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拆解健保未爆彈 政府準備好了?

2021-02-13 U臺說

衛福部健保署宣布8月起將針對八大類醫材自付差額訂收費上限,引發醫界反彈,蔡英文介入後,經衛福部與醫界臨時開會討論,部長陳時中最後決定急踩煞車,改口表示「沒有非要做不可」,重挫其防疫有成所堆高的聲望。其實,醫材自付差額尚屬事小,衛福部還有一個更大的未爆彈,也就是全民健保財務惡化到需大幅調高保費,才要開始考驗蔡政府的智慧和魄力。

 

近年全民健保財務惡化,從2017年健保收入與支出在出現死亡交叉開始,後續健保支出成長率持續大於收入成長率。2017年開始轉呈98億元赤字,2018、2019年短絀更遽增為266億、337億元,今年預估將有高達676億元的赤字,主要是醫療給付費用(支出)在近五年快速成長,2020年成長高達5.2%近歷年最高,超過健保實施25年來的其他年份。雖然二代健保補充保費在2013年開始實施,增加挹注保費收入,但近年的健保支出卻也更快速增加,使得安全準備從2016年的最高峰2,474億元,每年減少數百億元之巨,至今年底僅剩約1,000億元。

 

在健保財務持續惡化之際,健保署至今似乎仍無未雨綢繆的積極作為。據媒體報導,健保署提報至行政院的2021年度醫療支出總額,規模將近8,000億元,成長率仍然達5%,在健保支出總額已高,又乘上極高的成長率之下,使得支出增加380億。若一般保費和補充保費費率維持不變,將使2021年的健保赤字擴大為930億,不但創下史上最高赤字紀錄,也將導致安全準備幾乎乾涸歸零,觸及健保法「安全準備低於一個月之保險給付總額,必須擬訂調整保險給付範圍方案」的底線。

 

因此,健保署在推估明年的健保給付範圍時,已經知道安全準備不足一個月的給付總額,還不主動調降支出成長率和金額,實在令人大惑不解,難道一定要行政院或民眾照單全收,等到明年安全準備用光時,才來面對問題嗎?

 

更何況,健保財務危機已經清楚顯現的當下,還不控制明年醫療給付,就代表明年只有靠調高保費一途;而且支出成長率訂得愈高,明年要調高保費的幅度就愈大。僅以近五年健保支出年平均成長率將近5%來計算,可預料明年一次調高費率的幅度必須超過20%,才有可能維持短期平衡。在新冠肺炎造成經濟成長下滑,民眾所得幾無成長的悲觀情勢下,明年如果調高保費,恐怕不符合民眾的期待,相信調漲費率的壓力也非蔡政府所能承擔。而即使蔡政府有辦法拖延調漲保費的時機,在財務缺口不斷擴大之下,三年內的保險費率就會穿破健保法的上限6%,蔡政府任內也有非修法不可的壓力。

 

然而,面對健保財務危機,衛福部長陳時中僅於上個月曾表示,健保費應該要調,但調整牽一髮動全身,須嚴肅面對,需要從大結構面討論,不要喪失社會保險、量能付費的精神,聽似四平八穩,卻看不到具體明確的改革作法。

 

其實,所謂的大結構面,就是上述近年收支加速失衡的角度思考開源節流之道。就開源而言,目前健保收入和其他社會保險的收入都面臨低薪、不婚不生、少子化、人口老化等問題而難以成長,因此應從非薪資所得,也就是家戶總所得或補充保費下手才是正辦,必要時也可考慮以穩定的稅收支應。

 

節流則更為重要,包括保大病不保小病,只提供基礎醫療服務,對社會衝擊小,卻可大幅抑制支出成長;在醫生佔人口比率上升的趨勢下,健保給付應從論量計酬改走向論人計酬,再搭配強制轉診、提高使用者部分負擔,可有效減少民眾浪費醫療資源。健保署當前急務就是調降明年的支出成長率,否則若要調高保費,恐怕得不到民眾的諒解和支持。

相關焦點

  • 話題​│亮麗的健保究竟有多少地雷?
    健保改革不要一味只調升費率,宜先拆解地雷並調整不同類別被保險者與眷屬的繳費基礎,以節流與公平為依歸。
  • 健保只是臺灣人的健保,別人不能享有
    民進黨主席:我來唱白臉了針對「獨派」陳姓「立委」、本黨「立委」林俊憲提案限制未取得臺灣身份的在臺大陸人等特定人群享受健康保險。民進黨主席卓榮泰4日說,任何制度不要針對某一個人或某一些人,臺灣健保已被世界公認是相當好的制度,如何讓它更完善,可以從公平與安全來考量。
  • 陸生健保要來了?你什麼意見?
    先給不了解情況的吃瓜群眾,先放個連結吧:蔡英文今晚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討論陸生納保議題,蔡總統在會中拍板,來臺就讀的中國大陸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基於政府資源有限,以後僑外生、陸生都需全額自付健保費,政府不再補助,若各機關有政策考量或要幫助清寒學生,要自行編列經費。
  • 觀察│特別預算浮濫 財政惡化先兆
    何況地方政府需要提出高達4,000多億元的配合款,可能拖垮地方財政,現在疫情衝擊下稅收短缺,更讓人擔憂地方政府是否負擔得起。第一階段的問題,還沒有交代清楚,就輕率在疫情期間提出後續特別預算,也沒有提出相關重大建設是否因應疫情作適度調整,實在是嚴重失當。
  • 紐森推動單一健保給付系統 加州人不買健保仍會被罰款 l 星島日報
    簡單來說,就是把目前聯邦醫療保險計劃(Medicare,為65歲以上耆老和殘障者設立)和加州低收入醫療保險(Medi-Cal),擴大成為加州全民的醫療健保體系。在此目標之下,紐森第一步是在7日簽署行政命令,將加州處方藥購買合併到加州政府計劃中。
  • 全民健保/紐約市為60萬無保者提供健保 包括無證客;加州、華州也推動
    他說當下聯邦政府對可負擔健保持負面態度,聯邦奪走上百萬美國人的醫療健保,但紐約絕不會跟隨,會反方向而行,無論移民身分,無論個人收入,力爭讓紐約市每一個人都能獲得可負擔健保。目前紐約市約有800萬人,如今未投保人數比率與2013年相比降低一半,市長公共參與小組(Public Engagement Unit)在過去兩年裡,幫助超過13萬名市民選擇並註冊不同的健保計畫,但仍有約60萬市民自己選擇不投保或無法承擔投保費用。
  • 快評/怎麼,蔡英文要給陸生健保待遇?
    (為保留原汁原味,我們未對引用文章做出修改。)商東福表示,因學生年輕,估計不會造成健保財務負擔。外界可能擔心外籍人士假借名義到臺看診,但依法規定外籍人士要居留6個月才有納保資格,排除有心人士患急、重症後來臺用健保的狀況。根據教育部數據,104年中國大陸學生有7813人,商東福說,原僑生、外生依月繳749元,政府另有補助。若未來要全額納保,則要月繳1249元。
  • 【】買了歐巴馬健保,也不敢看病
    由政府管理全國龐大健保制度的弊端,在執行歐建保的業務上,一一出現。首先,原先希望吸收到的,18歲到34歲的年輕人來投保,並未如預期。HealthCare.gov的數據顯示,歐健保原先希望買健保的年輕人佔35%,這樣歐健保才能維持財務上的平穩。但是,在2016年的歐健保年輕人,只佔28%。歐健保是希望年輕人花錢買健保,而他們身體健康不看病,健保公司才有盈餘。
  • 觀察│突襲式調漲健保費 改革卻無力
    本報資料照片蔡政府很會選時機給民眾驚喜,耶誕節前夕才通過「萊豬進口」,衛福部長陳時中更在跨年長假前夕宣布明年「健保保費雙漲
  • 深圳健保門診整修現代化 長安惠康醫療陣容完備
  • 兩岸醫療保險制度大比拼,解秘臺灣健保神話
    臺灣全民健保制度一直被臺灣自詡為「世界典範」、「世界第一,沒有之一。」,「臺灣健保包山包海,什麼都包」,「臺灣健保是臺灣人享受的高福利」等等。二十多年來,大陸人經常被未經調查分析的新聞媒體、網絡公知和社交活動中的臺灣人所帶來的臺灣健保的各種消息所誤導,消息的共同點都在傳達一個信息:「臺灣是個高福利社會,單單一個健保就可以秒殺大陸,秒殺全世界。」
  • 騰訊微保入局惠民保市場 河南「豫健保」有何特點
    據了解,豫健保」也由多家保險公司聯合承保——中原農險作為主承保公司,東吳人壽河南分公司、天安財險河南省分公司、利安人壽河南分公司、國元保險河南分公司、泰山保險河南分公司、亞太財險河南分公司、長安保險河南省分公司、安盛天平河南分公司、錦泰保險河南分公司、中煤保險河南分公司等十家保險公司以全省「共保體」的模式共同參與,騰訊微保作為運營合作平臺。
  • 『深入探討』 細說廢除歐巴馬健保影響
    那麼健保法到底為健保系統帶來了哪些重要改變呢?在健保法的一些條款被推翻之後,共和黨人將用什麼來取代呢?        據《紐約時報》報道,健保法讓數以百萬計的民眾通過健保交易市場獲得了健保計劃。在2010年到2016年間,健保法讓全美無健保人士的數量減少了約2000萬。聯邦政府通過建立健保交易市場,讓無法通過工作或者政府獲得健保計劃的人可以從私人保險公司購買健保計劃。
  • 臺灣健保投保資格
    國人設籍滿6個月要參加全民健保
  • 臺灣健保錢快用完了,陳時中不顧爭議再拋震撼彈
    臺灣「健保」明年的安全準備金將即低於1.5個月,健保費率面臨調漲壓力。臺當局衛生福利部門負責人陳時中昨日表示,年底勢必要增加健保的規模,不排除由「政府」公務預算挹注健保,而保費的調漲亦在討論之中,依健保5年精算報告,明年費率應由現行4.69%調至5.69%,如此可以維持3年。
  • 廢除可負擔健保? 保川普勝選? 巴瑞特稱會用法律做判斷
    面對民主黨提出的可負擔健保、墮胎權、擁槍權、選舉等尖銳問題時,巴瑞特拒絕正面表態,但堅持不會將個人標準帶進法庭,而是以事論事,用法律作判斷。聽證會進入最長的質詢環節,參議院司法委員會的每位成員有30分鐘的詢問時間,向巴瑞特提出與美國民眾相關的議題。
  • 推加州全民健保 紐森主力壓抑藥價
    (本報記者徐明月舊金山報道)加州州長紐森(Gavin Newsom)上任第一日便提出將實現人人享有醫療健保的目標。在發佈修改預算案一周後,紐森在沙加緬度正式開啟全州「全民健保」之旅,宣佈多項相關政策。
  • 川普想廢卻廢不了 歐記健保明年要降價...領白卡須工作 這州悄悄取消了
    川普總統競選期間主要政見之一就是要廢除歐記健保,但川普上臺即將屆滿三年,「可負擔健保法」(Affordable Care Act)經過風風雨雨卻依然存在
  • 健保爆最大A錢弊端│聯合報臺商版0414曬新聞
    健保爆最大A錢弊端衛福部健保署分析大數據發現,有醫院向病人收取廿多萬元達文西手術費用,卻又向健保申報腹腔鏡手術,共A健保三點五億元,可能為健保實施以來最嚴重A錢弊端。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明明向病人收取廿多萬元達文西手術費用,卻又向健保申報腹腔鏡手術,衛福部健保署分析大數據發現,在卅八家申報達文西手術的醫療院所中,發現「疑似申報異常」,恐涉及虛報、浮報案件達七八一○件,金額達三點五億元,北醫附醫居首,金額達一點○二億元。
  • 通俄調查脫身 川普快速出擊:全面推翻歐記健保
    「歐記健保」的支持者。(Getty Images)川普總統眼見通俄案檢察官穆勒調查報告未傷到自己,迅速將焦點轉向健保,25日透過司法部上訴,圖以司法手段全面推翻俗稱為歐記健保,並聲稱共和黨「將成為健保黨」。