有不少學生在高考百名排行榜上都名列前茅。
  • 小學初中階段不得公布學生成績,一線教師怎麼說
    說實話,「不得公布小學、初中學生成績」根本不是這個省的首創,教育部在推廣素質教育時,就下發過此類文件精神:嚴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學生成績和排名。既然教育部已經下發過此類文件,為什麼省教育廳還要再次傳達和強調呢?這是因為,中小學並沒有取消學生排名,更沒有做到不公布學生成績。
  • 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網友吵翻了
    過去,學校將學生成績排名公開是一件十分常見的事。而現在,部分地區開始思考公開學生成績排名的合理性與必要性。 近日,浙江省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和濱江區社區學院家長學校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
  • 禁止學校以任何方式公布考試分數和排名,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當一場考試的分數,能夠成為學生自殺的引子,只能說明教育的失敗,而這個教育不單是學校教育的失敗,更是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失敗!而禁止公布考試分數和排名,並不能真正做到保護學生自尊、防止學生自殺,只會讓那些不能正視自己,正視現實的孩子像溫水煮青蛙一樣,一步步喪失自己的勇氣、膽量和自信,無法面對將來!
  • 教師不得公布學生成績排名 阿卡索探索英語學習素質化
    近日,杭州市濱江區教育局與社區學院家長學校共同推出了《濱江區學校班級微信群公約(試行稿)》(以下簡稱《公約》),以加強學校班級微信群管理工作。其中,對於教師合理髮布信息的約定中,提出教師要有強烈保護學生個人隱私的意識,不得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分數)、優劣對比、表揚少數等信息。
  • 新政試行:中小學不再公開學生成績排名,你怎麼看?
    近日,有地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教師要保護學生隱私,不得公布成績排名、優劣對比。學生成績排名應該公開嗎?這個話題引發熱議,正反方各執一詞:反方家長認為:不公開成績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把成績靠後的學生保護起來,不傷害他們的自尊,同時也可以很好地保護他們的隱私。現在孩子大多比較敏感,成績公開對於成績不好的學生會戳傷積極性,讓他們感到自卑。
  • 學生成績排名該公開嗎?網友吵翻了:沒有對比哪來進步?
    據了解,杭州濱江區試行班級微信群公約,規定老師要保護學生個人隱私,不能在群裡公布學生成績排名和分數、也不能進行優劣對比、表揚少數 "別人的成績和排名關你啥事?自己進步不就行了!" "說公開的什麼心態,人人都考一百分不怕被笑話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