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是否剔除外藉?法官應由誰任命?香港國安法這些爭議點需確定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香港國安法的草案,不少內容已公布,餘下的一些具體細節,也許下周便會大白於天下,大家不用再猜測。

有個現象很奇怪,自稱沒有看過條例草案詳情的香港官員,似乎在進行一種安撫或淡化國安法影響力的工作。這是並不需要的,國安法的推出,本就是因為香港的法律出現了大漏洞,直接威脅了國家安全,法律亟需修補,整個執法與司法系統也應重新檢視,不能以司法獨立作推搪,而不去查找制度有無缺陷。在此背景下,我們希望的是國安法的打擊面要小,使大多數市民不致誤蹈法網,但打擊的力道卻一定要大,起碼要達至國際標準,否則如何有震懾力?要知道,分裂國家或進行顛覆活動,在不少國家也是無期徒刑甚至是死刑的,別人沒有顛覆活動,也尚需嚴刑峻法,香港已有此等活動,又豈能太過慈祥?政府要做的,是警告那些在盤算著應否犯法的政客或暴徒,犯了國安法後果很嚴重,前景堪虞,而不是暗示他們會有什麼保障,或可能避得過罪責。

這裡有一個歷史背景問題是要先說清楚的。司法獨立是一種理想,假如香港的司法制度紀錄良好,我們自然十分反對幹預司法。總體而言,香港的司法表現算是成績不錯,公義通常得到彰顯,但很可惜,一旦涉及國家安全及政治問題,香港的司法運作卻是走了樣,有部份裁判官或法官的判決,常令市民感到譁然,憤憤不平。最難以服眾的,倒不是誰人罪成,誰人脫了罪,而是刑罰的輕重毫無標準。過去幾年,大量的例子說明,就算是法官也認為是罪大惡極的犯罪行為,量刑只如搔癢,毫無阻嚇作用,但有些人犯了性質接近或更輕微的罪行,卻是承受更重刑罰,刑罰的輕重,往往取決於法官及犯人的立場,此等例子太多,悠悠眾口,司法系統若不自作檢討,很難得到市民信任。

與國安法有關的爭論,有幾點我們應分析一下。第一,法官是否一定不應有外國藉?香港社會開放,重視人才,對國籍問題看得較輕,而且立場先行的法官很多也是非外籍。不過,在國安問題上,法官的國藉卻絕非不應考慮的因素。假設有一外籍法官要處理一宗涉及其祖國在港搞顛覆的案件,這位法官便明顯有利益衝突或雙重效忠的困境,根本便應迴避。我搜索枯腸,倒是想不起有那一個國家在審訊國家安全案件時會靠外國法官的。據說今天香港的法官只有百分之六不是香港人,特首為國安法選法官時應有足夠空間選本地法官。想深一層,其實國藉也不一定是最關鍵問題,在英美加澳等國家,當法官前要先經過嚴格的品格及安全檢查,由情報單位負責,倒是香港沒有這要求。也許更有效的做法是,香港要跟上國際標準,審訊與國安有關案件的法官,也要經此程序特首才可考慮。

第二個爭論點是法官的任命。這點不難解決,據《基本法》八十八條,有一個獨立委員會作推薦,任命權力在特首。在特首決定是否接納時,宜先對這些被推薦者作出安全調查。既然在西方國家,普通法官也要經此程序,在國安問題上,更宜謹慎,以免誤港誤己。

第三,應否有追溯期?特區官員似乎在說,不應有追溯期。他們不應說這話,這不啻是向人大常委會施加壓力,也不符合法律。據一位新認識的朋友黃汝榮法官提點,《香港人權法案》(e-legislation 383章)第十二條第一款的確說明刑事罪沒有追溯力,但第十二條第一款也同時指出有例外,「任何人之行為或不行為,於發生當時依各國公然國安法所列明的四宗罪在國際上也會被視為有罪者,其審判與刑罰不受本條規定之影響。」既然國安法所列明的四宗罪在國際上也會被視作罪行,所以根本不應說國安法沒有追溯力。

以特區政府官員的公務員性格,的確不能想像他們有意志或能力自行制訂國安法。在他們的評論中,我又一次感到香港公務員是世界一流的,但政治能力卻是九流。香港國安法早已是深度捲入中美關係,當中涉及國安問題異常嚴峻,立法須在《基本法》容許的範圍內將此法的嚇阻力最大化,而不是去淡化,否則立此法又有何意義?

原文轉載自《頭條日報》 2020年6月26日

(原標題:國安法與司法)

來源:有理兒有面

作者:香港科技大學經濟學系前系主任 雷鼎鳴

流程編輯:TF017

相關焦點

  • 港律師會前會長:特首所委任「國安法官」 應滿足條件丨香港一線
    蘇紹聰目前是香港特區政府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委員,由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直接任命。2017年,蘇紹聰也曾是律政司司長的熱門人選之一。 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是香港特區負責推薦司法人員(包括法官、裁判官等)的公營機構,根據基本法,司法人員由行政長官根據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建議任命,而終審法院法官及高等法院首席法官的任命還須由行政長官徵得立法會同意。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 香港前首席法官竟質疑港區國安法遭打臉
    環球時報在7月6日發表題為《香港一些人要避免政治化解讀國安法》的社論指出,香港特別行政區終審法院前首席法官李國能日前對香港國安法提出了質疑,認為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安案件會損害司法獨立,這是完全站不住腳的。
  • 林鄭特首指定的6名國安法官是啥背景?
    香港法律界人士分析指,不排除特首會按需要任命更多指定法官。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委員、法律學者陳弘毅指出,按港區國安法條文,可獲任命處理國安法案件的法官不限於裁判官,將來有關案件可能在不同層級的法院審理,特首可能會再作委任。
  • 政情觀察|香港外籍法官必須做的抉擇
    10月9日,英國32名跨黨派國會議員聯名致函英國大法官兼司法大臣巴克蘭(Robert Buckland),反對賀知義接受任命,稱:賀知義如果接受任命,會令英國法官參與香港特區政府侵犯人權的所為,也如認同香港國安法有缺陷的原則與程序,這種聯繫或會令英國的獨立司法系統聲譽受損,云云。香港媒體在報導時提及,賀知義在2018年討論司法獨立時,批評中國無司法獨立。
  • 香港又任命英國人為終審法院法官
    這就是香港的法院基於《基本法》,可以聘用如英國、澳大利亞等普通法地區的非常任法官,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也在香港做香港的法官。可是,基本法的裡的「可以」在香港變成了「必須」!這就是目前香港的法官裡,特別是終審法院的那些大法官裡,絕大多數是外國人,尤其是英國人。
  • 英國最高法院的院長、副院長,為何能兼任香港法官?
    根據《香港終審法院規例》,在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的遴選標準中,對於候選人是否是香港永久居民,是否常居香港,是否在外國有居留權都沒有限制。 賀知義今年67歲。作為英國公民,他於1983年取得蘇格蘭大律師資格,執業範圍主要是商業及公司法,亦涵蓋公共法。
  • 香港前保安局局長葉劉淑儀:「國安法」須解決法官裁決尺度不一問題...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 記者白雲怡 陳青青】香港保安局前局長葉劉淑儀日前接受《環球時報》記者專訪時表示,為保證「港區國安法」有效實施,香港應統一各層級法官審判的尺度,尤其終身大法官應頒布更多更細緻的裁決原則,保證所有法官真正做到政治中立並依據法規裁決。
  • 由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家安全案件「損害香港司法獨立」嗎?
    文章作者:全國港澳研究會會長 徐澤最近,香港特別行政區前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李國能對由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香港國安法發表了他的看法,主要認為,該法規定的由行政長官指定法官審理國家安全案件會損害香港的司法獨立。
  • 英國威脅「不給香港派法官」,洋法官在港到底在幹什麼?真相原來...
    當地時間7月17日報導,英國最高法院院長羅伯特·裡德稱,如果香港國安法影響到香港法院的「獨立性」,英國將停止向香港派遣英國法官。有記者就此提問中方有何回應。他再次強調,制定香港國安法的目的是堵塞香港特區在國家安全方面存在的法律漏洞,建立健全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香港特區依據基本法享有的獨立的司法權和終審權不受影響。「我想重申,我們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嚴格按憲法和基本法辦事的決心堅定不移,推進香港國安法全面有效實施的決心堅定不移,反對外部勢力幹預香港事務的決心堅定不移。」汪文斌說。
  • 香港大律師公會不滿國安法,那又如何?
    5月25日,香港大律師公會聲明回應全國人大將審議「港區國安法」,引起本地及國際社會極度不安,呼籲特區政府緊急處理最根本合憲及合法的關注。並稱「港區國安法」看來涉及《基本法》第23 條涵蓋的範圍,理應由香港在自治範圍內自行立法。認為全國人大常委會並沒有權力,以第18條的機制將「港區國安法」納入附件三。
  • 國安法落地,香港法官頭上的假髮也該摘了吧!
    6月30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會議表決並全票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以下簡稱「香港國安法」)。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很快公告,香港國安法6月30日在香港特區刊憲公布,當日23時正式生效。 國安法正式落地了,有人開始慌亂了。
  • 香港終審法院一非常任法官辭職,香港特區政府:該法官未提及辭任原因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站9月19日發布新聞公報,特區政府發言人19日回應媒體查詢時強調,維持香港的普通法制度和司法獨立至為重要。針對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依法撤銷一澳籍人士的終審法院法官委任,發言人重申施覺民法官辭任並沒有提及原因,發言人強調香港國安法絕對不會影響香港的司法獨立和司法制度的暢順運作,包括終審法院。
  • 6名法官被委任處理國安案件,有無外籍?香港律政司司長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3日按香港國安法相關規定,在徵詢國安委和終審法院首席法官的意見後,從現任裁判官中指定6人為指定法官,負責處理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案件。7月4日,香港特區政府官網在發布的新聞公報中提到,律政司司長鄭若驊資深大律師出席電臺節目後會見媒體時,回應了記者有關外籍法官問題。新聞公報稱,有記者提問:昨日(3日)有法官表示已獲行政長官委任處理國安法的案件,想問現階段是否這些法官已組班?若是,當中有沒有外籍法官?因為法例並沒有排除外籍法官,可否談談?
  • 英國最高法院「威脅」香港,拿「司法獨立」說事:停止派遣法官
    據路透社當地時間7月17日報導,英國最高法院院長羅伯特·裡德(Robert Reed)威脅稱,如果香港國安法影響到香港法院的「獨立性」,英國將停止向香港派遣英國法官。香港回歸後,英國政府共向香港終審法院派遣過2名法官擔任非常任法官,但同時,香港終審法院中還有不少前大英國協地區退休的外籍法官在承擔法官工作。不過《基本法》規定,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應由在外國無居留權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中的中國公民擔任。
  • 剛送走一位外籍法官,又迎來一位丨香港一日
    文/不吐不快的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今日(5日)已接納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並將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賀知義為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賀知義是英國公民,1953年出生於蘇格蘭,由愛丁堡大學法律系畢業後,於1983年開始成為執業大律師,2020年2月擔任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
  • 香港前法官這番話,深刻!丨香港一日
    烈顯倫特別談及《禁止蒙面規例》爭議,他點破:自己之所以置評,是因為法庭關於《禁止蒙面規例》所謂「違憲」的判決絕對荒謬,「他們變相賦予自己主權,去訂立香港的憲制秩序該當如何,並以此做決定」。直新聞認為,烈顯倫法官的這番話說到了點子上,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香港的司法界陷入了一個怪圈,去年的「修例風波」讓這些沉痾集中暴露在公眾視野之內。具體表現有二:一者,法官斷案時,往往傾向於先做價值判斷,先入為主地「認為被告人並無惡意」,故在量刑定罪之時有「下手偏輕」的嫌疑。
  • 黎智英15日將再申保釋 案件由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處理
    法官將案件押後至明年4月16日再訊,並拒絕黎智英保釋。根據司法機構網頁顯示,黎智英將於下周二(15日)再向高等法院申請保釋,由香港國安法指定法官李運騰再處理其保釋申請。 此前,官司纏身的黎智英與兩個兒子及壹傳媒多名高層共10人,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及串謀欺詐等罪名8月被警方國家安全處拘捕。黎智英、營運總裁兼財務總裁周達權、行政總監黃偉強3人被控告詐騙,案件12月3日在西九龍法院提堂。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10月5日,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林鄭月娥指出,這些頗具聲望的法官加入香港終審法院彰顯了香港的司法獨立,有助維持外界對香港司法制度的高度信心。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歡迎特首接納委員會的推薦,認為有關任命將提高處理終院工作的靈活性。
  • ​林鄭月娥擬任命賀知義為香港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
    據香港特區政府官網5日消息,香港特區政府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接納香港司法人員推薦委員會推薦,會在徵得立法會同意後,任命英國最高法院副院長賀知義出任終審法院其他普通法適用地區非常任法官。  林鄭月娥讚揚賀知義地位崇高、聲譽卓著,深信他將對終審法院有很大貢獻。賀知義獲任命後,來自其他普通法地區的海外非常任法官名單將有14位。
  • 香港社會討論國安法保釋問題:為何餐廳男侍應保釋被拒,而黎智英能...
    報導稱,申請方提出香港國安法第42條列明「法官有充足理由相信被告『不會繼續實施』危害國家安全行為,才能給予保釋」,而「不會繼續實施」像是要求被告須承認自己曾經實施、亦需承諾未來不會再實施,有違普通法的無罪推定原則。不過,法官認為申請方錯誤詮釋該條例,其說法完全不合邏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