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過新年

2021-02-07 玉蘭 宿



日本新年又稱「正月」(しょうがつ),也是我們的1月1日元旦節。


飛鳥時代的日本,從唐朝引進元嘉歷,仿效中國農曆計算公元並模仿唐人習俗慶祝新春。



明治維新開始,為了和西方同步,過起了「元旦」新年。雖西化,日本依然保留許多中國新年的傳統習俗。那麼,日本過新年,到底有哪些習俗呢?



斷舍離


所謂的斷舍離,也就是日本的「大掃除」(おおそうじ)。與中國一樣,日本人在過新年的時候也是要大掃除的。不過掃除並不是為了趕走晦氣,而是為了乾乾淨淨地迎接神明的到來。從12月13日開始,這些天裡選擇良辰吉日進行掃除是最好不過的。


各個著名的寺院,都要舉行隆重的清掃儀式,包括國寶佛像在內,都要用單子或稻草做成的長帚,輕撣佛像和屋簷,擦洗地板和榻榻米。當然,挨家挨戶都會趕在30日之前打掃衛生,因為過年前垃圾公司最後一次收垃圾是在30日上午。幼兒園也不例外,孩子們要在離開幼兒園之前,擦地板。




斷舍離不僅僅指將物件捨棄,還包括內心的整理,拋開不必要的煩惱負擔,輕鬆跨入下一年。


所以年末掃除其實包含兩層意義的:1丟掉不需要的東西,2是調整自己的內心。



賀年明信片


習慣始於1873年,日本郵局首次發行明信片,於是大家開始在明信片上寫新年賀詞。


日本郵局有一個規定,凡是在28日之前投寄的賀年明信片,一律在元旦的上午送達收件人手中。因此,從1月1日凌晨開始,各地的郵局是全體出動,要趕在上午8點鐘之前,將所有的賀年明信片投遞到收件人家中。所以,元旦上午起床,人們最開心的是打開信箱,看看收到了多少賀年明信片,是誰給自己寄來的。



日本有一種說法:「一年可以不聯繫,但是一年一定要寄一張賀年明信片,說明我還活著,還好。」但是,近年來,由於手機簡訊和網絡郵件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願意花那麼多的時間去些明信片,而改用省錢的郵件或簡訊賀年,使得賀年明信片的發行量逐年減少。



紅白歌會


「NHK紅白歌合戦」是一檔傳統的賀年歌唱節目,可以理解成日本版的「春晚」,節目每年都幾乎維持50%以上的高收視率。日本的除夕又稱為大晦日(おおみそか),是舊年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陽曆的12月31日。



第一屆紅白歌會在1951年舉辦。當時沒有電視,只有電臺廣播。1953年開始,紅白歌會在電視和電臺同時轉播。「紅白」並非表示「紅白喜事」,而是整個歌會分成紅組和白組,進行對抗賽。時間從日本時間晚上7時半開始到11時45分結束。從晚11時45分開始到0時正點為止的這15分鐘時間,NHK都直播主要寺院的敲鐘儀式,讓全國聽眾在一聲聲鐘聲迎接新年的到來。



參拜和祈福


新年第一天的第一件事,日本人是拜佛祭神,祈求平安。日文叫「初詣」。日本的法定元旦只有一天,但是日本的過年氛圍實際會持續三天左右。



除夕子夜,日本全國各處的大小佛寺廟都會響起108下的鐘聲,稱為除夕敲鐘。在舊年撞107下,第108下就是新年到來的那一瞬間。據說,這108下鐘聲是代表了人間的煩惱數量的。


整個敲鐘的過程十分緩慢,108下敲完大約需要一個小時左右,鐘的大小不同,所需敲鐘的人數也不相同,一般需要6-8人合力敲鐘才能完成。東京最熱鬧的神社,要算明治神宮,正月三天的參拜者一直保持全國最高紀錄,最多時達到320萬人。



和中國逛廟會一樣,日本人也在他們的除夕夜和大年初一去燒香拜佛。

因為日本人的正月是每年的一月一日,所以初詣通常在12月31號(大晦日)晚上或1月1號早上。日本的電車在12月31號晚上也是徹夜運行,方便人們去寺廟參拜。

「初詣」在日本可以說是全民性活動,很少有人不參加。

從12月31號半夜開始,各個寺院的門口就人山人海,通常需要警察來維持秩序。不過今年因為疫情關係,很多地方已經要求避開三密或是取消了活動。



年夜飯


與中國北方人吃餃子,南方人吃年糕不同,日本人過年是吃蕎麥麵,日文寫作「年越しそば」。12月31日的年夜飯,蕎麥麵是日本人家中必不可少的,哪怕是夜裡值班,許多人也會去便利店買一盒方便麵一樣的蕎麥麵吃。注意一定要在除夕的夜晚還沒有過完的時候吃。




蕎麥麵有著美好的三重寓意——第一:蕎麥麵條長,寓意「長壽」和「永久」。第二,蕎麥麵比起其它面類,粘度很低容易割斷,因此也寓意「一年的辛苦輕易割斷」。第三,「蕎麥麵」的日語發音「 soba 」與「側」的發音相同,寓意「全家人都在身旁」,向鄰居贈送蕎麥麵也是為了祝願長久保持聯繫。



注連飾


注連飾是掛在大門上的福件,是由新稻草,兩種分別象徵長壽和子孫繁榮的植物、以及象徵子孫萬代家運長命的橙子來組成,這是在告訴年神:我們家已經打掃乾淨了,就等著你的到來了。現在一般都是裝飾在自家玄關,以及神社的祠堂外等等。裝飾在玄關可以在家門口建立起一道結界,防止外面的災難進到家裡來。




注連繩在12月28日這一天就要掛好了。當然除了買可以獲得注連繩之外,還可以自己做,只要能弄到幹稻草或者麻一類的植物纖維即可。


注連繩上裝飾也各有其意義。垂下來的白紙條叫做「紙垂」(しで),意味著神明降臨。植物的葉子叫做「裏白」,取清廉潔白之意,在中文裡可能「芒箕」這個名字更被人所熟知。此外,交讓木(譲り葉)取子孫源源不斷之意,橙子取代代繁榮之意。

壓歲錢


過年時,長輩要給晚輩和小孩壓歲錢,日本也同樣。小孩子們的零花錢是與年齡成正比的,但日本的壓歲錢也並不是一筆大數目。



日本的壓歲錢,一般少的3000日元,多的1萬或幾萬日元甚至更多。結婚之前一般都給,結婚後就不給了。



尾聲


最後,與中國新年不同的是,日本基本不會互相串門拜年。


即便是結婚的子女與父母之間,也只在過年時回父母家住一天就離開。而父母,基本不會去子女家。這並不是人與人之間情感多麼淡漠,而是日本的一種文化。「不給人添麻煩」,是日本人掛在嘴上的一句常用語,大家互相尊重對方的自由,理解彼此生活的不易。


日本人過年沒有放鞭炮的習慣,因此,除夕夜是看不到中國式爆竹煙花滿天飛的熱鬧景象。



文章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做及時處理,謝謝。




箱根蘭墅

給美好的生活,增添難忘的記憶。


  

  


蘭墅地址: 

日本神奈川縣足柄下郡箱根町仙石原字明神571番-4

571-4,Sengokuhara,Hakone-machi, Ashigarashimo-gun, Kanagawa-ken


相關焦點

  • 你知道日本人是怎麼過新年的?來看看日本不一樣的新年習俗吧
    新年,在我們中國文化的認知中通常說的是農曆新年。但是在日本,元旦就是新年的第一天。和我們中國一樣,新年對日本人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樣也有極具文化底蘊的新年習俗及習慣。今天,花水木君就來和大家說說道日本人是怎麼過新年的。
  • 2020年快樂-日本人的新年如何過?
    日本人都是如何過新年的呢?今天令和君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日本人如何過新年的呦,需要特別注意的事,日本人的新年並不是我們的春節呦!日本的迎新傳統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從效仿我國唐朝開始,歷經一千多年的發展變革,漸漸形成了流傳至今的新年習俗。在明治維新以後,一直使用的農曆曆法(舊曆)也更換為西曆(新曆),日本的新年(又稱為「正月」)也是由農曆一月一日改為西曆的1月1日。除了傳統習俗,隨著時代的變革,發生了許多改變,也產生了許多深受年輕人喜愛的活動,例如搶購福袋、紅白歌會等等。
  • 2017日本新年這樣過!
    之所以是吃蕎麥麵,據說是因為蕎麥麵又細又長,在日本文化裡代表著細水長流與健康長壽,人們希望像蕎麥麵條般活的長久。       另外,因為蕎麥麵條易斷,日本人希望將一年的辛苦與煩惱做一了斷,不帶到新年裡。       還有一點是希望像蕎麥這種植物那樣,生命力頑強,不畏貧瘠,不怕風雨。
  • 日本過新年為什麼要參拜神社?
    中國人最喜慶最大的節日就是農曆新年,然而對日本人的新年是農曆1月1日,也就是我們的元旦。每年1月1日到1月3日是日本新年的法定假日,他們也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飯看日本春晚「紅白歌會」,當然還有個和我們一樣的習俗:去拜拜,祈求新一年的平安。「初詣」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去神社或寺院參拜,祈求這一年中家人朋友和自己健康平安,是日本人新年中最重要的傳統習俗。
  • 日本福岡過新年 「福袋」搶購攻略
    舉報 新年期間
  • 不過春節的日本人,過新年要吃蕎麥麵? 可以延年益壽去災解厄?日本人是怎麼過新年的?
    考古學家們從歷史遺蹟中,證實日本人從繩文時代就開始種植蕎麥,他們已經有將蕎麥混在雜糧中一起食用的習慣,到了鎌倉時代開始將蕎麥粉與水和成一個個的麵團,這也才有後來蕎麥麵的出現。日本人吃蕎麥麵有幾個規矩,蕎麥麵重視的蕎麥本身的風味,所以不論是沾醬或是湯麵,都不宜過濃以免蓋過蕎麥原有的味道。
  • 日本人原來是這樣過新年的!快來了解一下中日不同的新年習俗
    隨著2019結束,新的一年也隨之而來,在中國的新年通常都是指農曆新年,不過日本的新年假期則和跨年是同一期間,也是日本人一年之中相當重要的一段假期。而日本身為一個文化大國,當然也有各式各樣的新年習俗及習慣。今天就來帶大家認識日本新年的各種習俗及背後意義,並加碼介紹相對應的中國新年傳統,一起來吉祥又如意吧!
  • 老外也過新年!說說日本人和韓國人過春節要給多少紅包?
    日本新年話說~~在盛唐時期,日本收唐朝文化的影響使用唐朝曆法,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日本就過起了農曆新年。明治維新時期又取消了傳統曆法,改用陽曆,他們就把新年定在了1月1日,也就是我們元旦的那天。時間變了,但是過春節的習俗依舊保留了下來。
  • 日本生活|日本的新年
    新年伊始,首先祝大家新年快樂。在日本元旦就是新年,和咱們中國的舊曆新年一樣,但是又有很多過年的習慣不同於中國,具體和中國過年有什麼不一樣呢,那我就帶大家看看日本的過年是個什麼樣子吧。日本一般在12月29日開始就放假了,正式進入新年長假,這樣也就意味著年末大掃除要加油了。和中國一樣,日本也有年末大掃除的習俗,從上到下從裡到外的打掃乾淨。
  • 日本的新年習俗
    在中國強盛之時,日本人以過中國人的春節為榮,以中國的春節作為日本的新年;明治維新後,東西方文化對日本的影響此消彼長。從此,日本人的新年從中國的春節改成了新曆年的元旦。每年12月29日~1月3日是日本法定的新年假期,日本人會在新年假期裡舉國同慶,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元旦,也是日本人過的新年「正日」。」
  • 全面西化的日本,還過農曆新年嗎?壓歲錢和春晚還是有的
    而除了中國,漢字文化圈也流行過春節、這其中包括越南、印尼、朝鮮、韓國、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東亞國家。而除了上述國家和地區,歷史上還有一個國家也過春節,那就是日本。01自唐朝至19世紀,日本也過農曆新年日本的春節始於中國唐朝。由於唐朝文治武功的強大,使得漢文化成為亞洲地區獨具一格的文化體系,而春節、漢文化也就被日本學了過去。
  • 在日本過農曆新年~2021年三大中華街春節活動一覽~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春節不回家/回不了家的海外遊子如何在外地該如何農曆新年呢?本文匯整日本三大中華街—橫濱中華街、神戶南京町、長崎新地中華街的農曆春節活動。(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日本情報醬)在日本的遊子有時間不妨可以到這些地方吃個飯、感受傳統新年氣氛!
  • 過新年日本人還會寄賀年卡!是落後還是重視傳統?
    「還有幾天2019年就要過去了,新年你會寄賀年卡嗎?」「天啊,現在都微信群發了,互送賀年卡還是上小學時候的事兒呢……」「那你知道嗎,絕大部分日本人至今仍保留寄賀年卡的傳統喲~」一、日本現在還流行賀年卡?日本的新年可以說是以多種多樣的賀年卡拉開帷幕的,日本人在每年新年都有贈送賀卡的習慣。這是日本一種頗有意思的傳統現象。
  • 日本新年
    今天想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日本的新年。〔由於在日本各個地區過年的方式以及習慣其實也都不太一樣,以下介紹的是小編所了解到的普遍來說日本民眾過年的傳統習俗。〕日本在明治維新之後就採用了格里曆,廢除了原來的舊曆新年。因此對於日本來說,12月29日的「大納會」結束後,就正式進入了新年的假期。大年夜是12月31日,正月是1月1日。那麼日本都有哪些過年的習俗呢?
  • 日本新年還有哪些習俗?
    這個國家居然這樣過春節……》的推送中,我們為大家介紹了日本新年中仍保留著中國特色的幾大習俗,今天就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日本新年還有哪些具有他們自己特色的習俗吧!日語中,公曆1月1日至1月3日稱為「三が日(さんがにち)」。初詣即新年第一次去神社拜詣祈福,祈求平安,是日本人重要的過年習俗。
  • 近代日本為何捨棄農曆新年
    習慣上,國人把每年的農曆元月俗稱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之始,所以又叫正月新年或新春,這一習俗的形成在我國有相當久遠的歷史,也曾深刻影響周邊國家和地區。歷史上日本深受中華文明的影響,兩國之間的交流也十分頻繁。日本最早使用的曆法出現於公元604年的推古天皇時代,是由朝鮮半島的百濟人將中國的元嘉歷傳到了日本,一直到明治維新以前,日本人大體上使用著與中國相同的曆法。
  • 日本新年那些事兒~
    日本新年那些事兒〜—2021年首屆日本文化沙龍乾貨分享     2021年1月15日,首屆「日本文化沙龍」,由日本友人串講「日本新年那些事兒」,全程日語,現將主要內容梳理如下:1.大掃除「おおそうじ」   年末の大掃除は家中の汚れを落とすだけのものではなく、お正月の神様を迎えるためのものである。
  • 教你get疫情之下在日本過新年的「正確姿勢」!
    日本政府一直在呼籲年末謹慎舉辦忘年會和新年會等活動,雖然現在有很多聚餐時可以使用的口罩,但據日本豐橋技術科學大學的實驗數據,透明面罩和口罩的防護效果有限,並不足以預防飛沫的傳播,這可能也是聚餐集群感染頻發的原因之一。
  • 2020日本新年初詣指南
    2019年只剩3天了,今年你過得還順利嗎?每到新年,我們都會停下來回顧一下這一年自己的生活,同時也會展望一下新年的願景。 雖然《每日郵報》有專家建議,不要在1月制定新年計劃,因為1月份天氣寒冷、日照時間短、放假後人們情緒低落,不利於實現新計劃。
  • 日本的新年及相關習俗的由來
    對於中國人來說,農曆的春節才是傳統意義上的新年,而對於我們的鄰居日本來說,公曆的元旦就是新一年的開始。從飛鳥時代至明治初期的一千多年間,日本一直是效仿中國唐朝,在農曆的正月慶祝新年。最早日本的新年是祭祖以及向歲神祈求豐收的節日,後來在宮廷和民間發展,今天所見的日本新年習俗很多保留了江戶時代後期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